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沈洪退開。


    薑虹趁機把一本名冊呈上。


    “陛下,這是老朽從帝都帶來協助發糧的官員名冊。老朽已做了批注,有的人員還是可以留用的。”


    “好!本王沒想到的,太傅都替本王想到。”


    “太傅實乃敬職心細!您老也別過謙,而今王兒尚幼,三年之後再行拜師儀式。”


    “這太傅之職即從今日開始。薑大人您就是陳國太傅,本王先代王兒拱手拜謝啊。”


    說著,向薑虹拱手行禮。


    薑虹連忙跪倒。


    “陛下使不得!老臣怎敢受陛下的禮拜。老臣必當盡心竭力輔佐小殿下,鞠躬盡瘁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這下是徹底脫離元昊轉投公輸了。


    “很好!眾卿可還有要事相奏。”公輸孟啟環視眾人。


    朱有珠本想提造紙和銀幣的是,但聽他說要事才奏,那還是待會再說吧。


    造紙,銀幣也沒那突兀冒出的小殿下重要哦。


    見眾人皆無稟奏,公輸孟啟清清嗓子,正色道:


    “本王昨晚所見的奇女子乃是人稱‘百靈鳥’的白濤。此女出身陳國王室,在民間頗有名氣。”


    “以致司空大人還安排她來迎接本王。是吧?司空。”


    朱有珠搞不懂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隻得硬著頭皮答道:


    “是。”


    眾人同樣不明所以,皆耐心聽下去。


    “去年臘月二十八日,白濤誕下一子,此子生父乃是衛國太子衛風。衛風消失近兩年,無影無蹤。”


    “本王今已收此子為王兒。眾卿以為如何?”


    嘩——


    雖然中軍大帳裏隻有薑虹,朱有珠,季殊,季子,亢褚良等八人,但公輸孟啟的話還是有如冷水潑如沸油鍋,引發一片嘩然聲。


    眾人一番低語,這等事情他們也議不出一二三來。


    薑虹站起身來,問道:


    “敢問陛下,這些事情可都屬實,而非江湖傳言?”


    “絕對屬實。本王已經經過查驗。”


    “那依陛下的意思是要……”


    還是薑虹老道,國君家事,當臣子的還是不要擅自議論的好。


    “本王曾聽太傅說過,衛國乃是帝國宗室所在,想必太傅對帝國宗室血脈也挺了解。那就請太傅給說道說道,尤其是這衛太子風和白濤。”


    薑虹心中閃念,大概猜到了公輸孟啟的用意。於是,認真說道:


    “陛下說的不錯。帝國王室,陳國王室,衛國王室千年之前均是同一宗族。發祥地原在衛國。在帝國一統大陸之後,帝國將國都定於大陸核心位置,即今帝都所在。”


    “帝國又將疆土分封各諸侯宗親,方有衛,陳,宋,曹,徐等國,其國君,王室當年皆是同一宗族血脈。”


    “元夏帝君本也是衛姓,‘元’姓乃是占卜所得的神靈天賜。”


    “而後千百年,諸侯後裔也多以封地、國名更改姓氏。衛國王室衛姓從未中斷,自然是以帝國正統血脈自居,其宗法族規也最為嚴苛。加之衛國僅一郡之地,便於管理。別國也不覬覦,未經戰火襲擾。故而血脈傳承最為純正。”


    “其他各國,或因其內部紛爭,或因其外來戰爭,傳承更替,血統傳承反倒不如衛國。”


    “故傳言衛風比元昊血統更純正也是有道理的。”


    “至於‘百靈鳥’白濤老臣所知不詳。民間傳聞其母白菲菲為宮中侍女,因善歌舞被前陳王陳由興看中,封為才人。”


    “白菲菲在陳濤十二歲時亡故,然白濤歌舞造詣已盡得其母真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那年已十六歲衛太子風對年僅十二的陳濤一見傾心,不能自拔。曰‘必娶為妻也’。”


    “遂帶白濤迴衛。衛國宗室因陳濤是庶出,堅決不允許立為太子妃。”


    “衛風甚至放棄太子之位,離開衛國,自稱公子風。陳國後宮對白菲菲嫉恨頗深,自然不會再接納陳濤。”


    “陳濤流落民間改隨母姓,名‘白濤’。拜百鳥畫舫花魁玉潔茹為師,繼續修習歌舞。衛公子風為她護花守候達七年之久。”


    “兩年前卻無端失蹤,杳無音訊。成為江湖最神秘話題。”


    “老臣所知已言無不盡,不知各位大人是否還有補充。”


    朱有珠則歎息道:


    “想那衛風也是癡情,大陸第一美男,翩翩公子,多少王公貴族的公主,郡主,巨賈土豪千金名媛為他如癡如狂,相思成疾。卻為白濤一人,拒三千弱水於千裏,棄江山社稷於不顧。唉……”


    “原來司空的愛女也中情衛公子風吧。哈哈哈!”公輸孟啟大笑這調侃。


    朱有珠也不爭辯,拉迴話題。


    “情況應該就是太傅說的這樣,不過陛下為何要將白濤與衛風之子收為義子。畢竟‘百靈鳥’流落花船畫舫,這名聲……”


    公輸孟啟本以為對這門第之見最為敏感的應該是薑虹,季殊,季子這些名門政要,不曾想會是朱有珠最先提了出來。


    轉念一想隨即釋然,像朱有珠這樣的人才體會最深。士農工商,商人曆來被視為末流。比之花船,畫舫也好不到哪兒去。偏生又要混跡於各政要間尋求商機,被譏諷,奚落,實屬常事。


    故而他會首先想到此節。


    公輸家何嚐沒有如此受譏諷、奚落的經曆呢。看書 .ukansh


    季殊幾次向季子使眼色,讓他切勿輕易開口,因為二人都太年輕,都沒有感情經曆,情感的微妙唯有那句俗話說得最好:


    “鞋子適不適合隻有腳知道”。


    公輸孟啟談的可不隻是感情,他談的是國事。


    “司空的問題應該是眾卿都想問的吧。好,本王一一作答。”


    “其一,衛風是帝國同宗血脈,即使放棄太子位置,血統也不會改變。他的兒子自然也是帝國同宗。就血統傳承而言,勝過本王。”


    “其二,白濤即使是庶出那也是陳國血統,在陳國比本王親近。而且她在民間的影響也是極大,能為本王助力。”


    “本王雖也出身公輸世家,平心而論在本王出道之前有多少人知道公輸世家,在乎公輸世家。本王絕不是妄自菲薄,乃是據實而論。”


    “雖然得帝國賞賜陳宋之地,冊封陳國公,不過是攝於公輸軍團武力之威罷了。難道就沒人在暗地裏蠢蠢欲動,甚至厲兵秣馬,尋機異動。”


    “若本王將衛風之子視若己出,善待白濤母子,不過是多供養兩人,即便花費十倍,百倍亦不為多。用以鎮撫陳國,至少可當兩萬精兵。司空曾說過,‘善使權者善親近’。是這意思吧。”


    朱有珠一愣:


    這話是我說的嗎?我說過這樣的話嗎?可這話說得真好!


    善使權者善親近。


    “陛下遠見卓識,胸懷博大!老臣詞窮隻能為陛下鼓掌頌揚。”說著,薑虹使勁鼓掌。


    眾人跟著拍響,大帳裏是掌聲雷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輸神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器並收藏公輸神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