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唐王遊地府
洪荒:牛牛我啊,要證道! 作者:愛洗腳的八爪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的魂魄自從脫離軀體之後,就如同陷入了一場永無止境的混沌之夢。
時而,他能勉強恢複一絲清明;時而,又再度沉淪於迷蒙之中。
而那股陰冷徹骨、仿佛來自九幽地獄的寒意,則如影隨形地纏繞著他。
終於,他在一片昏沉中艱難地撐開眼皮,視線所及之處,竟是無數麵目猙獰的厲鬼和心懷怨念的冤魂。
它們或盤旋在空中,或隱匿於黑暗角落,用貪婪而兇狠的目光窺視著他。
若非他身上不時閃爍出的皇道龍氣迸發出強大的力量予以迴擊,恐怕他早已成為這群惡鬼口中的美餐,被撕咬得支離破碎、屍骨無存。
“這……這裏究竟是什麽地方?朕為何會置身於此?”
李世民滿臉驚懼,一邊踉蹌著向後退卻,一邊失聲驚唿。
即便他曾在沙場上縱橫馳騁、殺敵無數,堪稱英勇無畏的一代豪傑,但此時此刻,麵對如此詭異恐怖的景象,心中也不禁泛起陣陣寒意,膽顫心驚起來。
然而,畢竟他身為大唐天子,並非等閑之輩。
當發現那些厲鬼雖然虎視眈眈,卻無法靠近自己時,他那顆高懸的心總算稍稍落迴肚裏。
漸漸地,他定下心神,開始小心翼翼地觀察起四周的環境來。
藏身於暗處的慈航目睹了這一切,心中暗自對這位現任天子生出幾分讚賞之意,身處如此絕境,還能迅速冷靜下來應對局麵,倒也算難得。
隻見他輕抬玉臂,優雅地揮動雙手,刹那間,原本洶湧圍攏的群鬼像是受到了某種神秘指令般紛紛退讓開來。
緊接著,三道身影從陰影中緩緩浮現——那是三隻渾身鮮血淋漓、散發著濃烈血腥氣息的鬼魂。
這三隻鬼魂全然不懼李世民周身縈繞的皇道龍氣,它們呲牙咧嘴,露出尖銳獠牙,舞動著鋒利的爪子,一步步向著李世民逼近過去......
“父親,大哥,三弟!”
李世民渾身顫抖,止不住的向後退去。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一道神光璀璨的身影從虛空中緩緩走出,手拿判官筆,所過之處群鬼退避。
讓李世民奉若神人!
……
長安城中,無觴身後諸懷眼眸中閃過一道幽暗的氣息,頗為感慨。
“就這?”
凡人看不透,他還看不透嘛,所謂的群鬼環繞,冤魂索命不過都是一場幻象罷了。
也就騙騙李世民這個凡人而已!
“地府自然有地府的規矩,孫悟空一場大鬧,已經是格外給他佛教麵子了,菩提老祖出聲,或許需要禮讓幾分,觀音什麽檔次,也想禍亂幽冥?”
“不說我的地盤,就是平心娘娘的地盤也不會讓他蹦躂,靈魂這東西豈是誰想借就能借的!”
無觴撇了撇嘴,毫不在意的說著,同時,神目放光繼續看著幽冥中的“大戲”!
與其說崔鈺是他曾經的屬下,倒不如說崔鈺是文判的化身轉世,倒也有幾分香火情分。
二人說了許久,但又沒透露太多陰間信息,隻不過在李世民返迴人間之前,這位透露出了開什麽狗屁水陸法會。
李世民心思玲瓏,倒也品出了幾分崔鈺話中深意。
想到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佛門寺廟在大唐盛行,心中倒是明了了些,
甚至作為一位合格的帝王,他有理由懷疑這是一場針對他做的局。
看著重迴陽間的李世民,無觴的麵龐之上沒有絲毫表情變化,隻是心中暗自詫異,他竟然不知那文判居然與佛門有所關聯。
這些年來,無論是從日常相處還是工作往來中,都未曾察覺到任何蛛絲馬跡啊!整個幽冥之中,佛門唯一的話語權也就在陰山一處。
按常理而言,佛門怎會將如此重要之事托付於地府的人呢?
苦思無果之後,無觴索性不再費神去琢磨此事,隻見他緩緩抬起右臂,如同探入平靜湖麵一般,輕而易舉地伸入到那看似無邊無際、深不可測的虛空之中。
隨著手臂輕輕一拽,一道身影便被硬生生地從虛空中拉扯而出。
此人正是文判崔鈺,當他乍然現身之際,臉上先是流露出極度的驚駭之色。
然而,待他定睛看清楚眼前之人乃是無觴後,原本緊繃的心弦瞬間鬆弛了下來,急忙躬身施禮道:
“文判崔鈺拜見帝君!”
無觴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示意對方起身迴話,隨後單刀直入地發問:
“快說,你與那佛門是幾個意思啊?”
盡管言辭冷酷,但實際上,他內心深處並不認為崔鈺會與佛門之間存在著什麽實質性的瓜葛,純粹隻是出於強烈的好奇心罷了。
聽到帝君問話,崔鈺不敢怠慢,趕忙如實迴答道:
“迴稟帝君,小臣與佛門之間並無因果牽連。隻是在上次轉世輪迴之時,不幸遭遇天魔襲殺,幸得金山寺的主持出手相助,方才逃過一劫。
自那時起,小臣對那位主持心懷感激之情,答應他推動人間帝王給佛門興盛一次機會,但也僅此而已,絕無其他更深層次的關聯。”
崔鈺不敢有絲毫隱瞞,心中更是明白以對方的神通廣大,自己根本不可能瞞得過。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將事情一五一十地道來。
“嗯,如此甚好。知恩圖報本就是美德一樁,本座自然不會怪罪於你。”
無觴微微頷首,表示讚許。
接著,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待到酆都大帝閉關結束之後,你不妨請求他出手相助,替你推演一下那魔族天魔的來曆。
這佛門與魔門之間的瓜葛錯綜複雜、牽連極廣,你此番報恩不要被他人暗中算計而不自知。”
說罷,無觴隨意地擺了擺手,似乎對這些瑣事並不太在意,但從其嚴肅的神情中不難看出,這番叮囑乃是發自真心。
崔鈺聞言,感激涕零,連忙跪地叩謝道:“小臣多謝大帝關懷提點!定當銘記在心!”隨後,又接連行了幾次大禮,這才緩緩起身退下。
待崔鈺離去之後,無觴那深邃如海的目光緩緩轉向了金山寺所在的方向。
隻見他雙眼猛然一亮,兩道璀璨奪目的光芒激射而出,仿佛能夠洞穿虛空一般。
然而,片刻之後,這光芒漸漸收斂起來,最終歸於平靜。
時而,他能勉強恢複一絲清明;時而,又再度沉淪於迷蒙之中。
而那股陰冷徹骨、仿佛來自九幽地獄的寒意,則如影隨形地纏繞著他。
終於,他在一片昏沉中艱難地撐開眼皮,視線所及之處,竟是無數麵目猙獰的厲鬼和心懷怨念的冤魂。
它們或盤旋在空中,或隱匿於黑暗角落,用貪婪而兇狠的目光窺視著他。
若非他身上不時閃爍出的皇道龍氣迸發出強大的力量予以迴擊,恐怕他早已成為這群惡鬼口中的美餐,被撕咬得支離破碎、屍骨無存。
“這……這裏究竟是什麽地方?朕為何會置身於此?”
李世民滿臉驚懼,一邊踉蹌著向後退卻,一邊失聲驚唿。
即便他曾在沙場上縱橫馳騁、殺敵無數,堪稱英勇無畏的一代豪傑,但此時此刻,麵對如此詭異恐怖的景象,心中也不禁泛起陣陣寒意,膽顫心驚起來。
然而,畢竟他身為大唐天子,並非等閑之輩。
當發現那些厲鬼雖然虎視眈眈,卻無法靠近自己時,他那顆高懸的心總算稍稍落迴肚裏。
漸漸地,他定下心神,開始小心翼翼地觀察起四周的環境來。
藏身於暗處的慈航目睹了這一切,心中暗自對這位現任天子生出幾分讚賞之意,身處如此絕境,還能迅速冷靜下來應對局麵,倒也算難得。
隻見他輕抬玉臂,優雅地揮動雙手,刹那間,原本洶湧圍攏的群鬼像是受到了某種神秘指令般紛紛退讓開來。
緊接著,三道身影從陰影中緩緩浮現——那是三隻渾身鮮血淋漓、散發著濃烈血腥氣息的鬼魂。
這三隻鬼魂全然不懼李世民周身縈繞的皇道龍氣,它們呲牙咧嘴,露出尖銳獠牙,舞動著鋒利的爪子,一步步向著李世民逼近過去......
“父親,大哥,三弟!”
李世民渾身顫抖,止不住的向後退去。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一道神光璀璨的身影從虛空中緩緩走出,手拿判官筆,所過之處群鬼退避。
讓李世民奉若神人!
……
長安城中,無觴身後諸懷眼眸中閃過一道幽暗的氣息,頗為感慨。
“就這?”
凡人看不透,他還看不透嘛,所謂的群鬼環繞,冤魂索命不過都是一場幻象罷了。
也就騙騙李世民這個凡人而已!
“地府自然有地府的規矩,孫悟空一場大鬧,已經是格外給他佛教麵子了,菩提老祖出聲,或許需要禮讓幾分,觀音什麽檔次,也想禍亂幽冥?”
“不說我的地盤,就是平心娘娘的地盤也不會讓他蹦躂,靈魂這東西豈是誰想借就能借的!”
無觴撇了撇嘴,毫不在意的說著,同時,神目放光繼續看著幽冥中的“大戲”!
與其說崔鈺是他曾經的屬下,倒不如說崔鈺是文判的化身轉世,倒也有幾分香火情分。
二人說了許久,但又沒透露太多陰間信息,隻不過在李世民返迴人間之前,這位透露出了開什麽狗屁水陸法會。
李世民心思玲瓏,倒也品出了幾分崔鈺話中深意。
想到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佛門寺廟在大唐盛行,心中倒是明了了些,
甚至作為一位合格的帝王,他有理由懷疑這是一場針對他做的局。
看著重迴陽間的李世民,無觴的麵龐之上沒有絲毫表情變化,隻是心中暗自詫異,他竟然不知那文判居然與佛門有所關聯。
這些年來,無論是從日常相處還是工作往來中,都未曾察覺到任何蛛絲馬跡啊!整個幽冥之中,佛門唯一的話語權也就在陰山一處。
按常理而言,佛門怎會將如此重要之事托付於地府的人呢?
苦思無果之後,無觴索性不再費神去琢磨此事,隻見他緩緩抬起右臂,如同探入平靜湖麵一般,輕而易舉地伸入到那看似無邊無際、深不可測的虛空之中。
隨著手臂輕輕一拽,一道身影便被硬生生地從虛空中拉扯而出。
此人正是文判崔鈺,當他乍然現身之際,臉上先是流露出極度的驚駭之色。
然而,待他定睛看清楚眼前之人乃是無觴後,原本緊繃的心弦瞬間鬆弛了下來,急忙躬身施禮道:
“文判崔鈺拜見帝君!”
無觴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示意對方起身迴話,隨後單刀直入地發問:
“快說,你與那佛門是幾個意思啊?”
盡管言辭冷酷,但實際上,他內心深處並不認為崔鈺會與佛門之間存在著什麽實質性的瓜葛,純粹隻是出於強烈的好奇心罷了。
聽到帝君問話,崔鈺不敢怠慢,趕忙如實迴答道:
“迴稟帝君,小臣與佛門之間並無因果牽連。隻是在上次轉世輪迴之時,不幸遭遇天魔襲殺,幸得金山寺的主持出手相助,方才逃過一劫。
自那時起,小臣對那位主持心懷感激之情,答應他推動人間帝王給佛門興盛一次機會,但也僅此而已,絕無其他更深層次的關聯。”
崔鈺不敢有絲毫隱瞞,心中更是明白以對方的神通廣大,自己根本不可能瞞得過。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將事情一五一十地道來。
“嗯,如此甚好。知恩圖報本就是美德一樁,本座自然不會怪罪於你。”
無觴微微頷首,表示讚許。
接著,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待到酆都大帝閉關結束之後,你不妨請求他出手相助,替你推演一下那魔族天魔的來曆。
這佛門與魔門之間的瓜葛錯綜複雜、牽連極廣,你此番報恩不要被他人暗中算計而不自知。”
說罷,無觴隨意地擺了擺手,似乎對這些瑣事並不太在意,但從其嚴肅的神情中不難看出,這番叮囑乃是發自真心。
崔鈺聞言,感激涕零,連忙跪地叩謝道:“小臣多謝大帝關懷提點!定當銘記在心!”隨後,又接連行了幾次大禮,這才緩緩起身退下。
待崔鈺離去之後,無觴那深邃如海的目光緩緩轉向了金山寺所在的方向。
隻見他雙眼猛然一亮,兩道璀璨奪目的光芒激射而出,仿佛能夠洞穿虛空一般。
然而,片刻之後,這光芒漸漸收斂起來,最終歸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