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是在第五天才獲知援軍遭到匈奴阻擊的。
那是十餘名月氏騎兵趕到了樓蘭,其中還有些人負了箭傷……月氏與樓蘭有商貿往來對地形較熟,星夜奔逃總算趕到了樓蘭。
他們交給沈兵的一封紙質書信。
紙這東西目前隻有中原能產,且一旦寫上文字之後就很難更改也無法重複使用,一看就知道是真是假。
信是王徨寫的。
這個王徨就是沈兵攻楚時被沈兵留在陳城假裝糧草被燒放昌平君走的那個校尉,因其辦事能隨機應變且處置得當,是以沈兵一直帶在身邊。
第二批增援及補給部隊就是由王徨負責。
信中寫道:
「我軍距樓蘭還有四百餘裏,匈奴有萬餘騎。」
「屬下懇請大將軍準許我軍且戰且走慢行至樓蘭!」
沈兵想也不想就同意了,並讓月氏騎軍將訊息帶迴部隊讓王徨便宜行事。
沈兵明白王徨的意思。
王徨這支軍隊並非主力,他們沒有攜帶火炮,駱駝及馬車上馱的除了食物、飲水就是弩箭,另外還有幾車火炮用的藥包和炮彈。
在這情況下他們要生存下去並不困難,但速度就會較之前慢許多。
就像王徨在信裏說的一樣,且戰且走繼續往樓蘭方向前進。
這也是步卒對陣騎兵的缺陷……因為沒有騎兵的機動和快速,路上很容易被騎軍拖住。
沈兵沒有派出援兵。
因為他知道進攻姑師就是對王徨最好的增援。
秦軍在樓蘭休整了七天出發。
這次出發了更多的底氣,原因是之前從匈奴手裏繳獲了一匹戰馬和羊群,這使秦軍多了許多畜力和食物。
若食物緊缺,把那些多出來的戰馬當食物也未嚐不可。雖說有些可惜,但總比餓著肚子死在敵人手裏要好。
另外秦軍又從匈奴及樓蘭那補充了許多弩箭。
匈奴和樓蘭通常不用弩而是用弓。
但弓箭的要求會比弩箭高得多……這是由匈奴、樓蘭等對命中率要求較高決定的。
弓箭是遊牧民族狩獵的利器,製作更精細是必須的。
相比而言,身為農耕民族的秦軍很少用弓箭狩獵,他們講的批量是規模,也就是成千上萬的人拿著弩箭朝敵人齊射。
因此這些繳獲的箭矢直接裁短了就當作弩箭用,不過數天的時間就補充了數十萬枝弩箭。
這些補充很重要,因為在炮彈不足的情況下秦軍能與匈奴騎兵作戰的就隻有弩箭了。
且這數十萬枝弩箭還遠遠不夠。
因為數十萬枝聽起來似乎很多,但秦軍有一萬人,每人分三十枝弩箭就需要三十萬枝。
因此沈兵還留了一千人在樓蘭,隨時準備將新製好的弩箭送往前線。
另一個比較輕鬆的原因,是姑師距樓蘭五百餘裏。
且還不像「庫姆塔格」沙漠那樣到處是沙山,對於擁有許多戰馬的秦軍而言隻需九天。
實際上不需要九天,因為秦軍的目的是交河。
交河在姑師與樓蘭之間……並非正中而是呈三角之勢,交河距姑師兩百餘裏,樓蘭距交河四百餘裏。
於是秦軍趕到目的地隻需要七天左右。
再加上交河有飲用水,於是秦軍就可以少帶許多補給。
隨軍補給的問題往往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比如秦軍從沙州出發到樓蘭需要三十天左右,於是秦軍需要攜帶三十天的幹糧和水,而這三十天的幹糧和水會成為沉重的負擔使行軍速度十分緩慢,行軍速度慢就導致需要更長的時間然後需要更多的補給……
幸運的是這些問題已經解決了,秦軍順利的占領了樓蘭並以之作為前進基地。
火炮方麵,沈兵隻帶了五門,且清一色的是「開花彈」。
這是為什麽就不用說了,此戰沈兵根本就沒打算進攻姑師城,於是沉重的實心彈就沒有攜帶的必要。
這點一度讓王賁等人感到不解。
王賁說道:
「大將軍,秦軍向來擅長攻城守城而不擅野戰,此次為何反其道而為之?」
李岩也勸道:
「大將軍。」
「雖說交河匈奴隻有一萬匈奴更易攻下。」
「但攻交河似乎無甚作用,因為匈奴完全可以棄守交河,到時我等還是不得不攻姑師。」
李岩說的對,匈奴騎兵的好處就是一打就散,打不過他就跑,從這角度來說進攻交河毫無意義。
但沈兵卻反問了一聲:
「我等為何要攻姑師?」
王賁等人麵麵相覷,過了好一會兒王賁才說:
「大將軍之意,是我等隻攻綠洲而不攻姑師?」
沈兵點了點頭,問:
「有何不可?」
王賁說:
「可若是如此,我等又如何能將匈奴逐出姑師?」
沈兵隻笑了笑,不答反問道:
「若我占領了交河,匈奴一萬騎兵又能去往何方?」
眾人目光轉向了地圖,然後剺就迴答道:
「若交河不守,這一萬騎軍就隻能退守姑師,因方圓百裏再無能容得下一萬騎軍的綠洲了。」
沈兵又問:
「若我等再拿下薩爾呢?」
薩爾是除姑師城及交河之外的第三大綠洲,那裏駐有五千匈奴騎兵。
剺想也不想就迴答:
「這五千騎兵也隻能退往姑師。」
「且匈奴深入沙漠的萬餘騎的側後及補給還會受到威脅。」
沈兵點了點頭,然後就不說話了。
眾人一時不明白沈兵是什麽意思,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之感。
過一會兒王賁才一拍恍然大悟,他撫掌而笑:
「此計甚妙,屬下明白了。」
「那姑師城的水草隻夠三萬騎軍食用。」
「若我等將一批批匈奴騎軍趕至姑師,亦即姑師城很快便陷入水草不足的窘境。」
「到時不需我等攻城,匈奴自會因為水草不足棄城而走。」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贊同。
王賁說的正是沈兵所想。
秦軍的確擅長攻城守城不擅野戰。
但正如之前所言,西域的野戰與草原的野戰是兩迴事。
西域雖然同樣地形廣闊地勢平坦,沙漠也適合騎兵作戰。
但幾乎所有的軍事活動都是以爭奪水草圍繞著綠洲展開。
即是如此,這野戰還能稱之為「野戰」麽?
那是十餘名月氏騎兵趕到了樓蘭,其中還有些人負了箭傷……月氏與樓蘭有商貿往來對地形較熟,星夜奔逃總算趕到了樓蘭。
他們交給沈兵的一封紙質書信。
紙這東西目前隻有中原能產,且一旦寫上文字之後就很難更改也無法重複使用,一看就知道是真是假。
信是王徨寫的。
這個王徨就是沈兵攻楚時被沈兵留在陳城假裝糧草被燒放昌平君走的那個校尉,因其辦事能隨機應變且處置得當,是以沈兵一直帶在身邊。
第二批增援及補給部隊就是由王徨負責。
信中寫道:
「我軍距樓蘭還有四百餘裏,匈奴有萬餘騎。」
「屬下懇請大將軍準許我軍且戰且走慢行至樓蘭!」
沈兵想也不想就同意了,並讓月氏騎軍將訊息帶迴部隊讓王徨便宜行事。
沈兵明白王徨的意思。
王徨這支軍隊並非主力,他們沒有攜帶火炮,駱駝及馬車上馱的除了食物、飲水就是弩箭,另外還有幾車火炮用的藥包和炮彈。
在這情況下他們要生存下去並不困難,但速度就會較之前慢許多。
就像王徨在信裏說的一樣,且戰且走繼續往樓蘭方向前進。
這也是步卒對陣騎兵的缺陷……因為沒有騎兵的機動和快速,路上很容易被騎軍拖住。
沈兵沒有派出援兵。
因為他知道進攻姑師就是對王徨最好的增援。
秦軍在樓蘭休整了七天出發。
這次出發了更多的底氣,原因是之前從匈奴手裏繳獲了一匹戰馬和羊群,這使秦軍多了許多畜力和食物。
若食物緊缺,把那些多出來的戰馬當食物也未嚐不可。雖說有些可惜,但總比餓著肚子死在敵人手裏要好。
另外秦軍又從匈奴及樓蘭那補充了許多弩箭。
匈奴和樓蘭通常不用弩而是用弓。
但弓箭的要求會比弩箭高得多……這是由匈奴、樓蘭等對命中率要求較高決定的。
弓箭是遊牧民族狩獵的利器,製作更精細是必須的。
相比而言,身為農耕民族的秦軍很少用弓箭狩獵,他們講的批量是規模,也就是成千上萬的人拿著弩箭朝敵人齊射。
因此這些繳獲的箭矢直接裁短了就當作弩箭用,不過數天的時間就補充了數十萬枝弩箭。
這些補充很重要,因為在炮彈不足的情況下秦軍能與匈奴騎兵作戰的就隻有弩箭了。
且這數十萬枝弩箭還遠遠不夠。
因為數十萬枝聽起來似乎很多,但秦軍有一萬人,每人分三十枝弩箭就需要三十萬枝。
因此沈兵還留了一千人在樓蘭,隨時準備將新製好的弩箭送往前線。
另一個比較輕鬆的原因,是姑師距樓蘭五百餘裏。
且還不像「庫姆塔格」沙漠那樣到處是沙山,對於擁有許多戰馬的秦軍而言隻需九天。
實際上不需要九天,因為秦軍的目的是交河。
交河在姑師與樓蘭之間……並非正中而是呈三角之勢,交河距姑師兩百餘裏,樓蘭距交河四百餘裏。
於是秦軍趕到目的地隻需要七天左右。
再加上交河有飲用水,於是秦軍就可以少帶許多補給。
隨軍補給的問題往往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比如秦軍從沙州出發到樓蘭需要三十天左右,於是秦軍需要攜帶三十天的幹糧和水,而這三十天的幹糧和水會成為沉重的負擔使行軍速度十分緩慢,行軍速度慢就導致需要更長的時間然後需要更多的補給……
幸運的是這些問題已經解決了,秦軍順利的占領了樓蘭並以之作為前進基地。
火炮方麵,沈兵隻帶了五門,且清一色的是「開花彈」。
這是為什麽就不用說了,此戰沈兵根本就沒打算進攻姑師城,於是沉重的實心彈就沒有攜帶的必要。
這點一度讓王賁等人感到不解。
王賁說道:
「大將軍,秦軍向來擅長攻城守城而不擅野戰,此次為何反其道而為之?」
李岩也勸道:
「大將軍。」
「雖說交河匈奴隻有一萬匈奴更易攻下。」
「但攻交河似乎無甚作用,因為匈奴完全可以棄守交河,到時我等還是不得不攻姑師。」
李岩說的對,匈奴騎兵的好處就是一打就散,打不過他就跑,從這角度來說進攻交河毫無意義。
但沈兵卻反問了一聲:
「我等為何要攻姑師?」
王賁等人麵麵相覷,過了好一會兒王賁才說:
「大將軍之意,是我等隻攻綠洲而不攻姑師?」
沈兵點了點頭,問:
「有何不可?」
王賁說:
「可若是如此,我等又如何能將匈奴逐出姑師?」
沈兵隻笑了笑,不答反問道:
「若我占領了交河,匈奴一萬騎兵又能去往何方?」
眾人目光轉向了地圖,然後剺就迴答道:
「若交河不守,這一萬騎軍就隻能退守姑師,因方圓百裏再無能容得下一萬騎軍的綠洲了。」
沈兵又問:
「若我等再拿下薩爾呢?」
薩爾是除姑師城及交河之外的第三大綠洲,那裏駐有五千匈奴騎兵。
剺想也不想就迴答:
「這五千騎兵也隻能退往姑師。」
「且匈奴深入沙漠的萬餘騎的側後及補給還會受到威脅。」
沈兵點了點頭,然後就不說話了。
眾人一時不明白沈兵是什麽意思,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之感。
過一會兒王賁才一拍恍然大悟,他撫掌而笑:
「此計甚妙,屬下明白了。」
「那姑師城的水草隻夠三萬騎軍食用。」
「若我等將一批批匈奴騎軍趕至姑師,亦即姑師城很快便陷入水草不足的窘境。」
「到時不需我等攻城,匈奴自會因為水草不足棄城而走。」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贊同。
王賁說的正是沈兵所想。
秦軍的確擅長攻城守城不擅野戰。
但正如之前所言,西域的野戰與草原的野戰是兩迴事。
西域雖然同樣地形廣闊地勢平坦,沙漠也適合騎兵作戰。
但幾乎所有的軍事活動都是以爭奪水草圍繞著綠洲展開。
即是如此,這野戰還能稱之為「野戰」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