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4日,雷曼兄弟提出破產申請,同一天,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
這兩件大事標誌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正式爆發。
金融危機對經濟的破壞和摧殘是全球性的、也是全產業鏈的,半導體產業未能幸免,台積電也未能幸免。
危急時刻,台積電ceo蔡力行采取了常規的收縮戰術,節流、裁人。台積電本來就有一套嚴厲的績效考核製度,對於考核後5%員工留廠察看。金融危機爆發後,留廠察看也沒有了,考核後5%的員工,直接裁退。
由於裁員太多、太猛,引發台積電部分員工和家屬的激烈反彈,有員工家屬給張忠謀寫陳情信,還有人堵在張忠謀的住處外當麵求情。人心惶惶也導致員工的工作狀態不佳,公司新生產線的產品合格率未達預期,又讓客戶不滿。
就導致股價波動很大。
張忠謀在2005年6月5日正式退休,結束了他在台積電長達18年的ceo生涯。
老頭現在是退休狀態。
也不算是完全的退休,屬於垂簾聽政。
半導體領域競爭太激烈,完全放手也是不太放心。
按老頭的本意就是培養個接班人,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個人興趣,如打高爾夫球、旅遊等。
畢竟他都已經74歲了···
考慮到年齡和健康因素,選擇退休也是合理的。
後麵這老頭2009年台積電麵臨金融危機和經營困境,張忠謀決定重新出山擔任ceo幫助公司渡過難關。
一幹又是十年···
2008年台積電最大的持有人是花旗托管台積電存托憑證專戶,持股比例為20.54%。kpdl偷偷開始購買台積電的時候股票價格才410億美金市值,最低的時候都達到了392億美金。
流通股本來就算不多,需要一點點買。
買的猛了,股價一定會有大幅波動。
至於想用錢想把台積電收購,不存在,因為最大的股東是灣灣的行政院和台積電員工。灣灣的行政院擁有15.2%股份為公司單一最大股東,台積電員工擁有11.6%股份。
有這個想法就真的輸了。
在半導體的鏈條上,台積電是芯片代工企業,阿斯麥是光刻機企業。
相比台積電,阿斯麥市值更可憐,隻有73億美金。
股份也更好收購一些。
在2008年,阿斯麥的主要股東包括荷蘭政府、美國資本國際集團擁有15.81%的股份;第二大股東是美國貝萊德集團擁有7.95%的股份;第三大股東是英國巴美列捷福投資,擁有4.54%的股份、英國巴克萊銀行、德國商業銀行以及荷蘭銀行。
這些股東合計持有阿斯麥約70%的股份。
經濟危機期間,所有銀行的日子都不好過,就有的談。
此外,阿斯麥現在還沒展現出不可一世的豪邁,阿斯麥的股份並非是銀行的非賣品。
也有的談。
1個月時間,北極星國家主權基金就購買了台積電7.7%股份,阿斯麥13.5%股份。
5%之前買的很慢,既買又賣把價格維持在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建倉。
過了5%就稍微提了一點速。
特別是阿斯麥,北極星控股吸收了4.8%股份的時候又從其它銀行累計吃進了5.5%的股份。
這在華爾街很好操作。
吃的是英國巴克萊銀行和荷蘭銀行的股份。
北極星超過5%進行披露後,陳子桓本人接到了jp摩根和貝萊德的電話諮詢···
就是比較熟悉,問問怎麽突然就對半導體感興趣了?
畢竟吃進的量太大,已經超越了貝萊德的股份。
“北極星控股”現在的持有量就是“阿斯麥”的第二大股東,已經被動地進入了阿斯麥的董事會···
就是諮詢,不存在不讓你買。
2016年日本軟銀243億英鎊現金收購arm,並在收購完成後使arm退市,美國及其盟友也沒說什麽。不過,現在的arm也不便宜,即便金融危機arm市值也有150億英鎊。
新加坡的李家甚至把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都給控股了。
羅爾斯-羅伊斯是全球第二大軍用發動機製造商,其產品包括用於軍事運輸和巡邏飛機的航空發動機,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民用發動機製造商。在現代寬體飛機發動機製造領域,羅爾斯-羅伊斯占據全球市場50%的份額。
羅爾斯-羅伊斯在全球軍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與ge aerospace、pratt & whitney和safran等公司並列為全球四大發動機製造商。
f35b的垂直起降升力係統就是羅爾斯-羅伊斯提供的。
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巨頭,妥妥的軍工企業,還是全世界軍工企業裏麵最優秀的那一批。
這都被控股了,也沒有反對意見。
雲山也是同盟國,用的還是雲山國家主權基金買的,沒什麽不能買的。
人家隻是好奇理由。
現在正是半導體頹廢的時候。
金融危機期間“北極星控股”一直沒出手,很安靜。這次“北極星控股”控股吃的是半導體的產業鏈,連台積電也吃了不少,一些朋友很好奇他的出手理由。
這筆支出可不小,北極星控股為了這些股份支出了41.7億美金。
已經是非常龐大的數字了。
為了這筆支出,北極星控股下麵的海洋探索者一大半的黃金倉位已經清空了。
52億美金倉位。
一半黃金現貨,四分之一美國短期國債,四分之一黃金期貨。
四分之一期貨杠杆隻開到了8倍,建倉價格為黃金每盎司686美元。
2008年10月,黃金821美元\/盎司。
四分之一美國短期國債清空,套了13.5億美金;現貨黃金套了一半,套了15.56億美金;黃金期貨套了37.8%倉位,套了12.64億美金。
累計一共套了41.7億美金。
海洋探索者理財賬戶還剩每盎司在686美元的13億現貨倉位,8.866億美元的期貨倉位。
陳子桓給他們的答複就是巴菲特的理論。
“別人恐懼我貪婪,我認為金融危機總會過去,不管一年還是三年總會過去。而人類的科技水平一定會螺旋上升,半導體領域的危機也總會過去,正好現在下跌我覺得符合我心裏的價位就買了。未來有可能會進一步下跌,這個不管,現在的價格已經進入了我們的買入區域,越跌越買。”
這兩件大事標誌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正式爆發。
金融危機對經濟的破壞和摧殘是全球性的、也是全產業鏈的,半導體產業未能幸免,台積電也未能幸免。
危急時刻,台積電ceo蔡力行采取了常規的收縮戰術,節流、裁人。台積電本來就有一套嚴厲的績效考核製度,對於考核後5%員工留廠察看。金融危機爆發後,留廠察看也沒有了,考核後5%的員工,直接裁退。
由於裁員太多、太猛,引發台積電部分員工和家屬的激烈反彈,有員工家屬給張忠謀寫陳情信,還有人堵在張忠謀的住處外當麵求情。人心惶惶也導致員工的工作狀態不佳,公司新生產線的產品合格率未達預期,又讓客戶不滿。
就導致股價波動很大。
張忠謀在2005年6月5日正式退休,結束了他在台積電長達18年的ceo生涯。
老頭現在是退休狀態。
也不算是完全的退休,屬於垂簾聽政。
半導體領域競爭太激烈,完全放手也是不太放心。
按老頭的本意就是培養個接班人,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個人興趣,如打高爾夫球、旅遊等。
畢竟他都已經74歲了···
考慮到年齡和健康因素,選擇退休也是合理的。
後麵這老頭2009年台積電麵臨金融危機和經營困境,張忠謀決定重新出山擔任ceo幫助公司渡過難關。
一幹又是十年···
2008年台積電最大的持有人是花旗托管台積電存托憑證專戶,持股比例為20.54%。kpdl偷偷開始購買台積電的時候股票價格才410億美金市值,最低的時候都達到了392億美金。
流通股本來就算不多,需要一點點買。
買的猛了,股價一定會有大幅波動。
至於想用錢想把台積電收購,不存在,因為最大的股東是灣灣的行政院和台積電員工。灣灣的行政院擁有15.2%股份為公司單一最大股東,台積電員工擁有11.6%股份。
有這個想法就真的輸了。
在半導體的鏈條上,台積電是芯片代工企業,阿斯麥是光刻機企業。
相比台積電,阿斯麥市值更可憐,隻有73億美金。
股份也更好收購一些。
在2008年,阿斯麥的主要股東包括荷蘭政府、美國資本國際集團擁有15.81%的股份;第二大股東是美國貝萊德集團擁有7.95%的股份;第三大股東是英國巴美列捷福投資,擁有4.54%的股份、英國巴克萊銀行、德國商業銀行以及荷蘭銀行。
這些股東合計持有阿斯麥約70%的股份。
經濟危機期間,所有銀行的日子都不好過,就有的談。
此外,阿斯麥現在還沒展現出不可一世的豪邁,阿斯麥的股份並非是銀行的非賣品。
也有的談。
1個月時間,北極星國家主權基金就購買了台積電7.7%股份,阿斯麥13.5%股份。
5%之前買的很慢,既買又賣把價格維持在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建倉。
過了5%就稍微提了一點速。
特別是阿斯麥,北極星控股吸收了4.8%股份的時候又從其它銀行累計吃進了5.5%的股份。
這在華爾街很好操作。
吃的是英國巴克萊銀行和荷蘭銀行的股份。
北極星超過5%進行披露後,陳子桓本人接到了jp摩根和貝萊德的電話諮詢···
就是比較熟悉,問問怎麽突然就對半導體感興趣了?
畢竟吃進的量太大,已經超越了貝萊德的股份。
“北極星控股”現在的持有量就是“阿斯麥”的第二大股東,已經被動地進入了阿斯麥的董事會···
就是諮詢,不存在不讓你買。
2016年日本軟銀243億英鎊現金收購arm,並在收購完成後使arm退市,美國及其盟友也沒說什麽。不過,現在的arm也不便宜,即便金融危機arm市值也有150億英鎊。
新加坡的李家甚至把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都給控股了。
羅爾斯-羅伊斯是全球第二大軍用發動機製造商,其產品包括用於軍事運輸和巡邏飛機的航空發動機,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民用發動機製造商。在現代寬體飛機發動機製造領域,羅爾斯-羅伊斯占據全球市場50%的份額。
羅爾斯-羅伊斯在全球軍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與ge aerospace、pratt & whitney和safran等公司並列為全球四大發動機製造商。
f35b的垂直起降升力係統就是羅爾斯-羅伊斯提供的。
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巨頭,妥妥的軍工企業,還是全世界軍工企業裏麵最優秀的那一批。
這都被控股了,也沒有反對意見。
雲山也是同盟國,用的還是雲山國家主權基金買的,沒什麽不能買的。
人家隻是好奇理由。
現在正是半導體頹廢的時候。
金融危機期間“北極星控股”一直沒出手,很安靜。這次“北極星控股”控股吃的是半導體的產業鏈,連台積電也吃了不少,一些朋友很好奇他的出手理由。
這筆支出可不小,北極星控股為了這些股份支出了41.7億美金。
已經是非常龐大的數字了。
為了這筆支出,北極星控股下麵的海洋探索者一大半的黃金倉位已經清空了。
52億美金倉位。
一半黃金現貨,四分之一美國短期國債,四分之一黃金期貨。
四分之一期貨杠杆隻開到了8倍,建倉價格為黃金每盎司686美元。
2008年10月,黃金821美元\/盎司。
四分之一美國短期國債清空,套了13.5億美金;現貨黃金套了一半,套了15.56億美金;黃金期貨套了37.8%倉位,套了12.64億美金。
累計一共套了41.7億美金。
海洋探索者理財賬戶還剩每盎司在686美元的13億現貨倉位,8.866億美元的期貨倉位。
陳子桓給他們的答複就是巴菲特的理論。
“別人恐懼我貪婪,我認為金融危機總會過去,不管一年還是三年總會過去。而人類的科技水平一定會螺旋上升,半導體領域的危機也總會過去,正好現在下跌我覺得符合我心裏的價位就買了。未來有可能會進一步下跌,這個不管,現在的價格已經進入了我們的買入區域,越跌越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