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陽往下一翻。


    “驃騎將軍最大的優點就是天生富貴。”


    漢武帝劉徹:那個人不是扮演朕的嗎?那驃騎將軍就是去病了?


    “從不受框束,怎麽打都贏!”


    劉徹說的這話,讓曆史上了解霍去病的將軍紛紛羨慕。


    畢竟像霍去病這種出道即巔峰的將軍,能有幾個?


    而且打起仗來,的確不受框束,還怎麽打都能贏。


    這哥們真就是出道即天道之子啊。


    他們願將其稱之為上天的寵兒。


    夜晚,霍去病道:“帶兵打仗需要的絕對不是行仁義,將帥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贏!”


    白天,霍去病身披戰甲,騎在一匹戰馬上:“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天我要出奇兵,你們敢不敢跟我去?”


    在軍帳內,舅舅衛青叮囑著霍去病:“不要跑太遠。”


    這畢竟是霍去病第一次隨他出征,他是舅舅,但也是主將,霍去病第一次隨他出征,他必須要上點心,姑且就給了他一個出去抓舌頭的任務。


    看著霍去病鄭重的點了點頭,衛青也就覺得霍去病應該是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


    “去吧。”


    霍去病出發了。


    不少人想起史書上霍去病,這一次出擊得到的戰果,嘴角抽了抽。


    不要跑太遠,抓幾個舌頭,就是指奔襲千裏,瘋狂拿人頭?


    “這迴,也讓匈奴嚐嚐我漢軍的厲害!”


    屏幕中,漢軍騎兵跟隨在霍去病後在草原上縱馬揚鞭。


    劉徹的身影和聲音再次出現:“從此以後,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霍去病拔出兵刃:“凡放下武器者不殺!剿滅匈奴!不降者,殺!”


    這位年僅20歲的年輕統帥,第一次越過焉支山1000餘裏直達祁連山,接著越過居延澤以及羅布泊,狂飆突進,孤軍深入,一路逐亡追北,所向披靡。斬殺和俘虜匈奴累計十萬多人。


    在帳篷內。


    那匈奴人看著已經闖入帳篷的霍去病,自己還是衣衫不整的,但仍舊大喊著:“你是什麽人?”


    “你是什麽人?”


    霍去病反問。


    “單於王子金日磾!”


    霍去病知道自己這次收獲大發了:“好!我抓的就是你這個匈奴王子!”


    帳篷內,一群匈奴人一個比一個的臉黑。


    “這支漢軍,行動快捷,輕裝簡行,一路掩殺,銳利無比呀!”


    “這是什麽戰術?閃電般的迅捷,休屠王的四萬軍騎都沒有擋住他!”


    “這不是蠢豬嗎?被一個20歲的漢軍將領在同一地點用同一種方式打趴下兩次!”


    畫麵一轉到劉徹這裏道:“朕就是要故技重演,讓匈奴人在同一塊石頭上連續絆倒兩次!”


    在草原上,大漢的騎兵瘋狂的衝鋒。


    而在皇宮內,地圖也擺在了劉徹的麵前。


    “我軍現在已經逼近匈奴的狼居胥山,這是匈奴的祭天聖地呀!”


    一支筆在狼居胥山這裏畫圈。


    “等有那麽一天你打了勝仗,朕給你擬一道最直接的詔書。就一個字。”


    “臣希望這個字是可以的可字。”


    匈奴人悲哀的唱道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這塊廣袤的西部狹長地帶,後世稱之為河西走廊。成為由華夏中心區通往西域的一條坦途。


    漢軍的旗幟隨風飄揚,劉徹那飽含帝王威嚴的聲音再一次響起:“朕就是要把漢文明超越長城的封障,推到四海去!打退匈奴對中原的入侵,對我天漢子民意味著什麽?”


    草原之上,漢軍騎兵和匈奴騎兵瘋狂挑戰。


    長槍彎刀不斷將對方的士兵打下馬,原本一向在草原上耀武揚威的匈奴,反而呈現出了節節敗退之相。


    霍去病手握長劍,騎馬來到軍前,高高舉起了那漢軍的大旗。


    漢武帝劉徹:去病打的還是一如既往的漂亮!後世人演的也不錯。


    霍去病:陛下,近來實在是沒得打了啊。


    他也是鬱悶的很,自從把匈奴徹底幹趴下以後,他出征的次數可以說是一次比一次的少,又跑南方,又跑北方。


    但是這段時間卻被舅舅和陛下嚴令住在長安。


    每天都要被禦醫檢查身體,每個月要被舅舅安排相親不說,陛下現在成天都撲在如何煉鐵或者是製作水泥上,要在未來可以嚐試著打出鐵路或者是製作更好的道路。


    他恨!


    他恨不得現在再去找匈奴人大戰300迴合,都好比在這裏應付那些個權貴小姐舒坦!


    我還不到二十歲!


    何至於月月就要去相親,天天都要被禦醫檢查身體?


    諸葛陽看到這一幕後,給霍去病狠狠的祝福了一聲。


    下一個視頻。


    又是草原,上麵還有不少牛羊帳篷,歌聲也是豪邁。


    “潔白的氈房炊煙升起,我出生在牧人家裏。”


    這個還不僅僅隻是單純的漢語歌,還是蒙漢雙語的歌曲。


    成吉思汗鐵木真:哦,不錯啊。


    走遍那麽多專場,終於要到他們蒙古了嗎?


    “蒙古人啊,當你在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帶領下那個時候的蒙古,可絕對是巔峰時代,不僅西征打下了大片土地,也是頭一個建立了異族王朝的。”


    南宋末期的人很悲哀。


    畢竟是真的打不過啊。


    那個叫忽必烈的甚至還在積極漢化改革,比起某些夠讓人恨的貪官汙吏,他們甚至都覺得把忽必烈迎進來,也不是不能做。


    也就是忽必烈現在拿下了北方還在消化,要不然忽必烈完全可以趁著兵鋒正盛連著南方一起吞掉。


    忽必烈現在也是一邊看著天幕,一邊看著從光幕裏兌換出來的書。


    書的名字叫《論如何進行民族融合》


    商城裏麵的書種類也是繁多,忽必烈直接一眼就挑中了這個。


    跟著這個學,外加光幕上還有自己的爺爺成吉思汗鐵木真給自己撐腰,所以,漢化改革雖然有些小問題,但是還是很順利的。


    沒辦法,他們蒙古的文化和延續了上千年的漢族文化根本沒得比,而要是還來原本硬來那一套,那他們的下場隻有不到百年就被推翻。


    所以忽必烈就選擇了主動去融入。


    反正未來都是56個民族是一家,他提前可以沒點波瀾的融入,免得再遭受一場大戰不是挺好的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古人打遊戲,看電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磐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磐梁並收藏和古人打遊戲,看電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