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端和帶著數十年騎軍先行趕到九原。
他一走進沈兵的將軍府就笑著朝他連連拱手道:
「大將軍,好久不見,近來可好?」
沈兵趕忙迴禮:
「一切都好,恭迎將軍。」
然後趕忙請楊端和上座並讓親衛端上酒水。
此時的楊端和心下是感概良多。
眼前這沈兵年前還是一名小兵,不想此時已是自己的上級……雖說他早有預見,但此時真到了這一天,楊端和還是有點不習慣。
難得的是沈兵在他麵前並沒有擺架子,還是像往常一樣恭敬,這讓楊端和心下稍感安慰。
彼此寒喧了一陣,楊端和就問道:
「今趟我等北擊匈奴,不知大將軍有何安排?」
楊端和會有此一問是因為他還沒收到嬴政改變戰略的命令。
這也不奇怪,這一方麵是因為古時通訊不變,另一方麵則是楊端和一路輕騎往北地趕……
此時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馬匹,若楊端和等人一路輕裝簡行騎馬行軍,就連送信的都趕不上他們了。
沈兵解釋道:
「將軍有所不知,皇上已將目標改為後套。」
楊端和「哦」了一聲,如同扶蘇一樣頗感意外。
楊端和也是個了解嬴政的人,知道他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
但轉念一想,心下又暗嘆一口氣。
因為不用問也知道,嬴政定是在沈兵的勸說下改變目標的。
能讓嬴政改變目標,由此可知皇上是何等信任沈兵,這讓楊端和心下又有些不舒服。
但也隻是一閃而過。
楊端和也沒多問,隻朝沈兵拱了拱手道:
「如此甚好。」
「老朽請戰,隻待我大軍一到,就立刻開拔往後套進發!」
沈兵遲疑了下,然後就有些尷尬的說道:
「將軍,此戰……河內兵可否保我軍糧草輸送?」
楊端和皺了皺眉表情有些不自然了,隻問了聲:
「我十萬大軍保糧草輸送?」
「大將軍應知我河內兵是百戰精兵!」
沈兵趕忙迴答:
「沈兵便是出自將軍置下,當然知道。」
「隻是……」
楊端和問:
「隻是什麽?」
楊端和心下暗道:
好你個沈兵,升官才不過幾日便已學會官場那一套,知道壓別人功勞抬高自己……讓我十萬大軍看護糧草不就是為了這嗎?
你要是防著我楊端和,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想著臉色自然而然就陰沉了下來。
沈兵隻是嘆了一口氣,說道:
「將軍可有閑情隨沈兵視察軍隊一番?」
楊端和表情生硬的拱手迴答:
「大將軍之令,屬下怎敢不從?」
說著就起身站在一旁。
沈兵也不多作解釋,隻是帶著楊端和走出將軍府並讓人備好馬車。
馬車一路急馳至軍營,沈兵先帶著楊端和到左側的大梁軍軍營。
楊端和見大梁軍正在反覆的拋擲一個布團,眼裏就閃過一絲疑惑。
沈兵問:
「將軍可知兵士拋擲的是何物?」
楊端和迴答:
「難道便是大敗匈奴的『霹靂火球』?」
沈兵發明「霹靂火球」大敗匈奴一事早就在中原傳開了,楊端和當然也聽到了風聲,隻是他並不知道「霹靂火球」長什麽樣。
沈兵迴答:
「正是。」
然後朝跟在身邊的仞揚了揚頭。
仞會意,當即下令來一組實彈。
卻見上來一什兵士,隨著什長一聲令下,就整齊劃一的點燃手中「霹靂火球」之後往外一拋,就全部趴在地上。
「轟轟」一陣爆響之後,數十步外的一片草人就被炸得東倒西歪,倒把楊端和嚇了一大跳。
他有聽聞「霹靂火球」的威力,但隻道多是口耳相傳誇大其詞,不想此時一見卻是比傳聞的有過之無不及。
沈兵問:
「將軍,你看以此物攻城如何?」
楊端和點頭道:
「卻是攻城的好物事!」
「將此物拋上城頭,不需攻上城牆也能讓敵人死傷慘重。」
沈兵又將楊端和帶到神武軍軍營。
這一迴就不需要沈兵多說了,楊端和一進軍營就吃驚得瞪大了眼睛……神武軍正在練習騎射,那些騎軍在馬上挽弓居然也能射至百餘步?這在中原可是沒有任何一支騎軍能做到。
沈兵又問:
「將軍,以神武軍比之河內兵又如何?」
楊端和嘆服著點頭道:
「老朽心服口服。」
「以大梁軍、神武軍此等軍力,戰力自是遠勝河內兵。」
「以北地軍為主力理所當然。」
沈兵搖頭道:
「將軍有所不知,這並非以誰為主力的問題。」
楊端和奇道:
「此話怎講?」
沈兵在旁邊找了塊草地,從懷裏掏出地圖一邊在地上攤開一邊解釋道:
「將軍請看,從雲中郡至九原有四百裏。」
「從九原至後套五原又有四百裏。」
「而九原剛定糧草不足,我大軍所需糧草、裝備皆需自雲中郡運至前方。」
沈兵這說的是實話。
其實這不是九原是否「剛定」的問題。
九原、雲中郡因錯過農期兩年內無法自產糧食,幾乎所有糧食都依靠雲中郡紡布去中原交換或是由嬴政調配。
而九原又新增百姓十餘萬。
於是那糧食就是不間斷的從雲中郡送來卻依舊不足。
沈兵接著說道:
「這前後糧路共八百裏,若我軍以十萬河內兵攻五原而以兩萬北地兵護糧……」
楊端和聞言不由「哦」了一聲恍然大悟。
這的確不隻是哪支部隊戰鬥力強的問題,甚至都不是兵力夠不夠保護補給線的問題。
而是若將十萬河內擺到五原進攻匈奴,就意味著有十萬張吃飯的嘴在八百裏外……這就算動員所有百姓運輸補給都運不過來。
但如果隻有兩萬張嘴在八百裏外,十萬張嘴在九原及雲中郡一帶,那麽後勤壓力就會小得多……不需要再將那麽多的糧食運到前線那麽遠的路程了,當然被匈奴襲擊的危險也會小得多。
想到這,楊端和就慚愧的說道:
「大將軍所言極是。」
「一切聽從大將軍安排!」
同時楊端和心下暗想,自己應該盡快適應這種角色的對換並調整好心態,否則……
他一走進沈兵的將軍府就笑著朝他連連拱手道:
「大將軍,好久不見,近來可好?」
沈兵趕忙迴禮:
「一切都好,恭迎將軍。」
然後趕忙請楊端和上座並讓親衛端上酒水。
此時的楊端和心下是感概良多。
眼前這沈兵年前還是一名小兵,不想此時已是自己的上級……雖說他早有預見,但此時真到了這一天,楊端和還是有點不習慣。
難得的是沈兵在他麵前並沒有擺架子,還是像往常一樣恭敬,這讓楊端和心下稍感安慰。
彼此寒喧了一陣,楊端和就問道:
「今趟我等北擊匈奴,不知大將軍有何安排?」
楊端和會有此一問是因為他還沒收到嬴政改變戰略的命令。
這也不奇怪,這一方麵是因為古時通訊不變,另一方麵則是楊端和一路輕騎往北地趕……
此時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馬匹,若楊端和等人一路輕裝簡行騎馬行軍,就連送信的都趕不上他們了。
沈兵解釋道:
「將軍有所不知,皇上已將目標改為後套。」
楊端和「哦」了一聲,如同扶蘇一樣頗感意外。
楊端和也是個了解嬴政的人,知道他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
但轉念一想,心下又暗嘆一口氣。
因為不用問也知道,嬴政定是在沈兵的勸說下改變目標的。
能讓嬴政改變目標,由此可知皇上是何等信任沈兵,這讓楊端和心下又有些不舒服。
但也隻是一閃而過。
楊端和也沒多問,隻朝沈兵拱了拱手道:
「如此甚好。」
「老朽請戰,隻待我大軍一到,就立刻開拔往後套進發!」
沈兵遲疑了下,然後就有些尷尬的說道:
「將軍,此戰……河內兵可否保我軍糧草輸送?」
楊端和皺了皺眉表情有些不自然了,隻問了聲:
「我十萬大軍保糧草輸送?」
「大將軍應知我河內兵是百戰精兵!」
沈兵趕忙迴答:
「沈兵便是出自將軍置下,當然知道。」
「隻是……」
楊端和問:
「隻是什麽?」
楊端和心下暗道:
好你個沈兵,升官才不過幾日便已學會官場那一套,知道壓別人功勞抬高自己……讓我十萬大軍看護糧草不就是為了這嗎?
你要是防著我楊端和,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想著臉色自然而然就陰沉了下來。
沈兵隻是嘆了一口氣,說道:
「將軍可有閑情隨沈兵視察軍隊一番?」
楊端和表情生硬的拱手迴答:
「大將軍之令,屬下怎敢不從?」
說著就起身站在一旁。
沈兵也不多作解釋,隻是帶著楊端和走出將軍府並讓人備好馬車。
馬車一路急馳至軍營,沈兵先帶著楊端和到左側的大梁軍軍營。
楊端和見大梁軍正在反覆的拋擲一個布團,眼裏就閃過一絲疑惑。
沈兵問:
「將軍可知兵士拋擲的是何物?」
楊端和迴答:
「難道便是大敗匈奴的『霹靂火球』?」
沈兵發明「霹靂火球」大敗匈奴一事早就在中原傳開了,楊端和當然也聽到了風聲,隻是他並不知道「霹靂火球」長什麽樣。
沈兵迴答:
「正是。」
然後朝跟在身邊的仞揚了揚頭。
仞會意,當即下令來一組實彈。
卻見上來一什兵士,隨著什長一聲令下,就整齊劃一的點燃手中「霹靂火球」之後往外一拋,就全部趴在地上。
「轟轟」一陣爆響之後,數十步外的一片草人就被炸得東倒西歪,倒把楊端和嚇了一大跳。
他有聽聞「霹靂火球」的威力,但隻道多是口耳相傳誇大其詞,不想此時一見卻是比傳聞的有過之無不及。
沈兵問:
「將軍,你看以此物攻城如何?」
楊端和點頭道:
「卻是攻城的好物事!」
「將此物拋上城頭,不需攻上城牆也能讓敵人死傷慘重。」
沈兵又將楊端和帶到神武軍軍營。
這一迴就不需要沈兵多說了,楊端和一進軍營就吃驚得瞪大了眼睛……神武軍正在練習騎射,那些騎軍在馬上挽弓居然也能射至百餘步?這在中原可是沒有任何一支騎軍能做到。
沈兵又問:
「將軍,以神武軍比之河內兵又如何?」
楊端和嘆服著點頭道:
「老朽心服口服。」
「以大梁軍、神武軍此等軍力,戰力自是遠勝河內兵。」
「以北地軍為主力理所當然。」
沈兵搖頭道:
「將軍有所不知,這並非以誰為主力的問題。」
楊端和奇道:
「此話怎講?」
沈兵在旁邊找了塊草地,從懷裏掏出地圖一邊在地上攤開一邊解釋道:
「將軍請看,從雲中郡至九原有四百裏。」
「從九原至後套五原又有四百裏。」
「而九原剛定糧草不足,我大軍所需糧草、裝備皆需自雲中郡運至前方。」
沈兵這說的是實話。
其實這不是九原是否「剛定」的問題。
九原、雲中郡因錯過農期兩年內無法自產糧食,幾乎所有糧食都依靠雲中郡紡布去中原交換或是由嬴政調配。
而九原又新增百姓十餘萬。
於是那糧食就是不間斷的從雲中郡送來卻依舊不足。
沈兵接著說道:
「這前後糧路共八百裏,若我軍以十萬河內兵攻五原而以兩萬北地兵護糧……」
楊端和聞言不由「哦」了一聲恍然大悟。
這的確不隻是哪支部隊戰鬥力強的問題,甚至都不是兵力夠不夠保護補給線的問題。
而是若將十萬河內擺到五原進攻匈奴,就意味著有十萬張吃飯的嘴在八百裏外……這就算動員所有百姓運輸補給都運不過來。
但如果隻有兩萬張嘴在八百裏外,十萬張嘴在九原及雲中郡一帶,那麽後勤壓力就會小得多……不需要再將那麽多的糧食運到前線那麽遠的路程了,當然被匈奴襲擊的危險也會小得多。
想到這,楊端和就慚愧的說道:
「大將軍所言極是。」
「一切聽從大將軍安排!」
同時楊端和心下暗想,自己應該盡快適應這種角色的對換並調整好心態,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