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與茲陽公主的婚事定在十天後,據說這也是嬴政讓人看好的日子……此時在他身邊可是有一大堆「準仙人」。


    因為一看到盧生那麽忽悠嬴政一番他就信了,而且還能享受各種榮華富貴,其它方士自然也就趨之若鶩。


    什麽候生、徐福、韓終,一個個都在嬴政那胡吹。


    這些還隻是有名的幾個,為其煉丹的、占卜的、求福的等等,少說也有數百人。


    不過要說這嬴政最為信任也是寄希望最大的,還是沈兵。


    原因無它。


    其實以嬴政的智慧又哪裏會看不出這些方士是為財而來。


    但嬴政急於長生不老且又不缺財物,於是便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留著這些方士……


    人若是到了嬴政這地步其實想不被騙都難。


    因為天下盡歸嬴政所有,財物對他而言已若塵土般的毫無意義。


    那麽,用毫無意義的塵土去換一個可以長生不老的希望,哪怕這希望十分渺茫,但又為什麽不換呢?


    但沈兵與這些方士、術士都不一樣。


    嬴政知道沈兵不缺財物,也不缺勢力,甚至可以說沈兵想得天下也未嚐不可。


    不缺錢又不缺勢,可以說對嬴政一無所求……那麽沈兵為什麽又要騙自己呢?


    這也是沈兵在五原承認有「仙藥」時嬴政欣喜若狂的原因。


    之前嬴政求雖求,但心下一直對「仙藥」都有疑慮,或者也可以說不確定,也就是對鹹陽一眾方士將信將疑。


    沈兵一承認嬴政就再沒疑慮,並深感自己總算是找到一個同道中人。


    因此沈兵說要在外尋仙藥他是舉雙手贊成,就擔心籠絡不到位到時沈兵尋到了仙藥卻不給他,偷偷留著自己享用了。


    於是嬴政這才急著將沈兵招為附馬,其隨著茲陽公主一同來的嫁妝自然也十分豪華:


    黃金二百斤,駿馬十二匹,玉器五十件,老參百顆……


    那單子長得沈兵看都看不過來。


    並且嬴政還交待送親隊伍一定要等操辦完婚事之後才能返迴,嬴政甚至連廚師都隨著送親隊伍一同送來了。


    按嬴政的話說,就是:


    「塞外乃苦寒之地,據聞匈奴人隻會以火炙肉。」


    「沈愛卿有大功於大秦,自然不能讓其受此塞外之苦!」


    也就是說這些禦廚是來了就不走了,往後專為沈兵及公主做飯的。


    除此之外,嬴政原是數年才去看一次自己的孩子……


    這一點倒並不怪他,之前是因為要統一六國心思全在內政和戰事上,就算有顧及孩子也主要是培養扶蘇,其它人就讓後宮妃嬪打理就好了。


    然而,在茲陽公主出發前,嬴政卻連著數日上門噓寒問暖,便對茲陽公主的生母寧妃百般寵愛,讓茲陽公主都有些受寵若驚了。


    但其實,沈兵知道嬴政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長生不老藥」……茲陽公主還可能無意識的成為嬴政安插在沈兵身邊的眼線。


    因此沈兵對這門婚事沒多大感覺也沒多大期望,所有的一切倒是扶蘇在忙前忙後的安排。


    沈兵則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蒲類軍。


    這是出於之前的教訓……


    之前雖說在軍隊上沒有出問題,但那時沈兵才認識到自己可以真正掌控的隻有蒲類軍。


    因為沈兵知道自己將要麵對的是什麽……


    有一天嬴政若是死了由趙高和李斯把持朝政,前者負責隱瞞嬴政死訊而向外假傳聖旨,後者負責以丞相的身份控製朝中文武百官,於是全國兵力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到時若要調沈兵的大梁軍和神武軍呢?


    沈兵敢不從?


    不從便是謀反,從了這些軍隊便被調到偏遠地帶離開沈兵掌控。


    至於蒲類軍,其語言與中原軍隊不通無法指揮不說,便是沈兵肯放手趙高等人敢要嗎?


    蒲類軍可都是「非我族類」,放過長城進入中原那豈不是成了內應?


    到時裏應外合攻破長城……趙高等還不是要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於是沈兵才大力發展蒲類軍。


    兵源倒是十分豐富:


    首先是西域三十六國因為之前的聯合征討匈奴有功,於是在草原西部以功勞大小劃地封賞。


    由於西部足夠大,於是各國獲得的土地都不小。


    隻出兵數十人的小國都能得到數萬頃的土地,而且這些土地與西域不同……西域那是一小塊綠洲,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說隻是一個小池溏然後周圍聚集了幾千人生活,於是就成了一個國。


    草原的數萬公頃那可是遍地綠草且往往旁邊就有河,再不濟也有小溪……古時不像現代可以用水管從遠處接水於是可以遠離河流生活,古時能形成聚落盡皆在河邊,或人工開鑿運河引水。


    於是這生活條件就比西域要優越得多了,許多西域百姓便從西域東遷至草原。


    一國兩國或許不多,但西域三十六國盡皆遷來,人口就不少了。


    另外還有革庾置下的屠各一部,還有月氏,都是蒲類軍的兵源出處,而且還是優質兵源。


    於是不過短短月餘,蒲類軍便擴大至三萬餘人。


    沈兵與剺討論了幾次,將蒲類軍分為兩個部分:輕騎和重騎。


    輕騎兩萬人,著皮甲,以騎射為主刀盾為輔。


    重騎一萬人,配高大壯實的馬匹,輔以重甲,以長槍大刀為主……長槍用於刺穿,大刀用於砍劈。


    為什麽要這樣配置就不用說了。


    之前因為沒有馬具,所以騎兵幾乎清一色的是騎射,要麽就是趕到戰場再步戰……這時要組織重甲騎兵直接對抗步兵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有了馬具情況就不一樣了。


    馬匹因為有了馬蹄鐵於是更穩定耐力及載重力都成級數提高,騎手因為馬鐙、馬鞍於是更易穩定,重甲騎兵就成為可能。


    重甲騎兵若是對上敵人步兵,比如弓箭手、刀盾手等,那幾乎就相當於現代的坦克是一種碾壓式戰鬥。


    至於盔甲的問題,那就從位於沙洲的製鐵作坊生產了……月氏放棄沙洲遷至龍城後,沙洲自然就成了沈兵的領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工程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徵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徵士兵並收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