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總兵府。


    大堂之內,河南總兵劉璋恭敬地行禮,聲音沉穩有力:“末將參見保國公,參見平叛總兵官!”


    保國公朱永微微頷首,語氣中帶著幾分威嚴與關切:“劉總兵無需多禮,三牟可曾清點完畢?”


    劉璋聞言,連忙迴應:


    “迴稟大人,河南總兵府麾下,除駐守各地的將士外,其餘均已在此集結完畢。”


    朱永聽後,微微點頭,目光如炬:


    “甚好,那承休王此刻身在何處?”


    劉璋麵色凝重,答道:


    “他率軍進攻魯陽關,如今已月餘,魯陽關危在旦夕,我們是否應立即派兵支援?”


    朱永輕輕搖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此時支援魯陽關,恐為時已晚。


    與其如此,不如集中兵力,全力進攻汝州,承休王府就在汝州,他們豈會不顧自己的老巢?”


    言罷,朱永命人取來河南地圖,仔細審視一番後,沉聲問道:“劉璋,目前河南除駐守各地的軍隊外,還剩多少兵馬?叛軍又有多少?”


    劉璋如實迴答:“尚有六萬餘眾,而叛軍則有四五萬之眾,但多為白蓮教信徒,真正的官軍不過數千。”


    朱永聞言,果斷下令:


    “如此,我們分兵兩路,劉總兵親率六萬大軍,從河南府出發,直逼汝州。


    而我則率領三萬飛熊衛,從開封進軍。


    隻要我們給予足夠的壓力,承休王必定迴援阻攔,無論他對上哪一路大軍,都務必拖住他,另一路則趁機迅速攻取汝州。


    都聽明白了嗎?”


    劉璋神色堅定,大聲迴應:“末將遵命!”


    就在朱永即將離去的刹那。


    一名飛熊衛軍士步入廳內,恭敬行禮道:


    “公爺,周王求見。”


    朱永雖心存疑惑,卻不願得罪周王,遂道:


    “請周王移步後堂。”


    未幾,周王朱子埅已至。


    身後家仆抬著三隻沉甸甸的箱子。


    朱永主動上前行禮:“末將參見周王爺。”


    周王朱子埅微笑迴應:“朱國公客氣了,本王日前聞聽國公赫赫戰功,心中欽佩不已。”


    朱永微微一笑:“多謝王爺讚譽。


    不知王爺此番駕臨,有何貴幹?”


    周王朱子埅示意家仆緩緩開啟三隻沉重的箱子,箱內金光閃閃,滿是金銀珠寶。


    朱永滿心疑惑,問道:“王爺此舉何意?”


    周王朱子埅淡然一笑:“此乃我周王府曆代累積的私帑,總計約一百多萬兩,我願傾囊而出,以激勵兵馬士氣。


    金錢為膽,軍士們必將奮勇向前,隻盼國公能早日平定叛亂。”


    朱永聞言,頓時瞠目結舌。


    大明王爺多吝嗇,而周王卻能慷慨解囊,以私財助軍,此等賢王,實乃鳳毛麟角。


    一番震撼後,緩過神來,堅定迴道:


    “周王真乃賢明之君,王爺請放心,若不能平定叛軍,我誓不迴開封。”


    周王朱子埅鄭重行禮:“有勞將軍了。”


    朱永連忙謙遜迴禮:


    “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周王厚望。”


    南直隸*南京城。


    在南京城的一處空曠的廣場上。


    搭建起了一座高台。


    百姓們遠遠地駐足圍觀,而南京的官員們則恭敬地跪在台下,大氣也不敢喘。


    高台兩側,羽林衛軍士威嚴矗立。


    他們手中的長槍與腰刀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寒光,令人心生敬畏。


    南京的高官們,如戶部尚書秦紘、左都禦史劉敷、禮部尚書黃景、吏部尚書王恕、太常寺卿徐溥、禮部侍郎謝一夔、兵部尚書王元、兵部左侍郎戴縉、通政司左通政焦芳、右都禦史李裕以及應天府尹魯崇誌等等,皆已到場。


    總督汪直威嚴地問道:“官員們都到齊了嗎?”


    吏部尚書王恕小心翼翼地迴答道:“迴稟總督大人,南京的大小官員,已全部到齊。”


    然而,汪直卻神秘一笑,說道:


    “不,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人物未到,你們或許不想讓他見我,但我卻執意將他請來了。”


    言罷,他臉色一沉,冷冷地吩咐道:


    “把人帶上來!”


    隨著命令的下達,幾個羽林衛押著假汪直楊福和錦衣衛千戶賈峰走上了高台。


    汪直仔細地審視著楊福,冷笑道:“你們瞧瞧,這人與我簡直如出一轍,真是奇妙啊。”


    楊福此刻已嚇得魂飛魄散,全身被汗水浸透,顫抖的嘴唇勉強擠出幾個字:“我……


    我不是故意假扮公公的,是他們威脅我,我錯了,真的錯了。”


    而千戶賈峰也是連連求饒:“公公,我錯了,饒了我吧,我也是被人強迫的。”


    汪直並未立即理會他們的哀求,而是站起身來,對台下的眾臣說道:“諸位大人。


    我帶來了陛下的聖旨,先聽聽吧。”


    眾臣聞言,紛紛低頭迴應:“恭候聖諭。”


    整個廣場的氣氛瞬間變得莊重而肅穆。


    汪直命人攤開聖旨,隨後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朕敕命禦馬監掌印太監汪直為東南總督節製諸軍兼理巡察事宜。


    朕聞治天下者,首在安民;


    安民之道,務在懲貪。


    昔者,漢武遣使巡狩,以察郡國之奸;唐宗設監軍之製,以糾軍旅之弊。


    今朕承天緒統,夙夜憂勤,思所以振紀綱、清吏治者,久矣。


    乃者,東南之地,乃國家財賦之淵藪。


    百姓安危之所係。


    然近年以來,貪墨之風盛行,東林越權,致官紀不振,民怨沸騰,朕心憂之,寢食難安。


    內臣汪直,忠貞可鑒,才略過人。


    昔侍儲君側,小心謹慎,未嚐稍懈。


    今朕特擢其為東南總督,節製該地方所有軍權,兼理巡察貪腐之事。


    凡軍民人等,有犯貪贓枉法和結黨營私者,不論官爵高低,許汪直徑行拿問,可先斬後奏,以正國法,以平民憤。


    汪直宜恪盡職守,勿負朕之委托。


    當以雷霆萬鈞之勢,掃除貪腐之弊、結黨之禍;以春風化雨之德,撫慰百姓之心,使東南之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則朕之望也。


    汪直其勉之哉!


    爾當以國家為重,以民生為本,勿以黨派而徇私,勿以權勢而驕橫。


    爾之功過,朕必察之;


    爾之忠奸,天下共知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爺並收藏我爺爺可是大明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