黿頭之下是百丈絕壁,絕壁之下是碧綠的江水。
這裏根本就沒有停泊的碼頭,但公輸孟啟就有本事讓三艘快船穩穩的靠在了絕壁之下,黿頭之下。
元春帶著深深的憂慮和不安問道:
“你,你是,打算飛上絕壁闖入宗廟嗎?”
嚴如碧抬頭仰望著百丈絕壁,現在已是卯時三刻,以她的身手再使用“鏨金刻刀”和“無影飛索”,攀爬到山頂怕也要四五個時辰吧。
而國君哥哥,元春姐姐,白濤姐姐,他們都不會功夫,再加上個小喜喜可怎麽上得去。
“百靈鳥”也傻了眼:
小冤家,你不是在測試姐的恐高症吧。
“就算是吧。元昊太子都不辭辛勞千裏跋涉想牽製陳國,那本王也飛一飛這百丈黿山染指下帝國靈氣。”
“是不是啊,小喜喜。父王帶你祭祖去。”
“你們瞧,小家夥笑得好開心呢。”
小喜喜確實笑得很開心。
“你真要從這裏上去!”盡管猜中了答案,元春還是忍不住驚唿。
白濤嘴唇哆嗦了幾下,元春的驚唿正是她想說的。既然三公主已經叫出來了,她總不能再跟著打退堂鼓吧。
在白濤的心裏,離開和上去的願望是同樣的強烈。
“難道元春妹妹能夠以帝國三公主的身份讓我們進入宗廟?如果那樣倒真省事呢。”
他嘴上說著,手裏的權杖卻沒有停下。
元春顯然不能,就算是元夏帝君也不能隨意編排大祭司。她隻能無奈地搖頭,望著他調動魔杖,施展開他的魔法。
嚴如碧看出族長哥哥用的不完全是魔法,還有公輸機關。他在升管子,很特別的管子。
直徑三寸的銀白色管子不斷在公輸孟啟的權杖下升長,一端向下穿過船頭深入江中,一端向上直奔百丈高的黿頭。
公輸孟啟右手執權杖,左手執木棍蘸著江水在甲板上畫出管子的相關結構:
中空的管子內部是均勻凸起的螺紋。
嚴如碧知道這些螺紋不但能夠增加管子的強度,還能引導物體上升。因為族長哥哥在管子的底部還設置了葉輪,流動的江水帶動葉輪旋轉,將推動物體隨著螺紋的紋路升高,直至管子頂端。
銀白色的管子已經升高百丈,直抵突兀的黿頭。
公輸孟啟揮動權杖環繞著銀白色的管子畫出個同心圓,一個蓮台瞬間出現。
“來吧,姐姐妹妹們:請進蓮花台,直上黿山巔。絕壁高百丈,黿頭非獨專。”
元春一愣,迴敬他一句道:
“陛下何須如此謙恭,以陛下的本事獨占黿頭也是輕而易舉的,犯不著拉著姐妹們去做陪襯。”
公輸孟啟揉揉鼻梁,頗為委屈地說:
“元春妹妹,天下是有德之人的天下,萬民才會幸福。黿山,原是大黿神獸的居所,隻因其瀆職懈怠方被元氏取代。”
“本王以真誠待民,以智慧教化,以敦厚治國。同樣可開啟公元盛世。”
“四季循環,萬物更新。元春妹妹已經領悟到‘春’的含義,就不用再擠兌哥哥啦。”
“請進蓮台吧。”
白濤見他揉著鼻梁說到“……以真誠待民,以智慧教化,以敦厚治國……”猛然想起這似乎是“臨卦”爻辭。
(“地澤臨初九”:坤上兌下。倒數第四陰爻:用真誠政策治民,沒有害處。倒數第三陰爻:用智慧去治民,是一國之君必需,吉利。最上陰爻:用敦厚態度治民,吉利。)
他還在摸鼻梁骨……她也順手摸了摸小喜喜的鼻梁:
左側三爻天下斷為巽,右側三爻無斷絕是乾,六爻結合還是巽上乾下的風天小畜初九卦象。
隻是那凹印變得更深觸感更明顯了。
元春見他二人的動作似乎很有默契,也伸手摸向小家夥的鼻梁,不由得露出驚疑的神色來。
“姑姑。”小家夥叫得很親熱。
“你們……”元春捏著小喜喜的鼻梁不放,公輸孟啟也把頭伸過去,鼻梁挺得高高的。
元春也不客氣同時將父子倆的鼻梁一起捏住——
良久,她才鬆開。
“你們倆的不一樣。”
“那是自然。本王和王兒境遇不同,卦象肯定不同。小喜喜尚未滿周歲,承襲的乃是衛公子風的巽上乾下的風天小畜屯初九。”
公輸孟啟的解釋很合理。
“這麽說陛下的就是坤上兌下的地澤臨初九。還真是應景啊,元氏宗廟的黿山靈石厚土在上,大江深澤在下……”
白濤不等元春說完,已抱著小喜喜跨進蓮台。嚴如碧也跟著跨了進去,她雖不懂那麽複雜的易經卦象,但她懂坤的含義,更會遵從國君哥哥的吩咐。
元春不再說話,跨上蓮台。既然馬上就到宗廟,還是讓大祭司來駁斥他燒腦的謬論吧。
公輸孟啟最後一個進入蓮台,權杖一挑將張開的蓮花瓣全都收攏,把所有人都包裹在白蓮花瓣之中。
白蓮花順著銀白色的管子緩緩上升。uu看書 .uukanucm
這下即便是“百靈鳥”有恐高症也不再害怕。小喜喜更是興奮地拍起胖乎乎的小手兒。
“王兒來,讓父王抱抱。”公輸孟啟將權杖夾在腋下伸出雙手,小家夥一下就撲到他懷裏。
“唔,王兒乖,父王讓蓮台旋轉起來更好玩,你怕不怕?”
小喜喜眨眨大眼睛,使勁點頭。
見小家夥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白濤朱唇緊咬硬生生地把“不要”兩字咽了迴去。嚴如碧和元春已一左一右將她簇擁在當中。
潔白的蓮花轉動起來,越升越高。
腳下碧藍的江水,頭頂突兀的岩石,遠方升起的紅日,身旁蒼翠的絕壁,走馬燈似的旋轉。
嚴如碧仿佛看到慈祥的奶奶正撐開傘兒,輕輕轉動:來,乖孫女,跟奶奶一起學做一把好傘。
元春閉上雙眼,腦子裏滿是在臨河邊上,公輸元帥摟著她越飛越高的畫麵:她青絲飛揚,露出耳後殷紅的朱砂痣。
白濤的耳中全是父子倆的歡笑聲,眼中全是父子倆的身影。公輸孟啟的身影越來越高大,小喜喜的身影也在漸漸長大:抱著,牽著,並肩……
大江在腳下,紅日在腳下,連黿頭也已在腳下。
“你,你們,終於還是來了……”
不用睜眼看,元春都能聽出這是大祭司的聲音。
大祭司的聲音竟然很平靜,仿佛早就知道他們會出現似的。當然他的聲音中也帶著幾分悲涼,幾分滄桑,還有些許的無奈和深深的愧疚亦或是憂傷,夾雜著一絲解脫的輕鬆和一絲希望的陽光。
這裏根本就沒有停泊的碼頭,但公輸孟啟就有本事讓三艘快船穩穩的靠在了絕壁之下,黿頭之下。
元春帶著深深的憂慮和不安問道:
“你,你是,打算飛上絕壁闖入宗廟嗎?”
嚴如碧抬頭仰望著百丈絕壁,現在已是卯時三刻,以她的身手再使用“鏨金刻刀”和“無影飛索”,攀爬到山頂怕也要四五個時辰吧。
而國君哥哥,元春姐姐,白濤姐姐,他們都不會功夫,再加上個小喜喜可怎麽上得去。
“百靈鳥”也傻了眼:
小冤家,你不是在測試姐的恐高症吧。
“就算是吧。元昊太子都不辭辛勞千裏跋涉想牽製陳國,那本王也飛一飛這百丈黿山染指下帝國靈氣。”
“是不是啊,小喜喜。父王帶你祭祖去。”
“你們瞧,小家夥笑得好開心呢。”
小喜喜確實笑得很開心。
“你真要從這裏上去!”盡管猜中了答案,元春還是忍不住驚唿。
白濤嘴唇哆嗦了幾下,元春的驚唿正是她想說的。既然三公主已經叫出來了,她總不能再跟著打退堂鼓吧。
在白濤的心裏,離開和上去的願望是同樣的強烈。
“難道元春妹妹能夠以帝國三公主的身份讓我們進入宗廟?如果那樣倒真省事呢。”
他嘴上說著,手裏的權杖卻沒有停下。
元春顯然不能,就算是元夏帝君也不能隨意編排大祭司。她隻能無奈地搖頭,望著他調動魔杖,施展開他的魔法。
嚴如碧看出族長哥哥用的不完全是魔法,還有公輸機關。他在升管子,很特別的管子。
直徑三寸的銀白色管子不斷在公輸孟啟的權杖下升長,一端向下穿過船頭深入江中,一端向上直奔百丈高的黿頭。
公輸孟啟右手執權杖,左手執木棍蘸著江水在甲板上畫出管子的相關結構:
中空的管子內部是均勻凸起的螺紋。
嚴如碧知道這些螺紋不但能夠增加管子的強度,還能引導物體上升。因為族長哥哥在管子的底部還設置了葉輪,流動的江水帶動葉輪旋轉,將推動物體隨著螺紋的紋路升高,直至管子頂端。
銀白色的管子已經升高百丈,直抵突兀的黿頭。
公輸孟啟揮動權杖環繞著銀白色的管子畫出個同心圓,一個蓮台瞬間出現。
“來吧,姐姐妹妹們:請進蓮花台,直上黿山巔。絕壁高百丈,黿頭非獨專。”
元春一愣,迴敬他一句道:
“陛下何須如此謙恭,以陛下的本事獨占黿頭也是輕而易舉的,犯不著拉著姐妹們去做陪襯。”
公輸孟啟揉揉鼻梁,頗為委屈地說:
“元春妹妹,天下是有德之人的天下,萬民才會幸福。黿山,原是大黿神獸的居所,隻因其瀆職懈怠方被元氏取代。”
“本王以真誠待民,以智慧教化,以敦厚治國。同樣可開啟公元盛世。”
“四季循環,萬物更新。元春妹妹已經領悟到‘春’的含義,就不用再擠兌哥哥啦。”
“請進蓮台吧。”
白濤見他揉著鼻梁說到“……以真誠待民,以智慧教化,以敦厚治國……”猛然想起這似乎是“臨卦”爻辭。
(“地澤臨初九”:坤上兌下。倒數第四陰爻:用真誠政策治民,沒有害處。倒數第三陰爻:用智慧去治民,是一國之君必需,吉利。最上陰爻:用敦厚態度治民,吉利。)
他還在摸鼻梁骨……她也順手摸了摸小喜喜的鼻梁:
左側三爻天下斷為巽,右側三爻無斷絕是乾,六爻結合還是巽上乾下的風天小畜初九卦象。
隻是那凹印變得更深觸感更明顯了。
元春見他二人的動作似乎很有默契,也伸手摸向小家夥的鼻梁,不由得露出驚疑的神色來。
“姑姑。”小家夥叫得很親熱。
“你們……”元春捏著小喜喜的鼻梁不放,公輸孟啟也把頭伸過去,鼻梁挺得高高的。
元春也不客氣同時將父子倆的鼻梁一起捏住——
良久,她才鬆開。
“你們倆的不一樣。”
“那是自然。本王和王兒境遇不同,卦象肯定不同。小喜喜尚未滿周歲,承襲的乃是衛公子風的巽上乾下的風天小畜屯初九。”
公輸孟啟的解釋很合理。
“這麽說陛下的就是坤上兌下的地澤臨初九。還真是應景啊,元氏宗廟的黿山靈石厚土在上,大江深澤在下……”
白濤不等元春說完,已抱著小喜喜跨進蓮台。嚴如碧也跟著跨了進去,她雖不懂那麽複雜的易經卦象,但她懂坤的含義,更會遵從國君哥哥的吩咐。
元春不再說話,跨上蓮台。既然馬上就到宗廟,還是讓大祭司來駁斥他燒腦的謬論吧。
公輸孟啟最後一個進入蓮台,權杖一挑將張開的蓮花瓣全都收攏,把所有人都包裹在白蓮花瓣之中。
白蓮花順著銀白色的管子緩緩上升。uu看書 .uukanucm
這下即便是“百靈鳥”有恐高症也不再害怕。小喜喜更是興奮地拍起胖乎乎的小手兒。
“王兒來,讓父王抱抱。”公輸孟啟將權杖夾在腋下伸出雙手,小家夥一下就撲到他懷裏。
“唔,王兒乖,父王讓蓮台旋轉起來更好玩,你怕不怕?”
小喜喜眨眨大眼睛,使勁點頭。
見小家夥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白濤朱唇緊咬硬生生地把“不要”兩字咽了迴去。嚴如碧和元春已一左一右將她簇擁在當中。
潔白的蓮花轉動起來,越升越高。
腳下碧藍的江水,頭頂突兀的岩石,遠方升起的紅日,身旁蒼翠的絕壁,走馬燈似的旋轉。
嚴如碧仿佛看到慈祥的奶奶正撐開傘兒,輕輕轉動:來,乖孫女,跟奶奶一起學做一把好傘。
元春閉上雙眼,腦子裏滿是在臨河邊上,公輸元帥摟著她越飛越高的畫麵:她青絲飛揚,露出耳後殷紅的朱砂痣。
白濤的耳中全是父子倆的歡笑聲,眼中全是父子倆的身影。公輸孟啟的身影越來越高大,小喜喜的身影也在漸漸長大:抱著,牽著,並肩……
大江在腳下,紅日在腳下,連黿頭也已在腳下。
“你,你們,終於還是來了……”
不用睜眼看,元春都能聽出這是大祭司的聲音。
大祭司的聲音竟然很平靜,仿佛早就知道他們會出現似的。當然他的聲音中也帶著幾分悲涼,幾分滄桑,還有些許的無奈和深深的愧疚亦或是憂傷,夾雜著一絲解脫的輕鬆和一絲希望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