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穿越不造反,難道等過年 作者:暴走石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這個消息,在場所有人盡皆沉默。
原本還有些人對於軍屬各種優待心存不滿。
可現在聽到陣亡七百多人,心中也便釋然了。
人家的優待,可都是拿命去搏的啊!
不過想到蕩寇軍以陣亡七百人的代價。
斬敵數萬人,這樣的戰力,實在是厲害至極。
要知道,那些可都是惡名昭彰,全民皆兵,生長在馬背上的狼族蠻夷。
當初他們憑借十幾萬狼族大軍,就打下了有著十幾萬守軍的西都郡與安通郡。
對於此戰的具體細節,衙門自然是沒有公布。
所以老百姓也不明白,能夠如此輕鬆拿下兩地。
主要還是因為取了巧。
不過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些都不重要。
蕩寇軍征戰無敵的想法,已經開始在寶通縣百姓的心中萌芽。
衙差見狀,再次高喝,“你們所有人都要記住。”
“若是沒有那些英雄衝鋒陷陣,浴血奮戰,我們如何有現在這般安穩的日子?”
“你們所有人都要記住,咱們能夠過上好日子,那都是蕩寇軍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
“自當獲得我們所有人的尊重與愛戴。”
一個青壯揚著手臂,震聲吼道,
“差爺說得不錯,要不是那些軍爺,去年咱們的糧食可能就已經被上郡城搶走了,沒有糧食,咱一家老小都會餓死。”
“那一戰,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當時不僅死了許多城防軍,還有我們自發去幫忙的百姓也死了不少。”
“好在最後守住了縣城,而且縣令大人至今都還未收取去年的秋賦,讓咱們老百姓過了一個安穩的寒冬。”
他說完之後,旁邊便有人附和,
“這位兄弟說得對,這次募兵,我還得去,我就不信我還選不上!”
“哈哈,兄弟,你都瘦成這個樣子了,蕩寇軍怎麽可能會要你,再迴去練練吧,我楊巔峰今年一定會被選上,哈哈......”
“......”
站在那張略顯陳舊,卻依舊堅固方桌上的衙差。
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百姓。
他的心中便湧起了一股自豪感。
自從吳縣令和鬼才縣丞走馬上任之後,縣裏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說其他,就說自己這些衙差與縣衙的一眾官員每個月的月俸就多了不少。
而且每個月均是按時發放,從未向以前那般會拖欠大家的月錢。
如此一來,生計得到了保障。
大家自然而然不會冒著被縣令大人下大獄的風險,去壓榨那些窮苦百姓。
如今在衙門裏辦事,氣氛與以前處處孝敬上官的規矩大不相同。
沒有了那麽多繁瑣的規矩和無謂的內耗。
每個人隻需要努力幹好自己的事情,就能夠得到上官的肯定。
這種上下齊心的官場氛圍,讓大家每天幹起事來不僅心情愉悅,而且還很有效率。
思緒萬千的衙差,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
“還有一個小道消息,可以告訴大家。”
眾人頓時止住了話頭,紛紛將目光投向小方桌上麵的衙差。
“聽聞此次在安通郡與西都郡陣亡的那些英雄將士。”
“他們將會被安葬在西岩城,並且會在西岩城專門修建一座英烈祠。”
“他們的英名將永遠銘刻在英烈祠中,受所有西都郡百姓的虔誠供奉。”
“他們的英靈,將會一直護佑西都郡!”
衙差此言落下,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原本有些嘈雜的人群,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片刻之後,才爆發出了一陣震耳欲聾的驚唿,“什麽?”
無論是那些整日為生計奔波的平頭百姓。
還是那些飽讀詩書的翩翩書生,亦或是家中稍有積蓄的殷實富戶。
全都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得目瞪口呆。
因為在此之前。從未聽聞過有為戰死疆場的將士們修建英烈祠的先例。
這般破天荒的舉動,完全打破了所有人長久以來的固有認知。
本就已經萌芽了尚武精神的寶通縣,如今對參軍更加熱衷。
原來參軍,隻是為了能夠填飽肚子,為家裏麵省下口糧。
而如今,英烈祠的修建,讓參軍青壯的心中,又多了一些想法。
這是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感與認同感。
特別是如今縣城的蕩寇軍,誓為斬殺那些欺淩侮辱同胞的賊寇。
讓許多人都覺得參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而且就算是戰死,自己的名字也能夠銘刻在英烈祠。
這和族譜單開一頁,有什麽區別?
正所謂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唐風也沒有料到,他的無意之舉。
便讓蕩寇軍有了自己的魂。
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讓許多人都興奮激動起來。
以至於衙差後麵說得關於招募勞工,建設關隘和道路的消息。
眾人完全沒有聽進去。
縣衙中的吳勉,此時正拿著一張名單,認真地看著。
吳知衍恭敬地站在他的對麵。
“知衍,這些人的人品都沒有問題嗎?”
吳知衍想了想,點了點頭,“爺爺,知衍以前在書院的時候,與他們走得比較近。”
“他們的人品基本上都沒有什麽問題,隻不過家境都不怎麽好。”
“好在現在縣城賺錢的門路頗多,他們如今倒也能夠謀生。”
“隻是正逢亂世,他們考取功名的想法已經淡然了許多。”
他頓了頓,還是提醒道,“爺爺,他們基本上隻是考中秀才,隻有一個考了舉人。”
“爺爺真的要破格給他們機會嗎?”
吳勉重重點了點頭,“少爺說過,不拘一格用人才。”
“如今西都郡初定,上上下下需要用人的地方有許多。”
“隻要他們德行沒有問題,其他的可以慢慢學。”
“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嗯,你今日就去聽聽他們自己的想法吧。”
吳知衍點了點頭,他也知道,一下子把攤子鋪得這麽開。
人員的儲備,幾乎是沒有的。
畢竟早在半月以前,誰都沒有想到。
自己的師尊,真的會一舉把西都郡的蠻夷剿滅。
吳知衍走了之後,吳勉又拿起來另一份名單,在上麵圈圈點點。
這份名單,乃是縣衙的一眾官吏,這次他也要帶走一部分。
原本還有些人對於軍屬各種優待心存不滿。
可現在聽到陣亡七百多人,心中也便釋然了。
人家的優待,可都是拿命去搏的啊!
不過想到蕩寇軍以陣亡七百人的代價。
斬敵數萬人,這樣的戰力,實在是厲害至極。
要知道,那些可都是惡名昭彰,全民皆兵,生長在馬背上的狼族蠻夷。
當初他們憑借十幾萬狼族大軍,就打下了有著十幾萬守軍的西都郡與安通郡。
對於此戰的具體細節,衙門自然是沒有公布。
所以老百姓也不明白,能夠如此輕鬆拿下兩地。
主要還是因為取了巧。
不過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些都不重要。
蕩寇軍征戰無敵的想法,已經開始在寶通縣百姓的心中萌芽。
衙差見狀,再次高喝,“你們所有人都要記住。”
“若是沒有那些英雄衝鋒陷陣,浴血奮戰,我們如何有現在這般安穩的日子?”
“你們所有人都要記住,咱們能夠過上好日子,那都是蕩寇軍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
“自當獲得我們所有人的尊重與愛戴。”
一個青壯揚著手臂,震聲吼道,
“差爺說得不錯,要不是那些軍爺,去年咱們的糧食可能就已經被上郡城搶走了,沒有糧食,咱一家老小都會餓死。”
“那一戰,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當時不僅死了許多城防軍,還有我們自發去幫忙的百姓也死了不少。”
“好在最後守住了縣城,而且縣令大人至今都還未收取去年的秋賦,讓咱們老百姓過了一個安穩的寒冬。”
他說完之後,旁邊便有人附和,
“這位兄弟說得對,這次募兵,我還得去,我就不信我還選不上!”
“哈哈,兄弟,你都瘦成這個樣子了,蕩寇軍怎麽可能會要你,再迴去練練吧,我楊巔峰今年一定會被選上,哈哈......”
“......”
站在那張略顯陳舊,卻依舊堅固方桌上的衙差。
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百姓。
他的心中便湧起了一股自豪感。
自從吳縣令和鬼才縣丞走馬上任之後,縣裏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說其他,就說自己這些衙差與縣衙的一眾官員每個月的月俸就多了不少。
而且每個月均是按時發放,從未向以前那般會拖欠大家的月錢。
如此一來,生計得到了保障。
大家自然而然不會冒著被縣令大人下大獄的風險,去壓榨那些窮苦百姓。
如今在衙門裏辦事,氣氛與以前處處孝敬上官的規矩大不相同。
沒有了那麽多繁瑣的規矩和無謂的內耗。
每個人隻需要努力幹好自己的事情,就能夠得到上官的肯定。
這種上下齊心的官場氛圍,讓大家每天幹起事來不僅心情愉悅,而且還很有效率。
思緒萬千的衙差,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
“還有一個小道消息,可以告訴大家。”
眾人頓時止住了話頭,紛紛將目光投向小方桌上麵的衙差。
“聽聞此次在安通郡與西都郡陣亡的那些英雄將士。”
“他們將會被安葬在西岩城,並且會在西岩城專門修建一座英烈祠。”
“他們的英名將永遠銘刻在英烈祠中,受所有西都郡百姓的虔誠供奉。”
“他們的英靈,將會一直護佑西都郡!”
衙差此言落下,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原本有些嘈雜的人群,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片刻之後,才爆發出了一陣震耳欲聾的驚唿,“什麽?”
無論是那些整日為生計奔波的平頭百姓。
還是那些飽讀詩書的翩翩書生,亦或是家中稍有積蓄的殷實富戶。
全都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得目瞪口呆。
因為在此之前。從未聽聞過有為戰死疆場的將士們修建英烈祠的先例。
這般破天荒的舉動,完全打破了所有人長久以來的固有認知。
本就已經萌芽了尚武精神的寶通縣,如今對參軍更加熱衷。
原來參軍,隻是為了能夠填飽肚子,為家裏麵省下口糧。
而如今,英烈祠的修建,讓參軍青壯的心中,又多了一些想法。
這是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感與認同感。
特別是如今縣城的蕩寇軍,誓為斬殺那些欺淩侮辱同胞的賊寇。
讓許多人都覺得參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而且就算是戰死,自己的名字也能夠銘刻在英烈祠。
這和族譜單開一頁,有什麽區別?
正所謂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唐風也沒有料到,他的無意之舉。
便讓蕩寇軍有了自己的魂。
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讓許多人都興奮激動起來。
以至於衙差後麵說得關於招募勞工,建設關隘和道路的消息。
眾人完全沒有聽進去。
縣衙中的吳勉,此時正拿著一張名單,認真地看著。
吳知衍恭敬地站在他的對麵。
“知衍,這些人的人品都沒有問題嗎?”
吳知衍想了想,點了點頭,“爺爺,知衍以前在書院的時候,與他們走得比較近。”
“他們的人品基本上都沒有什麽問題,隻不過家境都不怎麽好。”
“好在現在縣城賺錢的門路頗多,他們如今倒也能夠謀生。”
“隻是正逢亂世,他們考取功名的想法已經淡然了許多。”
他頓了頓,還是提醒道,“爺爺,他們基本上隻是考中秀才,隻有一個考了舉人。”
“爺爺真的要破格給他們機會嗎?”
吳勉重重點了點頭,“少爺說過,不拘一格用人才。”
“如今西都郡初定,上上下下需要用人的地方有許多。”
“隻要他們德行沒有問題,其他的可以慢慢學。”
“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嗯,你今日就去聽聽他們自己的想法吧。”
吳知衍點了點頭,他也知道,一下子把攤子鋪得這麽開。
人員的儲備,幾乎是沒有的。
畢竟早在半月以前,誰都沒有想到。
自己的師尊,真的會一舉把西都郡的蠻夷剿滅。
吳知衍走了之後,吳勉又拿起來另一份名單,在上麵圈圈點點。
這份名單,乃是縣衙的一眾官吏,這次他也要帶走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