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沒辦法。
奶茶店對她們來說意味著一切。
但對陳子桓而言,它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這間店最初是為了鍛煉姐姐而創立的,如今卻已經發展到了意想不到的規模。
奶茶店的管理層都清楚兩個煤礦的事情,陳子桓在年前的管理層會議上也毫無保留地公開了這些信息。
最近,管理層的成員們又得知了陳子桓以3.1億港幣入股藤訊,成為第二大股東,以及6.7億港幣入股美的,成為上市公司董事的消息。
這兩件事如同精神燈塔,讓所有人隻能仰望。
無論奶茶店的生意多麽紅火,在陳子桓的事業版圖中,它都顯得微不足道。
因此,無論陳子桓如何享受生活,都被視為理所當然。
他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領著她們的方向。
陳子桓用陳小黑和周美娟的賬戶炒股,姐姐和媽媽也能登錄查看自己的賬戶。周美娟,作為財務人員,對此並不陌生,但每次查看賬戶時,她都會感到心跳加速,緊張不已。
尤其是周美娟,每次看完賬戶,她都會連續兩天失眠,有時甚至精神恍惚。最終,她決定不再查看賬戶,因為賬戶裏的數字每天都在波動,她的心髒實在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
她們知道自己的賬戶隻是冰山一角,陳子桓手中還有好幾個賬戶,那些賬戶的金額更是驚人。自從陳小黑看到賬戶裏的數字後,她就再也沒有提起過煤礦抵押貸款的事情。陳子桓說奶茶店要搬去國貿,那就搬;他說會客室要豪華,那就裝;他給冰城的女朋友買房,陳小黑也知情,隻要弟弟開心,一切都無所謂。
陳小黑本就是言情小說的作者,雖然有些情節她沒有親身經曆過,但她是懂的。對於弟弟的私生活,她並不擔心,她更擔心的是弟弟年輕,過度放縱會傷身體。她心疼弟弟。
······
媽媽周美娟是去奉天去處理一起糾紛事故去了。
奉天一家奶茶店的隔壁小飯館發生煤氣罐爆炸,把2個員工炸傷了,顧客也炸傷了2個。
好在生命沒有危險。
這是一場天災人禍,小飯館的老板已經被刑拘,但根本無力賠償。
小飯館門店更慘,裏麵2個人直接沒了。
奶茶店雖然是受害者,但官府隻能提供有限的幫助,大部分還得這邊來處理。
陳子桓的態度很明確:不能讓員工寒心,要給予足夠的補償,如果員工恢複後想繼續工作,就養她一輩子;如果有明顯的傷痕不適合前台工作,就調崗到分部總部。
······
陳小黑將總部搬至國貿後,陳子桓建議姐姐和媽媽在國貿周邊買房,為此他還聯係了鏈家的左暉,安排經紀人帶看。
那段時間剛軍訓,正好周美娟也在京城,天天就帶著陳小黑沒事就看房。
但周美娟買房的過程非常糾結,一個禮拜才在國貿周邊買了一個105平米的三居室。她對房子的要求極高,樓層、戶型、采光、小區環境,每一項都要符合她的標準。
還沒等搬家,她就跑去奉天處理糾紛了。
陳子桓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非常的無語,當著劉佳的麵就說了姐姐一頓:“老太太瘋,你也陪她瘋,買個房買能個一個禮拜,也真行!就近距離差不多就買就成了,就是一個過渡,等周邊有新小區大戶型或者大平層或者別墅就直接換地方了。”
陳小黑無奈地撓頭:“老太太我也整不了,下次她要看房,我讓她找你,讓你這個當兒子的感受一下,看你能不能說服她。”
陳子桓擺了擺手:“行,我錯了,當我沒說。”然後轉向劉佳,“你來介紹下,你負責的津京冀情況。”
劉佳詳細介紹了她的工作進展:
5月初進入京城市場時最容易,由於那時候人心惶惶,她帶著20個人迅速在12天內簽下了25家店麵,接下來的7天又簽了11家。到了5月底,京城已經有了36家店。
一個月內在首都紮根,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勝利。而且,她們選擇的位置都很好,房租普遍不高,有些地方的價格甚至出奇地低。
她帶著區域拓展合夥人開了幾次會後,一部分人留下維護京城整備培訓,另一部分從冀開打,第一站省會石家莊,打完冀最後包圍津。
截止9月10號,冀省11個市一共開了39家門店,津開了18家店。
“津京冀”劉佳一共開了93家門店。
陳小黑介紹了其他兩個姑娘的情況:
齊魯大地17個市開了38家店,6月底就全部開完了。
滬和姑蘇,一共開了32家店。
邵帥去滬和姑蘇,帶16個人,打了4個月,打成這樣是真的慘烈。
要是這姑娘沒有在吉省證明過自己,可能會覺得是能力問題,實際就是當地市場競爭的激烈。
打的非常辛苦,十幾種品牌奶茶混戰。
價格戰,搞事情,各種事。
鬧事,挑事,搞破壞······
消防衛生檢查,統統招唿上。
這還是5月就進入,拿下了一些低價房,否則更難。
“有家奶茶”所有城市的門店現在一共306家,由於現在是夏天,生意還算不錯,也產生了很多的現金流。
1天的利潤是2千就是60.6萬,1天的利潤3千就是90.9萬。
陳子桓沉思後,對姐姐和劉佳說:“我們現在其實已經進入了瓶頸期,邵帥那邊已經打得很吃力了,未來其他奶茶品牌進入我們的領地也會反複爭奪,價格戰和各種摩擦將成為常態。今年我們最多再擴張到晉和蒙,之後就不再對外擴張了。這兩個地方的市場也不大,我們可以利用不擴張的時間來加強團隊培訓。”
“現在我們麵臨的挑戰是供應鏈和整體效率。我們的效率太低,完全是靠凝聚力在管理。我計劃等許斌搬到中關村大廈後,給奶茶體係做一整套係統,提升效率。從收銀端到資產係統管理,再到庫存配送管理係統和財務管理係統,我們需要先打牢內功。”
“擴完晉和蒙後,我們會進行反複的培訓和研討,探討我們是繼續直營模式,還是開放加盟走賦能的形式。”
奶茶店對她們來說意味著一切。
但對陳子桓而言,它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這間店最初是為了鍛煉姐姐而創立的,如今卻已經發展到了意想不到的規模。
奶茶店的管理層都清楚兩個煤礦的事情,陳子桓在年前的管理層會議上也毫無保留地公開了這些信息。
最近,管理層的成員們又得知了陳子桓以3.1億港幣入股藤訊,成為第二大股東,以及6.7億港幣入股美的,成為上市公司董事的消息。
這兩件事如同精神燈塔,讓所有人隻能仰望。
無論奶茶店的生意多麽紅火,在陳子桓的事業版圖中,它都顯得微不足道。
因此,無論陳子桓如何享受生活,都被視為理所當然。
他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領著她們的方向。
陳子桓用陳小黑和周美娟的賬戶炒股,姐姐和媽媽也能登錄查看自己的賬戶。周美娟,作為財務人員,對此並不陌生,但每次查看賬戶時,她都會感到心跳加速,緊張不已。
尤其是周美娟,每次看完賬戶,她都會連續兩天失眠,有時甚至精神恍惚。最終,她決定不再查看賬戶,因為賬戶裏的數字每天都在波動,她的心髒實在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
她們知道自己的賬戶隻是冰山一角,陳子桓手中還有好幾個賬戶,那些賬戶的金額更是驚人。自從陳小黑看到賬戶裏的數字後,她就再也沒有提起過煤礦抵押貸款的事情。陳子桓說奶茶店要搬去國貿,那就搬;他說會客室要豪華,那就裝;他給冰城的女朋友買房,陳小黑也知情,隻要弟弟開心,一切都無所謂。
陳小黑本就是言情小說的作者,雖然有些情節她沒有親身經曆過,但她是懂的。對於弟弟的私生活,她並不擔心,她更擔心的是弟弟年輕,過度放縱會傷身體。她心疼弟弟。
······
媽媽周美娟是去奉天去處理一起糾紛事故去了。
奉天一家奶茶店的隔壁小飯館發生煤氣罐爆炸,把2個員工炸傷了,顧客也炸傷了2個。
好在生命沒有危險。
這是一場天災人禍,小飯館的老板已經被刑拘,但根本無力賠償。
小飯館門店更慘,裏麵2個人直接沒了。
奶茶店雖然是受害者,但官府隻能提供有限的幫助,大部分還得這邊來處理。
陳子桓的態度很明確:不能讓員工寒心,要給予足夠的補償,如果員工恢複後想繼續工作,就養她一輩子;如果有明顯的傷痕不適合前台工作,就調崗到分部總部。
······
陳小黑將總部搬至國貿後,陳子桓建議姐姐和媽媽在國貿周邊買房,為此他還聯係了鏈家的左暉,安排經紀人帶看。
那段時間剛軍訓,正好周美娟也在京城,天天就帶著陳小黑沒事就看房。
但周美娟買房的過程非常糾結,一個禮拜才在國貿周邊買了一個105平米的三居室。她對房子的要求極高,樓層、戶型、采光、小區環境,每一項都要符合她的標準。
還沒等搬家,她就跑去奉天處理糾紛了。
陳子桓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非常的無語,當著劉佳的麵就說了姐姐一頓:“老太太瘋,你也陪她瘋,買個房買能個一個禮拜,也真行!就近距離差不多就買就成了,就是一個過渡,等周邊有新小區大戶型或者大平層或者別墅就直接換地方了。”
陳小黑無奈地撓頭:“老太太我也整不了,下次她要看房,我讓她找你,讓你這個當兒子的感受一下,看你能不能說服她。”
陳子桓擺了擺手:“行,我錯了,當我沒說。”然後轉向劉佳,“你來介紹下,你負責的津京冀情況。”
劉佳詳細介紹了她的工作進展:
5月初進入京城市場時最容易,由於那時候人心惶惶,她帶著20個人迅速在12天內簽下了25家店麵,接下來的7天又簽了11家。到了5月底,京城已經有了36家店。
一個月內在首都紮根,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勝利。而且,她們選擇的位置都很好,房租普遍不高,有些地方的價格甚至出奇地低。
她帶著區域拓展合夥人開了幾次會後,一部分人留下維護京城整備培訓,另一部分從冀開打,第一站省會石家莊,打完冀最後包圍津。
截止9月10號,冀省11個市一共開了39家門店,津開了18家店。
“津京冀”劉佳一共開了93家門店。
陳小黑介紹了其他兩個姑娘的情況:
齊魯大地17個市開了38家店,6月底就全部開完了。
滬和姑蘇,一共開了32家店。
邵帥去滬和姑蘇,帶16個人,打了4個月,打成這樣是真的慘烈。
要是這姑娘沒有在吉省證明過自己,可能會覺得是能力問題,實際就是當地市場競爭的激烈。
打的非常辛苦,十幾種品牌奶茶混戰。
價格戰,搞事情,各種事。
鬧事,挑事,搞破壞······
消防衛生檢查,統統招唿上。
這還是5月就進入,拿下了一些低價房,否則更難。
“有家奶茶”所有城市的門店現在一共306家,由於現在是夏天,生意還算不錯,也產生了很多的現金流。
1天的利潤是2千就是60.6萬,1天的利潤3千就是90.9萬。
陳子桓沉思後,對姐姐和劉佳說:“我們現在其實已經進入了瓶頸期,邵帥那邊已經打得很吃力了,未來其他奶茶品牌進入我們的領地也會反複爭奪,價格戰和各種摩擦將成為常態。今年我們最多再擴張到晉和蒙,之後就不再對外擴張了。這兩個地方的市場也不大,我們可以利用不擴張的時間來加強團隊培訓。”
“現在我們麵臨的挑戰是供應鏈和整體效率。我們的效率太低,完全是靠凝聚力在管理。我計劃等許斌搬到中關村大廈後,給奶茶體係做一整套係統,提升效率。從收銀端到資產係統管理,再到庫存配送管理係統和財務管理係統,我們需要先打牢內功。”
“擴完晉和蒙後,我們會進行反複的培訓和研討,探討我們是繼續直營模式,還是開放加盟走賦能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