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式拍賣(dutch auction)是一種特殊的拍賣形式,亦稱“減價拍賣”。在這種拍賣方式中,拍賣標的的競價由高到低依次遞減,直到第一個競買人應價(達到或超過底價)時擊槌成交。


    過程其實非常簡單:第一步,上市公司自己發表公告,宣布發行股票的最大股數和股票潛在的價格區間;第二步,投資者看到這個公告以後開始同時提交訂單,並在訂單上寫清楚,我願意以多少價格購買多少股股票;第三步,根據一個由高到低的拍賣方式,出價最高的投資者可以優先購得股票,最後的結算價格統一為那個將所有的股票全部賣出的價格。


    比如說,穀歌發行了100股,然後a報價90美元,要求買80股,b報價88美元,也要求買80股。那麽最後a會優先買到80股,b就拿到剩下的20股,但是最後的結算價格都是88美元。


    這種定價方式旨在提供更加公平的定價機製,避免傳統ipo中常見的價格操縱和市場波動,這種拍賣方式有助於更廣泛地分散股權,並減少承銷商在ipo過程中的影響力。


    穀歌的ipo發行價定為85美元,就相當於最低價是85美元,從高到低依次成交。


    發行量是有限的,就相當於85美元是非常有可能買不到。


    這個事就變得很有趣,既怕買不到,又怕買的高。


    陳子桓通過券商放大了2倍杠杆,把7200萬美金放大到2.16億美金。


    直接全部掛在99美元。


    沒辦法,看不到底牌的情況下這種方式最穩妥,屬於一種強交易策略。


    反正最後的成交價都是按最低的成交價算。


    可能會買的高,但這種交易策略起碼能保證能買得到,能買到這個事就很重要。


    這畢竟是穀歌。


    8月19號當天穀歌最高價格達到了100.335美元,最低價格85.7美元,高於最低發行價85美元。


    要是掛最低成交價還真就買不到。


    最終穀歌募集18.4億美元,當天市值達到230億美元。


    陳子桓的2.16億美金訂單全部成交,按照85.7美元成交,成交了252萬股,占比0.94%。


    後續一段時間,就是磨豆腐的細活,又要做迴“交易員小陳”。


    生活又一下變得很規律。


    晚上交易,上午睡覺,下午各種朋友聚會。


    交易期間,穀歌這個股票不斷有盈利套現出來的資金。


    尤其是穀歌因為ipo問題和強勢的態度,引起了華爾街和主流媒體的巨大反感,美林證券覺得穀歌定價太高。作為投資界的頂梁柱之一,他們就公開地宣布退出穀歌的 ipo項目,還建議自己的客戶對這個股票持謹慎態度。


    另一些投行這時候也開始抹黑穀歌,警告自己的客戶離穀歌遠遠的,因為這是個大爛攤子。之後《紐約時報》也加入了戰團,抨擊穀歌的上市計劃是重返上世紀90年代的虛假繁榮,這裏麵蘊含著過多的網絡公司泡沫,等等。


    就導致這個股票的波動特別大,很多人是套利就跑。


    ······


    穀歌8月19號過後,整個8月期間穀歌的股票價格都在95.96美金——113.48美金範圍內波動。


    波動範圍不小。


    9月更是放大了這種波動,98.94美金——135美金範圍內波動。


    陳子桓這個期間就開始不斷的拋售石油股票,邊拋售石油股票邊買進穀歌。


    標準的建倉手法,邊賣邊買。


    又吃了873.96萬股穀歌,平均吃進價格96美金,花費了8.49億美金。


    算上之前85.7美元成交的252萬股,一共花費了10.65億美金,占穀歌4.2%股份。


    陳子桓把康菲石油清倉後,手裏一共還有三隻石油股票:中石油(hk)、克森美孚、西方石油。


    克森美孚是2003年11月20號買入的。


    當時買了9億$,開1.5倍杠杆,買入22.5億$,買入市值2371億$,股價35.2$,占比0.949%。


    2004年8月底這個股票市值為3204億,9個月時間對比購買時上漲了35.1%。刨除資金使用成本,要是套現可以獲利7.9億美金,算上本金一共可以套出來16.9億美金。


    不過這個股票他沒動。


    西方石油和克森美孚一個時間買的,買了0.531億$,開了1.5倍杠杆買入1.33億$,買入市值136億$,股價34.8$,占比0.976%。


    2004年8月底這個股票市值為206億,9個月時間,對比購買時上漲了51.47%。刨除資金使用成本,要是套現可以獲利0.68億美金,算上本金一共可以套出來1.212億。


    這個也沒動。


    那動的隻有是中石油(hk)了。


    動這個股票也是因為占比太高,主動降低化解風險。


    也不得不賣。


    明知現在賣是虧錢也要賣。


    2003年8月26號,中石油(hk)市值4385億,陳子桓擁有162.33億倉位(煤礦貸款還清),關鍵他還有一倍杠杆324.66億就很恐怖。


    股份占比7.4%。


    為了防止舉牌,中石油的股份他做了好多離岸公司賬號買這個股票。


    用“chaotic capital”離岸公司買了1.7%,還有其他的離岸賬戶,就連周美娟名字也買了1.3%,還有陳子涵的離岸賬戶買了1.2%。


    這種事他很小心。


    舉世關注的股票不能瞎弄,畢竟巴菲特在裏麵呢!


    2004年8月底這個股票市值為7075億港幣,這個7.4%股票價值523.55億港幣。


    陳子桓先把周美娟1.3%股份清空。


    這個賬號也是使用了一倍杠杆,隻夠0.65%的資金購買了1.3%,刨除資金使用成本,套出63億港幣。


    陳子桓個人出售了帶杠杆的0.29%股份,刨除資金使用成本,套出14.24億港幣。


    兩個賬號一共套出77.24億港幣,折合9.9億美金。


    同時用這個錢把穀歌之前7200萬開的2倍杠杆1.44億美金歸還,至此擁有穀歌4.2%股份(無杠杆)。


    中石油(hk)還剩5.81%股份。


    這個股票陳子桓是真不舍得賣,2003年2月份開始買這個股票的時候市值才2586億,巴菲特4月購買市值大概為2886億,到現在的市值為7075億。


    他這個票上已經賺了2.74倍。


    但巴菲特最終可是賺了7倍的。


    按照這個邏輯推算巴菲特清倉的市值大概2萬億,後麵的波段這老爺子就沒賺。


    屬於提前下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財富遙遙領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天是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天是狗並收藏重生:財富遙遙領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