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奉天殿。


    尚寶司於奉天殿內精心布置了寶案,而鴻臚寺則在丹陛之上,莊重地設立了表案。


    隨著鍾鼓齊鳴,錦衣衛迅速而有序地布置好了鹵簿大駕,一切準備就緒。


    自午門而入。


    千名皇城衛官兵如銅牆鐵壁,率先開道。


    緊隨其後的是十幾麵巍峨挺立的“大纛”,即大旗,每麵大旗皆由數名勇士托持牽扯,迎風招展,盡顯威嚴。


    大旗之後,是負責清場的“羽林衛”,他們手持弓弩,英姿颯爽,緊隨其後的是執朱雀旗的官兵,紅旗飄揚,如同烈火般熾熱。


    緊接著,十二麵龍旗映入眼簾,風伯、雨師旗各一麵,雷公、電母旗各一,木、火、土、金、水星旗各一麵,左、右攝提旗各一麵,北鬥旗一麵,旗幟飄揚。


    旗後,則是專用車隊,白鷺車、鸞旗車、辟惡車、皮軒車等一應俱全,每輛車均由四匹駿馬牽引,蹄聲如雷,氣勢磅礴。


    隨後,一支龐大的鼓吹樂隊緩緩而來,樂隊前有兩名鼓吹令,樂隊中,大鼓、鐃鼓、節鼓、小鼓、羽葆鼓等鼓聲震天,笛、簫、笳、長鳴和中鳴、大橫吹、篳篥等吹奏樂器悠揚動聽,金鉦等打擊樂器也加入其中,整支樂隊由近千人組成,樂聲悠揚。


    最後,禦馬監牽著虎豹熊象等猛獸緩緩走過,這些猛獸皆是禦馬監裏管理和馴服的,它們或威嚴、或憨態可掬,令人歎為觀止。


    馴獸師們一聲令下,它們便乖乖趴下或跪下,頭伏地,不敢稍動。


    同時,馴獸師和其他官兵一樣跪下,展現出人與獸皆對大明新皇帝的臣服。


    最後是整支儀仗隊的核心所在,警衛十分森嚴,前後簇擁著數百名精銳羽林衛,左、右護駕更是如影隨形。


    鹵簿大駕由數十人合力抬著,氣勢恢宏,猶如一座小型宮殿般威嚴。


    緊隨其後的是京城十七衛的高級將領與宦官,他們步履莊重,神情肅穆。


    鹵簿大駕之內,成化帝朱見深與新帝朱佑極端坐其上,目光如炬,掃視四周。


    周圍眾人,無論身份高低,皆需跪迎,就連那些猛獸——大蟲、大象、麒麟、狻猊,紛紛低下了頭顱,匍匐在地,迎接它們的帝王。


    在這些護駕官員的外圍,多隊十七衛禁軍的重甲騎兵與步卒布列得整整齊齊,每隊禁兵數量雖不等,卻皆由軍將率領,配備有弓、箭、刀等精良兵器,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而跟在禁兵之後的,則是由孔雀扇、小團扇、方扇、黃麾、絳麾、玄武幢等組成的儀仗。


    鹵簿大駕到了奉天殿大門,才停下。


    當朱佑極隨父皇步入殿內。


    隻見文武百官與勳貴們已齊聚一堂。


    這是成化帝朱見深最後一次端坐於奉天殿那威嚴的金鑾九龍椅上,緩緩問道:


    “昨日可曾向天地山川隻告?”


    太監梁芳恭敬迴稟:“迴陛下,已悉數完成。”


    朱見深微微頷首,示意繼續。


    隨即步入下一環節——宣讀詔書。


    太監梁芳站出來,兩個小內侍把詔書攤開,梁芳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自承繼大統,夙夜憂勤,圖治於茲,已曆數十載,然朕體漸衰弱,政事日繁,心力交瘁,實有難以支撐之感。


    今觀太子,聰明睿智,仁德兼備,足以承繼大統,安邦定國,朕心甚慰,遂決意禪位於太子,以安天下億萬子民之心。


    一者,朕之身體,日漸衰微。


    每視朝聽政,雖勉力為之,然精神不濟,難以久持,此非朕所願,亦非社稷之福。


    朕思及此,不禁潸然淚下,憂心如焚,故欲退居二線,靜養天年,使身心得以休憩,亦不負祖宗之基業。


    二者,政事繁瑣,紛至遝來。


    朕雖宵衣旰食,猶恐不能盡善。


    況朕年事已高,精力不逮,恐有誤國之虞,太子年少有為,才德兼備,足以擔當此重任。


    三者,朕念及天下億萬子民,皆朕之赤子。


    朕欲使百姓知朕之心,明朕之意,故特頒此詔,宣告天下。


    朕禪位於太子,非為個人之私,實為天下之計,望萬民知之,諒之。


    今朕已決意禪位,太子即日登基,承繼大統,朕將退居乾清宮,頤養天年。


    朕禪位於太子,實乃順應天道,合乎民心之舉,明年為新國號弘治,望天下臣民,共遵此詔,勿生異議。


    詔書既出,望天下臣民共鑒之!


    ——大明成化皇帝 禦筆!”


    文武百官與勳貴們齊刷刷跪倒在地,高聲齊唿:“吾皇萬歲,萬萬歲!”聲浪滾滾,震天動地。


    殿內,文武分列兩側。


    準備三辭三讓之禮,代表新帝朱佑極無奈接位,麵露不悅,是群臣和萬民逼著朱佑極登基。


    武將勳貴和文臣一同進言讓太子登基。


    武將勳貴這邊由五軍都督府五大都督為首。


    保國公朱永擔任五軍都督府南軍右都督。


    延平伯萬達擔任五軍都督府北軍右都督。


    成國公朱儀擔任五軍都督府東軍右都督。


    英國公張懋擔任五營都督府西軍右都督。


    忠勇伯汪直擔任五軍都督府中軍右都督。


    由於平定福建叛亂,萬達與汪直均受成化帝朱見深親賜伯爵之榮。


    武將序列中,殿內僅見五軍都督府都督與京城十七衛高級將領巍然矗立,而總兵等中級將領則列於殿外,按爵位或職務逐一稟報。


    此皆乃朱佑極執政後,一手提拔的武將勳貴,盡顯其慧眼識才。


    分別是:羽林衛戚寧指揮使,羽林衛陳武副指揮,羽林衛俞通副指揮,定國公徐永寧,興安伯徐盛,平鄉伯陳輔,魏國公徐俌,新寧伯譚佑,崇信伯費釗,定西侯蔣琬,順義伯羅秉忠,忻城伯趙溥,襄城侯李瑾,武忠伯項忠,紹定伯譚廷用,隆平侯張佑,泰寧侯陳恆,宣城伯衛穎,豐城侯李勇,鎮遠侯顧溥寧,陽侯陳瑛,恭順侯吳鑒,靖遠伯王添,豐潤伯曹振,永康侯徐安,東寧伯焦俊,成安伯郭鑛,武靖侯趙輔,武進伯朱瑛,武平伯陳能,瑞安侯王源,定襄伯郭嵩,廣寧伯劉瓘,武安侯鄭英,南和伯方壽祥,應城伯孫繼先,安遠侯柳景,寧晉伯劉福,成山伯王琮,陽武侯薛倫,懷柔伯施鑒,西隴伯沐瓚,西寧侯宋讓,寧遠伯任壽,龍驤衛神英副指揮,保定侯梁傳,平江伯陳銳,豹韜衛趙勝副指揮,安鄉伯張恂,遂安伯陳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爺並收藏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