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好解決。


    如果說龜茲沒有來自匈奴的威脅,那麽隻需要沈兵放棄一兩個小綠洲給匈奴作橋頭堡就可以了,比如奇台或穀峪。


    龜茲及西域諸國肯定不願意沈兵這麽做,因為這對秦軍來說十分容易但對西域諸國的傷害卻很大,所以隻要沈兵一表示這方麵的意思……這個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第二點與第三點其實都是信任方麵的問題。


    亦即擔心秦軍會像匈奴一樣褥羊毛。


    雖然秦軍此時表現出隻是想與西域各國經商的樣子,但誰知道是不是表麵功夫?


    這方麵較難解決,且沈兵相信這不隻是信任方麵的問題……讓各國出兵也觸及到貴族利益的問題。


    比如要出多少兵?


    要多少補給?


    還有多少裝備?


    這些如果都要各國貴族負責,那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沈兵對比了下漢朝,認為漢朝之所以能讓西域諸國聽話甚至出兵圍攻龜茲,是因為李廣利遠征大宛時是一路打過去的……帶著三萬兵,一路行軍都向沿途各國要水要糧要牲畜,不給就打。


    這樣一來西域諸國就切生體會到漢軍的實力,於是才能號召得動諸國組成聯軍。


    所以有時人也是不能太善良的,就像現代美國佬常用的外交手段:一手蘿蔔一手大棒,蘿蔔不行就用大棒。


    正在沈兵為此苦惱時,仞進帳來報導:


    「大將軍,樓蘭兵變。」


    沈兵一驚,意外的說道:


    「好個樓蘭,居然敢在此時反叛?」


    也難怪沈兵意外。


    此時正是秦軍剛剛擊敗匈奴正如日中天的時候,何況秦軍在樓蘭還有數千軍隊且在樓蘭王身邊還有個「護樓蘭使」,這「護樓蘭使」手裏還有「開花彈」。


    這樓蘭王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敢在這時反叛。


    不想仞卻解釋道:


    「大將軍,樓蘭並非反叛,而是兵變叛樓蘭王!」


    沈兵不由奇道:


    「叛樓蘭王?」


    仞點頭道:


    「正是。」


    「樓蘭軍民欲併入秦軍而樓蘭貴族不允,於是軍民群起而攻之……」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這麽一說沈兵就明白了。


    原來這與沈兵之前在姑師的一波精神攻擊有關。


    當時有一千樓蘭騎兵是目睹了整個過程,他們迴去後又將秦軍的所作所為說與樓蘭軍民聽。


    另一方麵,一批批的秦軍進駐樓蘭帶來了數不盡的財富和技術……財富就是隨軍商人帶的一車車的絲綢,而技術則主要是軍事和農業上的。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製度的優越性。


    隨著秦軍和月氏商人的大批湧入,秦軍與樓蘭的交流就成級數增長。


    這其中月氏商人起著翻譯及加持的作用……月氏商人有許多會說中原話,為了體現他們的見多識廣以及跟對了人,難免會在翻譯及與樓蘭軍民交流時對秦軍的待遇、強大和富有添油加醋一番。


    這其實是種正常現像。


    因為如果把秦軍說得很弱,那是不是說被秦軍以少勝多而且還是一敗塗地的月氏就更弱了?


    如果把秦軍說得很差,那現在處於秦軍統治之下的月氏是不是要更差?


    這其中尤其是秦軍的二十軍功製……隻要在戰場上立功就能升官晉爵就能有分到土地,這對於奴隸製的樓蘭軍民是想都不敢想的。


    於是樓蘭軍民紛紛要求併入秦軍,或者不併入秦軍也行,樓蘭也要實行秦軍同樣的製度。


    樓蘭王及貴族哪裏肯同意這明顯觸及他們利益的建議,於是就起了衝突。


    若是樓蘭王反叛那還容易解決,秦軍三兩下就能將其解決。


    但現在卻是樓蘭百姓因為要降秦而反樓蘭王……這就讓「護樓蘭使」張粕不知道怎麽處理了,趕忙飛鴿傳書請示沈兵。


    這事其實對於沈兵來說也很為難。


    首先樓蘭軍民自發的要併入秦軍可以說是正常的,對秦軍也極為有利。


    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百姓尤其是身為奴隸的百姓要求十分簡單,就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


    秦軍的製度和技術能給他們更好的生活,他們當然傾向秦軍。


    有樓蘭這個先例,姑師隻怕也會緊隨其後,姑師之後又會有且末、無霜、休循等等。


    到時就不是組建聯軍的問題了,而是直接從西域百姓中徵兵了。


    但這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對秦軍也有負麵影響……


    西域三十六國目前隻有樓蘭和姑師兩國在秦軍的實際控製下,其餘三十四國都在盯著樓蘭和姑師看它們會有什麽結果。


    如果樓蘭、姑師的貴族過得好,利益沒有多大損失,那麽這三十四國就會放心的與秦軍結盟。


    如果樓蘭、姑師的貴族因為與秦軍接觸結果就被自己百姓給推翻進而連根拔起……那還有哪國敢與秦軍結盟?


    甚至別說結盟了,到時隻怕連接觸都不敢。


    因為一旦接觸就會讓處於奴隸狀態的軍民知道秦軍的製度,於是就有併入秦國反叛貴族之心。


    接下來就不用多想了,他們甚至連商人都不敢放進城去,絲綢之路會因此而斷。


    沈兵知道事態嚴重,沒有多想,將姑師事務交給王賁後帶上剺及百餘名親衛就朝樓蘭趕。


    這事就隻有沈兵能處理妥當。


    姑師跟樓蘭五百餘裏,沈兵一行快馬加鞭三日餘就趕到了目的地。


    樓蘭城倒是沒有多亂,王徨的七千援軍駐紮在城外嚴陣以待,城內還有張粕的一千「護樓蘭軍」,可以說將整個形勢都牢牢把控住。


    就是城內軍民一個個拿著刀槍木棍和農具將「皇宮」包圍了起來,要不是張粕一行「護樓蘭軍」保衛著皇宮,樓蘭王及一眾貴族早就被軍民拖出來砍成幾段了。


    沈兵一行人騎著馬剛由城門跨入樓蘭,樓蘭百姓就手舉武器歡唿著湧了上來。


    仞趕忙帶著親衛分列兩隊將百姓隔離開,個個劍出鞘盾在手如臨大敵。


    親衛的擔心是多餘的,樓蘭百姓此舉並非想要對沈兵不利,而是他們不懂中原的禮數習慣於手拿裝備歡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工程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徵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徵士兵並收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