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安史之亂-上
曆朝穿越:開局老朱降臨 作者:平凡的碼字機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樂朱棣見李世民如臨大敵的模樣頓時嘿嘿一笑道:“說起這千古半帝李隆基,那可是曆史上唯一盛世的締造人啊!”
縱觀整個曆史,這個盛世那個盛世的,實際上隻有李隆基在位時期的開元盛世才是真正屬於百姓的盛世。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家家戶戶都有餘糧,在李隆基在位時的初期,大唐可謂是四海升平。
隻可惜,在李隆基封禪之後,一切就開始漸漸改變了。
“哎!”
想到此處,永樂朱棣搖了搖頭,隨後便跟李世民說起了唐玄宗李隆基封禪之後的事情。
封禪之後的李隆基就仿佛是被人奪舍了一般,一日殺三子、搶奪兒媳、昏聵怠政等等。
再加上睿宗時期的均田製度漸漸崩壞,各地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各州郡屹然成為了一個個獨立的軍閥。
在那樣的情況之下,一個叫安祿山的人趁勢而起。
他憑借著極高的情商從一個死刑犯踏足軍旅生涯,在此期間,他把賺來的錢全部拿去賄賂朝臣。
就這樣,在朝臣你一嘴我一嘴的誇讚下,他自然是一步一步的走上了朝堂。
在朝堂上,安祿山憑借自己的情商也是越來越得到唐玄宗的信任,為了討玄宗歡心,45歲的安祿山更是請求拜29歲的楊貴妃為義母。
後來,安祿山每次進宮朝見,更是先拜楊貴妃再拜李隆基。
對此安祿山的說法是:臣是胡人,胡人把母親放在前麵,把父親放在後麵。
聽聞此言後,李隆基龍顏大悅,再次對安祿山下了封賞。
就這樣,安祿山漸漸踏足了權力的巔峰,最後也是成為了三鎮節度使和禦史大夫,更是被封了王!
(三鎮節度使,相當於安祿山掌握了大唐三分之一的精銳兵力。)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安祿山還是不敢造反,因為還有一頭攔路的猛虎橫在前方,那就是宰相李林甫。
雖然李林甫劣跡斑斑,但其人生的一顆玲瓏心,不僅將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條,滿朝文武在他的眼中,都如同透明人一般。
唐玄宗隻要眉頭一皺,李林甫就能猜個七七八八,因為此人,安祿山隻能按耐住自己的野心。
不過這樣的狀況持續到李林甫死後,安祿山終於迎來了轉機。
因為這個時候,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上位了。
楊國忠此人,少時嗜賭好酒、不學無術,為親黨所鄙視。
在楊貴妃的幫助之下,李隆基卻給了楊國忠十五個職位。
有了職位的楊國忠自然是開始了一番騷操作,他主動發起了兩次對南詔國(雲南)的戰爭。
兩次大敗致使死傷的大唐精銳高達二十餘萬,然而楊國忠卻偽造勝利上報李隆基。
麵對關中地區的水災和饑荒,楊國忠更是拿出一個稻穀對李隆基說百姓好著呢!
就這樣,楊國忠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宰相的位置。
然而這一切都被安祿山看在眼裏,看到一個草包都能把持朝政之後,他的野心再也按耐不住了,於是他就聯係上了自己的發小史思明。
二人磋商一番後,便打出了清君側,鏟除楊國忠的旗號,開始發動了叛亂。
至此,一場著名的動亂拉開了帷幕。
安史之亂!
砰!!!
聽到這裏,李世民再也按耐不住小暴脾氣,破口大罵道:“廢物!畜生!朕要砍了這個廢物!”
“老李啊,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永樂朱棣見狀連忙拍著李世民的背讓對方先消消氣。
他這大招還沒放出來呢!
李世民見狀擺了擺手,連忙道:“朱老四你接著說,朕頂的住!”
“行!”永樂朱棣見狀又接著說了下去。
安祿山初期的造反之路確實是一片順利,和平太久的大唐根本不會想到會有戰爭發生。
僅僅三天時間,安祿山就控製了整個河北地區,隨後更是攻入了東都洛陽。
就在大唐北方丟失一半的情況下,名將郭子儀登場了!
郭子儀率領軍隊在河北打的史思明汗流浹背,就連安祿山的主力也被攔在了潼關久攻不下。
在這個時候,楊國忠又站了出來,他不能允許武官集團在這個時期做大影響他的權柄。
在他的蠱惑下,李隆基先後斬了高仙芝、封常清兩位大將,隨後又把鎮守潼關的歌舒翰逼出去迎戰。
潼關一戰,二十萬唐軍僅僅八千人逃迴。
趁此機會,安祿山帶兵直奔長安,麵對這樣的情況,李隆基隻能舉著禦駕親征的名頭帶著楊貴妃和三千禁軍再次跑路。
就這樣,李隆基等人一路跑到了馬嵬驛,在這個地方,禁軍首領陳玄禮突然發動了兵變,矛頭直指楊國忠。
麵對這樣的情況,楊國忠自然是被大卸八塊,然而陳玄禮卻並沒有善罷甘休,而是繼續包圍了李隆基的住處讓其交出楊玉環。
麵對這樣的情況,李隆基自知難以善了,隻好命令高力士把楊貴妃引到佛堂前,用繩子將其勒死。
聽到這裏,李世民可惜的一拍大腿,懊惱道:“糊塗!糊塗啊!怎麽不把李隆基給朕砍了?”
永樂朱棣聞言沒好氣的說道:“人家還是皇帝呢?誰敢砍啊?”
“哼!”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隨後問道:“然後呢?”
“你好歹讓我歇會吧!”永樂朱棣聞言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看著江塵道:“塵弟你接著說。”
“行!”見到眾人的目光向自己看起,江塵便接著朱棣的話接著說了下去。
在楊貴妃死後,李隆基也終於借此安撫好了禁軍,然而此時的大唐早已經是動蕩不堪。
由於雙方都認為對方是叛軍,所以安祿山和唐軍打的是如火如荼,百姓可就受苦了。
百裏荒廢、千裏蕭條,在那樣的情況下,易子而食的事情更是常有發生。
“你…你說易…子而食?”李世民的嘴唇微微顫抖。
見到江塵點頭之後,李世民宛如被抽空了精氣神般軟倒在躺椅上,口中念念有詞道:“不能吃啊,不能吃啊…”
這樣的事情一旦開了先河,那接下來的世道會變成什麽樣?
李世民的臉色蒼白如紙,汗水不自覺的淌了下來。
“哎!”江塵見狀則是沉重的說道:“不吃他們就要餓死啊!”
……….
……….
縱觀整個曆史,這個盛世那個盛世的,實際上隻有李隆基在位時期的開元盛世才是真正屬於百姓的盛世。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家家戶戶都有餘糧,在李隆基在位時的初期,大唐可謂是四海升平。
隻可惜,在李隆基封禪之後,一切就開始漸漸改變了。
“哎!”
想到此處,永樂朱棣搖了搖頭,隨後便跟李世民說起了唐玄宗李隆基封禪之後的事情。
封禪之後的李隆基就仿佛是被人奪舍了一般,一日殺三子、搶奪兒媳、昏聵怠政等等。
再加上睿宗時期的均田製度漸漸崩壞,各地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各州郡屹然成為了一個個獨立的軍閥。
在那樣的情況之下,一個叫安祿山的人趁勢而起。
他憑借著極高的情商從一個死刑犯踏足軍旅生涯,在此期間,他把賺來的錢全部拿去賄賂朝臣。
就這樣,在朝臣你一嘴我一嘴的誇讚下,他自然是一步一步的走上了朝堂。
在朝堂上,安祿山憑借自己的情商也是越來越得到唐玄宗的信任,為了討玄宗歡心,45歲的安祿山更是請求拜29歲的楊貴妃為義母。
後來,安祿山每次進宮朝見,更是先拜楊貴妃再拜李隆基。
對此安祿山的說法是:臣是胡人,胡人把母親放在前麵,把父親放在後麵。
聽聞此言後,李隆基龍顏大悅,再次對安祿山下了封賞。
就這樣,安祿山漸漸踏足了權力的巔峰,最後也是成為了三鎮節度使和禦史大夫,更是被封了王!
(三鎮節度使,相當於安祿山掌握了大唐三分之一的精銳兵力。)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安祿山還是不敢造反,因為還有一頭攔路的猛虎橫在前方,那就是宰相李林甫。
雖然李林甫劣跡斑斑,但其人生的一顆玲瓏心,不僅將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條,滿朝文武在他的眼中,都如同透明人一般。
唐玄宗隻要眉頭一皺,李林甫就能猜個七七八八,因為此人,安祿山隻能按耐住自己的野心。
不過這樣的狀況持續到李林甫死後,安祿山終於迎來了轉機。
因為這個時候,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上位了。
楊國忠此人,少時嗜賭好酒、不學無術,為親黨所鄙視。
在楊貴妃的幫助之下,李隆基卻給了楊國忠十五個職位。
有了職位的楊國忠自然是開始了一番騷操作,他主動發起了兩次對南詔國(雲南)的戰爭。
兩次大敗致使死傷的大唐精銳高達二十餘萬,然而楊國忠卻偽造勝利上報李隆基。
麵對關中地區的水災和饑荒,楊國忠更是拿出一個稻穀對李隆基說百姓好著呢!
就這樣,楊國忠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宰相的位置。
然而這一切都被安祿山看在眼裏,看到一個草包都能把持朝政之後,他的野心再也按耐不住了,於是他就聯係上了自己的發小史思明。
二人磋商一番後,便打出了清君側,鏟除楊國忠的旗號,開始發動了叛亂。
至此,一場著名的動亂拉開了帷幕。
安史之亂!
砰!!!
聽到這裏,李世民再也按耐不住小暴脾氣,破口大罵道:“廢物!畜生!朕要砍了這個廢物!”
“老李啊,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永樂朱棣見狀連忙拍著李世民的背讓對方先消消氣。
他這大招還沒放出來呢!
李世民見狀擺了擺手,連忙道:“朱老四你接著說,朕頂的住!”
“行!”永樂朱棣見狀又接著說了下去。
安祿山初期的造反之路確實是一片順利,和平太久的大唐根本不會想到會有戰爭發生。
僅僅三天時間,安祿山就控製了整個河北地區,隨後更是攻入了東都洛陽。
就在大唐北方丟失一半的情況下,名將郭子儀登場了!
郭子儀率領軍隊在河北打的史思明汗流浹背,就連安祿山的主力也被攔在了潼關久攻不下。
在這個時候,楊國忠又站了出來,他不能允許武官集團在這個時期做大影響他的權柄。
在他的蠱惑下,李隆基先後斬了高仙芝、封常清兩位大將,隨後又把鎮守潼關的歌舒翰逼出去迎戰。
潼關一戰,二十萬唐軍僅僅八千人逃迴。
趁此機會,安祿山帶兵直奔長安,麵對這樣的情況,李隆基隻能舉著禦駕親征的名頭帶著楊貴妃和三千禁軍再次跑路。
就這樣,李隆基等人一路跑到了馬嵬驛,在這個地方,禁軍首領陳玄禮突然發動了兵變,矛頭直指楊國忠。
麵對這樣的情況,楊國忠自然是被大卸八塊,然而陳玄禮卻並沒有善罷甘休,而是繼續包圍了李隆基的住處讓其交出楊玉環。
麵對這樣的情況,李隆基自知難以善了,隻好命令高力士把楊貴妃引到佛堂前,用繩子將其勒死。
聽到這裏,李世民可惜的一拍大腿,懊惱道:“糊塗!糊塗啊!怎麽不把李隆基給朕砍了?”
永樂朱棣聞言沒好氣的說道:“人家還是皇帝呢?誰敢砍啊?”
“哼!”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隨後問道:“然後呢?”
“你好歹讓我歇會吧!”永樂朱棣聞言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看著江塵道:“塵弟你接著說。”
“行!”見到眾人的目光向自己看起,江塵便接著朱棣的話接著說了下去。
在楊貴妃死後,李隆基也終於借此安撫好了禁軍,然而此時的大唐早已經是動蕩不堪。
由於雙方都認為對方是叛軍,所以安祿山和唐軍打的是如火如荼,百姓可就受苦了。
百裏荒廢、千裏蕭條,在那樣的情況下,易子而食的事情更是常有發生。
“你…你說易…子而食?”李世民的嘴唇微微顫抖。
見到江塵點頭之後,李世民宛如被抽空了精氣神般軟倒在躺椅上,口中念念有詞道:“不能吃啊,不能吃啊…”
這樣的事情一旦開了先河,那接下來的世道會變成什麽樣?
李世民的臉色蒼白如紙,汗水不自覺的淌了下來。
“哎!”江塵見狀則是沉重的說道:“不吃他們就要餓死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