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秦軍就從北門出城作戰。
出城的是三千神武軍及兩千重騎兵,再加一千輕騎為策應。
三千神武軍在中間為主力,他們以百人為一組排成橫隊,個個手執火繩槍腰胯青銅劍,背上還背著一麵藤盾。
兩名屯長一左一右,他們維護隊列的左右邊界及保持隊列整齊,百將帶著親衛在隊列後方指揮。
兩翼各一千重騎兵掩護,一千輕騎分為兩部在側翼作為機動部隊。
全軍六千人,對陣一萬羅馬軍團。
沈兵之所以選擇羅馬軍團為目標,是出於兩方麵考慮:
其一,是羅馬軍團在應對敵方遠程武器時通常採取被動防禦的戰術,比如結成龜甲陣。
這做法會使火槍兵有更充裕的準備時間……火槍兵不怕對方盾有多厚,就怕對方不顧一切的猛衝,這樣射速較慢的火繩槍就會被敵人衝到跟前而不得不勢棄火繩槍選擇近戰。
其二,是因為羅馬軍團的盾更大、更厚、更堅固。
這是由羅馬軍團作戰兵器主要是短劍決定的,重量輕的短劍才能配大盾,而馬其頓士兵因為要手執重達18斤的超長槍,所以必然隻能配更小、更輕的圓盾。
毫無疑問,這圓盾隻能用來防護小麵積的弓箭,火繩槍可以輕而易舉的穿透它並殺傷其後的馬其頓士兵。
但高1.25米,寬0.78米,重達10公斤的羅馬盾……沈兵就不確定了。
確切的說,是沈兵不確定火繩槍在多遠的距離上能有效殺傷持有這種盾的羅馬士兵。
如果殺傷距離太近的,比如五十米、甚至三十米……那火繩槍對陣羅馬步兵就一點優勢都沒有。
因為在這距離上火繩槍隻夠打出兩、三發子彈,然後就要短兵相接了。
而身著藤甲手執青銅劍的神武軍與羅馬軍團近戰是一點優勢都沒有。
這其實不難想像。
因為羅馬人所使用的長度隻有60厘米左右的短劍在戰場上更多的是穿刺,也就是從連在一起的盾牌縫隙中穿刺而出。
另外羅馬人還會使用重達10公斤的盾牌推、砸、擠。
而藤甲最忌諱的就是穿刺及重物擊打。
反之,神武軍手裏的青銅劍卻很難突破羅馬人像一堵牆似的盾陣,於是近身作戰就隻有死路一條。
沈兵想先看看火繩槍是否能破羅馬方陣。
如果不能,就要調整戰術了。
其實對付羅馬及塞琉西軍隊還有其它戰術,那就是像蒙古軍隊一樣隨打隨走,這樣羅馬方陣及馬其頓方陣在後頭累死也追不上。
至於補給,那就隻能是「以戰養戰」的打法。
也就是以騎兵速度快的優勢深入塞琉西、馬其頓甚至是羅馬腹地,補給夠就多走幾天,補給不足便就近尋個村莊打劫。
這麽一來就會形成宋朝被蒙古殘破的局麵:
宋朝為了應對蒙古騎兵也是使用武裝到牙齒的重步兵,甚至還裝備各種火器。
但蒙古騎兵通常不直接與宋軍正麵作戰,而是以騎軍之利越過邊境深入宋境內一邊劫掠一邊滿世界亂竄。
蒙古是速度快的騎兵,而宋軍大多是步兵,主力步兵必然追不上騎兵。
而宋軍的騎兵又比蒙古弱得多,追上也是三兩下就被幹掉,於是竟然拿蒙古騎兵毫無辦法,甚至都出現幾支不過百餘人的蒙古騎兵在境內流竄數月繞了一大圈從另一麵再返迴的情況。
時間一久,宋朝這些城池便就此殘破於是也就不攻自潰了。
所以,現代網絡常有人假設:若漢朝與羅馬這兩支東西方最強的軍隊相撞會是什麽結果。
要沈兵說,這根本不需要假設。
要知道漢朝騎軍可是打敗過匈奴的精銳,而羅馬騎兵隻是輔助兵種,稱其為垃圾也不為過。
所以隻要漢軍戰術正確,羅馬必敗無疑。
沈兵原本也應該用這種戰術。
但一來是「以戰養戰」的作戰方式並沒有說起來那麽輕鬆。
這主要是道義上的,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原士兵若「以戰養戰」會影響士氣,而蒙古騎兵「以戰養戰」卻會增加士氣。
二來沈兵原本也無心與這些國家為敵,隻不過「樹大招風」因為秦軍有火炮而嚇得馬其頓、羅馬等一幹國家結成聯盟而已。
再一個,就是沈兵有更好、更輕鬆的解決方法:火繩槍。
那為何還要捨近求遠?
沈兵已下定了決心,如果火繩槍對羅馬軍團不樂觀,那時再轉向拿馬其頓步兵開刀。
對付馬其頓步兵就簡單多了,那些舉著18斤重超長槍的傢夥幾乎無法奔跑。
馬爾庫斯此時正騎在馬上來迴奔走向羅馬士兵下達命令。
等羅馬方陣就緒後,他才得空將目光投向幾百米外在城腳布陣的絲國軍隊。
他從沒見過這麽奇怪的隊形,有些類似方陣,但每個單位都要比方陣長。
他更沒見過這麽奇怪的武器,就像通訊兵說的,那看起來就是一根鐵管。
它能殺人嗎?
既沒有刃又沒有尖刺,用什麽殺人?
威力如何?
馬爾庫斯腦海一片空白,他很不喜歡這種一無所知的感覺。
這時對麵傳來了戰鼓的「隆隆」聲,絲國軍隊隨著鼓聲節奏一步步前進。
馬爾庫斯一聲令下,各百夫長就吹響了哨子。
羅馬士兵「嗬」了一聲,將盾牌舉向前方結成盾牆,然後一步步往前推進。
沒過多久,對麵的鼓聲突然停了下來。
馬爾庫斯看到絲國軍隊將鐵管立在地上,然後往裏頭裝填著什麽。
然後絲國軍隊就一排排的舉起鐵管對準羅馬方陣……
那一刻馬爾庫斯突然明白了什麽。
「火器!」馬爾庫斯瞪大了眼睛驚叫:「那是火器!我的天,他們竟然有那麽多火器!」
大的火器可以發射大鐵球的話,那麽小火器就可以發射小鐵球,如果這些小鐵球可以殺人……那就太可怕了。
馬爾庫斯想馬上將部隊撤迴來。
但已經太遲了,隻聽「砰砰」一陣爆竹般的槍響,走在最前方的羅馬士兵便一個個被打倒在血泊中。
出城的是三千神武軍及兩千重騎兵,再加一千輕騎為策應。
三千神武軍在中間為主力,他們以百人為一組排成橫隊,個個手執火繩槍腰胯青銅劍,背上還背著一麵藤盾。
兩名屯長一左一右,他們維護隊列的左右邊界及保持隊列整齊,百將帶著親衛在隊列後方指揮。
兩翼各一千重騎兵掩護,一千輕騎分為兩部在側翼作為機動部隊。
全軍六千人,對陣一萬羅馬軍團。
沈兵之所以選擇羅馬軍團為目標,是出於兩方麵考慮:
其一,是羅馬軍團在應對敵方遠程武器時通常採取被動防禦的戰術,比如結成龜甲陣。
這做法會使火槍兵有更充裕的準備時間……火槍兵不怕對方盾有多厚,就怕對方不顧一切的猛衝,這樣射速較慢的火繩槍就會被敵人衝到跟前而不得不勢棄火繩槍選擇近戰。
其二,是因為羅馬軍團的盾更大、更厚、更堅固。
這是由羅馬軍團作戰兵器主要是短劍決定的,重量輕的短劍才能配大盾,而馬其頓士兵因為要手執重達18斤的超長槍,所以必然隻能配更小、更輕的圓盾。
毫無疑問,這圓盾隻能用來防護小麵積的弓箭,火繩槍可以輕而易舉的穿透它並殺傷其後的馬其頓士兵。
但高1.25米,寬0.78米,重達10公斤的羅馬盾……沈兵就不確定了。
確切的說,是沈兵不確定火繩槍在多遠的距離上能有效殺傷持有這種盾的羅馬士兵。
如果殺傷距離太近的,比如五十米、甚至三十米……那火繩槍對陣羅馬步兵就一點優勢都沒有。
因為在這距離上火繩槍隻夠打出兩、三發子彈,然後就要短兵相接了。
而身著藤甲手執青銅劍的神武軍與羅馬軍團近戰是一點優勢都沒有。
這其實不難想像。
因為羅馬人所使用的長度隻有60厘米左右的短劍在戰場上更多的是穿刺,也就是從連在一起的盾牌縫隙中穿刺而出。
另外羅馬人還會使用重達10公斤的盾牌推、砸、擠。
而藤甲最忌諱的就是穿刺及重物擊打。
反之,神武軍手裏的青銅劍卻很難突破羅馬人像一堵牆似的盾陣,於是近身作戰就隻有死路一條。
沈兵想先看看火繩槍是否能破羅馬方陣。
如果不能,就要調整戰術了。
其實對付羅馬及塞琉西軍隊還有其它戰術,那就是像蒙古軍隊一樣隨打隨走,這樣羅馬方陣及馬其頓方陣在後頭累死也追不上。
至於補給,那就隻能是「以戰養戰」的打法。
也就是以騎兵速度快的優勢深入塞琉西、馬其頓甚至是羅馬腹地,補給夠就多走幾天,補給不足便就近尋個村莊打劫。
這麽一來就會形成宋朝被蒙古殘破的局麵:
宋朝為了應對蒙古騎兵也是使用武裝到牙齒的重步兵,甚至還裝備各種火器。
但蒙古騎兵通常不直接與宋軍正麵作戰,而是以騎軍之利越過邊境深入宋境內一邊劫掠一邊滿世界亂竄。
蒙古是速度快的騎兵,而宋軍大多是步兵,主力步兵必然追不上騎兵。
而宋軍的騎兵又比蒙古弱得多,追上也是三兩下就被幹掉,於是竟然拿蒙古騎兵毫無辦法,甚至都出現幾支不過百餘人的蒙古騎兵在境內流竄數月繞了一大圈從另一麵再返迴的情況。
時間一久,宋朝這些城池便就此殘破於是也就不攻自潰了。
所以,現代網絡常有人假設:若漢朝與羅馬這兩支東西方最強的軍隊相撞會是什麽結果。
要沈兵說,這根本不需要假設。
要知道漢朝騎軍可是打敗過匈奴的精銳,而羅馬騎兵隻是輔助兵種,稱其為垃圾也不為過。
所以隻要漢軍戰術正確,羅馬必敗無疑。
沈兵原本也應該用這種戰術。
但一來是「以戰養戰」的作戰方式並沒有說起來那麽輕鬆。
這主要是道義上的,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原士兵若「以戰養戰」會影響士氣,而蒙古騎兵「以戰養戰」卻會增加士氣。
二來沈兵原本也無心與這些國家為敵,隻不過「樹大招風」因為秦軍有火炮而嚇得馬其頓、羅馬等一幹國家結成聯盟而已。
再一個,就是沈兵有更好、更輕鬆的解決方法:火繩槍。
那為何還要捨近求遠?
沈兵已下定了決心,如果火繩槍對羅馬軍團不樂觀,那時再轉向拿馬其頓步兵開刀。
對付馬其頓步兵就簡單多了,那些舉著18斤重超長槍的傢夥幾乎無法奔跑。
馬爾庫斯此時正騎在馬上來迴奔走向羅馬士兵下達命令。
等羅馬方陣就緒後,他才得空將目光投向幾百米外在城腳布陣的絲國軍隊。
他從沒見過這麽奇怪的隊形,有些類似方陣,但每個單位都要比方陣長。
他更沒見過這麽奇怪的武器,就像通訊兵說的,那看起來就是一根鐵管。
它能殺人嗎?
既沒有刃又沒有尖刺,用什麽殺人?
威力如何?
馬爾庫斯腦海一片空白,他很不喜歡這種一無所知的感覺。
這時對麵傳來了戰鼓的「隆隆」聲,絲國軍隊隨著鼓聲節奏一步步前進。
馬爾庫斯一聲令下,各百夫長就吹響了哨子。
羅馬士兵「嗬」了一聲,將盾牌舉向前方結成盾牆,然後一步步往前推進。
沒過多久,對麵的鼓聲突然停了下來。
馬爾庫斯看到絲國軍隊將鐵管立在地上,然後往裏頭裝填著什麽。
然後絲國軍隊就一排排的舉起鐵管對準羅馬方陣……
那一刻馬爾庫斯突然明白了什麽。
「火器!」馬爾庫斯瞪大了眼睛驚叫:「那是火器!我的天,他們竟然有那麽多火器!」
大的火器可以發射大鐵球的話,那麽小火器就可以發射小鐵球,如果這些小鐵球可以殺人……那就太可怕了。
馬爾庫斯想馬上將部隊撤迴來。
但已經太遲了,隻聽「砰砰」一陣爆竹般的槍響,走在最前方的羅馬士兵便一個個被打倒在血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