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原本還想在泰山玩幾天,畢竟跋山涉水的好不容易來一趟,而且也許久沒放鬆了,趁著這機會遊山玩水一番倒也愜意。
然而第二天沈兵就收到了來自北地的飛鴿傳書。
仞緊張的拿著書信報導:
「大將軍,北地發現奸細!」
沈兵和扶蘇都覺得沒什麽好奇怪的,北地有那麽多先進的玩意,又是織布機又是火藥又是舂米水車,沒人來偷學技術那就是怪事了。
所以初時都沒當一迴事,沈兵隻是「嗯」了一聲就繼續跟扶蘇討論著該如何從中原帶去更多商人的問題。
然而仞卻補充了一句:
「是匈奴奸細!」
沈兵和扶蘇這才震驚的抬頭望向仞。
沈兵問:
「匈奴奸細?他們又是如何混進作坊的?」
因為擔心匈奴偷學,所以沈兵從一開始就嚴格規定隻有中原人才可以進作坊,甚至還要排查戶籍……排查戶籍也隻有在秦國的郡縣製下才能做到,雖說也不容易,但為了保密卻值得。
仞呈上一封信,說道:
「匈奴用的是中原人,而且有戶籍!」
沈兵想了想,然後就明白了。
中原人有許多被匈奴俘虜了成為奴隸,不僅是他們,甚至可能其家人也在匈奴那成為奴隸。
於是……
匈奴就可以用其家人為質,脅迫他們成為奸細。
甚至還有許多中原人是心甘情願為匈奴賣命,那在現代叫什麽……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簡單的說,就是他們被匈奴俘虜後原本以為必死,在這種心理期望極低的情況下隻要匈奴留他們性命,亦或是對他們好些給點食物,他們就會覺得匈奴還不錯,於是反過來會站在匈奴一邊。
中原人而且有戶籍,於是排查起來就難了。
再加上前些日子有大批從代國轉移過來的百姓……這些百姓不可能有戶籍,於是就有許多奸細混雜其中。
沈兵展開紙條一看,吃驚的發現匈奴感興趣的不隻是火藥,還有水車、冶鐵、紡織等,在王賁的緊急排查下幾乎每個部門都找到了匈奴奸細。
甚至這其中可能還有沒挖出來的。
扶蘇有些奇怪的說道:
「據聞匈奴對技術並無興趣,他們隻好騎射牧馬,為何卻……」
沈兵苦笑一聲迴道:
「冒頓與常人不同,此人極富遠見,我等不可小覷!」
這些的確像沈兵想的那樣是冒頓安排的,而且是冒頓親自安排的。
其實早在九原一戰見識到「震天雷」的厲害之後冒頓就開始安排了。
那時匈奴因為頭曼單於新亡,九原一敗見識到秦軍如此強大? 再有東胡一而再再而三的刁難,整個匈奴都處在士氣低穀甚至有種大禍臨頭之感。
但這時冒頓單於卻在與其子稽粥秘密商議著對付秦軍之策。
稽粥沒有參與九原一戰,聽聞有如此恐怖的武器? 就好奇的問:
「單於? 若秦軍有如此威力的『震天雷』? 我們將來又怎麽與其作戰有?」
「到時豈不是他們走到哪裏,我們就要退到哪裏?」
冒頓沉思了一會兒,就說道:
「以目前的情形來看? 繼續這樣下去的確是這樣。」
「雖然我們有草原之利? 以步兵見長的秦軍暫時還對我們無可奈何。」
「但如果不早做準備,等到秦軍兵強馬壯的那一天,匈奴就絕非其對手。」
這也是沈兵說冒頓極富遠見的原因。
尋常匈奴人又哪會想那麽遠? 他們大多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這是遊牧民族的特點。
遊牧民族的生活是逐水草而棲? 所以不用考慮太多? 草吃完了換一塊? 隻要方向對就行? 走到有水草的地方就停下呆一段時間。
而農耕民族就無法這樣無憂無慮了? 他們必須計算農期,考慮災害,還有儲存糧食過冬以及必要的財富應對不時之需……
時間一長,農耕民族自然就會形成計算能力強、有儲存財物應對危機的意識,以及一定程度的遠見等性格特點。
當然? 這隻是對大多數而言。
農耕民族也有過一天是一天的? 遊牧民族中也有儲存財物應對危機的。
冒頓單於就是一個例外? 或許這也是他更傾向學習中原的兵法的原因之一。
稽粥好奇的問:
「我們應該怎麽做準備?」
冒頓單於想也不想就迴答:
「學習他們的技術。」
「如果我們也能得到『震天雷』並學會製作的方法? 自然就不需要怕秦軍。」
稽粥不解的說道:
「可是……秦人又豈會教我們?」
冒頓笑了起來,他拍了拍稽粥的肩膀道:
「不,他們會教我們的!」
冒頓用什麽方法就不用多說了。
他將大批的中原奴隸集中起來? 尤其是那些拖家帶口還帶有手藝的工匠。
然後給他們好的食物更優越的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冒頓就對召集那些工匠對他們說:
「我想得到北地的技術,所以要派你們去北地學習。」
「如果成功了並把技術帶迴來,你和你的家人就會得到賞賜,且永遠脫離奴隸身份,我會把你們當作匈奴人一樣看待!」
「但如果失敗了,那麽你們的家人就會被斬首。」
然後,這些人就被派往中原。
為了避免被懷疑,他們甚至在中原繞了一個彎從另一個方向進入北地。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工匠有手藝,同時戶籍又沒問題,於是很容易就被選進各作坊務工。
這其實也是北地發展工業的缺陷之一。
因為要務工,所以知道秘密的人必然不少。
知道秘密的人一多,想要保住秘密就不大可能了。
這其中把控最嚴的其實是冶新鐵,這個因為有嚴密的措施倒沒出事……其實也不是措施嚴密的原因,而是新鐵的生產規模一直沒有擴大。
如果擴大到一定程度,想保密就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這其中火藥就是如此。
秦軍短時間需要大批的「霹靂火球」,必然要迅速擴大生產規模,於是就沒有保密的可能。
幸運得是沈兵早有準備,「霹靂火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然而第二天沈兵就收到了來自北地的飛鴿傳書。
仞緊張的拿著書信報導:
「大將軍,北地發現奸細!」
沈兵和扶蘇都覺得沒什麽好奇怪的,北地有那麽多先進的玩意,又是織布機又是火藥又是舂米水車,沒人來偷學技術那就是怪事了。
所以初時都沒當一迴事,沈兵隻是「嗯」了一聲就繼續跟扶蘇討論著該如何從中原帶去更多商人的問題。
然而仞卻補充了一句:
「是匈奴奸細!」
沈兵和扶蘇這才震驚的抬頭望向仞。
沈兵問:
「匈奴奸細?他們又是如何混進作坊的?」
因為擔心匈奴偷學,所以沈兵從一開始就嚴格規定隻有中原人才可以進作坊,甚至還要排查戶籍……排查戶籍也隻有在秦國的郡縣製下才能做到,雖說也不容易,但為了保密卻值得。
仞呈上一封信,說道:
「匈奴用的是中原人,而且有戶籍!」
沈兵想了想,然後就明白了。
中原人有許多被匈奴俘虜了成為奴隸,不僅是他們,甚至可能其家人也在匈奴那成為奴隸。
於是……
匈奴就可以用其家人為質,脅迫他們成為奸細。
甚至還有許多中原人是心甘情願為匈奴賣命,那在現代叫什麽……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簡單的說,就是他們被匈奴俘虜後原本以為必死,在這種心理期望極低的情況下隻要匈奴留他們性命,亦或是對他們好些給點食物,他們就會覺得匈奴還不錯,於是反過來會站在匈奴一邊。
中原人而且有戶籍,於是排查起來就難了。
再加上前些日子有大批從代國轉移過來的百姓……這些百姓不可能有戶籍,於是就有許多奸細混雜其中。
沈兵展開紙條一看,吃驚的發現匈奴感興趣的不隻是火藥,還有水車、冶鐵、紡織等,在王賁的緊急排查下幾乎每個部門都找到了匈奴奸細。
甚至這其中可能還有沒挖出來的。
扶蘇有些奇怪的說道:
「據聞匈奴對技術並無興趣,他們隻好騎射牧馬,為何卻……」
沈兵苦笑一聲迴道:
「冒頓與常人不同,此人極富遠見,我等不可小覷!」
這些的確像沈兵想的那樣是冒頓安排的,而且是冒頓親自安排的。
其實早在九原一戰見識到「震天雷」的厲害之後冒頓就開始安排了。
那時匈奴因為頭曼單於新亡,九原一敗見識到秦軍如此強大? 再有東胡一而再再而三的刁難,整個匈奴都處在士氣低穀甚至有種大禍臨頭之感。
但這時冒頓單於卻在與其子稽粥秘密商議著對付秦軍之策。
稽粥沒有參與九原一戰,聽聞有如此恐怖的武器? 就好奇的問:
「單於? 若秦軍有如此威力的『震天雷』? 我們將來又怎麽與其作戰有?」
「到時豈不是他們走到哪裏,我們就要退到哪裏?」
冒頓沉思了一會兒,就說道:
「以目前的情形來看? 繼續這樣下去的確是這樣。」
「雖然我們有草原之利? 以步兵見長的秦軍暫時還對我們無可奈何。」
「但如果不早做準備,等到秦軍兵強馬壯的那一天,匈奴就絕非其對手。」
這也是沈兵說冒頓極富遠見的原因。
尋常匈奴人又哪會想那麽遠? 他們大多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這是遊牧民族的特點。
遊牧民族的生活是逐水草而棲? 所以不用考慮太多? 草吃完了換一塊? 隻要方向對就行? 走到有水草的地方就停下呆一段時間。
而農耕民族就無法這樣無憂無慮了? 他們必須計算農期,考慮災害,還有儲存糧食過冬以及必要的財富應對不時之需……
時間一長,農耕民族自然就會形成計算能力強、有儲存財物應對危機的意識,以及一定程度的遠見等性格特點。
當然? 這隻是對大多數而言。
農耕民族也有過一天是一天的? 遊牧民族中也有儲存財物應對危機的。
冒頓單於就是一個例外? 或許這也是他更傾向學習中原的兵法的原因之一。
稽粥好奇的問:
「我們應該怎麽做準備?」
冒頓單於想也不想就迴答:
「學習他們的技術。」
「如果我們也能得到『震天雷』並學會製作的方法? 自然就不需要怕秦軍。」
稽粥不解的說道:
「可是……秦人又豈會教我們?」
冒頓笑了起來,他拍了拍稽粥的肩膀道:
「不,他們會教我們的!」
冒頓用什麽方法就不用多說了。
他將大批的中原奴隸集中起來? 尤其是那些拖家帶口還帶有手藝的工匠。
然後給他們好的食物更優越的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冒頓就對召集那些工匠對他們說:
「我想得到北地的技術,所以要派你們去北地學習。」
「如果成功了並把技術帶迴來,你和你的家人就會得到賞賜,且永遠脫離奴隸身份,我會把你們當作匈奴人一樣看待!」
「但如果失敗了,那麽你們的家人就會被斬首。」
然後,這些人就被派往中原。
為了避免被懷疑,他們甚至在中原繞了一個彎從另一個方向進入北地。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工匠有手藝,同時戶籍又沒問題,於是很容易就被選進各作坊務工。
這其實也是北地發展工業的缺陷之一。
因為要務工,所以知道秘密的人必然不少。
知道秘密的人一多,想要保住秘密就不大可能了。
這其中把控最嚴的其實是冶新鐵,這個因為有嚴密的措施倒沒出事……其實也不是措施嚴密的原因,而是新鐵的生產規模一直沒有擴大。
如果擴大到一定程度,想保密就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這其中火藥就是如此。
秦軍短時間需要大批的「霹靂火球」,必然要迅速擴大生產規模,於是就沒有保密的可能。
幸運得是沈兵早有準備,「霹靂火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