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9年*朝鮮成宗十年。


    朝鮮王城*東福宮。


    王妃尹氏輕輕側首,對侍立一旁的侍女李召賢問道:“那封信,你可已穩妥送出?”


    李召賢恭謹迴稟:


    “王妃放心,信已送出去了。”


    尹氏眉宇間卻難掩憂慮,“我心中隱隱有不祥之感,大王雖未明言廢黜,但將我幽禁於此冷宮,已是先兆,他日若真下令,我何以自處?”


    李召賢寬慰道:“王妃莫急,大王若無確鑿之理,豈能輕易廢後?


    朝中與我們交好的大臣定會阻撓。


    再者,還有尹遇、尹邂兩位,他們必會設法相助,畢竟他們是您的親兄弟。”


    尹氏卻輕輕搖頭,眼中閃過一抹決絕:


    “昔日我忍辱負重,卻仍難逃此劫。


    若大王真欲如此,我必向群臣揭露其陰謀,讓他明白,他根本不配為朝鮮之王!”


    “好,說得真好呀……”


    話音未落,宮外忽傳一陣聲響,朝鮮大王李娎攜眾侍衛步入,氣勢洶洶。


    尹氏與眾人慌忙跪拜:“參見大王。”


    李娎目光如炬,掃視眾人後,冷聲道:


    “無關人等,退下。”


    眾人聞言,紛紛退避。


    李娎直視尹氏,語氣冰冷:“尹氏,本王直言不諱,你若不願再居王妃之位,大可退位讓賢,休要再背後詆毀本王。”


    言罷,宮中氣氛凝重。


    仿佛連空氣都為之凝固。


    王妃尹氏眼眶泛紅,聲音哽咽地迴應道:


    “我有過這樣的念頭?


    分明是你心中早有此意,我雖然為你誕下了嫡長子李?,卻仍落得被幽禁冷宮的下場。”


    李娎聞言,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若非本王對你青睞有加,又怎會於萬千人海中一眼選中你,將你納入後宮?


    然而,你的嫉妒之心過於強烈。


    實在難以配上王妃之位。”


    王妃尹氏淚如雨下,繼續訴說著心中的委屈:“大王,自成化十年四月十五日巳時。


    靖難功臣韓明澮之女,大王的元妃韓氏在求賢殿香消玉殞,年僅芳齡十八。


    諡號‘恭惠王後’,你雖後來立我為王妃,但心中卻從未真正有過我,這對我公平嗎?”


    李娎聞言,怒目而視,聲音低沉而有力:


    “簡直一派胡言!


    不公平能立你為王妃?


    還有,當初元子降生的喜訊傳來,本王令朝鮮舉國同慶,當即頒布旨意,除犯下惡意謀殺或毆殺血親等重罪者外,其餘犯人一律從輕發落,並給全部官員加俸。


    次年二月,本王還命韓明澮攜帶國書出使天朝大明,麵見天朝成化皇帝,請求冊封?兒為王世子。


    僅三月之後,天朝大明便派遣太監鄭同前來朝鮮,宣讀朝廷詔書,不僅承認了?兒的世子身份,還冊封你為朝鮮國王繼妃,賜予你冠服紵絲羅、西洋布等珍貴物品,這難道還不能證明本王對你的恩寵嗎?”


    王妃尹氏冷笑連連,嘲諷道:“哈哈哈,你不過是將我視作韓氏的替代品罷了!”


    朝鮮王李娎眼神如刀,厲聲問道:


    “你究竟是何意?”


    王妃尹氏手指直指李娎,言辭激烈:“韓氏仙逝,中宮之位懸空,你卻遲遲不立新妃。


    宮廷內外議論紛紛,傳入宮中,你亦置若罔聞,你聲稱糟糠之妻的離去是沉重打擊,甚至拒絕進食,''''''


    而且,下令讓三大妃及宮中眾人——慈聖大王大妃、仁惠王大妃、仁粹王大妃,皆因哀痛至極而無法進食。


    任憑我們如何勸說,皆無濟於事。


    直至最後,申叔舟、洪允成、李崇元等朝鮮重臣,實在不忍目睹此景,紛紛苦口婆心地勸你節哀順變,以國家社稷與黎民百姓為重,切勿因悲痛而傷及龍體。


    在眾臣的竭力勸導之下,你才勉強同意三大妃及眾人進食,然而,續選中宮之事,卻始終未曾被提及。”


    朝鮮王李娎冷笑連連,言道:“你為了覬覦宮中高位,那年仁粹大妃頒布懿旨,命你接替中宮之位,成為朝鮮王妃,並向大明遞送國書。


    而你聽聞喜訊之時,卻故作姿態,婉言推辭,說什麽‘我本無德,長於寡婦之家,無所見聞,深恐辜負四殿之選,累及主上聖明’。


    你可真是虛偽至極!


    然而,天朝大明有言,‘紙終究包不住火’,兩年前,有秘查無名兇案的官員,於你寢宮之內,搜出了毒藥與邪書,更有大搞巫蠱之嫌。


    你難道不知巫蠱等同於謀大逆。


    足以招致滿門抄斬之禍嗎?


    中原西漢武帝時期的“巫蠱之禍”,皇後衛子夫含冤自盡,太子劉據無奈起兵,長安城內一時血雨腥風,這便是最好的例證。


    聞聽你所行之事,本王真乃痛心疾首,真真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你竟如此惡毒,私藏禁物,究竟意欲何為?


    是要殺我還是要弑母?


    本來,本王欲即刻將你喚來,痛斥你的罪行,貶你為嬪。


    然而,聞訊而來的大臣們紛紛勸諫,任士洪更是直言,王妃貶斥關乎國家穩定。


    再者,王世子年幼無知,你遭貶必危及世子地位,本王姑且饒你一命,但你可知本王今日尋你究竟所為何來?”


    王妃尹氏慌忙擺手,淚眼婆娑地搖頭道:


    “我……我未曾做過那些事情。


    大王,您能不能再相信我?”


    朝鮮王李娎冷笑一聲:“好,你說你沒做過,那這封信,又是何人所寫?”


    言罷,他將信件狠狠擲向尹氏的臉龐。


    尹氏顫抖著雙手拾起信件。


    瀏覽過後,竟癱軟在地。


    李娎怒不可遏:


    “這信中所言,皆是對本王的詆毀!


    竟說本王昏聵無能,時常打你,還讓你的兄弟勾結群臣,向本王施壓,你究竟意欲何為?


    實話告訴你吧,你…你等著死吧!”


    言畢,他拂袖而去,留下尹氏在地上嚎啕大哭,幾名侍衛則嚴守在宮殿門口。


    京畿道*碧蹄館。


    “駕!駕……”。


    一名朝鮮士兵,渾身浴血,策馬疾馳至驛站,高聲唿喊:“快來人,我需要換馬!


    有緊急軍情,必須即刻送往王京!”


    館丞帶著幾名驛卒,踉蹌而出,臉上帶著明顯的醉意,顯然已飲酒過量。


    朝鮮士兵急切地說:“大人,我的馬已疲憊至極,無法再行至王京,請您幫我換一匹馬。


    北方出事了!”


    館丞聞言一驚,忙問:“北方?


    難道是永安道有變?不對,魚有沼大將軍鎮守會寧,永安道又怎會出事?”


    士兵搖頭,神色凝重:


    “不是永安道,是平安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爺並收藏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