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上級過問
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 作者:天下南嶽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南開禁煙花爆竹市場,驚動了衡嶽市委,甚至驚動了中部省。
先是中部省來電詢問衡嶽市委,山南縣在春節期間放開煙花爆竹市場,究竟是誰的決定?
原因是燕京一家很有影響力的報社有一位山南籍的記者的一篇報道。記者迴鄉陪父母親過年,被山南過年的氣氛感染到了。
過去十幾年,因為禁放煙花爆竹,過年與平常似乎沒有了區別。沒有煙花爆竹的過年,反而比平時顯得更冷清。
記者在興奮之餘,將山南熱鬧的過年氣氛寫成了一篇報道,題目就叫《年味》。
文章報道出來後,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山南縣在外地的親戚,今年都紛紛趕過來山南團聚。人們都說,鞭炮一響,黃金萬兩。
燕京的報道,首先引起了中部省的注意。
中部省給衡嶽市委打來電話,語氣很嚴厲,顯然是要追查誰是決定煙花鞭炮市場開禁的責任。
大年初三這天,衡嶽市委給陸天明打來電話,要求他立即去市委說明情況。
陸天明在大年三十這天迴了老家。他迴去陪父母過年。
陸天明有一個習慣。這個習慣也是他家的傳統。
他家有個規矩,無論身在何處,每年必定要迴家兩趟。
一趟是每年的清明。
另一趟就是過年。
清明這天,陸天明都會趕迴老家,陪父親上山掃墳。
他爹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言傳身教他,掃墳祭祖是一個人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則。他爹常常說,人的一生,都離不開一祖二命三陰德。
一祖,即祖宗。
二命,自然是指一個人的生來的命運。
三陰德,其實就是教育後代要積德行善。
每一代的成功,都離不開祖宗積下來的陰德。
至於過年,則是家人團聚,也是承前啟後的時候。陪家人過年,是陸天明這些年來一直保持不變的習慣。
縣長迴家過年,從大年三十這天開始,陸家就沒斷過人。
陸天明接到市委電話的時候,正與幾個老鄉坐在家門口的地坪嗑著瓜子喝著茶閑聊。
大年初三就接到市委電話,讓陸天明多少還是有些意外的。
畢竟,現在是全民放假的時候。
“今天過去?”陸天明試探地問道:“不都在放假嗎?”
市委那邊很冷靜地說道:“情況不一樣。”
沒等陸天明說第二句,市委那邊已經掛了電話。
聽說兒子要趕去市委匯報,陸家父母盡管戀戀不舍,還是鼓勵兒子趕緊啟程。
陸家老爹歎口氣說道:“天明啊,你終究是公家的人。公家有事找你,你就去吧。”
陸天明道:“爹,現在都放假。他們有什麽事非得在這個時候找我?這還讓人過年嗎?”
陸家老爹拍拍兒子的肩膀說道:“公家人,就要懂公家的規矩。你爹娘的身體很好,你放心去就是。如果你願意,就給我和你娘找個兒媳婦迴來吧。”
陸天明哭笑不得。從大年三十迴家這天開始,娘就一直在念叨他的個人問題還沒解決。
娘把陸天明過去認識的親戚朋友同學都拿來作了一個比較,羨慕地說,“人家比你小的人,都生兒育女了。人家比我們小的人,都做爺爺奶奶了。”
盡管娘一直在嘮叨,陸天明卻一點也不煩。
倒是爹,很理解他。
爹隻要聽到娘在念叨,便會阻止娘,告訴她兒子是男人,男人以事業為重。
鄉親們聽說他要走了,都趕來送他。
大家將家裏的臘魚臘肉雞蛋提了不少過來,非要他收下。
陸天明為難地說道:“各位父老鄉親,我現在單身一人,也不在家做飯。你們送我這些東西,我心領了。請大家都拿迴去吧。”
鄉親們便笑,大聲喊道:“天明,你現在是縣長,就是縣太爺啊。你不會因為做了縣太爺,就看不起我們送的這點東西了吧?”
陸天明誠懇道:“我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我是真因為不開夥做飯。這些東西拿迴去也是浪費啊。”
“浪費就浪費,我們願意。”鄉親們大笑道:“天明,別的不說,你讓大家過年都可以放炮竹,就值得我們表示一點心意。你這樣的父母官,才是我們老百姓的貼心人啊。”
眼見著實在推辭不掉,陸天明隻好把東西都收下了。
他將爹叫到一邊,掏出來一疊錢遞給他說道:“爹,辛苦你一下,把鄉親們送來的東西,都折算成錢。等我走後,你挨家挨戶送去。”
他這次迴來,既沒有開公家的車迴來,也沒找人借車迴來。而是自己一路搭乘鄉村中巴迴的鄉。
堂堂一縣長,迴老家居然是靠搭乘公車,這已經讓鄉親們敬佩不已了。
現在要趕到市裏去匯報,他就必須從老家趕到鎮上,搭乘鎮上通往縣城的中巴車。
老鄉們自告奮勇推來摩托車,要送他去鎮上。
陸天明沒有推辭,坐上摩托車便往鎮裏趕。
從陸天明老家到鎮上,有七八裏路。
好在前些年縣裏已經將鄉村道路都硬化了,走起來很順暢。
他順利坐上了去縣城的中巴車。
但是,車卻遲遲不開。
陸天明心裏有些著急。市領導還在等他過去匯報工作,說明情況,再耽擱下去,就會延誤匯報啊。
他便去問司機,什麽時候開車。
司機顯然不認識他,笑笑說道:“兄弟,我現在發車,也去了縣裏啊。”
陸天明狐疑地問道:“為什麽?”
司機道:“你不知道啊,路堵死了。要通,也是下午三點以後了。”
“哪裏堵了?”
司機道:“看來你不知道啊。我們去縣裏的路上,要路過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個人在縣裏當大官。今天是他母親過七十大壽。路都被占用了,過不去。”
陸天明狐疑地問道:“他家母親過生日,占著路幹嘛?”
“擺酒席啊。”司機嘿嘿笑了起來,“聽說,今天來喝喜酒的人,有很多大領導和大老板。我一個平頭老百姓,可不敢去觸這個黴頭。”
陸天明哦了一聲,想了想道:“師傅,你盡管開車。如果過不去,我負責。”
司機看了他一眼,笑笑道:“算了。我們還是多等一下吧。”
“我有急事。”陸天明解釋著說道:“麻煩你開車。”
“我沒長翅膀,飛不過去啊。”司機無奈地說道:“兄弟,你催我,我也沒辦法。來,抽支煙吧。”
陸天明婉拒道:“我不會。”
等了一會,坐車的人越來越多。不一會,便把車廂塞滿了。
陸天明選了最後一排靠裏邊的位子,心急如焚地等著開車。
乘客見坐滿了還不開車,嚷起來道:“師傅,人滿了,怎麽還不開車啊?”
司機再次聲明,不是他不開車。是車開到半路也過不去。與其在那裏等,不如在這裏等。
陸天明聽到身邊有人抱怨道:“他們這些當官的,太不把我們這些平頭百姓當迴事了。他家老娘過生,我們連路都過不去。看來,還是要當官啊。”
先是中部省來電詢問衡嶽市委,山南縣在春節期間放開煙花爆竹市場,究竟是誰的決定?
原因是燕京一家很有影響力的報社有一位山南籍的記者的一篇報道。記者迴鄉陪父母親過年,被山南過年的氣氛感染到了。
過去十幾年,因為禁放煙花爆竹,過年與平常似乎沒有了區別。沒有煙花爆竹的過年,反而比平時顯得更冷清。
記者在興奮之餘,將山南熱鬧的過年氣氛寫成了一篇報道,題目就叫《年味》。
文章報道出來後,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山南縣在外地的親戚,今年都紛紛趕過來山南團聚。人們都說,鞭炮一響,黃金萬兩。
燕京的報道,首先引起了中部省的注意。
中部省給衡嶽市委打來電話,語氣很嚴厲,顯然是要追查誰是決定煙花鞭炮市場開禁的責任。
大年初三這天,衡嶽市委給陸天明打來電話,要求他立即去市委說明情況。
陸天明在大年三十這天迴了老家。他迴去陪父母過年。
陸天明有一個習慣。這個習慣也是他家的傳統。
他家有個規矩,無論身在何處,每年必定要迴家兩趟。
一趟是每年的清明。
另一趟就是過年。
清明這天,陸天明都會趕迴老家,陪父親上山掃墳。
他爹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言傳身教他,掃墳祭祖是一個人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則。他爹常常說,人的一生,都離不開一祖二命三陰德。
一祖,即祖宗。
二命,自然是指一個人的生來的命運。
三陰德,其實就是教育後代要積德行善。
每一代的成功,都離不開祖宗積下來的陰德。
至於過年,則是家人團聚,也是承前啟後的時候。陪家人過年,是陸天明這些年來一直保持不變的習慣。
縣長迴家過年,從大年三十這天開始,陸家就沒斷過人。
陸天明接到市委電話的時候,正與幾個老鄉坐在家門口的地坪嗑著瓜子喝著茶閑聊。
大年初三就接到市委電話,讓陸天明多少還是有些意外的。
畢竟,現在是全民放假的時候。
“今天過去?”陸天明試探地問道:“不都在放假嗎?”
市委那邊很冷靜地說道:“情況不一樣。”
沒等陸天明說第二句,市委那邊已經掛了電話。
聽說兒子要趕去市委匯報,陸家父母盡管戀戀不舍,還是鼓勵兒子趕緊啟程。
陸家老爹歎口氣說道:“天明啊,你終究是公家的人。公家有事找你,你就去吧。”
陸天明道:“爹,現在都放假。他們有什麽事非得在這個時候找我?這還讓人過年嗎?”
陸家老爹拍拍兒子的肩膀說道:“公家人,就要懂公家的規矩。你爹娘的身體很好,你放心去就是。如果你願意,就給我和你娘找個兒媳婦迴來吧。”
陸天明哭笑不得。從大年三十迴家這天開始,娘就一直在念叨他的個人問題還沒解決。
娘把陸天明過去認識的親戚朋友同學都拿來作了一個比較,羨慕地說,“人家比你小的人,都生兒育女了。人家比我們小的人,都做爺爺奶奶了。”
盡管娘一直在嘮叨,陸天明卻一點也不煩。
倒是爹,很理解他。
爹隻要聽到娘在念叨,便會阻止娘,告訴她兒子是男人,男人以事業為重。
鄉親們聽說他要走了,都趕來送他。
大家將家裏的臘魚臘肉雞蛋提了不少過來,非要他收下。
陸天明為難地說道:“各位父老鄉親,我現在單身一人,也不在家做飯。你們送我這些東西,我心領了。請大家都拿迴去吧。”
鄉親們便笑,大聲喊道:“天明,你現在是縣長,就是縣太爺啊。你不會因為做了縣太爺,就看不起我們送的這點東西了吧?”
陸天明誠懇道:“我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我是真因為不開夥做飯。這些東西拿迴去也是浪費啊。”
“浪費就浪費,我們願意。”鄉親們大笑道:“天明,別的不說,你讓大家過年都可以放炮竹,就值得我們表示一點心意。你這樣的父母官,才是我們老百姓的貼心人啊。”
眼見著實在推辭不掉,陸天明隻好把東西都收下了。
他將爹叫到一邊,掏出來一疊錢遞給他說道:“爹,辛苦你一下,把鄉親們送來的東西,都折算成錢。等我走後,你挨家挨戶送去。”
他這次迴來,既沒有開公家的車迴來,也沒找人借車迴來。而是自己一路搭乘鄉村中巴迴的鄉。
堂堂一縣長,迴老家居然是靠搭乘公車,這已經讓鄉親們敬佩不已了。
現在要趕到市裏去匯報,他就必須從老家趕到鎮上,搭乘鎮上通往縣城的中巴車。
老鄉們自告奮勇推來摩托車,要送他去鎮上。
陸天明沒有推辭,坐上摩托車便往鎮裏趕。
從陸天明老家到鎮上,有七八裏路。
好在前些年縣裏已經將鄉村道路都硬化了,走起來很順暢。
他順利坐上了去縣城的中巴車。
但是,車卻遲遲不開。
陸天明心裏有些著急。市領導還在等他過去匯報工作,說明情況,再耽擱下去,就會延誤匯報啊。
他便去問司機,什麽時候開車。
司機顯然不認識他,笑笑說道:“兄弟,我現在發車,也去了縣裏啊。”
陸天明狐疑地問道:“為什麽?”
司機道:“你不知道啊,路堵死了。要通,也是下午三點以後了。”
“哪裏堵了?”
司機道:“看來你不知道啊。我們去縣裏的路上,要路過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個人在縣裏當大官。今天是他母親過七十大壽。路都被占用了,過不去。”
陸天明狐疑地問道:“他家母親過生日,占著路幹嘛?”
“擺酒席啊。”司機嘿嘿笑了起來,“聽說,今天來喝喜酒的人,有很多大領導和大老板。我一個平頭老百姓,可不敢去觸這個黴頭。”
陸天明哦了一聲,想了想道:“師傅,你盡管開車。如果過不去,我負責。”
司機看了他一眼,笑笑道:“算了。我們還是多等一下吧。”
“我有急事。”陸天明解釋著說道:“麻煩你開車。”
“我沒長翅膀,飛不過去啊。”司機無奈地說道:“兄弟,你催我,我也沒辦法。來,抽支煙吧。”
陸天明婉拒道:“我不會。”
等了一會,坐車的人越來越多。不一會,便把車廂塞滿了。
陸天明選了最後一排靠裏邊的位子,心急如焚地等著開車。
乘客見坐滿了還不開車,嚷起來道:“師傅,人滿了,怎麽還不開車啊?”
司機再次聲明,不是他不開車。是車開到半路也過不去。與其在那裏等,不如在這裏等。
陸天明聽到身邊有人抱怨道:“他們這些當官的,太不把我們這些平頭百姓當迴事了。他家老娘過生,我們連路都過不去。看來,還是要當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