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兵部尚書王元也跪倒在地,汗水涔涔而下,不時偷瞄一旁的戶部尚書秦紘。
汪直眉頭緊鎖,繼續追問:
“王元賄賂於你,究竟所為何事?”
趙刖手指王元,憤憤道:“他贈我白銀五千兩,讓我們浙江總兵府按兵不動,暗中卻為福建叛軍輸送甲胄兵器。”
言罷,汪直的目光如刀般刺向王元。
王元剛欲開口辯解,卻突然抱著肚子在地上翻滾起來,猛然想起今日在商輅處飲下的那杯茶,不多時便渾身癱軟,七竅流血,喃喃低語:
“商輅,你……你好狠毒。”
羽林衛軍士上前檢查後,向汪直稟報:
“總督大人,他已中毒身亡。”
此刻,汪直心中恍然大悟,這群文人一旦狠下心來,竟是如此可怕,他神色凝重,隨即下令羽林衛軍士將趙刖押了下去。
汪直沉吟道:
“好,真是極好,如今已然死無對證了。”
戶部尚書秦紘接道:“汪總督。
這些資助叛軍的賣國奸賊,死有餘辜,至於是否有同黨,我們可徐徐圖之,不必急於求成。”
南京左都禦史劉敷連忙附和:
“不錯,有汪總督在此,何愁案子不破?
隻盼汪總督務必保重貴體。”
與此同時,南京禮部尚書黃景、南京吏部尚書王恕、南京太常寺卿徐溥、南京禮部侍郎謝一夔等數十位官員紛紛表示讚同。
汪直聞言,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道:“好,多謝諸位了,爾等且退吧。”
言罷,南京官員逐一離去。
汪直在一眾羽林衛的簇擁之下。
安然入住南京城的館驛。
此刻,館驛內外已被羽林衛重重包圍,戒備森嚴,步入館驛二樓的房間,汪直沉聲問道:
“張永,他們可曾到來?”
張永瞥向窗外,低聲答道:
“幹爹,他們已到,正在門外恭候。”
汪直微微頷首,示意其入內。
隨後,他端坐於木凳之上,左手輕撫桌麵,目光如炬,審視著進來的眾人,悠然自得地為自己斟上一杯香茗。
浙江總兵府內,副總兵李權恭敬地向汪直行禮,沉聲道:“末將李權,見過總督大人。”
汪直目光如炬,淡然問道:“事情進展如何?”
李權肅然迴答:“趙刖舊部屬共計三十餘人,已悉數按軍法處置。”
汪直聞言,微微頷首,讚許道:
“自今日起,本督用聖旨的權力,讓你暫代浙江總兵一職,望你勤勉盡責,待本督迴京後,定當向太子爺舉薦,使你正式執掌浙江總兵一職。
你若能恪盡職守,未來前途定不可限量。”
李權聞言,心中激動萬分,感激涕零,跪謝道:“多謝汪總督栽培之恩。”
暗自慶幸,當初未隨趙刖為伍。
如今想想,實乃明智之舉。
汪直複又問道:“你須速速整頓浙江總兵府,本督將賜你兵權,你麾下五萬大軍,盡皆派出,與江西互為犄角,共赴福建平叛。
此外,你心中可有計劃?”
李權略作思索,沉聲道:
“末將提議,可兵分三路,右路軍一萬,自衢州府出發,取道崎嶇山路。
中路軍亦一萬,由處州府出兵。
此路壓力相對較小。
至於左路軍,則由末將親自率領三萬精兵,沿海路進發,自溫州府出兵,直取分水關,給予福建叛軍以沉重打擊,迫使其分兵應對。
如此,江西方麵隻需瞅準時機,成功南下,中路便可一舉突破,福建叛軍敗局已定。”
汪直聞言,頷首讚許:
“好,你即刻下去安排。”
李權恭敬地行了一禮,隨後大步流星地退去。汪直轉而看向戴縉,問道:
“我之前交待你的事情,可曾辦妥?”
戴縉從懷中掏出一封密信,輕輕放在桌上,迴答道:“迴汪公,此乃東林黨官員名單。”
汪直接過密信,細細瀏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嗬嗬,原來都是這些人在暗中作祟。
本督定會一一搜集他們的罪證,讓他們為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對了,那商輅此刻是否仍在南京城?”
戴縉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南京城太大了,一時半會,無法查清商輅的具體行蹤。
不過,我會繼續追查,定要將他找出來。”
汪直目光如炬,堅定地說道:
“商輅乃東林黨之首,此人必須找到。
一旦發現他的蹤跡,立刻向我匯報。”
戴縉再次行禮,隨即退去。
汪直忽地想起一事,連忙吩咐張永:“去應天府大牢,將梁德和高鳳二人釋放出來。
他們分別是梁芳的親弟和劉瑾的親信,此次被假汪直借我的名義下獄,本督心中確有愧疚。
你將他們帶來館驛,我陪他們喝幾杯,算是賠罪吧。”
張永點頭應允:
“請幹爹放心,孩兒即刻前去辦理。”
江西*南昌城。
總兵府內,議事堂巍峨矗立,堂外。
總兵高淦正欲步入,卻忽地駐足。
副將見狀,急忙上前問道:
“總兵大人,那三位指揮使的到來,似乎暗藏玄機,是否需要我等提早籌謀應對?”
高淦略一思索,沉聲道:
“好,你即刻下去準備。”
言罷,他便邁開步伐,向堂內行去。
議事堂內,羽林、龍武、天策三衛的指揮使端坐主位,氣勢威嚴。
此時,一位武將自堂外步入,正是南昌總兵高淦,表麵上恭敬行禮,道:
“末將南昌總兵高淦,參見三位指揮使大人。”
天策衛指揮使蔣琬與龍武衛指揮使趙輔,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羽林衛指揮使萬達,顯然,三人之中,以萬達為尊。
雖言京城十七衛的指揮使,除去皇城衛外,皆是正二品,同品同級同職,無有高低之分。
但萬達身為太子之舅,自然備受尊崇,眾人均以他為首,萬達微微抬手,示意高淦起身,笑道:“高總兵,本座一路行來,見江西之地,文人輩出,果真是文脈悠長。
曾聞有一首民謠,專道江西之美。
隻是此刻,本座竟一時忘卻了。”
總兵高淦恭敬地迴答道:“迴稟大人,此地素有‘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五裏三狀元,十裏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美譽。”
萬達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讚許地點頭道:“對對對,真是名不虛傳的好地方。
不過,我且問一句,高總兵,陛下曾親下旨意,令你出兵福建平亂,為何至今未見糧草齊備,兵馬未動呢?”
高淦聞言,眉頭微蹙,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大人有所不知,福建叛軍勇猛異常,末將曾多次親率大軍迎戰,卻屢戰屢敗。
為避免更大損失,末將隻得暫退南昌府,等候朝廷的糧草和軍餉支援,方能再次揮師南下。”
萬達聽後,微微頷首,卻話鋒一轉。
冷笑道:“哦?如此說來。
高總兵是束手無策,也就是廢物了?”
言罷,他未等高淦反應,便示意左右的戚寧和俞通將其拿下。
緊接著,萬達麵向堂內眾將,大聲宣布道:
“江西總兵高淦,涉嫌勾結福建叛軍,騙取朝廷糧草和軍餉,今奉東南汪總督之命,將其拿下,若有妄動者,一並治罪!”
高淦聞言,怒極反笑,大聲狂笑道:
“哈哈哈,你們竟敢抓我?我已吩咐副將出城率大軍前來,將你們一網打盡!”
“是麽,這麽自信?”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便見龍武衛武進伯朱瑛率軍士押解著高淦的副將和親兵步入堂中。
高淦見狀,臉色驟變。
知道大勢已去,竟昏厥過去。
萬達見狀,冷冷下令道:“將江西總兵高淦及其黨羽全部斬首示眾,抄沒家產。
從今日起,江西總兵府歸朝廷管轄,若有再敢陰奉陽違者,其下場便如同此賊!”
眾將聞言,紛紛起身行禮,齊聲答道:
“末將等遵命!”
汪直眉頭緊鎖,繼續追問:
“王元賄賂於你,究竟所為何事?”
趙刖手指王元,憤憤道:“他贈我白銀五千兩,讓我們浙江總兵府按兵不動,暗中卻為福建叛軍輸送甲胄兵器。”
言罷,汪直的目光如刀般刺向王元。
王元剛欲開口辯解,卻突然抱著肚子在地上翻滾起來,猛然想起今日在商輅處飲下的那杯茶,不多時便渾身癱軟,七竅流血,喃喃低語:
“商輅,你……你好狠毒。”
羽林衛軍士上前檢查後,向汪直稟報:
“總督大人,他已中毒身亡。”
此刻,汪直心中恍然大悟,這群文人一旦狠下心來,竟是如此可怕,他神色凝重,隨即下令羽林衛軍士將趙刖押了下去。
汪直沉吟道:
“好,真是極好,如今已然死無對證了。”
戶部尚書秦紘接道:“汪總督。
這些資助叛軍的賣國奸賊,死有餘辜,至於是否有同黨,我們可徐徐圖之,不必急於求成。”
南京左都禦史劉敷連忙附和:
“不錯,有汪總督在此,何愁案子不破?
隻盼汪總督務必保重貴體。”
與此同時,南京禮部尚書黃景、南京吏部尚書王恕、南京太常寺卿徐溥、南京禮部侍郎謝一夔等數十位官員紛紛表示讚同。
汪直聞言,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道:“好,多謝諸位了,爾等且退吧。”
言罷,南京官員逐一離去。
汪直在一眾羽林衛的簇擁之下。
安然入住南京城的館驛。
此刻,館驛內外已被羽林衛重重包圍,戒備森嚴,步入館驛二樓的房間,汪直沉聲問道:
“張永,他們可曾到來?”
張永瞥向窗外,低聲答道:
“幹爹,他們已到,正在門外恭候。”
汪直微微頷首,示意其入內。
隨後,他端坐於木凳之上,左手輕撫桌麵,目光如炬,審視著進來的眾人,悠然自得地為自己斟上一杯香茗。
浙江總兵府內,副總兵李權恭敬地向汪直行禮,沉聲道:“末將李權,見過總督大人。”
汪直目光如炬,淡然問道:“事情進展如何?”
李權肅然迴答:“趙刖舊部屬共計三十餘人,已悉數按軍法處置。”
汪直聞言,微微頷首,讚許道:
“自今日起,本督用聖旨的權力,讓你暫代浙江總兵一職,望你勤勉盡責,待本督迴京後,定當向太子爺舉薦,使你正式執掌浙江總兵一職。
你若能恪盡職守,未來前途定不可限量。”
李權聞言,心中激動萬分,感激涕零,跪謝道:“多謝汪總督栽培之恩。”
暗自慶幸,當初未隨趙刖為伍。
如今想想,實乃明智之舉。
汪直複又問道:“你須速速整頓浙江總兵府,本督將賜你兵權,你麾下五萬大軍,盡皆派出,與江西互為犄角,共赴福建平叛。
此外,你心中可有計劃?”
李權略作思索,沉聲道:
“末將提議,可兵分三路,右路軍一萬,自衢州府出發,取道崎嶇山路。
中路軍亦一萬,由處州府出兵。
此路壓力相對較小。
至於左路軍,則由末將親自率領三萬精兵,沿海路進發,自溫州府出兵,直取分水關,給予福建叛軍以沉重打擊,迫使其分兵應對。
如此,江西方麵隻需瞅準時機,成功南下,中路便可一舉突破,福建叛軍敗局已定。”
汪直聞言,頷首讚許:
“好,你即刻下去安排。”
李權恭敬地行了一禮,隨後大步流星地退去。汪直轉而看向戴縉,問道:
“我之前交待你的事情,可曾辦妥?”
戴縉從懷中掏出一封密信,輕輕放在桌上,迴答道:“迴汪公,此乃東林黨官員名單。”
汪直接過密信,細細瀏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嗬嗬,原來都是這些人在暗中作祟。
本督定會一一搜集他們的罪證,讓他們為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對了,那商輅此刻是否仍在南京城?”
戴縉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南京城太大了,一時半會,無法查清商輅的具體行蹤。
不過,我會繼續追查,定要將他找出來。”
汪直目光如炬,堅定地說道:
“商輅乃東林黨之首,此人必須找到。
一旦發現他的蹤跡,立刻向我匯報。”
戴縉再次行禮,隨即退去。
汪直忽地想起一事,連忙吩咐張永:“去應天府大牢,將梁德和高鳳二人釋放出來。
他們分別是梁芳的親弟和劉瑾的親信,此次被假汪直借我的名義下獄,本督心中確有愧疚。
你將他們帶來館驛,我陪他們喝幾杯,算是賠罪吧。”
張永點頭應允:
“請幹爹放心,孩兒即刻前去辦理。”
江西*南昌城。
總兵府內,議事堂巍峨矗立,堂外。
總兵高淦正欲步入,卻忽地駐足。
副將見狀,急忙上前問道:
“總兵大人,那三位指揮使的到來,似乎暗藏玄機,是否需要我等提早籌謀應對?”
高淦略一思索,沉聲道:
“好,你即刻下去準備。”
言罷,他便邁開步伐,向堂內行去。
議事堂內,羽林、龍武、天策三衛的指揮使端坐主位,氣勢威嚴。
此時,一位武將自堂外步入,正是南昌總兵高淦,表麵上恭敬行禮,道:
“末將南昌總兵高淦,參見三位指揮使大人。”
天策衛指揮使蔣琬與龍武衛指揮使趙輔,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羽林衛指揮使萬達,顯然,三人之中,以萬達為尊。
雖言京城十七衛的指揮使,除去皇城衛外,皆是正二品,同品同級同職,無有高低之分。
但萬達身為太子之舅,自然備受尊崇,眾人均以他為首,萬達微微抬手,示意高淦起身,笑道:“高總兵,本座一路行來,見江西之地,文人輩出,果真是文脈悠長。
曾聞有一首民謠,專道江西之美。
隻是此刻,本座竟一時忘卻了。”
總兵高淦恭敬地迴答道:“迴稟大人,此地素有‘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五裏三狀元,十裏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美譽。”
萬達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讚許地點頭道:“對對對,真是名不虛傳的好地方。
不過,我且問一句,高總兵,陛下曾親下旨意,令你出兵福建平亂,為何至今未見糧草齊備,兵馬未動呢?”
高淦聞言,眉頭微蹙,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大人有所不知,福建叛軍勇猛異常,末將曾多次親率大軍迎戰,卻屢戰屢敗。
為避免更大損失,末將隻得暫退南昌府,等候朝廷的糧草和軍餉支援,方能再次揮師南下。”
萬達聽後,微微頷首,卻話鋒一轉。
冷笑道:“哦?如此說來。
高總兵是束手無策,也就是廢物了?”
言罷,他未等高淦反應,便示意左右的戚寧和俞通將其拿下。
緊接著,萬達麵向堂內眾將,大聲宣布道:
“江西總兵高淦,涉嫌勾結福建叛軍,騙取朝廷糧草和軍餉,今奉東南汪總督之命,將其拿下,若有妄動者,一並治罪!”
高淦聞言,怒極反笑,大聲狂笑道:
“哈哈哈,你們竟敢抓我?我已吩咐副將出城率大軍前來,將你們一網打盡!”
“是麽,這麽自信?”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便見龍武衛武進伯朱瑛率軍士押解著高淦的副將和親兵步入堂中。
高淦見狀,臉色驟變。
知道大勢已去,竟昏厥過去。
萬達見狀,冷冷下令道:“將江西總兵高淦及其黨羽全部斬首示眾,抄沒家產。
從今日起,江西總兵府歸朝廷管轄,若有再敢陰奉陽違者,其下場便如同此賊!”
眾將聞言,紛紛起身行禮,齊聲答道:
“末將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