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萬事開頭難」。
雖說西套的側重點已經定下,但依舊要一步步經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繁華起來。
沈兵首先要做的就是以牧養耕修築水利,爭取在明年開春時就能在西套屯田解決西套糧食自給問題。
其實沈兵不隻是在西套如此經營,而是經河西走廊一路往西域都是以西套的模式發展服務業。
試想,自西套穿過河西走廊到敦煌約有兩千裏。
若商隊以每日五十裏計算……雖然商隊使用馬車運貨,且運的貨也是質輕的絲綢布匹,但河西走廊道路不平是以速度不快,至少需一個多月才能橫穿而過。
道路不平是之前長期生活在這裏的月氏的鍋,月氏此時還是遊牧民族……之所以說「此時」,是因其西遷之後就轉變為農耕為主。
遊牧民族自然不會修路,而是騎馬騎得多了自然就有路。
這些路或許適合騎馬,卻不適合運輸的馬車行走。
且這還隻是穿過河西走廊沒有到達西域,其間還要穿過幹旱帶甚至沙漠。
一支商隊若攜帶兩個月甚至三個月的糧食橫穿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經商,那麽他們還能帶多少絲綢?
這其間還要冒著被劫掠、糧食不足、水源不足、馬匹不足、車輛損壞等風險。
是以商隊一考慮這些,便是有極高的利潤也同樣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若商隊望而卻步,那麽這條絲綢之路便永遠也無法繁華當然也無法得到發展。
為了保護商隊的安全同時也為減少商隊成本增加其利潤,沈兵打算往西域方向每五百裏就設一個點。
事實上李岩的部隊已經這麽做了。
其所領的五萬兵士自五原起就每五百裏留下千人設一城寨。
當然,並不是嚴格的五百裏。
而是大概五百裏距離尋找一有水源有適合屯田且利於防守的位置建寨。
之後留守部隊就有兩個任務:
一是的負責清剿流匪及來不急撤走的匈奴。
二是修築水利準備屯田。
完成這兩個任務之後城寨周圍就是安全地域,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追逐利益的商人自然而然的就會在城寨附近開設客棧。
有了客棧,前往西域的商隊就隻需要攜帶十餘天的補給……每十天就可以到沿途客棧補給一次,而且還可以得到官兵的保護。
這就成級數的降低商隊經商的成本及風險。
當然,這其中還需要沈兵開個頭。
因為這很可能會出現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商隊經商和沿途客棧是互贏共存的關係。
沒有沿途客棧商隊經商成本高風險大,於是商隊就少。
商隊少又會反過來使沿途客棧因為無利可圖而不敢開設太多……
於是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兩者的發展都受限。
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是沈兵以北地商人的身份在各城寨先行開設客棧以保證商隊的補給。
商隊有利可圖於是就會越來越多,商隊一多,沿途的客棧也會跟著增多。
這就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也就是沈兵所說的引導和調控。
否則,若是任其自然發展,最終或許也能發展成形,隻不過在這商業極不發達的古時,完成這發展並最終繁榮起來隻怕需要數百年。
沈兵當然等不了這數百年的。
沈兵這做法可以說是照搬了漢代發展絲綢之路的模式。
西套就是現代的寧夏。
從寧夏的甘塘到武威約五百裏。
從武威到張掖差不多五百裏。
從張掖到酒泉還是五百裏。
從酒泉到敦煌就遠了些,有八百裏,但在中間還有個瓜州。
這些城市會有這麽整齊劃一的距離並非偶然,而是為絲綢之路的商隊沿途補給設置方便,而且出於經營和防禦需要必須選擇水源附近及地理位置較好的地方。
時間一久,這些補給地的規模就越來越大進而發展成一城市。
沈兵的第一步就是將牛羊往西套趕……
這其中主要是羊,因為牛這東西作為農耕工具肯定是要盡可能留在需要大規模經營農業的地區。
羊就主要是為了食用了。
北地從匈奴那換了一批,再從邊境百姓中購買一批,首批就收集了兩千多頭羊投放到西套南麵。
然後這些羊會吃草,會長肉,羊還會生小羊,小羊長大又會生小羊……
兩千頭羊不出意外的話夠幾百人生存了。
這其實就是匈奴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他們可以在草原到處機動而幾乎不需要考慮補給的原因……他們跑到哪就將羊群趕到哪,再加上還有羊奶、馬奶之類的,幾乎可以自給自足。
以至於之後漢軍進攻匈奴也採用這種模式。
也就是每次北上征討匈奴,漢軍就總是趕著成片成片一眼望不到頭的牛羊出征。
這戰術很聰明,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像匈奴人一樣幾乎可以不用考慮補給問題,於是就不用像劉邦一樣擔心補給線被切斷被包圍。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漢軍沒有匈奴人養牛、養羊的經驗,於是總是成片的牛羊趕出去,迴來時基本就隻有人和馬了。
投放羊群時還有個小插曲。
秦軍進入南部山區圈下一片草場時……嚇得山區部落裏的「野人」四處奔走。
這或許是因為之前匈奴人進駐西套時對他們不太友好。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野人」大多已狩獵為生沒有多餘的食物,他們隻怕早就被匈奴搶光、殺光了。
沈兵嚴令部下不得與當地部族衝突,甚至還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這些部族。
這不隻是人道的原因。
更是這麽做會減少秦軍許多麻煩,再一個就是西套需要勞動力。
這些原始部族既有在西套生存下來的能力又十分健壯,隻要稍加訓練或許能成為很好的農民。
後來沈兵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這些「野人」自小就在山區狩獵,他們是很出色的獵人,對種田一竅不通也毫無興趣。
他們也許可以轉化為農民,但很可能要經過幾輩的同化和教育。
雖說西套的側重點已經定下,但依舊要一步步經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繁華起來。
沈兵首先要做的就是以牧養耕修築水利,爭取在明年開春時就能在西套屯田解決西套糧食自給問題。
其實沈兵不隻是在西套如此經營,而是經河西走廊一路往西域都是以西套的模式發展服務業。
試想,自西套穿過河西走廊到敦煌約有兩千裏。
若商隊以每日五十裏計算……雖然商隊使用馬車運貨,且運的貨也是質輕的絲綢布匹,但河西走廊道路不平是以速度不快,至少需一個多月才能橫穿而過。
道路不平是之前長期生活在這裏的月氏的鍋,月氏此時還是遊牧民族……之所以說「此時」,是因其西遷之後就轉變為農耕為主。
遊牧民族自然不會修路,而是騎馬騎得多了自然就有路。
這些路或許適合騎馬,卻不適合運輸的馬車行走。
且這還隻是穿過河西走廊沒有到達西域,其間還要穿過幹旱帶甚至沙漠。
一支商隊若攜帶兩個月甚至三個月的糧食橫穿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經商,那麽他們還能帶多少絲綢?
這其間還要冒著被劫掠、糧食不足、水源不足、馬匹不足、車輛損壞等風險。
是以商隊一考慮這些,便是有極高的利潤也同樣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若商隊望而卻步,那麽這條絲綢之路便永遠也無法繁華當然也無法得到發展。
為了保護商隊的安全同時也為減少商隊成本增加其利潤,沈兵打算往西域方向每五百裏就設一個點。
事實上李岩的部隊已經這麽做了。
其所領的五萬兵士自五原起就每五百裏留下千人設一城寨。
當然,並不是嚴格的五百裏。
而是大概五百裏距離尋找一有水源有適合屯田且利於防守的位置建寨。
之後留守部隊就有兩個任務:
一是的負責清剿流匪及來不急撤走的匈奴。
二是修築水利準備屯田。
完成這兩個任務之後城寨周圍就是安全地域,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追逐利益的商人自然而然的就會在城寨附近開設客棧。
有了客棧,前往西域的商隊就隻需要攜帶十餘天的補給……每十天就可以到沿途客棧補給一次,而且還可以得到官兵的保護。
這就成級數的降低商隊經商的成本及風險。
當然,這其中還需要沈兵開個頭。
因為這很可能會出現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商隊經商和沿途客棧是互贏共存的關係。
沒有沿途客棧商隊經商成本高風險大,於是商隊就少。
商隊少又會反過來使沿途客棧因為無利可圖而不敢開設太多……
於是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兩者的發展都受限。
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是沈兵以北地商人的身份在各城寨先行開設客棧以保證商隊的補給。
商隊有利可圖於是就會越來越多,商隊一多,沿途的客棧也會跟著增多。
這就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也就是沈兵所說的引導和調控。
否則,若是任其自然發展,最終或許也能發展成形,隻不過在這商業極不發達的古時,完成這發展並最終繁榮起來隻怕需要數百年。
沈兵當然等不了這數百年的。
沈兵這做法可以說是照搬了漢代發展絲綢之路的模式。
西套就是現代的寧夏。
從寧夏的甘塘到武威約五百裏。
從武威到張掖差不多五百裏。
從張掖到酒泉還是五百裏。
從酒泉到敦煌就遠了些,有八百裏,但在中間還有個瓜州。
這些城市會有這麽整齊劃一的距離並非偶然,而是為絲綢之路的商隊沿途補給設置方便,而且出於經營和防禦需要必須選擇水源附近及地理位置較好的地方。
時間一久,這些補給地的規模就越來越大進而發展成一城市。
沈兵的第一步就是將牛羊往西套趕……
這其中主要是羊,因為牛這東西作為農耕工具肯定是要盡可能留在需要大規模經營農業的地區。
羊就主要是為了食用了。
北地從匈奴那換了一批,再從邊境百姓中購買一批,首批就收集了兩千多頭羊投放到西套南麵。
然後這些羊會吃草,會長肉,羊還會生小羊,小羊長大又會生小羊……
兩千頭羊不出意外的話夠幾百人生存了。
這其實就是匈奴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他們可以在草原到處機動而幾乎不需要考慮補給的原因……他們跑到哪就將羊群趕到哪,再加上還有羊奶、馬奶之類的,幾乎可以自給自足。
以至於之後漢軍進攻匈奴也採用這種模式。
也就是每次北上征討匈奴,漢軍就總是趕著成片成片一眼望不到頭的牛羊出征。
這戰術很聰明,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像匈奴人一樣幾乎可以不用考慮補給問題,於是就不用像劉邦一樣擔心補給線被切斷被包圍。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漢軍沒有匈奴人養牛、養羊的經驗,於是總是成片的牛羊趕出去,迴來時基本就隻有人和馬了。
投放羊群時還有個小插曲。
秦軍進入南部山區圈下一片草場時……嚇得山區部落裏的「野人」四處奔走。
這或許是因為之前匈奴人進駐西套時對他們不太友好。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野人」大多已狩獵為生沒有多餘的食物,他們隻怕早就被匈奴搶光、殺光了。
沈兵嚴令部下不得與當地部族衝突,甚至還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這些部族。
這不隻是人道的原因。
更是這麽做會減少秦軍許多麻煩,再一個就是西套需要勞動力。
這些原始部族既有在西套生存下來的能力又十分健壯,隻要稍加訓練或許能成為很好的農民。
後來沈兵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這些「野人」自小就在山區狩獵,他們是很出色的獵人,對種田一竅不通也毫無興趣。
他們也許可以轉化為農民,但很可能要經過幾輩的同化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