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陳子桓再次和柳清見麵就在紐約。
會麵的地點,就是紐約高盛總部旁邊的酒店。
沒有閑言碎語,見麵先打了一個友情炮再說。
她主動勾引的。
他也上套。
主要他也想體驗下教父閨女到底是什麽味道,有沒有什麽與眾不同?
好奇占了大多數。
西方這邊one night stand放的很開,柳清也融入了西方的文化。
陳子桓很想從後麵抓著頭發質問她:“就tm你爹叫柳教父?”
“就tm你爹放棄自研芯片?”
短發也是能抓得住的,然後再拿手充當皮鞭一頓狂抽。
......
齷齪的事總是潛藏在高雅和莊嚴肅穆之下。
大家穿上衣服後,又都開始看做人,好像剛才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
倆人都沒有不好意思,也都沒有提剛才的事。
仿佛剛才就如同外交禮儀,一個握手而已。
陳子桓也不迴味,就那樣吧!
一般般,不算好玩。
很難說到底誰占到了便宜,可能就是一個禮儀。
如果非要論誰占便宜了,也肯定是柳清,這姑娘都29歲了。
老牛吃嫩草,陳子桓屬於扶貧,事後柳清也有些意氣風發的意味。
···
柳清近期發展的不錯,高盛亞洲在國內的投資風生水起,投了好多項目,她現在是總監職級。
不過她內部已經收到了通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事業會上一個大台階,晉升為高盛亞洲區執行董事。
現在已經列入考察階段了。
所以,柳清最近有點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意味。
她爹柳教父今年也是牛逼死了。
簡直是牛逼克拉斯。
如何體現牛逼?2006年3月錄製的《贏在中國》柳教父是總決賽的總裁判長。
《贏在中國》是一檔由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出品的全國性商戰真人秀節目,節目的主持人是王利芬,這個節目通過一係列的角逐,選拔出優秀創業人才,獲勝者有機會獲得企業提供的一大筆風險投資。
評委團包括了馬雲、史玉柱、牛根生、俞敏洪等多位知名企業家。
華夏是一個長幼尊卑的社會,位次是絕對不能亂的。
教父就是這麽來的。
這個節目也影響了商界整整一代人。
柳教父、馬小雲也成為了一代人的偶像。
在這種情況下,柳清的職務必然水漲船高。
沒辦法,柳清負責的項目叫高盛亞洲。
誰敢不給柳教父麵子?
節目肯定邀請陳子桓了,不過他那時候剛從美國留學迴來,事也是一大堆根本沒空。
他也沒有給柳教父做小弟的覺悟。
主要華夏社會也不是你有錢就你牛逼,不是完全信奉達者為師,也有長幼尊卑那一套。
他的年齡小,在所有人上麵指導別人不合適,別人也不會舒服。
今年《贏在中國》錄第二季,陳子桓又接到了節目組的邀請。
可他根本都不做理會。
讓他們在那稱孤道寡吧!
似乎這個節目走出來的真正大企業家,一個都沒有。
評委馬小雲倒是憑借這個節目真把自己的名氣刷了起來,給淘寶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無數金句也是從這個節目開始流傳出來的。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馬小雲也說過“蒙牛不是策劃出來的,而是踏踏實實的產品、服務和體係做出來的。”
明年三聚氰胺就會狠狠的打他的臉。
......
今年高盛亞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阿裏準備今年9-10月份的上市,把勢造起來。
老實講,刨除她爹的因素,陳子桓某些時候也有點佩服這個姑娘的。
這姑娘為了做事確實有種不顧一切的勁。
也會利用手裏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隻為結果負責。
別管陰的暗的明的,有舍得一身剮的勁,就很難得。
身上有著高盛傳承的勁。
高盛本來就是華爾街幽靈,自然是不可能找善良的人在公司裏。什麽人帶什麽兵,公司的氣質是這樣,兵也就是這樣。
站在華夏價值觀的角度有些事就是錯的,但站在資本市場規則就是對的。
這就是文化價值觀的傳承,很難用對錯來衡量。
在資本市場說一個人善良,相當於最兇狠的嘲諷罵人。
柳清跟他談了很多。
從國內的投資,談到了國際最新的情況。
其實柳清是想聽聽他的意見的,隻不過陳子桓都是聽的多,很少發表意見,隻問基本不迴答。
柳清是清楚陳子桓投了1億美金進入保爾森的對衝基金的。
柳清為何清楚?
因為幫保爾森做局的就是高盛,高盛有完整的投資人數據。
陳子桓也對柳清的試探言語中,結合後世的了解情況,整理了很多信息。
保爾森做空的渠道就是高盛給找的對手盤,高盛為了賺保爾森這點手續費用了非常手段,向對手盤隱瞞了一切。
高盛給保爾森團隊定製了專屬的cdo,簡稱aci。
底層全部是保爾森要做空的那些精選次貸資產,對應的保費價格是0.5%一年。保爾森每年交500萬美金的保費,出事了他就可以獲賠10億美金賺20倍。
但高盛隻是開盤口的,保爾森這500萬不是付給高盛,而是需要付給一個願意做多這10億底層資產的人。
高盛需要給保爾森找一個冤大頭。
怎麽找呢?
不靠騙不太可能。
高盛首先把保爾森藏在了幕後,他找了一個通道方,是一家保險公司aca capital。
對外他們就完全不提這是保爾森定製的cdo,而說這是aca capital選擇的portfolio。
aca讓別人用自己的品牌,就是簡單的賺了一個通道費。
就這麽簡單。
但是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高盛都不可能讓任何一個交易參與者知道這是一個對衝基金要做空的產品。
那對方不就知道自己是魚了嗎?
對內,哪怕是aca這樣的交易合作方,高盛都騙他們說:“保爾森自己也買了這些cdo的劣後層,他們也是做多怕下跌的一方。所以無論是你賣cds給他,還是你幫他做通道,你的風險都不大。”
另外對外,高盛也對潛在的買家,給了一套模糊的說辭。
全程隻提aca不提保爾森,就不讓買家往做空的方向想。
那最後中了套的大冤種是誰呢?
除了德國的一家小銀行ikb屬於願者上鉤以外,這個大冤種不偏不倚正是aca自己。
......
會麵的地點,就是紐約高盛總部旁邊的酒店。
沒有閑言碎語,見麵先打了一個友情炮再說。
她主動勾引的。
他也上套。
主要他也想體驗下教父閨女到底是什麽味道,有沒有什麽與眾不同?
好奇占了大多數。
西方這邊one night stand放的很開,柳清也融入了西方的文化。
陳子桓很想從後麵抓著頭發質問她:“就tm你爹叫柳教父?”
“就tm你爹放棄自研芯片?”
短發也是能抓得住的,然後再拿手充當皮鞭一頓狂抽。
......
齷齪的事總是潛藏在高雅和莊嚴肅穆之下。
大家穿上衣服後,又都開始看做人,好像剛才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
倆人都沒有不好意思,也都沒有提剛才的事。
仿佛剛才就如同外交禮儀,一個握手而已。
陳子桓也不迴味,就那樣吧!
一般般,不算好玩。
很難說到底誰占到了便宜,可能就是一個禮儀。
如果非要論誰占便宜了,也肯定是柳清,這姑娘都29歲了。
老牛吃嫩草,陳子桓屬於扶貧,事後柳清也有些意氣風發的意味。
···
柳清近期發展的不錯,高盛亞洲在國內的投資風生水起,投了好多項目,她現在是總監職級。
不過她內部已經收到了通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事業會上一個大台階,晉升為高盛亞洲區執行董事。
現在已經列入考察階段了。
所以,柳清最近有點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意味。
她爹柳教父今年也是牛逼死了。
簡直是牛逼克拉斯。
如何體現牛逼?2006年3月錄製的《贏在中國》柳教父是總決賽的總裁判長。
《贏在中國》是一檔由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出品的全國性商戰真人秀節目,節目的主持人是王利芬,這個節目通過一係列的角逐,選拔出優秀創業人才,獲勝者有機會獲得企業提供的一大筆風險投資。
評委團包括了馬雲、史玉柱、牛根生、俞敏洪等多位知名企業家。
華夏是一個長幼尊卑的社會,位次是絕對不能亂的。
教父就是這麽來的。
這個節目也影響了商界整整一代人。
柳教父、馬小雲也成為了一代人的偶像。
在這種情況下,柳清的職務必然水漲船高。
沒辦法,柳清負責的項目叫高盛亞洲。
誰敢不給柳教父麵子?
節目肯定邀請陳子桓了,不過他那時候剛從美國留學迴來,事也是一大堆根本沒空。
他也沒有給柳教父做小弟的覺悟。
主要華夏社會也不是你有錢就你牛逼,不是完全信奉達者為師,也有長幼尊卑那一套。
他的年齡小,在所有人上麵指導別人不合適,別人也不會舒服。
今年《贏在中國》錄第二季,陳子桓又接到了節目組的邀請。
可他根本都不做理會。
讓他們在那稱孤道寡吧!
似乎這個節目走出來的真正大企業家,一個都沒有。
評委馬小雲倒是憑借這個節目真把自己的名氣刷了起來,給淘寶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無數金句也是從這個節目開始流傳出來的。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馬小雲也說過“蒙牛不是策劃出來的,而是踏踏實實的產品、服務和體係做出來的。”
明年三聚氰胺就會狠狠的打他的臉。
......
今年高盛亞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阿裏準備今年9-10月份的上市,把勢造起來。
老實講,刨除她爹的因素,陳子桓某些時候也有點佩服這個姑娘的。
這姑娘為了做事確實有種不顧一切的勁。
也會利用手裏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隻為結果負責。
別管陰的暗的明的,有舍得一身剮的勁,就很難得。
身上有著高盛傳承的勁。
高盛本來就是華爾街幽靈,自然是不可能找善良的人在公司裏。什麽人帶什麽兵,公司的氣質是這樣,兵也就是這樣。
站在華夏價值觀的角度有些事就是錯的,但站在資本市場規則就是對的。
這就是文化價值觀的傳承,很難用對錯來衡量。
在資本市場說一個人善良,相當於最兇狠的嘲諷罵人。
柳清跟他談了很多。
從國內的投資,談到了國際最新的情況。
其實柳清是想聽聽他的意見的,隻不過陳子桓都是聽的多,很少發表意見,隻問基本不迴答。
柳清是清楚陳子桓投了1億美金進入保爾森的對衝基金的。
柳清為何清楚?
因為幫保爾森做局的就是高盛,高盛有完整的投資人數據。
陳子桓也對柳清的試探言語中,結合後世的了解情況,整理了很多信息。
保爾森做空的渠道就是高盛給找的對手盤,高盛為了賺保爾森這點手續費用了非常手段,向對手盤隱瞞了一切。
高盛給保爾森團隊定製了專屬的cdo,簡稱aci。
底層全部是保爾森要做空的那些精選次貸資產,對應的保費價格是0.5%一年。保爾森每年交500萬美金的保費,出事了他就可以獲賠10億美金賺20倍。
但高盛隻是開盤口的,保爾森這500萬不是付給高盛,而是需要付給一個願意做多這10億底層資產的人。
高盛需要給保爾森找一個冤大頭。
怎麽找呢?
不靠騙不太可能。
高盛首先把保爾森藏在了幕後,他找了一個通道方,是一家保險公司aca capital。
對外他們就完全不提這是保爾森定製的cdo,而說這是aca capital選擇的portfolio。
aca讓別人用自己的品牌,就是簡單的賺了一個通道費。
就這麽簡單。
但是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高盛都不可能讓任何一個交易參與者知道這是一個對衝基金要做空的產品。
那對方不就知道自己是魚了嗎?
對內,哪怕是aca這樣的交易合作方,高盛都騙他們說:“保爾森自己也買了這些cdo的劣後層,他們也是做多怕下跌的一方。所以無論是你賣cds給他,還是你幫他做通道,你的風險都不大。”
另外對外,高盛也對潛在的買家,給了一套模糊的說辭。
全程隻提aca不提保爾森,就不讓買家往做空的方向想。
那最後中了套的大冤種是誰呢?
除了德國的一家小銀行ikb屬於願者上鉤以外,這個大冤種不偏不倚正是aca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