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袁紹占冀州
重生三國:呂布稱霸! 作者:舞墨天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荀諶不急不緩,反問韓馥:“在寬仁容眾、被天下依附方麵,在臨危決策、智勇過於人方麵,在累世施恩,使天下受惠方麵,大人與袁紹相比如何?”
韓馥的臉色變得蒼白,他連答三個“不如”,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荀諶繼續說道:“公孫瓚率領燕、代精銳之眾,兵鋒不可抵擋;袁氏是一代英傑,哪能久居大人之下。冀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袁氏、公孫瓚合力,與將軍交兵城下,將軍危亡即在旋踵之間。袁氏是將軍的舊交,而且結為同盟,如今之計,不如把冀州讓給袁氏。”
韓馥的眼中閃過一絲迷茫和恐懼,他生性怯懦,缺少主見。
荀諶的話語如同重錘,擊中了他的心靈。
經過一番思慮,韓馥終於點了點頭:“荀先生,我...我願意將冀州讓給袁紹。”
荀諶等人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韓馥的部下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曆,得知韓馥欲讓出冀州的消息,急忙前來勸諫。
在韓馥的府邸內,耿武的聲音鏗鏘有力:“主公,冀州雖偏,但兵精糧足,袁紹孤軍深入,豈能與我軍抗衡?他不過是仰人鼻息,如同嬰兒在手,一旦斷絕供給,必將自取滅亡。”
閔純也上前一步,急切地說:“主公,您是袁氏故吏不假,但您的才能和德行,絕不遜色於袁紹。怎能因一時之念,讓出這大好河山?”
李曆更是直言不諱:“主公,若您讓出冀州,無異於將羊送入虎口,袁紹豈會心慈手軟?”
韓馥聽著部下的勸諫,心中雖然動搖,但最終還是歎息道。
“諸位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意已決。我乃袁氏故吏,才能與德行都不如袁紹,不得不讓位。”
消息傳到河陽,都督從事趙浮、程奐聞訊大驚。
他們急急自孟津馳兵東下,數百艘船隻,載著萬餘士兵,連夜趕至鄴城。
袁紹此時正駐紮在朝歌清水口,趙浮等人整兵鼓噪,夜過袁紹營,令袁紹心中生出不快。
趙浮、程奐見到韓馥,懇切地請求出兵抗拒袁紹:“主公,我等願領兵與袁紹一戰,定叫他有來無迴。”
韓馥卻搖頭拒絕:“趙浮、程奐,你們的忠心我明白,但戰火一開,冀州百姓必將遭受苦難。我不能因一己之私,讓無辜遭受戰禍。”
最終,韓馥搬出了官署,派自己的兒子將冀州牧的印綬送交袁紹。
袁紹代領冀州牧,自稱承製,送給韓馥一個奮威將軍的空頭銜,表麵上是尊崇,實則是諷刺。
韓馥的讓位,雖然避免了一時的戰亂,卻也讓冀州的將士們感到心寒。
在冀州的府邸中,袁紹端坐於主位。
拿下冀州後,他召見了別駕從事沮授,希望從這位智者口中得到一些治國平天下的良策。
袁紹的聲音在府邸內迴蕩:“沮從事,如今賊臣作亂,朝廷西遷,我袁家世代受恩,決心竭盡全力興複漢室。然而,齊桓公如果沒有管仲就不能成為霸主,勾踐沒有範蠡也不能保住越國。我想與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麽妙策。”
沮授站在袁紹麵前,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
“將軍您年輕時就已在朝廷中嶄露頭角,名聲傳遍了整個國家。在朝廷更迭之時,您表現出了忠誠和正直;當您獨自騎馬離開時,連董卓都感到了震驚和恐慌。您北渡黃河,渤海的人民紛紛響應您的號召;您帶領著一支部隊,集結了冀州的大軍。您的威名傳遍了北方,您的聲望在天下人心中重如泰山。”
袁紹聽著沮授的話,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沮授神色興奮,繼續說道:
“現在如果將軍您先發兵東進,就能平定青州的黃巾軍;再迴師攻打黑山,就能消滅那裏的張燕。之後,您再領兵北上,打敗公孫瓚;同時震懾邊疆的戎狄,讓他們歸順,匈奴也會臣服。這樣一來,您就能控製黃河以北的四個州,吸引各路英雄,集結起百萬大軍。然後您可以迎接皇上迴西京,恢複洛陽的宗廟。憑借這樣的力量,您可以向天下發號施令,征討那些還不服從的地方,沒有人能夠抵擋您的軍隊。”
袁紹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他拍案叫絕:“沮從事所言甚是,此計甚妙!我袁紹定當依計行事。”
隨即,袁紹對沮授說:“沮從事,你的智慧與謀略,對我如虎添翼。我封你為奮威將軍,使你監護諸將,望你繼續為我出謀劃策。”
沮授領命,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將軍放心,沮授定當竭盡全力,為將軍效力。”
袁紹又用田豐為別駕、審配為治中,這兩人雖然正直,但在韓馥部下卻鬱鬱不得誌。
袁紹對田豐說:“田別駕,你的才能我早有耳聞,如今我袁紹有幸得你相助,定能如虎添翼。”
田豐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感激:“將軍過譽了,田豐定當盡心盡力,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審配也上前一步,表示忠誠:“將軍,審配願為將軍鞍前馬後,共謀大業。”
此外,袁紹還用許攸、逢紀、荀諶等人為謀士。
他望著這些智者,心中充滿了期待:“諸位,我袁紹能有今日,多虧了諸位的輔佐。今後還望諸位繼續為我出謀劃策,共圖大業。”
“我等願為主公霸業,效犬馬之勞!”
七月十八日,烏雲密布,天色昏暗。
黑山賊的首領於毒、白繞、眭固等人率領著十多萬亂軍,如同蝗蟲一般席卷了魏郡和東郡。
東郡太守王肱麵對如此聲勢浩大的攻勢,束手無策,無法有效抵禦。
消息傳至曹操耳中,他立刻召集麾下將領,下令道。
“黑山賊勢大,王肱太守難以支撐,我們必須立即行動,支援東郡。”
曹操的軍隊迅速行動,如同利劍一般直指東郡。
在濮陽,曹操軍與白繞的部隊狹路相逢。
曹操站在陣前,指揮若定,他的聲音在戰場上迴蕩:“士兵們,今日之戰,關乎東郡的安危,全力以赴,擊破敵軍!”
曹軍在曹操的率領下,士氣大振,他們奮勇爭先,與黑山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經過一番激戰,白繞的部隊終於不敵,被曹操軍擊破,敗退而去。
袁紹得知曹操的戰果後,對曹操的軍事才能大加讚賞。
他上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所在東武陽。
韓馥的臉色變得蒼白,他連答三個“不如”,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荀諶繼續說道:“公孫瓚率領燕、代精銳之眾,兵鋒不可抵擋;袁氏是一代英傑,哪能久居大人之下。冀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袁氏、公孫瓚合力,與將軍交兵城下,將軍危亡即在旋踵之間。袁氏是將軍的舊交,而且結為同盟,如今之計,不如把冀州讓給袁氏。”
韓馥的眼中閃過一絲迷茫和恐懼,他生性怯懦,缺少主見。
荀諶的話語如同重錘,擊中了他的心靈。
經過一番思慮,韓馥終於點了點頭:“荀先生,我...我願意將冀州讓給袁紹。”
荀諶等人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韓馥的部下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曆,得知韓馥欲讓出冀州的消息,急忙前來勸諫。
在韓馥的府邸內,耿武的聲音鏗鏘有力:“主公,冀州雖偏,但兵精糧足,袁紹孤軍深入,豈能與我軍抗衡?他不過是仰人鼻息,如同嬰兒在手,一旦斷絕供給,必將自取滅亡。”
閔純也上前一步,急切地說:“主公,您是袁氏故吏不假,但您的才能和德行,絕不遜色於袁紹。怎能因一時之念,讓出這大好河山?”
李曆更是直言不諱:“主公,若您讓出冀州,無異於將羊送入虎口,袁紹豈會心慈手軟?”
韓馥聽著部下的勸諫,心中雖然動搖,但最終還是歎息道。
“諸位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意已決。我乃袁氏故吏,才能與德行都不如袁紹,不得不讓位。”
消息傳到河陽,都督從事趙浮、程奐聞訊大驚。
他們急急自孟津馳兵東下,數百艘船隻,載著萬餘士兵,連夜趕至鄴城。
袁紹此時正駐紮在朝歌清水口,趙浮等人整兵鼓噪,夜過袁紹營,令袁紹心中生出不快。
趙浮、程奐見到韓馥,懇切地請求出兵抗拒袁紹:“主公,我等願領兵與袁紹一戰,定叫他有來無迴。”
韓馥卻搖頭拒絕:“趙浮、程奐,你們的忠心我明白,但戰火一開,冀州百姓必將遭受苦難。我不能因一己之私,讓無辜遭受戰禍。”
最終,韓馥搬出了官署,派自己的兒子將冀州牧的印綬送交袁紹。
袁紹代領冀州牧,自稱承製,送給韓馥一個奮威將軍的空頭銜,表麵上是尊崇,實則是諷刺。
韓馥的讓位,雖然避免了一時的戰亂,卻也讓冀州的將士們感到心寒。
在冀州的府邸中,袁紹端坐於主位。
拿下冀州後,他召見了別駕從事沮授,希望從這位智者口中得到一些治國平天下的良策。
袁紹的聲音在府邸內迴蕩:“沮從事,如今賊臣作亂,朝廷西遷,我袁家世代受恩,決心竭盡全力興複漢室。然而,齊桓公如果沒有管仲就不能成為霸主,勾踐沒有範蠡也不能保住越國。我想與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麽妙策。”
沮授站在袁紹麵前,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
“將軍您年輕時就已在朝廷中嶄露頭角,名聲傳遍了整個國家。在朝廷更迭之時,您表現出了忠誠和正直;當您獨自騎馬離開時,連董卓都感到了震驚和恐慌。您北渡黃河,渤海的人民紛紛響應您的號召;您帶領著一支部隊,集結了冀州的大軍。您的威名傳遍了北方,您的聲望在天下人心中重如泰山。”
袁紹聽著沮授的話,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沮授神色興奮,繼續說道:
“現在如果將軍您先發兵東進,就能平定青州的黃巾軍;再迴師攻打黑山,就能消滅那裏的張燕。之後,您再領兵北上,打敗公孫瓚;同時震懾邊疆的戎狄,讓他們歸順,匈奴也會臣服。這樣一來,您就能控製黃河以北的四個州,吸引各路英雄,集結起百萬大軍。然後您可以迎接皇上迴西京,恢複洛陽的宗廟。憑借這樣的力量,您可以向天下發號施令,征討那些還不服從的地方,沒有人能夠抵擋您的軍隊。”
袁紹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他拍案叫絕:“沮從事所言甚是,此計甚妙!我袁紹定當依計行事。”
隨即,袁紹對沮授說:“沮從事,你的智慧與謀略,對我如虎添翼。我封你為奮威將軍,使你監護諸將,望你繼續為我出謀劃策。”
沮授領命,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將軍放心,沮授定當竭盡全力,為將軍效力。”
袁紹又用田豐為別駕、審配為治中,這兩人雖然正直,但在韓馥部下卻鬱鬱不得誌。
袁紹對田豐說:“田別駕,你的才能我早有耳聞,如今我袁紹有幸得你相助,定能如虎添翼。”
田豐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感激:“將軍過譽了,田豐定當盡心盡力,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審配也上前一步,表示忠誠:“將軍,審配願為將軍鞍前馬後,共謀大業。”
此外,袁紹還用許攸、逢紀、荀諶等人為謀士。
他望著這些智者,心中充滿了期待:“諸位,我袁紹能有今日,多虧了諸位的輔佐。今後還望諸位繼續為我出謀劃策,共圖大業。”
“我等願為主公霸業,效犬馬之勞!”
七月十八日,烏雲密布,天色昏暗。
黑山賊的首領於毒、白繞、眭固等人率領著十多萬亂軍,如同蝗蟲一般席卷了魏郡和東郡。
東郡太守王肱麵對如此聲勢浩大的攻勢,束手無策,無法有效抵禦。
消息傳至曹操耳中,他立刻召集麾下將領,下令道。
“黑山賊勢大,王肱太守難以支撐,我們必須立即行動,支援東郡。”
曹操的軍隊迅速行動,如同利劍一般直指東郡。
在濮陽,曹操軍與白繞的部隊狹路相逢。
曹操站在陣前,指揮若定,他的聲音在戰場上迴蕩:“士兵們,今日之戰,關乎東郡的安危,全力以赴,擊破敵軍!”
曹軍在曹操的率領下,士氣大振,他們奮勇爭先,與黑山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經過一番激戰,白繞的部隊終於不敵,被曹操軍擊破,敗退而去。
袁紹得知曹操的戰果後,對曹操的軍事才能大加讚賞。
他上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所在東武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