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甘肅鎮總兵府。


    堂內。


    陝西鎮守太監馬永成顫抖著手,緊盯著手中的信件,這一幕令堂中所有武將的神色瞬間變得凝重。


    上百名武將站立不安,心中暗自揣測,究竟是何等大事,竟能讓這位鎮守太監如此失態?


    陝西總兵陳鉞、副總兵白瑜、歐信。


    以及千總彭清、王璽、李杲、李文、梅琛、緱謙等一眾高級武將,皆麵露疑惑。


    無人能揣測出馬永成的心思。


    然而,就在這時,馬永成突然放聲大笑,笑聲迴蕩在堂內,令人心生詫異。“哈哈哈……”


    陳鉞忍不住問道:


    “馬公公,您為何突然大笑?”


    馬永成輕輕抿了一口茶水。


    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道:“聽好了,我的幹爹禦馬監掌印太監汪直,已被皇爺封為三邊總督,不日將抵達西安府。”


    此言一出,堂內眾人皆是大喜過望。


    臉上洋溢著難以言表的喜悅。


    陳鉞再次確認道:“馬公公,此言當真?”


    馬永成肯定地點了點頭:“千真萬確,這是兵部送來的消息,豈會有假?到時,我們一同前往西安府,迎接我幹爹的到來。”


    總兵陳鉞誠懇言道:


    “馬公公,我等追隨您多年,此次汪總督親臨陝西,望您務必為我們引薦一二。”


    眾武將亦紛紛附和,言辭懇切。


    馬永成微微一笑,自信滿滿地迴應:


    “此事自然不在話下。


    我幹爹難得來一次陝西,爾等能否借此機會嶄露頭角,便看各自的本事了。”


    言罷,上百將領齊聲應和:“請公公放心!”


    在武將的角落裏。


    努溫答失裏默默將此事銘記於心。


    太監汪直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天下皆知,他不僅是當今弘治帝最為信賴的三大太監之首,更是三人之中最為特殊的一位。


    汪直戰功顯赫,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且與弘治帝自幼相伴,情深誼厚。


    凡是他推薦之人,弘治帝大多會認真考慮。


    並且汪直還是五軍都督府中軍都督,掌握著中軍幾十萬大軍,可以說大明近半數兵馬,皆在汪直的手中,權勢滔天。


    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一月後景福宮*思政殿。


    朝鮮大王李娎端坐於王位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跪拜的群臣,緩緩開口:“今日。


    本王要宣布一件大事。


    這王妃尹氏,今日本王一定要廢黜。”


    右承旨任士洪聞言,挺身而出,言辭懇切:


    “臣以為,尹氏身為王妃。


    地位尊貴,不可輕易廢黜。


    再者,人心皆有嫉妒之時,此乃人之常情。”


    群臣之中,多數亦持此見。


    他們認為,嫉妒雖非美德,卻亦非危及宗社之大罪,且尹氏已為大王誕下元子,廢黜王妃,無疑對元子不利。


    然而,李娎卻突然伸手,指向自己的臉頰。


    群臣這才驚覺,大王臉上竟有一道明顯的傷痕,李娎怒不可遏,聲音顫抖:“這個毒婦,昨晚趁本王與金妃就寢之際,竟欲持匕首行刺。


    幸得本王機敏,才免於一死,但她仍用指甲劃傷本王,此等惡行,豈可容忍?”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他們紛紛意識到,王妃尹氏不僅無德,更心思毒辣,必須嚴懲不貸。


    然而,任士洪仍堅持己見,率領數名臣子上書,認為尹氏雖有錯,但罪不至廢。


    他們主張,隻需略施懲罰,以示警戒即可。


    李娎聞此,怒火中燒,拍案而起:


    “來人,將任士洪及其黨羽。


    全部押入大牢,改日流放義州!”


    侍衛們應聲而入,將任士洪等人捉拿歸案。


    此時,尹弼商、韓致亨、韓明澮、鄭昌孫、魚世謙、沈澮、李坡、金升卿、權柱、李克均、李世佐、成俊等十數位大臣紛紛上奏。


    力主廢黜尹氏。


    李娎望著下方群臣,心中已有決斷。


    沉聲道:“尹氏既無輔佐之賢德,反懷忌妒之私心,昔日丁酉之變,她竟暗藏毒藥。


    意圖加害宮人,其陰謀敗露後。


    本王念及舊情,欲寬宥其罪。


    然至今日,尹氏仍無悔意,惡行愈甚,竟欲刺王殺駕,此等惡行,罄竹難書。


    即日起,正式宣布將尹氏廢為庶人。


    趕出宮廷,幽禁於私第之中。”


    就在此刻,一群侍衛簇擁著一名軍士,匆匆闖入莊嚴的思政殿,群臣皆麵露疑惑之色。


    侍衛高聲稟報:“此軍士自平安道而來。


    急報北方有強敵大舉進犯朝鮮。”


    朝鮮大王李娎聞訊,連忙焦急地問道:


    “速將他喚醒,問清詳情。”


    然而,眾臣中不乏懷疑之聲,他們認為這不過是軍士的胡言亂語。


    在他們心中,朝鮮作為天下僅次於大明的強國,除了大明,何曾有過真正的對手?


    軍士被冷水潑醒後,神色匆匆地稟報道:“大王,平安道的義州、鐵山、郭山、定州等多座城池已淪陷,請大王速速發兵救援。”


    李娎聞言,眉頭緊鎖,追問道:“此事當真?”


    尹弼商疑惑不解地分析道:“平安道一向太平無事,怎會突然遭此劫難?


    難道是大明出兵了嗎?”


    李克均附和道:“唯有大明才有此等實力,連續攻陷我朝數座城池。”


    然而,韓明澮卻搖頭否定:


    “不,大王應仔細詢問。


    大明乃是我朝之父國,怎會突然出兵?


    此事必有蹊蹺。”


    韓明澮身為領議政,地位顯赫,他的話語如同定海神針,讓眾人紛紛噤聲。


    李娎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我朝鮮乃禮儀之邦,不可輕易言戰。


    若真是大明所為,我們應派遣使者前去詢問,了解他們的需求。


    若大明對平安道有意,贈予他們又有何妨?


    本王一向主張以和為貴。”


    群臣立刻附和:“大王英明。”


    軍士聞言,連忙辯解:


    “大王誤會了,並非大明,而是女真人。


    他們建立了一個國家,名為大清,旗幟上赫然寫著‘大清國’三字。”


    李娎聽後,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我朝鮮以武立國,豈容女真這等宵小之輩放肆!


    本王即刻命大將率軍出征。


    誓要將這群跳梁小醜蕩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爺並收藏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