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桓最近一直在沉思一個決定,有些糾結,到底要不要幹。
思考幾天後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幹。
那就是收購——沃爾沃
吉利汽車的創始人李書福對沃爾沃的興趣始於2002年,但在2008年1月,吉利就已向美國福特提及收購沃爾沃的意向。最終在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汽車100%的股權。
在2008年,華夏政府並沒有明確禁止其他汽車廠商參與對沃爾沃的競標。包括長安集團、法國雷諾集團、奇瑞等多家公司都曾表示出對沃爾沃的收購意向。
然而,最終吉利汽車成為了沃爾沃的首選競購方。
因為吉利汽車在2009年3月向福特提交了第一輪標書,並在2009年4月1日起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盡職調查。在這一過程中,吉利汽車得到了華夏政府的支持,並在2009年3月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支持函。這使得吉利在國內實際上沒有競爭對手。
這句話就是:包括長安集團、法國雷諾集團、奇瑞等多家公司都被排除在外,不允許參與競爭哄抬價格。
2009年9月30日,福特汽車公開宣布,吉利成為沃爾沃的首選競購方。經過一係列的談判和報價,最終在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汽車100%的股權。
陳子桓多維度分析了一下這個事情。
首先,收購沃爾沃是一個特別劃算的生意。
福特汽車公司在1999年以6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汽車,中間過程中投資了百億美金研發,卻在2010年福特以18億美元的價格將沃爾沃出售給了吉利汽車。
這是一筆非常劃算的收購買賣。
這次收購吉利獲得了項專利和專用知識產權,以及1家發動機公司及3家零部件公司和兩大整車廠約56萬輛的生產能力和良好設施,也包括分布於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325個網點的銷售服務網絡。
此外,吉利還獲得了沃爾沃轎車商標所有權和使用權,10個係列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及產品平台,整車和關鍵零部件開發獨立數據庫,以及3800名高素質科研人才的研發體係和能力。
雲山在科索沃的一堆失業人群需要一份產業,汽車工業是最好的補充,而在所有的選擇中沃爾沃是最好的選擇。沃爾沃的品牌力很強符合雲山的定位,陳子桓以後的汽車都可以用沃爾沃改成防彈汽車。
此外,雲山的海洋探索者和宇宙探索公司可以和新收購的沃爾沃共同共享發動機技術。
在組織效率和資源利用率方麵,他們一定會更強。
隨著雲山國力的加強,被收購的沃爾沃品牌形象也會越來越強。
陳子桓之前的思考主要是集中在截胡了吉利會不會影響華夏工業,以及由此帶來的後續影響。
可仔細想了想,似乎也不會。
華夏也沒那麽脆弱,沒有張屠夫就吃了帶毛豬了?
沒有吉利華夏還有比亞迪,同樣還有長城,沒什麽太多影響。
吉利也沒有改變汽車體係的工業成果,研發體係還在沃爾沃手裏,那邊也是獨立的團隊。
綜合考量最終才下定決心。
吉利之所以收購時間橫跨兩年之久,主要是涉及技術轉讓,被否決了很久。
並購之路困難重重反複折騰。
還是因為羅斯柴爾顧問團隊的堅持遊說才打通了所有環節,最終賣給了吉利。
2008年6月,在一次羅斯柴爾德全球性合夥人會議上,xxx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她將中國等新興市場對於羅斯柴爾德的重要意義與吉利並購沃爾沃項目當成一件事來說,會場頓時情緒高漲,圍繞這件事情的討論非常熱烈。最終,“吉利收購沃爾沃”提議在內部立項通過。
一個陣容豪華的並購團隊隨後組建:除xxx之外,其他三人分別是曾在沃爾沃集團擔任執行董事長的培爾·吉林哈默、沃爾沃前ceo漢斯–奧洛夫·奧爾森以及高盛集團前合夥人梅瑞克·考克斯。
沒有羅斯柴爾顧問團隊,40多個國家的反壟斷調查,歐盟和美國的反壟斷調查,根本通不過。
由於現在陳子桓動了收購沃爾沃這個想法,吉利就沒戲了。
真的沒戲了。
雲山是北約和美國的同盟國不存在技術轉移問題,美國連f35都賣了八架,此外這個問題涉及羅斯柴爾下麵的顧問團隊。
陳子桓隻是跟雅各咘打了個電話,溝通了雲山有意用北極星控股收購沃爾沃,如果收購成功就把沃爾沃放和海洋探索者共用一個發動機聯合中心,這個聯合中心未來也會對宇宙探索者的火箭發動機提供技術支撐。
上午打的電話,下午上個月剛剛成立的羅斯柴爾德並購團隊直接取消了和吉利的合作轉而服務雲山投資管理委員會,並且兩天後羅斯柴爾德內部還派遣了一個更高的負責人直接負責這件事的收購。
雲山投資管理委員會也安排了一個團隊去福特進行沃爾沃的盡職調查。
羅斯柴爾德顧問團隊給吉利的答複直接就是:經過評估吉利不適合這次收購。
沒頭沒尾就這麽來了一句。
李書福聽到消息,眼淚瞬間就下來了。
他心裏清楚肯定是發生變故了,上個月還成立了團隊信誓旦旦,怎麽這個月就突然取消了?
一時之間都沒法接受。
簡直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
這個時候擺在李書福麵前的問題就是繼續還是停止,羅斯柴爾德顧問團隊的其中一個人和李書福關係不錯有些私交,建議他換一個汽車廠商收購,但羅斯柴爾德將不再幫助吉利進行汽車收購。不過,可以介紹其他公司的顧問團隊。
李書福反複琢磨了好幾天,決定還是不能跟對麵對著幹,換個目標收購就好。
畢竟是在對方的主場和地盤上,沒法弄。
剛剛開始的設想就結束了···
所有的計劃就得重新做,任重而道遠。
思考幾天後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幹。
那就是收購——沃爾沃
吉利汽車的創始人李書福對沃爾沃的興趣始於2002年,但在2008年1月,吉利就已向美國福特提及收購沃爾沃的意向。最終在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汽車100%的股權。
在2008年,華夏政府並沒有明確禁止其他汽車廠商參與對沃爾沃的競標。包括長安集團、法國雷諾集團、奇瑞等多家公司都曾表示出對沃爾沃的收購意向。
然而,最終吉利汽車成為了沃爾沃的首選競購方。
因為吉利汽車在2009年3月向福特提交了第一輪標書,並在2009年4月1日起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盡職調查。在這一過程中,吉利汽車得到了華夏政府的支持,並在2009年3月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支持函。這使得吉利在國內實際上沒有競爭對手。
這句話就是:包括長安集團、法國雷諾集團、奇瑞等多家公司都被排除在外,不允許參與競爭哄抬價格。
2009年9月30日,福特汽車公開宣布,吉利成為沃爾沃的首選競購方。經過一係列的談判和報價,最終在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汽車100%的股權。
陳子桓多維度分析了一下這個事情。
首先,收購沃爾沃是一個特別劃算的生意。
福特汽車公司在1999年以6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汽車,中間過程中投資了百億美金研發,卻在2010年福特以18億美元的價格將沃爾沃出售給了吉利汽車。
這是一筆非常劃算的收購買賣。
這次收購吉利獲得了項專利和專用知識產權,以及1家發動機公司及3家零部件公司和兩大整車廠約56萬輛的生產能力和良好設施,也包括分布於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325個網點的銷售服務網絡。
此外,吉利還獲得了沃爾沃轎車商標所有權和使用權,10個係列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及產品平台,整車和關鍵零部件開發獨立數據庫,以及3800名高素質科研人才的研發體係和能力。
雲山在科索沃的一堆失業人群需要一份產業,汽車工業是最好的補充,而在所有的選擇中沃爾沃是最好的選擇。沃爾沃的品牌力很強符合雲山的定位,陳子桓以後的汽車都可以用沃爾沃改成防彈汽車。
此外,雲山的海洋探索者和宇宙探索公司可以和新收購的沃爾沃共同共享發動機技術。
在組織效率和資源利用率方麵,他們一定會更強。
隨著雲山國力的加強,被收購的沃爾沃品牌形象也會越來越強。
陳子桓之前的思考主要是集中在截胡了吉利會不會影響華夏工業,以及由此帶來的後續影響。
可仔細想了想,似乎也不會。
華夏也沒那麽脆弱,沒有張屠夫就吃了帶毛豬了?
沒有吉利華夏還有比亞迪,同樣還有長城,沒什麽太多影響。
吉利也沒有改變汽車體係的工業成果,研發體係還在沃爾沃手裏,那邊也是獨立的團隊。
綜合考量最終才下定決心。
吉利之所以收購時間橫跨兩年之久,主要是涉及技術轉讓,被否決了很久。
並購之路困難重重反複折騰。
還是因為羅斯柴爾顧問團隊的堅持遊說才打通了所有環節,最終賣給了吉利。
2008年6月,在一次羅斯柴爾德全球性合夥人會議上,xxx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她將中國等新興市場對於羅斯柴爾德的重要意義與吉利並購沃爾沃項目當成一件事來說,會場頓時情緒高漲,圍繞這件事情的討論非常熱烈。最終,“吉利收購沃爾沃”提議在內部立項通過。
一個陣容豪華的並購團隊隨後組建:除xxx之外,其他三人分別是曾在沃爾沃集團擔任執行董事長的培爾·吉林哈默、沃爾沃前ceo漢斯–奧洛夫·奧爾森以及高盛集團前合夥人梅瑞克·考克斯。
沒有羅斯柴爾顧問團隊,40多個國家的反壟斷調查,歐盟和美國的反壟斷調查,根本通不過。
由於現在陳子桓動了收購沃爾沃這個想法,吉利就沒戲了。
真的沒戲了。
雲山是北約和美國的同盟國不存在技術轉移問題,美國連f35都賣了八架,此外這個問題涉及羅斯柴爾下麵的顧問團隊。
陳子桓隻是跟雅各咘打了個電話,溝通了雲山有意用北極星控股收購沃爾沃,如果收購成功就把沃爾沃放和海洋探索者共用一個發動機聯合中心,這個聯合中心未來也會對宇宙探索者的火箭發動機提供技術支撐。
上午打的電話,下午上個月剛剛成立的羅斯柴爾德並購團隊直接取消了和吉利的合作轉而服務雲山投資管理委員會,並且兩天後羅斯柴爾德內部還派遣了一個更高的負責人直接負責這件事的收購。
雲山投資管理委員會也安排了一個團隊去福特進行沃爾沃的盡職調查。
羅斯柴爾德顧問團隊給吉利的答複直接就是:經過評估吉利不適合這次收購。
沒頭沒尾就這麽來了一句。
李書福聽到消息,眼淚瞬間就下來了。
他心裏清楚肯定是發生變故了,上個月還成立了團隊信誓旦旦,怎麽這個月就突然取消了?
一時之間都沒法接受。
簡直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
這個時候擺在李書福麵前的問題就是繼續還是停止,羅斯柴爾德顧問團隊的其中一個人和李書福關係不錯有些私交,建議他換一個汽車廠商收購,但羅斯柴爾德將不再幫助吉利進行汽車收購。不過,可以介紹其他公司的顧問團隊。
李書福反複琢磨了好幾天,決定還是不能跟對麵對著幹,換個目標收購就好。
畢竟是在對方的主場和地盤上,沒法弄。
剛剛開始的設想就結束了···
所有的計劃就得重新做,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