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秦兵馬俑
和古人打遊戲,看電影 作者:磐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這裏自然是要吃一次特色美食,羊肉泡饃。
一提起羊肉泡饃,諸葛陽就想到自己曾經在影視劇裏看到過的一位專門吃羊肉泡饃的場景。
他也決心打算學一學,直接要來了三大碗九個饃。
這饃得自己來掰才有意思。
諸葛陽也是有專門學過的,九個饃,愣是掰成了三種不同大小的碎片。
“幹拔,口湯,水圍城。”
員工一眼就覺得這年輕人絕對看過那劇,當即表示自己懂了。
而孫尚香肯定就不會像諸葛陽食量這麽大了,不過看了看她碗裏兩個大饃,又看了看其他女生碗裏的,員工還是抿了抿嘴。
這段情侶飯量都挺大的。
蘇軾:這是羊羹吧?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不少陝西人都認出來了,這絕對就是羊肉泡饃。
秦始皇嬴政:羊羹啊,不過這個倒是看上去更精致。
羊羹就是羊肉泡饃的雛形。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唐太宗李世民:是叫羊肉泡饃吧?我看上麵都這麽說,這幹拔,口湯,水圍城是有什麽吃法嗎?
諸葛陽主動介紹道:“所謂幹拔,就是碗中不見湯,能戳住筷子。口湯,就是在吃完泡饃以後,就隻剩一口湯。水圍城自然就是寬湯,像大水圍城一樣,其實隻要按照我把這些膜掰的細碎大小,員工就能知道我這到底是要什麽吃法了。”
諸葛陽在給他們介紹的時候,自己也沒愣著,剝起了糖蒜。
三大碗自己親手掰好的泡饃,翠綠的蔥花、蒜苗、香菜、紅褐色的羊肉、黃色的金針菜、映襯著潔白晶瑩的粉絲、黝黑的木耳。
端上來的泡饃還是墊底的,粉絲覆成網形,蔥花、香菜、羊肉擺成魚形在最上麵。
這也是做的夠漂亮了。
不少都會在攤前來上一碗羊羹的古代人看著這些羊羹都已經發展成為這麽漂亮的菜品,更是忍不住想嚐嚐。
不少飯攤酒樓已經打算從光幕的商城裏買些原材料迴來,然後自己琢磨琢磨,能琢磨出個一半也行啊。
諸葛陽直接把一整盤香菜倒到碗裏,以後又撒了一層辣子醬。
抄起筷子就大口開動了起來。
孫尚香也是,給自己稍微多放了一點點辣椒。
她也是個愛吃辣的。
不少人已經開始錄視頻了,畢竟像電視劇裏那樣老大爺三碗九個饃的舉動真可不多見呢。
十分鍾不到一碗下肚。
“爽。”
諸葛陽已經被辣椒辣的微微出汗,但他沒管這麽多,要來了一口高湯漱口。
不少明清時代的人看著諸葛亮這漱口姿勢,大喊一聲講究。
一口高湯吐了以後,諸葛陽又大口大口吞咽了起來。
糖蒜解膩,諸葛陽一連吃了好幾個,把膩味解掉以後,筷子嘴巴嗖嗖的動,成功的把剩下六個饃全都吃下去了。
而且還能站起來活動活動。
孫尚香將兩個饃吃完以後靠在椅子上摸著自己的腹部。
擦了擦額頭的汗。
這一頓泡饃吃的是真的爽。
吃完飯後,走走路,消消食就一路來到了秦始皇陵博物館。
“各位,來看看這裏,這裏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博物館了,這裏對外展覽的全部都是從秦始皇陵旁邊的坑中挖出來的,各式各樣的秦兵馬俑。在秦朝的匠人們可以看一看裏麵有沒有你們做的啊。”
秦始皇嬴政:等等,秦始皇陵博物館是個什麽意思?
諸葛陽道:“哦,沒啥,考古啊。從您的墳裏或者墳旁邊挖出來點什麽古董,在經曆過修理,認證,識別以後,就會進行展覽。”
秦始皇嬴政:簡單點說,就是挖墳,對吧?
諸葛陽:嘶,倒也可以這麽理解吧。
嬴政差點沒打翻了他的酒樽。
現在雖然說他的秦始皇陵已經停工了,但是看著這後世人在那,完全沒有一點心理負擔的,就說挖他墳的時候,他還是繃不住了。
祖宗的陵墓怎麽可以隨便挖呢?
漢高祖劉邦:乃公倒是也見過秦皇陵,的確很氣派。
諸葛陽道:“咳咳,那什麽,考古和挖墳還是有點區別的,挖墳那隻是單單純純的挖墳,或許會有盜墓的過來,直接進行破壞,然後去拿之前的東西拿去賣,考古不一樣。考古的那是要尋找先人遺留下來的曆史痕跡,並讓其重見天日,畢竟華夏是個5000年大國,隻靠史書,不靠古董物證,怎麽能行呢?就以秦朝為例,往前幾百年就是商周,但對於商周的記錄,你們還能記住多少?他們使用的是什麽?又有什麽祭祀習慣?文字又是如何記錄?如何演變?世間一粟,滄海桑田,這些全都不能掩埋在黃沙之下啊。”
諸葛陽的話,讓不少人都開始沉思起來。
往前細數,他們好像也隻能通過史書的記載來追憶起前朝,但是通過什麽東西來進行佐證,倒也是挺難再見到了。
不少製作秦兵馬俑的匠人也在一個個兵馬俑坑裏尋找起了兵馬俑,看看有沒有自己做過的那一個。
“哎!你看那個好像就是我做的!”
“看到那戰車了沒?那戰車好像是我做的!”
“那馬,那匹馬還是我親手做出來的呢!問題就是為何這些兵馬俑的顏色都沒了,咱們不是都給他們上好色了嗎?”
不少匠人找到了他們製造的兵馬俑以後,更是高興的大叫。畢竟不管怎麽說,看著自己親眼製造出來的東西,在2000年以後還能被後世人看到,自然是內心感動。
而當為什麽這些兵馬俑的顏色都沒了的問題打在光幕上以後,諸葛陽尷尬的解釋道:“哦,因為嘛是第一次在做這種活兒,所以那個時候的考古隊沒有經驗,這些兵馬俑在地下呆久了,所以接觸的氧氣較少,所以沒什麽變化。當他們重見天日以後,氧化麵積增多,所以才過了一段時間,它們的顏色就全部褪下去了。”
不少人拍著大腿直唿,怎能如此草率?
他們辛辛苦苦,可是拿自己九族的羈絆做出來的東西,後世人怎麽能不好好嗬護呢?
一提起羊肉泡饃,諸葛陽就想到自己曾經在影視劇裏看到過的一位專門吃羊肉泡饃的場景。
他也決心打算學一學,直接要來了三大碗九個饃。
這饃得自己來掰才有意思。
諸葛陽也是有專門學過的,九個饃,愣是掰成了三種不同大小的碎片。
“幹拔,口湯,水圍城。”
員工一眼就覺得這年輕人絕對看過那劇,當即表示自己懂了。
而孫尚香肯定就不會像諸葛陽食量這麽大了,不過看了看她碗裏兩個大饃,又看了看其他女生碗裏的,員工還是抿了抿嘴。
這段情侶飯量都挺大的。
蘇軾:這是羊羹吧?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不少陝西人都認出來了,這絕對就是羊肉泡饃。
秦始皇嬴政:羊羹啊,不過這個倒是看上去更精致。
羊羹就是羊肉泡饃的雛形。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唐太宗李世民:是叫羊肉泡饃吧?我看上麵都這麽說,這幹拔,口湯,水圍城是有什麽吃法嗎?
諸葛陽主動介紹道:“所謂幹拔,就是碗中不見湯,能戳住筷子。口湯,就是在吃完泡饃以後,就隻剩一口湯。水圍城自然就是寬湯,像大水圍城一樣,其實隻要按照我把這些膜掰的細碎大小,員工就能知道我這到底是要什麽吃法了。”
諸葛陽在給他們介紹的時候,自己也沒愣著,剝起了糖蒜。
三大碗自己親手掰好的泡饃,翠綠的蔥花、蒜苗、香菜、紅褐色的羊肉、黃色的金針菜、映襯著潔白晶瑩的粉絲、黝黑的木耳。
端上來的泡饃還是墊底的,粉絲覆成網形,蔥花、香菜、羊肉擺成魚形在最上麵。
這也是做的夠漂亮了。
不少都會在攤前來上一碗羊羹的古代人看著這些羊羹都已經發展成為這麽漂亮的菜品,更是忍不住想嚐嚐。
不少飯攤酒樓已經打算從光幕的商城裏買些原材料迴來,然後自己琢磨琢磨,能琢磨出個一半也行啊。
諸葛陽直接把一整盤香菜倒到碗裏,以後又撒了一層辣子醬。
抄起筷子就大口開動了起來。
孫尚香也是,給自己稍微多放了一點點辣椒。
她也是個愛吃辣的。
不少人已經開始錄視頻了,畢竟像電視劇裏那樣老大爺三碗九個饃的舉動真可不多見呢。
十分鍾不到一碗下肚。
“爽。”
諸葛陽已經被辣椒辣的微微出汗,但他沒管這麽多,要來了一口高湯漱口。
不少明清時代的人看著諸葛亮這漱口姿勢,大喊一聲講究。
一口高湯吐了以後,諸葛陽又大口大口吞咽了起來。
糖蒜解膩,諸葛陽一連吃了好幾個,把膩味解掉以後,筷子嘴巴嗖嗖的動,成功的把剩下六個饃全都吃下去了。
而且還能站起來活動活動。
孫尚香將兩個饃吃完以後靠在椅子上摸著自己的腹部。
擦了擦額頭的汗。
這一頓泡饃吃的是真的爽。
吃完飯後,走走路,消消食就一路來到了秦始皇陵博物館。
“各位,來看看這裏,這裏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博物館了,這裏對外展覽的全部都是從秦始皇陵旁邊的坑中挖出來的,各式各樣的秦兵馬俑。在秦朝的匠人們可以看一看裏麵有沒有你們做的啊。”
秦始皇嬴政:等等,秦始皇陵博物館是個什麽意思?
諸葛陽道:“哦,沒啥,考古啊。從您的墳裏或者墳旁邊挖出來點什麽古董,在經曆過修理,認證,識別以後,就會進行展覽。”
秦始皇嬴政:簡單點說,就是挖墳,對吧?
諸葛陽:嘶,倒也可以這麽理解吧。
嬴政差點沒打翻了他的酒樽。
現在雖然說他的秦始皇陵已經停工了,但是看著這後世人在那,完全沒有一點心理負擔的,就說挖他墳的時候,他還是繃不住了。
祖宗的陵墓怎麽可以隨便挖呢?
漢高祖劉邦:乃公倒是也見過秦皇陵,的確很氣派。
諸葛陽道:“咳咳,那什麽,考古和挖墳還是有點區別的,挖墳那隻是單單純純的挖墳,或許會有盜墓的過來,直接進行破壞,然後去拿之前的東西拿去賣,考古不一樣。考古的那是要尋找先人遺留下來的曆史痕跡,並讓其重見天日,畢竟華夏是個5000年大國,隻靠史書,不靠古董物證,怎麽能行呢?就以秦朝為例,往前幾百年就是商周,但對於商周的記錄,你們還能記住多少?他們使用的是什麽?又有什麽祭祀習慣?文字又是如何記錄?如何演變?世間一粟,滄海桑田,這些全都不能掩埋在黃沙之下啊。”
諸葛陽的話,讓不少人都開始沉思起來。
往前細數,他們好像也隻能通過史書的記載來追憶起前朝,但是通過什麽東西來進行佐證,倒也是挺難再見到了。
不少製作秦兵馬俑的匠人也在一個個兵馬俑坑裏尋找起了兵馬俑,看看有沒有自己做過的那一個。
“哎!你看那個好像就是我做的!”
“看到那戰車了沒?那戰車好像是我做的!”
“那馬,那匹馬還是我親手做出來的呢!問題就是為何這些兵馬俑的顏色都沒了,咱們不是都給他們上好色了嗎?”
不少匠人找到了他們製造的兵馬俑以後,更是高興的大叫。畢竟不管怎麽說,看著自己親眼製造出來的東西,在2000年以後還能被後世人看到,自然是內心感動。
而當為什麽這些兵馬俑的顏色都沒了的問題打在光幕上以後,諸葛陽尷尬的解釋道:“哦,因為嘛是第一次在做這種活兒,所以那個時候的考古隊沒有經驗,這些兵馬俑在地下呆久了,所以接觸的氧氣較少,所以沒什麽變化。當他們重見天日以後,氧化麵積增多,所以才過了一段時間,它們的顏色就全部褪下去了。”
不少人拍著大腿直唿,怎能如此草率?
他們辛辛苦苦,可是拿自己九族的羈絆做出來的東西,後世人怎麽能不好好嗬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