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烏桓全麵入侵
和古人打遊戲,看電影 作者:磐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年後。
曹操一身戰甲腰間佩著倚天劍,細眼長髯,站在雁門關城牆上,看著關外終於退去的烏桓騎兵,鬆了口氣。
從軍已經有七年了,曹操作為朱能麾下的最得力的大將以及朝廷車騎將軍,曹彬的長子,在幽州軍裏,可以說是威望第二。
威望第一,自然還是朱能。
不過兩個人差的也不是太遠,朱能現在也就是占了個身為皇親和時間久的原因。
而他可就是因為梟雄的氣概和兵法的強大了。
曹操本人武力雖有卻不強悍,但統兵才能可以更勝朱能一籌,而且他露出的這副治世忠臣的模樣,更是讓不少人都特別看好曹孟德。
曹操也在幽州軍裏收攏了不少忠心於他的將軍。
他如今的貼身護衛秦瓊,尉遲恭。
還有他麾下的虎將,高思繼,王彥章,侯君集。
原本烏桓在他手裏,可謂是手拿把掐,他多次領軍出城,更是贏多敗少。幾乎就沒有敗過。
可是就在一年前,他帶領秦瓊,尉遲恭,侯君集三員將領,領兵三萬攻入草原的時候,他遇到了烏桓新出來的首領努爾哈赤。
而且努爾哈赤身邊還有長子皇太極,次子多爾袞,以及智囊玄燁。
這一仗曹操打輸了,他完全沒想到對麵還能有這麽可怕的對手,他一軍深入本就是自信烏桓沒人能攔住他,要不然朱能鎮守幽州可以讓烏桓幾十年不能南下。
曹操大敗一場,隻能帶著不到一萬的殘兵敗將趕迴幽州。
努爾哈赤他們也是異常兇殘,窮追猛打,還是朱能親自領兵才將他們擊退。
自此烏桓徹底崛起,對外戰爭也不再是輸多贏少。
努爾哈赤本身就是個有實力的,外加他的兩個兒子皇太極,多爾袞勇猛,智囊愛新覺羅?玄燁本身也是個聰明絕頂的,二十萬兵馬被拿出來,他們賭上了烏桓所有的家底,要一舉攻破整個幽州。
而幽州現在兵馬十五萬,開始駐守各個關卡要塞和城池,朱能也趕緊派遣信使快馬加鞭趕往雍州金郡請求援兵。
而努爾哈赤親自帶兵五萬,圍攻雁門關。
曹操麾下大將全都被派遣至幽州各地駐防去了。
現在在雁門關的隻有三萬兵力,大將就是曹操和秦瓊,尉遲恭。
幸虧雁門關城防高,而且糧草充足,軍械精良,要不然,雁門關一個月之內定會被攻破。
一時間,幽州狼煙四起。
朱瞻基也接收到了這北方的急報。
“皇上,緊急軍情。”
兵部尚書於謙攔住了朱瞻基,並將信使800裏加急傳來的緊急軍報交給了朱瞻基。
朱瞻基今年才剛剛三十有五,也正處於銳意進取的年紀,看到軍報上的內容後,他眼神一凝。
“烏桓人來犯,帶兵的是烏桓人的新首領努爾哈赤。”
朱瞻基看著努爾哈赤這個名字,他早就調查過了,這家夥,是個難纏的對手!
這一次烏桓壓上所有兵馬就是要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攻破了幽州以後,雍州和青州,可就是徹徹底底的無險可守了。
他不光忌憚努爾哈赤,他更忌憚的是他背後的那個智囊,愛新覺羅玄燁。
此人在某些程度上,比起努爾哈赤更加可怕。
他身為烏桓人,卻文武雙全,精通兵法,精通計謀,甚至還善於管理整個烏桓一族。
朱瞻基都覺得這位怕不是帝王吧,從某些行事手段中完全可以看出,這個愛新覺羅玄燁身懷極深的帝王心術,某些方麵而言,他比努爾哈赤更加難纏,努爾哈赤的生死在他這裏都不這麽重要,他更想先要了玄燁的命。
“朕的族叔現在已經發來了緊急軍報,烏桓人南下,就連曹彬的兒子,曹操都敗了一陣,國家受辱,外敵入侵,那朕就是大將。”
明太祖朱元璋:曾孫啊,你這是又要禦駕親征啊?
明成祖朱棣:真不愧是我的種!
於謙等人竭力相勸朱瞻基不要出戰,畢竟現在朱瞻基還年輕著呢,太子也還小著呢,朱瞻基雖然也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但是在戰場上誰知道會出什麽意外?
朱瞻基出了意外,對於明朝可就是毀滅性打擊啊。
“可現在是他努爾哈赤打到我家門口來了,這一次我就要將他們整個烏桓人徹底打疼打服,這樣等朕下去見朕的列祖列宗,也就能有個交代了。”
朱瞻基都已經這麽說了,其他那些文臣不管怎麽勸都沒有用。
第二天上朝,朱瞻基就跟他們自己說了,要禦駕親征的事情,並親自抽調大軍十萬北上。
烏桓南下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大明五州。
梁山。
已經20出頭的劉備坐在寨主之位上。
來這裏七年,他也展現出了他獨有的人格魅力,僅僅隻是半年以後,魯智深就將自己的寨主之位拱手相讓,而且其餘人都沒有什麽異議。
而且劉備在成功寨主以後,就對整個水泊梁山進行了大整改。
好像也不大能談得上大改,因為幾個頭領差不多都心懷義氣,所以再加上劉備的整改,梁山軍不僅對於民眾秋毫無犯,有時還會打擊一些為富不仁的惡霸。
這樣梁山好漢的名聲在民眾這裏也越來越好,而且擔任梁山寨主的,還是曾經在幽州以仁德賢明而聞名的神劍太保劉玄德,不少遊俠民眾什麽的都紛紛慕名而來。
朱瞻基在知道了梁山軍這種情況以後,就開始思量著有沒有可能將他們全體招安。
而且他也更想看看劉玄德能做到什麽程度。
所以他在這七年裏,對於劉備的注意完全沒有減少過。
劉備這邊七年也是沒白幹,梁山軍現在有水軍一萬,步兵兩萬,甚至連馬都有兩千匹。
水軍頭領為張定邊,張順,張橫。
步軍頭領為魯智深,劉唐,朱仝,雷橫,武鬆,史進。
馬軍頭領為林衝,花榮,常遇春。
他自己也有兩個貼身護衛,江湖劍客金劍先生李助和綽號屠龍手的孫安。
三劍客可謂是一見如故。
李助的劍法不僅在兩個人之上,而且還通謀略懂內政,可以說是梁山僅有的軍師。
曹操一身戰甲腰間佩著倚天劍,細眼長髯,站在雁門關城牆上,看著關外終於退去的烏桓騎兵,鬆了口氣。
從軍已經有七年了,曹操作為朱能麾下的最得力的大將以及朝廷車騎將軍,曹彬的長子,在幽州軍裏,可以說是威望第二。
威望第一,自然還是朱能。
不過兩個人差的也不是太遠,朱能現在也就是占了個身為皇親和時間久的原因。
而他可就是因為梟雄的氣概和兵法的強大了。
曹操本人武力雖有卻不強悍,但統兵才能可以更勝朱能一籌,而且他露出的這副治世忠臣的模樣,更是讓不少人都特別看好曹孟德。
曹操也在幽州軍裏收攏了不少忠心於他的將軍。
他如今的貼身護衛秦瓊,尉遲恭。
還有他麾下的虎將,高思繼,王彥章,侯君集。
原本烏桓在他手裏,可謂是手拿把掐,他多次領軍出城,更是贏多敗少。幾乎就沒有敗過。
可是就在一年前,他帶領秦瓊,尉遲恭,侯君集三員將領,領兵三萬攻入草原的時候,他遇到了烏桓新出來的首領努爾哈赤。
而且努爾哈赤身邊還有長子皇太極,次子多爾袞,以及智囊玄燁。
這一仗曹操打輸了,他完全沒想到對麵還能有這麽可怕的對手,他一軍深入本就是自信烏桓沒人能攔住他,要不然朱能鎮守幽州可以讓烏桓幾十年不能南下。
曹操大敗一場,隻能帶著不到一萬的殘兵敗將趕迴幽州。
努爾哈赤他們也是異常兇殘,窮追猛打,還是朱能親自領兵才將他們擊退。
自此烏桓徹底崛起,對外戰爭也不再是輸多贏少。
努爾哈赤本身就是個有實力的,外加他的兩個兒子皇太極,多爾袞勇猛,智囊愛新覺羅?玄燁本身也是個聰明絕頂的,二十萬兵馬被拿出來,他們賭上了烏桓所有的家底,要一舉攻破整個幽州。
而幽州現在兵馬十五萬,開始駐守各個關卡要塞和城池,朱能也趕緊派遣信使快馬加鞭趕往雍州金郡請求援兵。
而努爾哈赤親自帶兵五萬,圍攻雁門關。
曹操麾下大將全都被派遣至幽州各地駐防去了。
現在在雁門關的隻有三萬兵力,大將就是曹操和秦瓊,尉遲恭。
幸虧雁門關城防高,而且糧草充足,軍械精良,要不然,雁門關一個月之內定會被攻破。
一時間,幽州狼煙四起。
朱瞻基也接收到了這北方的急報。
“皇上,緊急軍情。”
兵部尚書於謙攔住了朱瞻基,並將信使800裏加急傳來的緊急軍報交給了朱瞻基。
朱瞻基今年才剛剛三十有五,也正處於銳意進取的年紀,看到軍報上的內容後,他眼神一凝。
“烏桓人來犯,帶兵的是烏桓人的新首領努爾哈赤。”
朱瞻基看著努爾哈赤這個名字,他早就調查過了,這家夥,是個難纏的對手!
這一次烏桓壓上所有兵馬就是要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攻破了幽州以後,雍州和青州,可就是徹徹底底的無險可守了。
他不光忌憚努爾哈赤,他更忌憚的是他背後的那個智囊,愛新覺羅玄燁。
此人在某些程度上,比起努爾哈赤更加可怕。
他身為烏桓人,卻文武雙全,精通兵法,精通計謀,甚至還善於管理整個烏桓一族。
朱瞻基都覺得這位怕不是帝王吧,從某些行事手段中完全可以看出,這個愛新覺羅玄燁身懷極深的帝王心術,某些方麵而言,他比努爾哈赤更加難纏,努爾哈赤的生死在他這裏都不這麽重要,他更想先要了玄燁的命。
“朕的族叔現在已經發來了緊急軍報,烏桓人南下,就連曹彬的兒子,曹操都敗了一陣,國家受辱,外敵入侵,那朕就是大將。”
明太祖朱元璋:曾孫啊,你這是又要禦駕親征啊?
明成祖朱棣:真不愧是我的種!
於謙等人竭力相勸朱瞻基不要出戰,畢竟現在朱瞻基還年輕著呢,太子也還小著呢,朱瞻基雖然也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但是在戰場上誰知道會出什麽意外?
朱瞻基出了意外,對於明朝可就是毀滅性打擊啊。
“可現在是他努爾哈赤打到我家門口來了,這一次我就要將他們整個烏桓人徹底打疼打服,這樣等朕下去見朕的列祖列宗,也就能有個交代了。”
朱瞻基都已經這麽說了,其他那些文臣不管怎麽勸都沒有用。
第二天上朝,朱瞻基就跟他們自己說了,要禦駕親征的事情,並親自抽調大軍十萬北上。
烏桓南下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大明五州。
梁山。
已經20出頭的劉備坐在寨主之位上。
來這裏七年,他也展現出了他獨有的人格魅力,僅僅隻是半年以後,魯智深就將自己的寨主之位拱手相讓,而且其餘人都沒有什麽異議。
而且劉備在成功寨主以後,就對整個水泊梁山進行了大整改。
好像也不大能談得上大改,因為幾個頭領差不多都心懷義氣,所以再加上劉備的整改,梁山軍不僅對於民眾秋毫無犯,有時還會打擊一些為富不仁的惡霸。
這樣梁山好漢的名聲在民眾這裏也越來越好,而且擔任梁山寨主的,還是曾經在幽州以仁德賢明而聞名的神劍太保劉玄德,不少遊俠民眾什麽的都紛紛慕名而來。
朱瞻基在知道了梁山軍這種情況以後,就開始思量著有沒有可能將他們全體招安。
而且他也更想看看劉玄德能做到什麽程度。
所以他在這七年裏,對於劉備的注意完全沒有減少過。
劉備這邊七年也是沒白幹,梁山軍現在有水軍一萬,步兵兩萬,甚至連馬都有兩千匹。
水軍頭領為張定邊,張順,張橫。
步軍頭領為魯智深,劉唐,朱仝,雷橫,武鬆,史進。
馬軍頭領為林衝,花榮,常遇春。
他自己也有兩個貼身護衛,江湖劍客金劍先生李助和綽號屠龍手的孫安。
三劍客可謂是一見如故。
李助的劍法不僅在兩個人之上,而且還通謀略懂內政,可以說是梁山僅有的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