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聯軍騎兵在第一輪對衝中就被鳶尾花騎兵擊垮的同時,雙方的步兵也在快速接近。
聯軍步兵采用的陣型是標準且經典的散陣,這種略微鬆散能夠讓士兵發揮出大部分速度,又可以在接敵前盡快讓軍陣合攏變化為盾陣抵禦衝擊的陣型可以說是相當的萬金油,尤其是在步兵軍陣行進的時候。
聯軍步兵的前排士兵們左手舉著常見的闊盾,另一隻手手持短矛或是單手劍,將闊盾或是平舉或是抬起,為自己及身後的戰友提供遮蔽。
中後排的士兵則是配備了圓盾或是扇形盾,也將盾牌高高抬起斜舉著將自己的身體遮掩在盾牌之下。
從北地長弓手陣線中飛來的箭矢在半空中劃過一條美妙的拋物線之後,精準而有力地砸落在了他們舉起的盾牌上。
被射中盾牌的士兵往往都會感覺舉著盾牌的那隻手臂一震,但很快也就能恢複過來。
也不是沒有不被諸神眷顧的幸運兒被一發利箭從連成一片的盾牌的縫隙中命中,而後因為受傷或是幹脆死了而喪失了行動能力,隻能停留在原地,讓身後的戰友接替他的位置及時將缺口補上。
不過從總體上來說,大部分士兵還是在盾牌的保護下免於遭受到北地長弓手的箭雨洗禮。
反觀北地步兵這邊,由於聯軍的射手部隊被北地軍團的射手部隊死死壓製,所以他們遭受的遠程火力攻擊極少。
出於這個原因,北地步兵們幹脆就直接放棄了舉起盾牌結陣緩慢推進的方案,轉而直接放下盾牌,開始了隻能勉強維持住陣勢不散的快步小跑。
主要衣物顏色是藍金色的北地步兵的快速推進如同一道藍金色的洪流,他們不再顧忌遠程箭矢的威脅,而是全力向前,目光直盯著前方的聯軍步兵陣線。
雙方的距離迅速縮短,空氣中彌漫著即將接戰的緊張氣氛。
聯軍步兵依然保持著他們的散陣,前排的士兵隨時準備著將盾牌緊緊地靠在一起,形成一道厚重的防線。
盡管他們知道北地步兵來勢洶洶,但當看到北地步兵那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得上是訓練有素的雜亂陣型時,心中仍然懷有一絲希望,期望能憑借嚴整有序的陣型和作戰意誌,在正麵接觸時擋住北地步兵的衝擊。
雙方越靠越近,前排的聯軍部隊已經有意識的放緩了腳步,並隨著與北地步兵距離的不斷縮短而速度也越來越慢,想要在到達一個合適的位置後就結成盾陣抵禦敵軍衝擊。
雙方步兵終於到達了合適的位置,聯軍士兵當即在前排士兵的示意下陸續停下了腳步。
前排士兵也開始挺著盾牌向著中間靠攏,想要以手中的闊盾來組成盾牆,阻攔住鳶尾花王國的軍隊。
而後排的長矛手與重裝破陣士兵們則是並沒有太多餘的動作,隻是略微調整了一下隊形,就打算安心地待在盾牆的後方留存體力等待敵軍貼近
然而,聯軍步兵尚未完成他們的盾陣,北地步兵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麵前。
他們雖然放棄了嚴整的陣型,但這讓他們的推進速度大大提高,幾乎不給聯軍步兵任何準備的時間。
衝在最前,沒有選擇舉盾而是將盾牌背負在身後的那部分北地步兵最先發難,抽出隨身攜帶的唯一一支投矛,趁著聯軍士兵的陣型還沒完全成型,略微瞄準了敵人的方向,就借助著奔跑間的力量,奮力將投矛砸向了聯軍步兵。
聯軍的步兵們還未將盾陣完全合攏,就見到數十支投矛如同飛矢般從北地步兵中激射而來。
這些投矛精準地穿透了尚未穩固的防線,擊中了一些前排的聯軍士兵,受傷的士兵慘叫著倒地,他們的盾牌隨之滑落,讓整條本就還沒合攏的陣線暴露出了更多的缺口。
北地步兵緊隨其後,毫不猶豫地利用這些缺口發起衝擊,雖然他們的陣型看似雜亂無章,但這種近乎瘋狂的攻擊速度和爆發力仍是讓聯軍士兵感到措手不及。
聯軍步兵試圖重新穩住陣腳,但相比起北地步兵迅捷的進攻,他們的動作卻顯得笨拙而緩慢,根本無法與北地步兵相抗衡。
北地步兵們如同洪水猛獸一般衝入聯軍陣型,戰場上瞬間爆發出激烈的肉搏戰。
前排的聯軍士兵勉強用盾牌擋住了第一波衝擊,但接二連三的攻擊讓他們的盾陣開始瓦解,刀劍交擊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慘叫和怒吼交織在一起,戰場變得混亂不堪。
衝鋒在前的部分北地步兵並沒有選擇常規的劍盾或槍盾作為主武器,而是拿著一件很少出現在鳶尾花王國這類以平原為主的國家戰場上的武器——雙手戰鐮。
在西維爾前世的冷兵器戰爭曆史中,這種造型較為奇特的揮砍武器有著不弱的殺傷力,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這種向外彎曲的異形戰刀其實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破盾。
如果是麵對密不透風的盾牆,那僅憑一把雙手戰鐮就想破盾未免過於異想天開,但在小規模作戰當中,雙手戰鐮卻能夠在敵人自以為已經以盾牌擋住了攻擊時,依靠它的特殊弧度攻擊到盾牌後的敵人。
尤其是在針對闊盾時,這一武器的特殊功能最能夠得到體現。
這部分北地步兵揮舞著雙手戰鐮擊殺著以闊盾抵禦進攻的聯軍士兵,很快就將聯軍步兵的第一道盾牆徹底撕裂開來,讓更多北地步兵得以湧入。
北地步兵的進攻毫無章法,卻兇猛至極,他們利用手中的各種兵器迅速切入聯軍步兵的防線,左右開弓,逼迫聯軍步兵不得不後退。
一些北地士兵甚至選擇直接撲向聯軍士兵,將他們壓倒在地,用匕首或者手斧迅速結束他們的生命。
後排的聯軍長矛手和重裝破陣士兵雖然極力試圖支援前排,但由於前線的快速崩潰,他們的陣型也開始出現混亂。
一些士兵試圖調整隊形,但還未等他們做出反應,就被北地步兵的兇猛攻擊打亂了節奏。
盾牆不再穩固,聯軍的防線逐漸搖搖欲墜。
這些大多是山地步兵出身的兇悍步兵常年與陡峭濕熱的山林打交道,惡劣的生活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磨礪了他們的意誌,讓這些北地步兵在麵對任何情況時都能夠做到處變不驚。
但當他們將心中深埋的洶湧激蕩的感情徹底激發出來時,也同樣能夠爆發出最令人膽寒的瘋狂!
北地步兵的勢如破竹讓聯軍士氣驟降。那些見勢不妙的聯軍士兵開始四散逃竄,試圖逃離這片充滿死亡的戰場。
然而,北地步兵並未放過這些逃兵,他們迅速追擊,將戰鬥變成了一場屠殺。
聯軍步兵采用的陣型是標準且經典的散陣,這種略微鬆散能夠讓士兵發揮出大部分速度,又可以在接敵前盡快讓軍陣合攏變化為盾陣抵禦衝擊的陣型可以說是相當的萬金油,尤其是在步兵軍陣行進的時候。
聯軍步兵的前排士兵們左手舉著常見的闊盾,另一隻手手持短矛或是單手劍,將闊盾或是平舉或是抬起,為自己及身後的戰友提供遮蔽。
中後排的士兵則是配備了圓盾或是扇形盾,也將盾牌高高抬起斜舉著將自己的身體遮掩在盾牌之下。
從北地長弓手陣線中飛來的箭矢在半空中劃過一條美妙的拋物線之後,精準而有力地砸落在了他們舉起的盾牌上。
被射中盾牌的士兵往往都會感覺舉著盾牌的那隻手臂一震,但很快也就能恢複過來。
也不是沒有不被諸神眷顧的幸運兒被一發利箭從連成一片的盾牌的縫隙中命中,而後因為受傷或是幹脆死了而喪失了行動能力,隻能停留在原地,讓身後的戰友接替他的位置及時將缺口補上。
不過從總體上來說,大部分士兵還是在盾牌的保護下免於遭受到北地長弓手的箭雨洗禮。
反觀北地步兵這邊,由於聯軍的射手部隊被北地軍團的射手部隊死死壓製,所以他們遭受的遠程火力攻擊極少。
出於這個原因,北地步兵們幹脆就直接放棄了舉起盾牌結陣緩慢推進的方案,轉而直接放下盾牌,開始了隻能勉強維持住陣勢不散的快步小跑。
主要衣物顏色是藍金色的北地步兵的快速推進如同一道藍金色的洪流,他們不再顧忌遠程箭矢的威脅,而是全力向前,目光直盯著前方的聯軍步兵陣線。
雙方的距離迅速縮短,空氣中彌漫著即將接戰的緊張氣氛。
聯軍步兵依然保持著他們的散陣,前排的士兵隨時準備著將盾牌緊緊地靠在一起,形成一道厚重的防線。
盡管他們知道北地步兵來勢洶洶,但當看到北地步兵那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得上是訓練有素的雜亂陣型時,心中仍然懷有一絲希望,期望能憑借嚴整有序的陣型和作戰意誌,在正麵接觸時擋住北地步兵的衝擊。
雙方越靠越近,前排的聯軍部隊已經有意識的放緩了腳步,並隨著與北地步兵距離的不斷縮短而速度也越來越慢,想要在到達一個合適的位置後就結成盾陣抵禦敵軍衝擊。
雙方步兵終於到達了合適的位置,聯軍士兵當即在前排士兵的示意下陸續停下了腳步。
前排士兵也開始挺著盾牌向著中間靠攏,想要以手中的闊盾來組成盾牆,阻攔住鳶尾花王國的軍隊。
而後排的長矛手與重裝破陣士兵們則是並沒有太多餘的動作,隻是略微調整了一下隊形,就打算安心地待在盾牆的後方留存體力等待敵軍貼近
然而,聯軍步兵尚未完成他們的盾陣,北地步兵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麵前。
他們雖然放棄了嚴整的陣型,但這讓他們的推進速度大大提高,幾乎不給聯軍步兵任何準備的時間。
衝在最前,沒有選擇舉盾而是將盾牌背負在身後的那部分北地步兵最先發難,抽出隨身攜帶的唯一一支投矛,趁著聯軍士兵的陣型還沒完全成型,略微瞄準了敵人的方向,就借助著奔跑間的力量,奮力將投矛砸向了聯軍步兵。
聯軍的步兵們還未將盾陣完全合攏,就見到數十支投矛如同飛矢般從北地步兵中激射而來。
這些投矛精準地穿透了尚未穩固的防線,擊中了一些前排的聯軍士兵,受傷的士兵慘叫著倒地,他們的盾牌隨之滑落,讓整條本就還沒合攏的陣線暴露出了更多的缺口。
北地步兵緊隨其後,毫不猶豫地利用這些缺口發起衝擊,雖然他們的陣型看似雜亂無章,但這種近乎瘋狂的攻擊速度和爆發力仍是讓聯軍士兵感到措手不及。
聯軍步兵試圖重新穩住陣腳,但相比起北地步兵迅捷的進攻,他們的動作卻顯得笨拙而緩慢,根本無法與北地步兵相抗衡。
北地步兵們如同洪水猛獸一般衝入聯軍陣型,戰場上瞬間爆發出激烈的肉搏戰。
前排的聯軍士兵勉強用盾牌擋住了第一波衝擊,但接二連三的攻擊讓他們的盾陣開始瓦解,刀劍交擊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慘叫和怒吼交織在一起,戰場變得混亂不堪。
衝鋒在前的部分北地步兵並沒有選擇常規的劍盾或槍盾作為主武器,而是拿著一件很少出現在鳶尾花王國這類以平原為主的國家戰場上的武器——雙手戰鐮。
在西維爾前世的冷兵器戰爭曆史中,這種造型較為奇特的揮砍武器有著不弱的殺傷力,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這種向外彎曲的異形戰刀其實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破盾。
如果是麵對密不透風的盾牆,那僅憑一把雙手戰鐮就想破盾未免過於異想天開,但在小規模作戰當中,雙手戰鐮卻能夠在敵人自以為已經以盾牌擋住了攻擊時,依靠它的特殊弧度攻擊到盾牌後的敵人。
尤其是在針對闊盾時,這一武器的特殊功能最能夠得到體現。
這部分北地步兵揮舞著雙手戰鐮擊殺著以闊盾抵禦進攻的聯軍士兵,很快就將聯軍步兵的第一道盾牆徹底撕裂開來,讓更多北地步兵得以湧入。
北地步兵的進攻毫無章法,卻兇猛至極,他們利用手中的各種兵器迅速切入聯軍步兵的防線,左右開弓,逼迫聯軍步兵不得不後退。
一些北地士兵甚至選擇直接撲向聯軍士兵,將他們壓倒在地,用匕首或者手斧迅速結束他們的生命。
後排的聯軍長矛手和重裝破陣士兵雖然極力試圖支援前排,但由於前線的快速崩潰,他們的陣型也開始出現混亂。
一些士兵試圖調整隊形,但還未等他們做出反應,就被北地步兵的兇猛攻擊打亂了節奏。
盾牆不再穩固,聯軍的防線逐漸搖搖欲墜。
這些大多是山地步兵出身的兇悍步兵常年與陡峭濕熱的山林打交道,惡劣的生活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磨礪了他們的意誌,讓這些北地步兵在麵對任何情況時都能夠做到處變不驚。
但當他們將心中深埋的洶湧激蕩的感情徹底激發出來時,也同樣能夠爆發出最令人膽寒的瘋狂!
北地步兵的勢如破竹讓聯軍士氣驟降。那些見勢不妙的聯軍士兵開始四散逃竄,試圖逃離這片充滿死亡的戰場。
然而,北地步兵並未放過這些逃兵,他們迅速追擊,將戰鬥變成了一場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