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和欠雖是不知其所以然,但還是一絲不苟的按沈兵的要求做了……沒辦法,誰讓沈兵是老闆呢?老闆說怎樣就怎樣。


    一周後第一爐鐵水出爐後弁就感覺到有些不同了……像弁這樣長期冶鐵的人,隻看一眼鐵水的流速、稠度及固化時間,就能感覺到其質量的變化,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一點。


    等鐵錠固化後弁就拿著一個錘子上前敲打,初時還隻是小力,接著越發大力同時也越是心驚。


    若是以往的鐵錠,此時早就該出現裂紋接著碎裂開,但眼前的鐵錠用了數倍的力敲打也隻是稍稍變形。


    其它鐵匠聽到敲擊聲也發覺不對,紛紛圍了上來。


    接著又試了幾個人上前敲打,最終才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鐵錠敲裂。


    眾鐵匠包括弁和欠在內無不興奮得歡唿,弁甚至老淚縱橫,激動的對沈兵說道:


    「將軍,屬下等窮極一生都在尋求此種冶鐵之術,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不想將軍隻簡單的改造高爐便得出此鐵,屬下等實是佩服至極。」


    欠也拱手嘆道:


    「也難怪將軍要我等嚴守秘密。」


    「此鐵一出,便可以此鐵打製軍器乃至盔甲了,不難想像會比青銅要堅固得多。」


    「此法實是不能為外人所知。」


    欠是說到了重點。


    鐵一旦彌補了其脆而易折的缺點,那麽就會因為其製造工藝簡單且廉價堅固等優點將青銅器全麵淘汰,於是鐵的重要性自然會極迅上升。


    其實這並不是什麽高深的技術。


    如果僅僅隻是降低鐵中的含碳量,戰國時期的鐵匠已經能做到了。


    這時代的鐵分為生鐵和熟鐵兩種。


    生鐵堅硬、耐磨、鑄造性好,但是脆而易折,這是含碳量超過百分之二時的特性。


    熟鐵柔軟、塑造性好,可以拉絲,但硬度不夠,是含碳量低於百分之零點零五的特性。


    熟鐵的製法,就是將生鐵重新加熱到1500度達到鐵的熔點,然後使用工具不斷攪拌。


    如此一來鐵水裏的碳就會因為與空氣接觸被氧化而排出,最後就得到熟鐵……這過程就像把生鐵煮熟一般,因此得名「熟鐵」。


    鋼的含碳量就在生鐵和熟鐵之間,於是兼有了生鐵、熟鐵的特性。


    沈兵使用的這種漢代冶鐵法,就是在能練出生鐵的情況下進一步降低其含碳量,於是就將其特性往鋼的方向靠近,就達到了打製裝備、兵器的要求。


    當然,它也隻是「達到要求」。


    若想要得到更高質量的兵器,要製的就不是鐵而是鋼了。


    不過這鐵已完全夠用,尤其此時滿世界的裝備都是青銅器,鐵製裝備已足以對其形成優勢。


    接著欠就問了聲:


    「將軍,有了此鐵後,我等先製何物?」


    這倒是個問題。


    是製鐵劍呢還是盾牌,亦或是長槍盔甲?


    裝備總得有個先來後到,畢竟初時鐵的產量有限且時間也有限,不可能一口氣把它們都製全了。


    想了想,沈兵就迴答道:


    「弩,以及箭矢。」


    欠聞言不由奇道:


    「弩?以鐵製弩?」


    這倒是奇事,弩通常是木製或竹製。


    鐵弩在此之前是不可能的,把鐵製成薄薄的弩臂本身就困難,又易脆易折,隻怕沒用幾下就斷了。


    但現在的鐵用於製弩卻成為可能……


    不過沈兵卻暫時沒這想法。


    他搖了搖頭說道:


    「不是製弩,而是在弩臂前端加個鐵環以供踩踏。」


    弁聽得還不是很明白,欠就「哦」了一聲,點頭贊道:


    「將軍英明,此法甚好!」


    此時秦軍……應該說是中原各國的弩都分為臂張弩和蹶張弩兩種。


    兩種各有優缺點。


    顧名思義臂張弩就是用手開弩,其射程不會比弓箭遠多少甚至有時還因為弩箭短小且彈道平直等原因射程比起弓箭還不如。


    其優點是開弩方便、射速快,用手就能完成,中原騎兵為彌補騎術不足偏愛使用臂張弩。


    步兵更多的就是使用蹶張弩了。


    因為對於步兵而言,若選擇臂張弩還不如選擇弓箭……弓箭射速等都要比臂張弩強,射程也相去不遠。


    但蹶張弩又一個致命的缺點:開弩必須得坐在地上。


    標準的開弩法是坐地後用雙腿一左一右的抵住弩弓凹部,接著雙手拉弦以腰力將弩撐開卡在弩機上。


    每迴發射完都得這麽來一迴,於是弩手通常是坐在地上操作。


    這麽做在守城時是沒什麽問題,但若是在攻城、野戰就會出大問題了。


    其中尤其是野戰……你得坐地上開弩,這要是打勝仗要追擊敵人怎麽辦?


    或者打了敗仗想邊打邊撤怎麽辦?


    總不可能在追殺敵人或是撤退時突然坐地上開弩吧?


    這不隻會減緩自身的速度還擋住了戰友,還會降低全軍的速度。


    於是弩手在行動中幾乎沒有戰鬥力,要有戰鬥力時就不能機動。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它問題:


    比如坐著視野不高極易被自己人遮擋,同時相比站立發射也大大降低射程。


    再比如下雨或下雪也必須坐著開弩……這雖然大多時候可以克服,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卻是致命的,比如在北方極寒條件下,往地上一坐,那盔甲隻怕就要被凍住起不來了。


    但如果能在弩臂前端加上一個踏環那就不一樣了。


    因為這麽一改,弩手就可以站著操作:


    腳踩踏環雙手扣弦,同樣是使用腰力一挺伸……弩就張開了。


    於是舊式蹶張弩所有缺點幾乎都被避免:


    便於機動、便於射擊,且射速還加快。


    更重要的還是這改造十分方便,還延長了弩的壽命……


    說改造方便,是因為隻需要在弩臂前端加上一個圓形或三角形鐵環。


    說延長弩的壽命,則是以往的開弩方式必須將腳蹬在弩弓上,這開弩的過程就受力不均使弩弓極易折斷。


    而前端加一個鐵環,開弩時的主受力就是在弩臂上,弩弓的受力是均勻的。


    總而言之,這一個小小的改動就使秦弩威力大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工程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徵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徵士兵並收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