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變故,把剛才劉毅越位欺君罔上,霸占漢獻帝寶雕弓引起的憤怒和波動都給壓了下去。
百官無聲,紛紛迴頭看向人群。
劉毅聲音更大了,帶著些許怒意:“蔡邕?!給我出來!”
當初冒險救出蔡邕一家,劉毅就是要救下蔡文姬這漢末才女,免於曆史的命運,誰知道,該來的不該來的,竟然都來了。
“蔡邕!”越想越氣,劉毅策馬往前,將漢獻帝給整個擋在了身後。
漢獻帝眉頭一皺,卻是敢怒不敢言。
這時有人驚唿:“蔡邕暈倒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往人群靠攏。
“看看去!”劉毅對荀彧使了個眼色,荀彧趕緊往人群中去查看。
不一會兒,荀彧就扶著蔡邕過來。
隻是急火攻心罷了,清醒過來,蔡邕淚流滿麵,一個勁的捶胸頓足。
仔細一聽,哭聲中好像在說什麽,是老夫害了小女……
劉毅皺眉,厲聲問道:“蔡邕,怎麽迴事!”
蔡邕跪地哭道:“大將軍,前陣子小女說要迴老家省親,沒想到……沒想到……”
劉毅嘴角一抽,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之前他可是記得告訴過蔡邕,就在洛陽安心搞文學,哪裏都不準去的。
結果這一家人是真的作死啊!
不過現在不是糾結這些事情的時候。
大漢有名的才女,豈能失落於匈奴之手?!
當即劉毅就迴頭對漢獻帝說道:“陛下,匈奴犯邊,是天大的事情,請陛下立刻迴宮,召集群臣,商議軍國大事!”
漢獻帝今天心情很不好,不過一想到匈奴犯邊,說不定劉毅又要帶兵出征,那時候他又能在朝中做許多大事,便又興奮起來。
劉毅這人太過霸道,現在又有了皇室宗親的光環,漢獻帝一時間還真不知道怎麽對付劉毅。
但劉毅如果不在洛陽城,那這洛陽城他劉協就能擁有一大半,操作空間很大。
想到這裏,漢獻帝立刻就答應:“就按大將軍的意思做,迴宮議事!”
早有太監扯著嗓子叫道:“陛下起駕!迴宮!”
文武百官又火急火燎隨大軍返迴洛陽皇宮。
漢獻帝再上朝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
宮人點著燭火,武士環立大殿。
劉毅一身戰甲帶著呂布、華雄等人上殿,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先領文武百官叩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獻帝抬手虛扶:“眾愛卿平身!”
群臣起身,分列兩邊。
漢獻帝正想要繼續說話,主持會議,但還沒開口,劉毅已經走出班列,麵向百官大聲說道:“匈奴犯邊,搶劫我大漢子民,此事事關重大,各位有沒有什麽建議,現在可以說說。”
漢獻帝眉頭一皺,萬分不爽。
這是他的台詞!
他這個皇帝的台詞!
劉毅竟然敢搶著說!
以前董卓在的時候,都不會搶他這個皇帝的台詞啊!
欺君罔上,實在可恨!
漢獻帝咬著後槽牙盯著劉毅,拳頭攥得死死的,但劉毅如一座大山站在他前麵,漢獻帝也隻能敢怒不敢言。
文武百官、滿朝公卿也都低著頭不敢亂說,對這種場麵也早就習慣了。
隻見荀彧走了出來,行禮說道:“當今天災連年,百姓民不聊生,朝廷糧食短缺,連月征戰,大軍疲憊,大將軍應該休養生息,明年再起兵。至於匈奴那邊,大將軍可以遣使節前往詢問,並以重金贖迴蔡文姬。”
劉毅眉頭一挑。
“什麽?”
“匈奴反叛,殺戮我大漢百姓,搶我大漢才女,我還要給他們錢,讓他們送人迴來?”
聲音在大殿迴蕩,誰都能聽出劉毅話中的憤怒語氣。
不過荀彧卻不怕,依舊點頭,說道:“不錯。匈奴之患,不過是皮毛之疾,但大漢內部諸侯割據,才是真正緊要的事情。朝廷現在連大漢內部都無法平定,又豈能管得了塞外匈奴?能夠用錢就辦好的事情,我以為不需要引動刀兵,派遣大軍。”
這話也的確是這麽一個道理。
沒有記錯的話,曆史上的蔡文姬,也是曹操用金錢贖迴來的。
但劉毅就是覺得不爽。
太憋屈了!
堂堂大漢,怎能讓一群癟三跳腳,搶人!
“我如果一定要動兵呢?”
此話一出,除了漢獻帝激動的想要直接同意,點頭之外,滿朝文武不吭聲,隻有荀彧麵露難色。
隻見荀彧幹脆盯著劉毅,大聲說道:
“大將軍一定要動兵,那我請問大將軍,北征匈奴,需要動多少兵?朝廷未定,內憂外患,大將軍領兵多了,諸侯如果來攻,關內無兵可用。大將軍領的兵少了,如何遠征匈奴?”
“匈奴之患,並非一兩年,也不是一兩百年的事情,大將軍就算大軍北征,打敗匈奴,又能如何?匈奴今日稱臣,明日又反,後日稱臣,再後又反,如此往複,徒勞大軍!”
“當務之急,依舊是穩固內政,中興大漢,等大漢中興再伐匈奴,方才是長久之計。”
“今大將軍為匈奴一時犯邊,卻讓大軍奔波,勞民傷財,卻不能真正安定匈奴,實在是不智之舉!”
“請大將軍三思!”
一番話下來,大殿之中死寂無聲。
劉毅知道荀彧說的的確是個問題。
匈奴問題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就算是千年之後,也沒有真正徹底解決,但如果什麽都不做,劉毅覺得很不爽。
特別是蔡文姬被匈奴左賢王抓住,失身於賊,讓劉毅覺得更不爽。
“諸位大臣,沒有別的意見嗎?”劉毅深吸口氣,又看向文武百官。
滿朝公卿,文武百官紛紛出列,說道:“臣等讚同光祿大夫所言!”
劉毅沉默。
的確,現在真不是出兵的時候。
自從十八路諸侯討董以來,大軍幾乎就沒怎麽停歇過,朝廷和軍隊都已經疲憊,經不起戰鬥。
更何況正如荀彧所說,和匈奴的戰鬥是看不見盡頭的,誰也不知道這一去會用多久的時間,的確是勞民傷財。
最重要的是,劉毅現在也沒什麽財,傷不起。
更何況,一旦他動大軍去打匈奴,那麽袁紹和曹操難免不會趁虛而入。
總之一句話,征討匈奴,百害而隻有一利,風險太大,不劃算。
可劉毅就是按不下這口氣。
“玄德,你覺得呢?”劉毅又看向劉備。
劉備想了想,說道:“我也覺得現在遠征匈奴不利,如光祿大夫所言,可用金錢贖迴蔡文姬。”
劉毅眉頭緊皺,又迴頭看向漢獻帝。
卻見漢獻帝坐在龍椅上,麵帶笑容,似乎在等著看劉毅的笑話。
劉毅心中一哼,抬手問道:“陛下,軍國大事,事關大漢威嚴,陛下覺得該如何做?”
漢獻帝巴不得劉毅領兵出征,劉毅出征,朝中空虛,領兵出征,中原空虛,空虛,就容易出亂子,出亂子,他才有機會重掌大權。
當即漢獻帝就嚴肅的說道:“大漢天威不可冒犯,維護大漢尊嚴,征討匈奴,是大將軍的職責。”
劉毅點頭自語:“對,陛下說得對,臣必當維護大漢尊嚴,出兵征討匈奴!”
說到這,劉毅看向公卿百官,大聲道:“大漢,是大家的大漢,值此為難之際,文武百官,滿朝公卿,當團結一致,共同對外!陛下有旨,為支援大漢征討匈奴,公卿百官,有人出人,無人出錢,限令三日之內,到大將軍府捐款,捐人,三日之後,出征匈奴!”
此話一出,滿堂皆靜。
漢獻帝更是差點跳起來。
朕什麽時候下旨了!
劉毅你個逆賊,當著大家的麵假傳聖旨是吧!
太放肆了!
百官無聲,紛紛迴頭看向人群。
劉毅聲音更大了,帶著些許怒意:“蔡邕?!給我出來!”
當初冒險救出蔡邕一家,劉毅就是要救下蔡文姬這漢末才女,免於曆史的命運,誰知道,該來的不該來的,竟然都來了。
“蔡邕!”越想越氣,劉毅策馬往前,將漢獻帝給整個擋在了身後。
漢獻帝眉頭一皺,卻是敢怒不敢言。
這時有人驚唿:“蔡邕暈倒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往人群靠攏。
“看看去!”劉毅對荀彧使了個眼色,荀彧趕緊往人群中去查看。
不一會兒,荀彧就扶著蔡邕過來。
隻是急火攻心罷了,清醒過來,蔡邕淚流滿麵,一個勁的捶胸頓足。
仔細一聽,哭聲中好像在說什麽,是老夫害了小女……
劉毅皺眉,厲聲問道:“蔡邕,怎麽迴事!”
蔡邕跪地哭道:“大將軍,前陣子小女說要迴老家省親,沒想到……沒想到……”
劉毅嘴角一抽,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之前他可是記得告訴過蔡邕,就在洛陽安心搞文學,哪裏都不準去的。
結果這一家人是真的作死啊!
不過現在不是糾結這些事情的時候。
大漢有名的才女,豈能失落於匈奴之手?!
當即劉毅就迴頭對漢獻帝說道:“陛下,匈奴犯邊,是天大的事情,請陛下立刻迴宮,召集群臣,商議軍國大事!”
漢獻帝今天心情很不好,不過一想到匈奴犯邊,說不定劉毅又要帶兵出征,那時候他又能在朝中做許多大事,便又興奮起來。
劉毅這人太過霸道,現在又有了皇室宗親的光環,漢獻帝一時間還真不知道怎麽對付劉毅。
但劉毅如果不在洛陽城,那這洛陽城他劉協就能擁有一大半,操作空間很大。
想到這裏,漢獻帝立刻就答應:“就按大將軍的意思做,迴宮議事!”
早有太監扯著嗓子叫道:“陛下起駕!迴宮!”
文武百官又火急火燎隨大軍返迴洛陽皇宮。
漢獻帝再上朝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
宮人點著燭火,武士環立大殿。
劉毅一身戰甲帶著呂布、華雄等人上殿,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先領文武百官叩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獻帝抬手虛扶:“眾愛卿平身!”
群臣起身,分列兩邊。
漢獻帝正想要繼續說話,主持會議,但還沒開口,劉毅已經走出班列,麵向百官大聲說道:“匈奴犯邊,搶劫我大漢子民,此事事關重大,各位有沒有什麽建議,現在可以說說。”
漢獻帝眉頭一皺,萬分不爽。
這是他的台詞!
他這個皇帝的台詞!
劉毅竟然敢搶著說!
以前董卓在的時候,都不會搶他這個皇帝的台詞啊!
欺君罔上,實在可恨!
漢獻帝咬著後槽牙盯著劉毅,拳頭攥得死死的,但劉毅如一座大山站在他前麵,漢獻帝也隻能敢怒不敢言。
文武百官、滿朝公卿也都低著頭不敢亂說,對這種場麵也早就習慣了。
隻見荀彧走了出來,行禮說道:“當今天災連年,百姓民不聊生,朝廷糧食短缺,連月征戰,大軍疲憊,大將軍應該休養生息,明年再起兵。至於匈奴那邊,大將軍可以遣使節前往詢問,並以重金贖迴蔡文姬。”
劉毅眉頭一挑。
“什麽?”
“匈奴反叛,殺戮我大漢百姓,搶我大漢才女,我還要給他們錢,讓他們送人迴來?”
聲音在大殿迴蕩,誰都能聽出劉毅話中的憤怒語氣。
不過荀彧卻不怕,依舊點頭,說道:“不錯。匈奴之患,不過是皮毛之疾,但大漢內部諸侯割據,才是真正緊要的事情。朝廷現在連大漢內部都無法平定,又豈能管得了塞外匈奴?能夠用錢就辦好的事情,我以為不需要引動刀兵,派遣大軍。”
這話也的確是這麽一個道理。
沒有記錯的話,曆史上的蔡文姬,也是曹操用金錢贖迴來的。
但劉毅就是覺得不爽。
太憋屈了!
堂堂大漢,怎能讓一群癟三跳腳,搶人!
“我如果一定要動兵呢?”
此話一出,除了漢獻帝激動的想要直接同意,點頭之外,滿朝文武不吭聲,隻有荀彧麵露難色。
隻見荀彧幹脆盯著劉毅,大聲說道:
“大將軍一定要動兵,那我請問大將軍,北征匈奴,需要動多少兵?朝廷未定,內憂外患,大將軍領兵多了,諸侯如果來攻,關內無兵可用。大將軍領的兵少了,如何遠征匈奴?”
“匈奴之患,並非一兩年,也不是一兩百年的事情,大將軍就算大軍北征,打敗匈奴,又能如何?匈奴今日稱臣,明日又反,後日稱臣,再後又反,如此往複,徒勞大軍!”
“當務之急,依舊是穩固內政,中興大漢,等大漢中興再伐匈奴,方才是長久之計。”
“今大將軍為匈奴一時犯邊,卻讓大軍奔波,勞民傷財,卻不能真正安定匈奴,實在是不智之舉!”
“請大將軍三思!”
一番話下來,大殿之中死寂無聲。
劉毅知道荀彧說的的確是個問題。
匈奴問題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就算是千年之後,也沒有真正徹底解決,但如果什麽都不做,劉毅覺得很不爽。
特別是蔡文姬被匈奴左賢王抓住,失身於賊,讓劉毅覺得更不爽。
“諸位大臣,沒有別的意見嗎?”劉毅深吸口氣,又看向文武百官。
滿朝公卿,文武百官紛紛出列,說道:“臣等讚同光祿大夫所言!”
劉毅沉默。
的確,現在真不是出兵的時候。
自從十八路諸侯討董以來,大軍幾乎就沒怎麽停歇過,朝廷和軍隊都已經疲憊,經不起戰鬥。
更何況正如荀彧所說,和匈奴的戰鬥是看不見盡頭的,誰也不知道這一去會用多久的時間,的確是勞民傷財。
最重要的是,劉毅現在也沒什麽財,傷不起。
更何況,一旦他動大軍去打匈奴,那麽袁紹和曹操難免不會趁虛而入。
總之一句話,征討匈奴,百害而隻有一利,風險太大,不劃算。
可劉毅就是按不下這口氣。
“玄德,你覺得呢?”劉毅又看向劉備。
劉備想了想,說道:“我也覺得現在遠征匈奴不利,如光祿大夫所言,可用金錢贖迴蔡文姬。”
劉毅眉頭緊皺,又迴頭看向漢獻帝。
卻見漢獻帝坐在龍椅上,麵帶笑容,似乎在等著看劉毅的笑話。
劉毅心中一哼,抬手問道:“陛下,軍國大事,事關大漢威嚴,陛下覺得該如何做?”
漢獻帝巴不得劉毅領兵出征,劉毅出征,朝中空虛,領兵出征,中原空虛,空虛,就容易出亂子,出亂子,他才有機會重掌大權。
當即漢獻帝就嚴肅的說道:“大漢天威不可冒犯,維護大漢尊嚴,征討匈奴,是大將軍的職責。”
劉毅點頭自語:“對,陛下說得對,臣必當維護大漢尊嚴,出兵征討匈奴!”
說到這,劉毅看向公卿百官,大聲道:“大漢,是大家的大漢,值此為難之際,文武百官,滿朝公卿,當團結一致,共同對外!陛下有旨,為支援大漢征討匈奴,公卿百官,有人出人,無人出錢,限令三日之內,到大將軍府捐款,捐人,三日之後,出征匈奴!”
此話一出,滿堂皆靜。
漢獻帝更是差點跳起來。
朕什麽時候下旨了!
劉毅你個逆賊,當著大家的麵假傳聖旨是吧!
太放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