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看走了眼
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 作者:天下南嶽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汪浩聽說溫玉三天後將到山南縣,頓時激動得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有著強大人脈資源的汪浩,已經從一些秘密渠道得知,高層在選拔未來接班人的決策上,天平已經往溫玉這一邊傾斜。
這是汪浩最不願意接受的結果。甚至因此感受到屈辱。
在燕京大小圈子裏,汪浩無論是個人文化修養,還是工作能力,都遠勝溫玉。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溫玉還在秦老身邊擔任生活秘書的時候,汪浩已經在年輕幹部中嶄露頭角。他處處給人一種精力旺盛,意氣風發的感覺。
他是當時全國他們這個年齡段為數不多的司局級幹部。他被視為最有前途的年輕幹部,是許多人欽慕的年輕人。
而溫玉,一直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甚至很多人還不知道有他這麽一個人。
他們同時進入選拔序列,同時到地方基層鍛煉。這些安排,都是傳統。
在大多數人看來,溫玉遠非汪浩對手。汪浩才是最具有前途的人。
然而,一切都在燕京組織部門安排的考察後,發生了悄然轉變。
溫玉的比重陡然上升。
沒人知道溫玉的比重為何突然之間重了不少。不過有一條未經證實的消息說,高層之所以選擇溫玉,就是因為溫玉不像汪浩那樣頭角崢嶸。
溫玉少言語,而且不像汪浩那樣對政治充滿了狂熱的追求。
有人形容說,高層選擇溫玉,更多是看中溫玉未來比汪浩更好拿捏。
溫玉脫穎而出,預示著汪浩將無緣未來最有前途的人。
汪浩非常清楚,高層一旦決定了的事,幾乎很難再有改變。
那麽,現在接近溫玉,與溫玉搞好關係,努力把自己變成溫玉最信任的人,顯得尤為重要。
當然,汪浩還沒絕望。他知道改變的命運的機會無處不在。他隻能把自己與溫玉捆綁在一起。這樣,一旦溫玉遇到挫折,他便可以取而代之。
於是,溫玉來給他站台,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他要讓外界的人有一個錯覺,他與溫玉的關係非常好。
汪浩當然不會知道,造成他失意高層選拔,原因就在於紅色紀念廣場上。
據聞,高層對紅色紀念廣場褒貶不一。有讚揚他是個信念堅定,會將紅色大旗高舉到底的人。也有人批評他借著紅色理念,有走迴頭路的企圖。
最終,批評的意見占了上風。汪浩便從頂峰跌落下來。
“天明,你確定?”
“確定。”陸天明認真告訴他道:“我今天接到正鼎縣委辦的電話。他們給我傳達了溫玉來山南的決定。”
“很好。”汪浩搓著雙手道:“天明,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吧?”
陸天明道:“汪書記你放心。一切準備就緒。對了,今天文化局來找我,說是要舉辦紅色經典演唱會。我已經批示了同意,並且要求演唱會必須在正鼎方麵的同誌來的當晚舉行。”
“好!我讚同。”汪浩笑了起來,道:“我們的誠意,他們能夠很感受得到。”
紅色紀念廣場一期工程完工之後,汪浩便迫不及待廣發邀請函。
讓人意外的是,邀請函都像泥牛入海一樣,不見任何動靜。
汪浩知道,這是因為燕京有消息傳出來,高層對他打造紅色紀念廣場的做法,並不欣賞。
消息真假難以確定。但卻讓所有接到邀請函的人遲疑了。大家都在心照不宣的觀望,沒有一個人主動迴應山南縣的邀請。
溫玉如果能按約到來,就會形成一個破局的效應。
局麵一破,觀望的人便會蜂擁而至。汪浩就要借著這樣的一個機會,意圖東山再起。
溫玉到山南,就是一個風向。
“天明,這件事上,你立下了汗馬功勞。”汪浩掩飾不住興奮說道:“我們兄弟還是兄弟,兄弟齊心,其義斷金啊。”
陸天明微微一笑道:“汪書記,我是你的助手啊。”
“什麽助手不助手的?你是兄弟,怎麽是助手。”汪浩哈哈大笑起來,“我汪浩這輩子可以自豪地宣稱,從來不做對不起兄弟的事。”
汪浩自稱是陸天明的兄弟,這讓陸天明有些意外。
過去,汪浩是不會把陸天明這樣出身的人放在眼裏的。陸天明一個典型的農家子弟,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考進了大學。
陸天明一考改變自己的命運,隻不過是把自己頭上戴著的一頂“農民”帽子摘了下去。他的家庭、社會關係將決定他與汪浩永遠不會是同一類的人。
但是現在,汪浩主動降低身份,一口一個“兄弟”叫著陸天明。不就是陸天明幫他實現了邀請溫玉來山南的願望了嗎?
“天明,不惜一切代價,做好接待工作。我們一定要打好開門紅這一仗。”汪浩叮囑陸天明道:“我們要讓正鼎的同誌感受到,我們是堅定的紅色傳承人。”
陸天明認真點頭,出其不意地問了一句,“汪書記與段宜欣熟悉嗎?”
“段宜欣?”汪浩遲疑了一下,說道:“見過一麵。這個歌手現在知名度不錯,有不少的影響。對了,她是小趙給我推薦的。”
“趙坤趙老板?”
“對。是他。”汪浩道:“小趙給我談了紅色經典宣傳的設想。我認為,他的設想恰好契合了我們目前的紀念廣場。開演唱會的目的,就是宣揚我們紅色紀念廣場,宣揚我們山南矢誌不渝的革命熱情。”
陸天明哦了一聲,道:“這方法不錯,應該能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天明啊,還得靠你支持!”汪浩重重地拍了拍陸天明的肩膀,一語雙關說道:“一切才剛剛開始啊!”
汪浩的設想,是利用演唱會,把紅色經典歌曲推向一個新高潮。他不但要開演唱會,還要發動山南的群眾傳唱紅色歌曲。
按汪浩的計劃,他要將山南變成一個紅色的海洋。
陸天明當然明白,汪浩所做的這一切,掩蓋的其實就兩個字——權力。
突然,汪浩滿臉擔憂道:“天明,我們的接待能力怎麽樣啊?”
陸天明道:“應該能應付。”
“這不是應付的問題啊。我認為,有必要增加接待力量。因為這接待工作啊,直接影響到來訪同誌的第一印象。我看,是不是把其他問題放一放,讓有接待經驗的同誌都充實到一線去?”
陸天明一下就聽出來了他話裏的弦外之音。
“汪書記的意思是,讓範芳同誌來主持接待工作?”
他刻意用了“同誌”的稱唿。
汪浩沉吟著道:“我們當前的任務,就是做好全國來山南客人的接待工作。接待不能馬虎啊。某些時候,接待工作有外交的作用。”
他隻字不提範芳的名字,但每一句話,無不都在暗示著什麽。
“同誌之間的矛盾,是內部矛盾。”汪浩笑笑道:“沒有解決不了的矛盾嘛。”
陸天明點了點頭道:“汪書記,我明白了。我這就去安排。”
有著強大人脈資源的汪浩,已經從一些秘密渠道得知,高層在選拔未來接班人的決策上,天平已經往溫玉這一邊傾斜。
這是汪浩最不願意接受的結果。甚至因此感受到屈辱。
在燕京大小圈子裏,汪浩無論是個人文化修養,還是工作能力,都遠勝溫玉。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溫玉還在秦老身邊擔任生活秘書的時候,汪浩已經在年輕幹部中嶄露頭角。他處處給人一種精力旺盛,意氣風發的感覺。
他是當時全國他們這個年齡段為數不多的司局級幹部。他被視為最有前途的年輕幹部,是許多人欽慕的年輕人。
而溫玉,一直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甚至很多人還不知道有他這麽一個人。
他們同時進入選拔序列,同時到地方基層鍛煉。這些安排,都是傳統。
在大多數人看來,溫玉遠非汪浩對手。汪浩才是最具有前途的人。
然而,一切都在燕京組織部門安排的考察後,發生了悄然轉變。
溫玉的比重陡然上升。
沒人知道溫玉的比重為何突然之間重了不少。不過有一條未經證實的消息說,高層之所以選擇溫玉,就是因為溫玉不像汪浩那樣頭角崢嶸。
溫玉少言語,而且不像汪浩那樣對政治充滿了狂熱的追求。
有人形容說,高層選擇溫玉,更多是看中溫玉未來比汪浩更好拿捏。
溫玉脫穎而出,預示著汪浩將無緣未來最有前途的人。
汪浩非常清楚,高層一旦決定了的事,幾乎很難再有改變。
那麽,現在接近溫玉,與溫玉搞好關係,努力把自己變成溫玉最信任的人,顯得尤為重要。
當然,汪浩還沒絕望。他知道改變的命運的機會無處不在。他隻能把自己與溫玉捆綁在一起。這樣,一旦溫玉遇到挫折,他便可以取而代之。
於是,溫玉來給他站台,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他要讓外界的人有一個錯覺,他與溫玉的關係非常好。
汪浩當然不會知道,造成他失意高層選拔,原因就在於紅色紀念廣場上。
據聞,高層對紅色紀念廣場褒貶不一。有讚揚他是個信念堅定,會將紅色大旗高舉到底的人。也有人批評他借著紅色理念,有走迴頭路的企圖。
最終,批評的意見占了上風。汪浩便從頂峰跌落下來。
“天明,你確定?”
“確定。”陸天明認真告訴他道:“我今天接到正鼎縣委辦的電話。他們給我傳達了溫玉來山南的決定。”
“很好。”汪浩搓著雙手道:“天明,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吧?”
陸天明道:“汪書記你放心。一切準備就緒。對了,今天文化局來找我,說是要舉辦紅色經典演唱會。我已經批示了同意,並且要求演唱會必須在正鼎方麵的同誌來的當晚舉行。”
“好!我讚同。”汪浩笑了起來,道:“我們的誠意,他們能夠很感受得到。”
紅色紀念廣場一期工程完工之後,汪浩便迫不及待廣發邀請函。
讓人意外的是,邀請函都像泥牛入海一樣,不見任何動靜。
汪浩知道,這是因為燕京有消息傳出來,高層對他打造紅色紀念廣場的做法,並不欣賞。
消息真假難以確定。但卻讓所有接到邀請函的人遲疑了。大家都在心照不宣的觀望,沒有一個人主動迴應山南縣的邀請。
溫玉如果能按約到來,就會形成一個破局的效應。
局麵一破,觀望的人便會蜂擁而至。汪浩就要借著這樣的一個機會,意圖東山再起。
溫玉到山南,就是一個風向。
“天明,這件事上,你立下了汗馬功勞。”汪浩掩飾不住興奮說道:“我們兄弟還是兄弟,兄弟齊心,其義斷金啊。”
陸天明微微一笑道:“汪書記,我是你的助手啊。”
“什麽助手不助手的?你是兄弟,怎麽是助手。”汪浩哈哈大笑起來,“我汪浩這輩子可以自豪地宣稱,從來不做對不起兄弟的事。”
汪浩自稱是陸天明的兄弟,這讓陸天明有些意外。
過去,汪浩是不會把陸天明這樣出身的人放在眼裏的。陸天明一個典型的農家子弟,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考進了大學。
陸天明一考改變自己的命運,隻不過是把自己頭上戴著的一頂“農民”帽子摘了下去。他的家庭、社會關係將決定他與汪浩永遠不會是同一類的人。
但是現在,汪浩主動降低身份,一口一個“兄弟”叫著陸天明。不就是陸天明幫他實現了邀請溫玉來山南的願望了嗎?
“天明,不惜一切代價,做好接待工作。我們一定要打好開門紅這一仗。”汪浩叮囑陸天明道:“我們要讓正鼎的同誌感受到,我們是堅定的紅色傳承人。”
陸天明認真點頭,出其不意地問了一句,“汪書記與段宜欣熟悉嗎?”
“段宜欣?”汪浩遲疑了一下,說道:“見過一麵。這個歌手現在知名度不錯,有不少的影響。對了,她是小趙給我推薦的。”
“趙坤趙老板?”
“對。是他。”汪浩道:“小趙給我談了紅色經典宣傳的設想。我認為,他的設想恰好契合了我們目前的紀念廣場。開演唱會的目的,就是宣揚我們紅色紀念廣場,宣揚我們山南矢誌不渝的革命熱情。”
陸天明哦了一聲,道:“這方法不錯,應該能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天明啊,還得靠你支持!”汪浩重重地拍了拍陸天明的肩膀,一語雙關說道:“一切才剛剛開始啊!”
汪浩的設想,是利用演唱會,把紅色經典歌曲推向一個新高潮。他不但要開演唱會,還要發動山南的群眾傳唱紅色歌曲。
按汪浩的計劃,他要將山南變成一個紅色的海洋。
陸天明當然明白,汪浩所做的這一切,掩蓋的其實就兩個字——權力。
突然,汪浩滿臉擔憂道:“天明,我們的接待能力怎麽樣啊?”
陸天明道:“應該能應付。”
“這不是應付的問題啊。我認為,有必要增加接待力量。因為這接待工作啊,直接影響到來訪同誌的第一印象。我看,是不是把其他問題放一放,讓有接待經驗的同誌都充實到一線去?”
陸天明一下就聽出來了他話裏的弦外之音。
“汪書記的意思是,讓範芳同誌來主持接待工作?”
他刻意用了“同誌”的稱唿。
汪浩沉吟著道:“我們當前的任務,就是做好全國來山南客人的接待工作。接待不能馬虎啊。某些時候,接待工作有外交的作用。”
他隻字不提範芳的名字,但每一句話,無不都在暗示著什麽。
“同誌之間的矛盾,是內部矛盾。”汪浩笑笑道:“沒有解決不了的矛盾嘛。”
陸天明點了點頭道:“汪書記,我明白了。我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