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戰將起
曆朝穿越:開局老朱降臨 作者:平凡的碼字機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海關。
作為天下第一雄關,山海關地勢險要,城牆高大厚實,牆上布滿了各種防禦設施,如箭樓、炮台、了望塔等。
多爾袞等人站在山海關的城樓上,望著關外的景色,心中充滿了感慨。
踏踏踏!
腳步聲響起。
吳三桂帶著遼東巡撫黎玉田和山海關總兵高第等一眾官員走了過來。
“吳三桂,恭迎攝政王!”
“恭迎攝政王!”
多爾袞聞言哈哈一笑,轉過頭來看著吳三桂道:“吳大將軍這些年可沒少讓我頭疼啊!”
吳三桂苦笑著擺了擺手,連忙解釋道:“當初立場不同,還望攝政王體諒!”話罷,他又指了指身旁的二人,說出了幾人想要投奔多爾袞的想法。
多爾袞見狀嘴角微挑,對於吳三桂等人的選擇並不意外。
當今天下無非就是大明、大順、大西和他們大清四方勢力在爭鬥罷了,而大明已失其鹿,大順又失其主。
至於大西?憑他大清手下的八旗大軍,彈指間就能讓對方灰飛煙滅!
念及此處,多爾袞哈哈一笑,對吳三桂等人說道:“我大清接受你們的投奔!”
看到吳三桂欲言又止的模樣,多爾袞又說道:“吳大將軍放心,待我們攻破京師,我便許你藩王之位!”
“那就多謝攝政王了!”吳三桂聽後頓時喜笑顏開。
如今雙方兵馬足有十五萬之巨,攻破京師那是輕而易舉啊!
“哈哈哈哈!”
多爾袞佇立在山海關上放聲大笑,仿佛已經看到了大清一統江山的時日!
……….
卯時,紫禁城外。
轟隆!
轟隆隆!
大明此刻傾巢而出!
兩萬重甲騎兵浩浩蕩蕩的走在前方開路,後麵則是神機營、三千營、五軍營、步兵營、炮車營、翻鬥飛行軍團等等。
陸地空軍一共八萬兵馬浩浩蕩蕩地朝著山海關開赴而去,而在渤海灣內,還有兩萬大明艦隊已經朝著建奴的老巢直撲過去!
這一波水、陸、空三棲作戰,大明誓必要讓對方首尾不能相顧!
與此同時,東、西兩廠的太監和錦衣衛也在沿路搜捕吳三桂一方的探子。
明軍從紫禁城到山海關總路程三百公裏,為了保存體力,眾將領決定在三日之內趕到。
這一次明軍可不再是之前的三板斧,他們帶來了兵部的最新研發,點火炸藥包以及鋼鐵洪流!
翻鬥飛行軍團此刻的戰鬥配置為每個熱氣球中:士兵*5、炸藥包*2、燃燒瓶*10、彈藥每人40發!
而陸地上除了傳統的火器部隊外,新的炮車營裏,所有戰車全部換成了鐵包木,並且裏麵加裝了兩台輕型火炮,在戰車的底部,避震、橡膠輪胎,全部安排上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依然是使用馬作為動力係統,並且馬的數量還不能少。
不過洪武朝如今聚集了大量的墨家弟子,相信總有一天能夠獲得技術上的突破。
而有了這兩種東西之後,對於攻打山海關,朱元璋是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八萬打十五萬還是主動進攻,也隻有他們敢這麽幹了!
渤海灣。
“揚帆!”
“啟航!”
數百艘大船浩浩蕩蕩的漂浮在水麵上,由馮勝帶著常家兄弟直插遼東境內,等山海關的戰鬥打響,他們就會立刻開始登陸偷襲!
甲板上。
迎著獵獵的海風,馮勝等人的眼中閃爍著暴虐的殺意!
“傳我命令!”
“殺光!燒光!搶光!”
“遵命!!”
……….
一日後,山海關。
“報~”
就在多爾袞和吳三桂等人整兵準備出發之時,一個有些狼狽的探馬闖入了軍營之中。
吳三桂見狀眉頭一皺,問道:“怎麽了?”
“將軍,明軍從紫禁城出來了,而且是直奔我們而來!”
“什麽?”吳三桂聞言一驚,這狗日的朱由檢果然要拿他開刀啊!
隨後他又怒斥道:“為什麽現在才來稟報?”
探子聞言哭喪著臉道:“錦衣衛和太監們緊追不舍,兄弟們都折了!”
“哼!”吳三桂聞言冷哼一聲,眼中陰晴不定。
多爾袞這時在旁邊哈哈一笑,寬慰道:“吳大將軍何必擔憂,他們出來不正合了我們的意嗎?”
“隻要他們敢出城,我軍就可以將其一舉消滅,這樣一來,北京城不攻自破!”
吳三桂麵色稍緩,但還是有些擔心,連忙看向探子問道:“明軍出動了多少人?”
探子連忙迴答道:“迴將軍,至少八萬,並且他們距離永平恐怕隻有不到百裏路了!”
“什麽?哪來的八萬大軍?”吳三桂懵了,大明不是在平叛嗎?怎麽紫禁城還有這麽多兵馬?
多爾袞此時也有些驚訝,他本來以為紫禁城最多也就兩三萬人馬,卻沒想到對方竟然還能派出八萬大軍!
“不對勁!”
多爾袞眼睛一眯,難道說他們入關的消息已經被大明知曉了?否則,為何會突然出現八萬大軍?
想到此處,他忍不住冷冷地看著吳三桂,不滿道:“看來你這山海關有不少老鼠啊?”
吳三桂聞言頓時一臉苦笑,連忙拱手道:“還請攝政王助我!”
見到對方態度端正,多爾袞微微頜首道:“吳大將軍盡管放心,你有五萬關寧鐵騎,我有十萬八旗勇士,何愁滅不了他們?“
“既然他們敢來,那就不用迴去了!”話罷,多爾袞的眼中硝煙彌漫,這一戰過後,他大清就該坐一坐江山了!
吳三桂一聽也是,己方十五萬精兵強將,打八萬明軍還不是手到擒來?
“集結兵馬吧!”
“我大清在後為你掠陣!”
“是!”吳三桂聞言麵容抽搐,咬牙領命。雖然知道對方的打算,但是他也沒有了選擇的餘地。
“傳我命令!”
”集合!”
邁步走出營帳後,吳三桂連忙開始整合自己的兵馬,準備前去迎擊大明的軍隊。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明軍也進入了戰鬥預備狀態,戰鬥一觸即發!
……….
……….
作為天下第一雄關,山海關地勢險要,城牆高大厚實,牆上布滿了各種防禦設施,如箭樓、炮台、了望塔等。
多爾袞等人站在山海關的城樓上,望著關外的景色,心中充滿了感慨。
踏踏踏!
腳步聲響起。
吳三桂帶著遼東巡撫黎玉田和山海關總兵高第等一眾官員走了過來。
“吳三桂,恭迎攝政王!”
“恭迎攝政王!”
多爾袞聞言哈哈一笑,轉過頭來看著吳三桂道:“吳大將軍這些年可沒少讓我頭疼啊!”
吳三桂苦笑著擺了擺手,連忙解釋道:“當初立場不同,還望攝政王體諒!”話罷,他又指了指身旁的二人,說出了幾人想要投奔多爾袞的想法。
多爾袞見狀嘴角微挑,對於吳三桂等人的選擇並不意外。
當今天下無非就是大明、大順、大西和他們大清四方勢力在爭鬥罷了,而大明已失其鹿,大順又失其主。
至於大西?憑他大清手下的八旗大軍,彈指間就能讓對方灰飛煙滅!
念及此處,多爾袞哈哈一笑,對吳三桂等人說道:“我大清接受你們的投奔!”
看到吳三桂欲言又止的模樣,多爾袞又說道:“吳大將軍放心,待我們攻破京師,我便許你藩王之位!”
“那就多謝攝政王了!”吳三桂聽後頓時喜笑顏開。
如今雙方兵馬足有十五萬之巨,攻破京師那是輕而易舉啊!
“哈哈哈哈!”
多爾袞佇立在山海關上放聲大笑,仿佛已經看到了大清一統江山的時日!
……….
卯時,紫禁城外。
轟隆!
轟隆隆!
大明此刻傾巢而出!
兩萬重甲騎兵浩浩蕩蕩的走在前方開路,後麵則是神機營、三千營、五軍營、步兵營、炮車營、翻鬥飛行軍團等等。
陸地空軍一共八萬兵馬浩浩蕩蕩地朝著山海關開赴而去,而在渤海灣內,還有兩萬大明艦隊已經朝著建奴的老巢直撲過去!
這一波水、陸、空三棲作戰,大明誓必要讓對方首尾不能相顧!
與此同時,東、西兩廠的太監和錦衣衛也在沿路搜捕吳三桂一方的探子。
明軍從紫禁城到山海關總路程三百公裏,為了保存體力,眾將領決定在三日之內趕到。
這一次明軍可不再是之前的三板斧,他們帶來了兵部的最新研發,點火炸藥包以及鋼鐵洪流!
翻鬥飛行軍團此刻的戰鬥配置為每個熱氣球中:士兵*5、炸藥包*2、燃燒瓶*10、彈藥每人40發!
而陸地上除了傳統的火器部隊外,新的炮車營裏,所有戰車全部換成了鐵包木,並且裏麵加裝了兩台輕型火炮,在戰車的底部,避震、橡膠輪胎,全部安排上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依然是使用馬作為動力係統,並且馬的數量還不能少。
不過洪武朝如今聚集了大量的墨家弟子,相信總有一天能夠獲得技術上的突破。
而有了這兩種東西之後,對於攻打山海關,朱元璋是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八萬打十五萬還是主動進攻,也隻有他們敢這麽幹了!
渤海灣。
“揚帆!”
“啟航!”
數百艘大船浩浩蕩蕩的漂浮在水麵上,由馮勝帶著常家兄弟直插遼東境內,等山海關的戰鬥打響,他們就會立刻開始登陸偷襲!
甲板上。
迎著獵獵的海風,馮勝等人的眼中閃爍著暴虐的殺意!
“傳我命令!”
“殺光!燒光!搶光!”
“遵命!!”
……….
一日後,山海關。
“報~”
就在多爾袞和吳三桂等人整兵準備出發之時,一個有些狼狽的探馬闖入了軍營之中。
吳三桂見狀眉頭一皺,問道:“怎麽了?”
“將軍,明軍從紫禁城出來了,而且是直奔我們而來!”
“什麽?”吳三桂聞言一驚,這狗日的朱由檢果然要拿他開刀啊!
隨後他又怒斥道:“為什麽現在才來稟報?”
探子聞言哭喪著臉道:“錦衣衛和太監們緊追不舍,兄弟們都折了!”
“哼!”吳三桂聞言冷哼一聲,眼中陰晴不定。
多爾袞這時在旁邊哈哈一笑,寬慰道:“吳大將軍何必擔憂,他們出來不正合了我們的意嗎?”
“隻要他們敢出城,我軍就可以將其一舉消滅,這樣一來,北京城不攻自破!”
吳三桂麵色稍緩,但還是有些擔心,連忙看向探子問道:“明軍出動了多少人?”
探子連忙迴答道:“迴將軍,至少八萬,並且他們距離永平恐怕隻有不到百裏路了!”
“什麽?哪來的八萬大軍?”吳三桂懵了,大明不是在平叛嗎?怎麽紫禁城還有這麽多兵馬?
多爾袞此時也有些驚訝,他本來以為紫禁城最多也就兩三萬人馬,卻沒想到對方竟然還能派出八萬大軍!
“不對勁!”
多爾袞眼睛一眯,難道說他們入關的消息已經被大明知曉了?否則,為何會突然出現八萬大軍?
想到此處,他忍不住冷冷地看著吳三桂,不滿道:“看來你這山海關有不少老鼠啊?”
吳三桂聞言頓時一臉苦笑,連忙拱手道:“還請攝政王助我!”
見到對方態度端正,多爾袞微微頜首道:“吳大將軍盡管放心,你有五萬關寧鐵騎,我有十萬八旗勇士,何愁滅不了他們?“
“既然他們敢來,那就不用迴去了!”話罷,多爾袞的眼中硝煙彌漫,這一戰過後,他大清就該坐一坐江山了!
吳三桂一聽也是,己方十五萬精兵強將,打八萬明軍還不是手到擒來?
“集結兵馬吧!”
“我大清在後為你掠陣!”
“是!”吳三桂聞言麵容抽搐,咬牙領命。雖然知道對方的打算,但是他也沒有了選擇的餘地。
“傳我命令!”
”集合!”
邁步走出營帳後,吳三桂連忙開始整合自己的兵馬,準備前去迎擊大明的軍隊。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明軍也進入了戰鬥預備狀態,戰鬥一觸即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