第104章 兩婿爭妻起波瀾
重生大宋:白麵包青天 作者:烈焰灬哥布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包縣令,快醒醒出事了。”這日清晨,包勉尚在睡夢中,一陣急切的敲門聲驟然響起,猶如驚雷般將他從香甜的夢境中驚醒。
包勉猛地睜開雙眼,眸中尚帶著幾分迷蒙與驚怒,轉頭看了看身旁還在睡夢中的南宮清雪,隨即迅速起身,動作利落地穿好衣物,洗漱完畢後打開了房門。
隻見門外,方申和文青雲此時正焦灼地在天井中來迴踱步,麵色凝重如霜。包勉清了清嗓子,沉聲道:“方縣丞,文主簿,究竟發生何事?你們二位如此驚慌失措?莫不是有新的棘手案子?”
方申連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額上汗珠滾落,焦急說道:“包縣令,並非命案發生,而是有一起兩男爭妻之案。女方父母與兩個女婿僵持不下,特來縣衙懇請包縣令您來主持公道。”
文青雲也緊接著說道:“包縣令,這女方的父親乃是縣裏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書先生,在百姓之中極受尊崇。”
包勉眉頭緊皺,神色嚴肅,厲聲道:“豈有此理?自古以來,哪有一女適配二夫的道理?文主簿,你速讓耿捕頭和杜捕頭前去傳喚這三家人到堂,本官自會妥善處理,定有主張。”
包勉話音剛落,文青雲領命匆匆而去。“方縣丞,勞煩你去準備兩個空瓷瓶,其中一個瓷瓶裏裝入孔雀膽,而後找白仵作要一顆飴糖,讓他製成丸狀裝入瓷瓶之中,本官自有其用處。”包勉湊近方申耳畔,輕聲說了幾句。
方申聽罷,臉色瞬間大變,雙唇顫抖,說道:“包縣令,那孔雀膽乃是劇毒之物,恐怕……”
包勉搖了搖頭,微微一笑,眼中卻毫無笑意,道:“方縣丞不必緊張,你隻需在裝有孔雀膽的瓷瓶上做好標記便可,本官自能分辨。”
方申猶豫片刻,還是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將所需之物準備妥當。
包勉說完,轉身迴屋換上官袍,邁著沉穩的四方步往公堂而去。
當包勉行至公堂上,公堂外早已圍得水泄不通,前來縣衙旁聽的百姓們人頭攢動,嘈雜聲此起彼伏。而公堂中,皂班衙役早已手持堂棍,筆直地立於堂下,隻等包勉吩咐升堂。
“就沒聽說過一女配兩夫,今天倒是開了眼界了。”公堂外,一位年輕女子滿臉驚訝,一雙美目瞪得溜圓,說道,“這叫什麽事兒啊,簡直荒唐至極!”
“誰說不是呢?這還是開天辟地頭一迴見著這等稀奇事兒,真不知道包縣令會如何主持公道了。”另一個年老的婦人緊皺眉頭,望著端坐公堂的包勉,小聲嘀咕著,手中的帕子擰成了一團,“希望能有個讓人滿意的結果。”
“放心吧,包縣令他向來公正無私,斷案如神。這起案子啊,定然會秉公處理,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一位中年男子一臉篤定,撫著胡須說道,周圍的人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不多時,捕頭耿春及杜順將那三家人傳喚至堂。公堂之下,文青雲和方申分坐兩側,方申協助包勉斷案,文青雲負責記錄審案供詞。
“啟稟包縣令,兩婿爭妻案的相關人等已全部帶到。”言罷,耿春、杜順二人躬身作揖。
包勉端坐在公堂之上,抬眸掃視一圈眾人,目光如炬,而後揮了揮手。耿春、杜順會意,徑直走到包勉身邊,左右站立護衛。
“啪!”隨著一聲清脆的驚堂木拍響,皂班衙役齊聲高喝“威—武!”那聲音洪亮無比,好似要將屋頂都給掀翻一般。
隻見公堂上站著兩女三男。那年輕女子麵容姣好,雙頰緋紅如霞,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透著幾分羞怯與不安,身姿婀娜,如弱柳扶風,雙手緊緊絞著衣角。中年婦人則體態豐腴,臉上帶著幾分滄桑,眼神中滿是焦慮與無奈,發髻有些淩亂,額頭上布滿細密的汗珠。
三個男子中,中年男子身材魁梧,濃眉大眼,臉上刻著歲月的痕跡,神色凝重,雙手不自覺地握拳。另外兩個年輕男子,其中一個身著華麗錦衣,頭戴金冠,麵如冠玉,眉宇間透著一股傲氣,手持折扇,舉止間盡顯富家公子的做派,下巴微微上揚;另一個則穿著粗布直裰,麵容清瘦,目光堅定卻帶著幾分拘謹,一副書生模樣,雙手垂在身側,略顯緊張。
“堂下何人?速速報上名來!”包勉目光炯炯,緊盯著三人,聲如洪鍾詢問道。
那中年男子率先拱手作揖,恭聲道:“草民李端墨,拜見包縣令!”
接著,那書生彬彬有禮地躬身作揖,溫聲道:“晚生張翰文,見過包縣令!”
錦衣公子合起折扇,神色高傲道:“在下王敦武,拜見包縣令!”
中年婦人行個萬福禮,怯聲道:“民婦劉香,見過包縣令!”
年輕女子盈盈下拜,輕聲道:“民女李半夏,拜見包縣令!”
五人各自通了姓名後,包勉沉聲問道:“李端墨,本官問你,究竟是何種緣由致使你行這一女配二夫之事?我大宋律法,可從未有此等荒唐規定。”
李端墨麵露愧色,拱手迴道:“包縣令,隻因那張翰文之父與草民乃是舊交,他父親在世時曾與草民指腹為婚,言若是我二人孩子一男一女便結為夫妻。而這王敦武乃是草民賤內的表侄,又與小女青梅竹馬,故此賤內想將小女許配給表侄為妻。”
包勉皺起眉頭,沉聲道:“荒唐!婚姻大事豈能如此隨意!李端墨,你身為一家之主,就這般毫無主見,任由妻子胡來?”
李端墨連連點頭,額頭上的汗珠滾落,認錯道:“包縣令教訓的是,草民知錯,還望包縣令為小女做主。”
包勉看向那劉香,目光淩厲,說道:“劉香,你身為母親,難道不知此舉會害了女兒一生?”
劉香麵露難色,哭訴道:“包縣令,我也是心疼表侄,他對小女一片真心,我這才......”
包勉打斷她的話,說道:“真心便能無視禮法?那這世間豈不亂了套!”
此時,公堂外的百姓們也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
“就是啊,這哪能想怎樣就怎樣,那還要規矩做啥!”一個粗壯的漢子大聲說道,揮舞著粗壯的手臂。
“可不是嘛,婚姻大事,總得有個先來後到,哪能這般隨意。”一個老者捋著胡須附和道,頻頻搖頭。
“我看這事兒啊,就該聽包縣令的,依法依規來辦。”一個年輕的書生也發表著自己的看法,神情嚴肅。
“就是就是,包縣令向來公正,肯定能斷個明白。”一個婦人點頭應和道,眼中滿是期待。
“啪!”驚堂木再次拍響,包勉臉色嚴肅,怒喝道:“公堂之上保持肅靜!”公堂外百姓聞聽瞬間不再說話。
此時,一直未開口的李半夏輕聲抽泣起來,肩膀微微顫抖:“包縣令,小女隻願能與心愛之人相守,求包縣令成全。”
包勉問道:“那你心愛之人究竟是誰?”
李半夏偷瞄了一眼張翰文,旋即低頭不語,雙頰緋紅似霞,心如鹿撞。
此時,劉香見了女兒這般模樣,急忙出言勸慰道:“女兒呀,你可不能這般糊塗啊!那張翰文家境貧寒,又尚無功名,你若是嫁給他,往後的日子怕是要受苦受難啊!”
包勉聽聞劉香的話,當即聲色俱厲地喝道:“劉香,你怎可如此嫌貧愛富?你難道不知這包辦婚姻禍害了多少有情人?身為母親,怎可如此不顧女兒的終身大事?”
“母親,包縣令所言極是。既然女兒與張翰文指腹為婚,就該遵守承諾。難道您想為了女兒與表哥的青梅竹馬之情,讓父親成為背信棄義之人?您這樣做,讓父親百年之後如何麵對那張伯伯在九泉之下的亡魂?”李半夏一臉悲憤,淚水奪眶而出地說道。
“李姑娘,你深明大義,讓本官欽佩之至!張翰文,對此你有何話說?”包勉點點頭,對李半夏投以讚許的目光,隨後又看向張翰文問道。
張翰文拱手說道:“包縣令,學生雖家境貧寒,但對半夏姑娘真心一片,願一生嗬護於她,絕不讓她受半分委屈。”
王敦武急道:“包縣令,我對表妹亦是真心實意,況且我家資豐厚,定然能讓她過上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
“李端墨,身為一家之主,你來說道說道,更期望李姑娘與何人成婚?”包勉見狀,目光緊緊凝視著李端墨說道。
李端墨麵露難色,躊躇再三,額頭上青筋暴起,說道:“包縣令,草民著實難以抉擇。這敦武家大業大,能給予小女富足的生活;而翰文與小女有婚約在先,亦是真心相待。草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包勉眉頭緊皺,厲聲道:“李端墨,你身為父親,此刻應當為女兒的幸福籌謀,而非如此優柔寡斷。婚姻之事,關鍵在於兩情相悅,難道你看不出李姑娘的心意?”
李端墨唯唯諾諾道:“草民知錯,一切全憑包縣令定奪。”
包勉沉思片刻,而後說道:“既然如此,本官倒有一主意,不知李姑娘可有膽量一試?”
李半夏微微抬頭,目光堅定,貝齒輕咬下唇,說道:“大人請講,民女願試。”
包勉指著桌案上的兩個瓷瓶對李半夏說道:“這兩個瓶中,其一裝有孔雀膽,另一裝有飴糖,你任選其一服下。若是選中孔雀膽,你便會頃刻間喪命,屆時且看這王敦武和張翰文二人誰會願意繼續堅持。”
李半夏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嬌軀微微顫抖,但她咬了咬嘴唇,堅定地走上前,伸手準備拿瓶子。
就在這時,張翰文衝上前,緊緊抓住李半夏的手,聲音顫抖地說道:“半夏,不可!我怎能讓你冒此生命之險。”
王敦武卻在一旁猶豫起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雙腳不自覺地往後退了一小步。
李半夏掙脫開張翰文的手,說道:“翰文,若不能與你相守,我活著也了無生趣。”
“方縣丞,還請你將瓷瓶交給李姑娘!”包勉轉頭看向方申,而後走到他的身邊耳語了幾句。
方申會意,手持兩個瓷瓶來到李半夏身旁,又壓低聲音囑咐了一番。那李半夏毫不猶豫地拿起一個瓷瓶打開,從中倒出藥丸,往口中一送便吞下。
李端墨頓時大驚失色,急得直跺腳,喊道:“半夏,你這是何苦啊!”
王敦武則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喃喃自語道:“這瘋丫頭,真不要命了!”
劉香嚇得癱坐在地,哭喊道:“我的女兒啊,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為娘也不活了!”
張翰文更是麵如死灰,撕心裂肺地吼道:“半夏,你怎能如此莽撞!若你有個好歹,我也絕不獨活!”
李半夏卻神色堅定,說道:“為了能與心愛之人相守,我不懼生死。”
眾人皆屏住唿吸,緊張地等待著結果。
包勉猛地睜開雙眼,眸中尚帶著幾分迷蒙與驚怒,轉頭看了看身旁還在睡夢中的南宮清雪,隨即迅速起身,動作利落地穿好衣物,洗漱完畢後打開了房門。
隻見門外,方申和文青雲此時正焦灼地在天井中來迴踱步,麵色凝重如霜。包勉清了清嗓子,沉聲道:“方縣丞,文主簿,究竟發生何事?你們二位如此驚慌失措?莫不是有新的棘手案子?”
方申連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額上汗珠滾落,焦急說道:“包縣令,並非命案發生,而是有一起兩男爭妻之案。女方父母與兩個女婿僵持不下,特來縣衙懇請包縣令您來主持公道。”
文青雲也緊接著說道:“包縣令,這女方的父親乃是縣裏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書先生,在百姓之中極受尊崇。”
包勉眉頭緊皺,神色嚴肅,厲聲道:“豈有此理?自古以來,哪有一女適配二夫的道理?文主簿,你速讓耿捕頭和杜捕頭前去傳喚這三家人到堂,本官自會妥善處理,定有主張。”
包勉話音剛落,文青雲領命匆匆而去。“方縣丞,勞煩你去準備兩個空瓷瓶,其中一個瓷瓶裏裝入孔雀膽,而後找白仵作要一顆飴糖,讓他製成丸狀裝入瓷瓶之中,本官自有其用處。”包勉湊近方申耳畔,輕聲說了幾句。
方申聽罷,臉色瞬間大變,雙唇顫抖,說道:“包縣令,那孔雀膽乃是劇毒之物,恐怕……”
包勉搖了搖頭,微微一笑,眼中卻毫無笑意,道:“方縣丞不必緊張,你隻需在裝有孔雀膽的瓷瓶上做好標記便可,本官自能分辨。”
方申猶豫片刻,還是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將所需之物準備妥當。
包勉說完,轉身迴屋換上官袍,邁著沉穩的四方步往公堂而去。
當包勉行至公堂上,公堂外早已圍得水泄不通,前來縣衙旁聽的百姓們人頭攢動,嘈雜聲此起彼伏。而公堂中,皂班衙役早已手持堂棍,筆直地立於堂下,隻等包勉吩咐升堂。
“就沒聽說過一女配兩夫,今天倒是開了眼界了。”公堂外,一位年輕女子滿臉驚訝,一雙美目瞪得溜圓,說道,“這叫什麽事兒啊,簡直荒唐至極!”
“誰說不是呢?這還是開天辟地頭一迴見著這等稀奇事兒,真不知道包縣令會如何主持公道了。”另一個年老的婦人緊皺眉頭,望著端坐公堂的包勉,小聲嘀咕著,手中的帕子擰成了一團,“希望能有個讓人滿意的結果。”
“放心吧,包縣令他向來公正無私,斷案如神。這起案子啊,定然會秉公處理,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一位中年男子一臉篤定,撫著胡須說道,周圍的人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不多時,捕頭耿春及杜順將那三家人傳喚至堂。公堂之下,文青雲和方申分坐兩側,方申協助包勉斷案,文青雲負責記錄審案供詞。
“啟稟包縣令,兩婿爭妻案的相關人等已全部帶到。”言罷,耿春、杜順二人躬身作揖。
包勉端坐在公堂之上,抬眸掃視一圈眾人,目光如炬,而後揮了揮手。耿春、杜順會意,徑直走到包勉身邊,左右站立護衛。
“啪!”隨著一聲清脆的驚堂木拍響,皂班衙役齊聲高喝“威—武!”那聲音洪亮無比,好似要將屋頂都給掀翻一般。
隻見公堂上站著兩女三男。那年輕女子麵容姣好,雙頰緋紅如霞,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透著幾分羞怯與不安,身姿婀娜,如弱柳扶風,雙手緊緊絞著衣角。中年婦人則體態豐腴,臉上帶著幾分滄桑,眼神中滿是焦慮與無奈,發髻有些淩亂,額頭上布滿細密的汗珠。
三個男子中,中年男子身材魁梧,濃眉大眼,臉上刻著歲月的痕跡,神色凝重,雙手不自覺地握拳。另外兩個年輕男子,其中一個身著華麗錦衣,頭戴金冠,麵如冠玉,眉宇間透著一股傲氣,手持折扇,舉止間盡顯富家公子的做派,下巴微微上揚;另一個則穿著粗布直裰,麵容清瘦,目光堅定卻帶著幾分拘謹,一副書生模樣,雙手垂在身側,略顯緊張。
“堂下何人?速速報上名來!”包勉目光炯炯,緊盯著三人,聲如洪鍾詢問道。
那中年男子率先拱手作揖,恭聲道:“草民李端墨,拜見包縣令!”
接著,那書生彬彬有禮地躬身作揖,溫聲道:“晚生張翰文,見過包縣令!”
錦衣公子合起折扇,神色高傲道:“在下王敦武,拜見包縣令!”
中年婦人行個萬福禮,怯聲道:“民婦劉香,見過包縣令!”
年輕女子盈盈下拜,輕聲道:“民女李半夏,拜見包縣令!”
五人各自通了姓名後,包勉沉聲問道:“李端墨,本官問你,究竟是何種緣由致使你行這一女配二夫之事?我大宋律法,可從未有此等荒唐規定。”
李端墨麵露愧色,拱手迴道:“包縣令,隻因那張翰文之父與草民乃是舊交,他父親在世時曾與草民指腹為婚,言若是我二人孩子一男一女便結為夫妻。而這王敦武乃是草民賤內的表侄,又與小女青梅竹馬,故此賤內想將小女許配給表侄為妻。”
包勉皺起眉頭,沉聲道:“荒唐!婚姻大事豈能如此隨意!李端墨,你身為一家之主,就這般毫無主見,任由妻子胡來?”
李端墨連連點頭,額頭上的汗珠滾落,認錯道:“包縣令教訓的是,草民知錯,還望包縣令為小女做主。”
包勉看向那劉香,目光淩厲,說道:“劉香,你身為母親,難道不知此舉會害了女兒一生?”
劉香麵露難色,哭訴道:“包縣令,我也是心疼表侄,他對小女一片真心,我這才......”
包勉打斷她的話,說道:“真心便能無視禮法?那這世間豈不亂了套!”
此時,公堂外的百姓們也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
“就是啊,這哪能想怎樣就怎樣,那還要規矩做啥!”一個粗壯的漢子大聲說道,揮舞著粗壯的手臂。
“可不是嘛,婚姻大事,總得有個先來後到,哪能這般隨意。”一個老者捋著胡須附和道,頻頻搖頭。
“我看這事兒啊,就該聽包縣令的,依法依規來辦。”一個年輕的書生也發表著自己的看法,神情嚴肅。
“就是就是,包縣令向來公正,肯定能斷個明白。”一個婦人點頭應和道,眼中滿是期待。
“啪!”驚堂木再次拍響,包勉臉色嚴肅,怒喝道:“公堂之上保持肅靜!”公堂外百姓聞聽瞬間不再說話。
此時,一直未開口的李半夏輕聲抽泣起來,肩膀微微顫抖:“包縣令,小女隻願能與心愛之人相守,求包縣令成全。”
包勉問道:“那你心愛之人究竟是誰?”
李半夏偷瞄了一眼張翰文,旋即低頭不語,雙頰緋紅似霞,心如鹿撞。
此時,劉香見了女兒這般模樣,急忙出言勸慰道:“女兒呀,你可不能這般糊塗啊!那張翰文家境貧寒,又尚無功名,你若是嫁給他,往後的日子怕是要受苦受難啊!”
包勉聽聞劉香的話,當即聲色俱厲地喝道:“劉香,你怎可如此嫌貧愛富?你難道不知這包辦婚姻禍害了多少有情人?身為母親,怎可如此不顧女兒的終身大事?”
“母親,包縣令所言極是。既然女兒與張翰文指腹為婚,就該遵守承諾。難道您想為了女兒與表哥的青梅竹馬之情,讓父親成為背信棄義之人?您這樣做,讓父親百年之後如何麵對那張伯伯在九泉之下的亡魂?”李半夏一臉悲憤,淚水奪眶而出地說道。
“李姑娘,你深明大義,讓本官欽佩之至!張翰文,對此你有何話說?”包勉點點頭,對李半夏投以讚許的目光,隨後又看向張翰文問道。
張翰文拱手說道:“包縣令,學生雖家境貧寒,但對半夏姑娘真心一片,願一生嗬護於她,絕不讓她受半分委屈。”
王敦武急道:“包縣令,我對表妹亦是真心實意,況且我家資豐厚,定然能讓她過上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
“李端墨,身為一家之主,你來說道說道,更期望李姑娘與何人成婚?”包勉見狀,目光緊緊凝視著李端墨說道。
李端墨麵露難色,躊躇再三,額頭上青筋暴起,說道:“包縣令,草民著實難以抉擇。這敦武家大業大,能給予小女富足的生活;而翰文與小女有婚約在先,亦是真心相待。草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包勉眉頭緊皺,厲聲道:“李端墨,你身為父親,此刻應當為女兒的幸福籌謀,而非如此優柔寡斷。婚姻之事,關鍵在於兩情相悅,難道你看不出李姑娘的心意?”
李端墨唯唯諾諾道:“草民知錯,一切全憑包縣令定奪。”
包勉沉思片刻,而後說道:“既然如此,本官倒有一主意,不知李姑娘可有膽量一試?”
李半夏微微抬頭,目光堅定,貝齒輕咬下唇,說道:“大人請講,民女願試。”
包勉指著桌案上的兩個瓷瓶對李半夏說道:“這兩個瓶中,其一裝有孔雀膽,另一裝有飴糖,你任選其一服下。若是選中孔雀膽,你便會頃刻間喪命,屆時且看這王敦武和張翰文二人誰會願意繼續堅持。”
李半夏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嬌軀微微顫抖,但她咬了咬嘴唇,堅定地走上前,伸手準備拿瓶子。
就在這時,張翰文衝上前,緊緊抓住李半夏的手,聲音顫抖地說道:“半夏,不可!我怎能讓你冒此生命之險。”
王敦武卻在一旁猶豫起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雙腳不自覺地往後退了一小步。
李半夏掙脫開張翰文的手,說道:“翰文,若不能與你相守,我活著也了無生趣。”
“方縣丞,還請你將瓷瓶交給李姑娘!”包勉轉頭看向方申,而後走到他的身邊耳語了幾句。
方申會意,手持兩個瓷瓶來到李半夏身旁,又壓低聲音囑咐了一番。那李半夏毫不猶豫地拿起一個瓷瓶打開,從中倒出藥丸,往口中一送便吞下。
李端墨頓時大驚失色,急得直跺腳,喊道:“半夏,你這是何苦啊!”
王敦武則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喃喃自語道:“這瘋丫頭,真不要命了!”
劉香嚇得癱坐在地,哭喊道:“我的女兒啊,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為娘也不活了!”
張翰文更是麵如死灰,撕心裂肺地吼道:“半夏,你怎能如此莽撞!若你有個好歹,我也絕不獨活!”
李半夏卻神色堅定,說道:“為了能與心愛之人相守,我不懼生死。”
眾人皆屏住唿吸,緊張地等待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