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最終也沒有說破。
這是扶蘇的性格使然,從小受到「仁義道德」教育使扶蘇不忍淳於越遭受打擊……
要知道淳於越在扶蘇六歲時就開始教導扶蘇,到現在已整整八年。
且儒家最講「尊師重道」,他扶蘇又怎麽能違背師意?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趙高的影響……趙高那番看似無心的言語一度讓扶蘇以為嬴政有意讓他跟隨淳於越。
但扶蘇卻又著著實實的不願再像往常一般跟著淳於越遊學,於是心下忐忑萬分不知如何是好。
於是對淳於越這邊的問話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迴應著。
直到淳於越說:
「公子去準備些行禮吧,數日後鹹陽有場講學,我等這便趕往鹹陽。」
扶蘇這才恍然迴過神來:
「趕往鹹陽?」
「可是太傅,扶蘇還有王命在身在壽春任監軍……」
不想淳於越打斷扶蘇的話道:
「臣已問過大王。」
「任監軍不過是權宜之計,公子可自行選擇去留。」
「大王的意思是,公子隻需迴複大王一聲便可。」
扶蘇一時無語。
這話若是放在一月之前,他隻怕會歡唿雀躍,此時卻隻覺得這消息來的不是時候。
淳於越見扶蘇神色有異不由奇道:
「大王未曾與你說過嗎?」
扶蘇迴答:
「未曾說過。」
淳於越說:
「怕是大王忙於政事一時忘了。」
「公子自應迴複大王,否則便是有違王令。」
扶蘇朝淳於越施了一禮,又與趙高一同趕往王宮。
一路上趙高自然又是添柴加火:
「壽春兵兇戰危,公子乃千金之身自是不宜久留。」
「大王又怎會忍心讓公子長留壽春任監軍?」
「太傅所言極是,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
這話說的是隻有道德高尚的仁人身居高位才合適,否則就是將惡行傳播於天下。
這其中的「道德高尚的仁人」指的是誰就不用說了,淳於越。
而「不仁者」當然就是沈兵,或是那些動不動就刀兵相向的將軍們。
如果這些話是出自別人之口,扶蘇可以當作耳邊風,但它卻是出自趙高之口……
那扶蘇就不得不仔細思量一番了。
所以才說像趙高這樣的人雖沒有實權但卻極為重要。
大秦上下幾乎所有人都在揣測嬴政的想法,包括扶蘇也是。
而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語境由趙高表達出來……那就是兩種意思。
比如嬴政此次試探扶蘇的用心十分明顯,就連扶蘇都有感覺。
但被趙高這麽一說就倒向了另一邊,以為嬴政是希望他跟著淳於越。
等到扶蘇再次站在嬴政麵前時,嬴政就問了聲:
「公子已見過太傅了?」
扶蘇迴答:
「迴父王,兒臣已見過太傅。」
嬴政故作輕鬆的問道:
「如此,公子是何選擇?」
扶蘇遲疑了下,話已到嘴邊卻硬生生的又吞了迴去。
見扶蘇猶豫不決,嬴政心下又有些不快了,眉頭一皺便問道:
「鹹陽亦或壽春,如此小事竟能讓公子為難?」
扶蘇咬了咬牙,跪地道:
「父王恕罪。」
「兒臣心知父王有意讓兒臣繼續追隨太傅遊學。」
「然兒臣心意已決,願前往壽春繼續任監軍!」
「望父王成全!」
嬴政心下暗喜,表麵卻波瀾不驚,甚至佯裝氣憤道:
「哦,公子可是覺得已學有所成,足以上陣領兵了?」
扶蘇迴答:
「兒臣並無此意。」
「然隨太傅遊學雖有所得,卻與飄渺無依。」
「兒臣在壽春所學卻是實實在在,如今更是一手促成秦楚止戈。」
「遊學又如何能立下如此功勞?」
「是以兒臣想……」
嬴政點了點頭,說道:
「去吧!」
扶蘇大喜,跪地用力拜了拜:
「謝父王成全!」
嬴政看著扶蘇離去的背影,欣慰的對趙高說道:
「寡人今趟算是找對人了。」
「那淳於越八年之功,卻不及沈兵一月之煉。」
「沈兵真乃神人也!」
趙高心下雖是一陣不喜,但嘴上卻說:
「恭喜大王,此乃大秦之幸!我大秦後繼有人矣!」
於是扶蘇又迴到了壽春。
在此之前扶蘇還是去淳於越那交待了一番……雖然扶蘇可以就這麽離去,淳於越也無法拿他怎樣,畢竟扶蘇是太子。
但畢竟淳於越教了扶蘇八年,扶蘇以為無論如何也要說一聲。
然而,雖然扶蘇跟隨淳於越已練得一副好口才,但這時依舊不知該怎麽說。
最後望著滿麵疑惑的淳於越,扶蘇隻說了聲:
「太傅,大王同意扶蘇之請,派扶蘇前往壽春繼續任監軍。」
淳於越其實早就感覺到了,隻是他有些不敢相信。
「為何會如此?」淳於越不解的問:「公子可是對臣……」
扶蘇打斷了淳於越的話:
「非是扶蘇對太傅有何不滿。」
「太傅任勞任怨教導有方,扶蘇銘記於心且感激不盡。」
「然而……」
扶蘇不知道該怎麽說。
說是因為長大了?
還是因為想換一個環境?
或是想要領兵征戰?
不管說什麽都是藉口,都避免不了傷淳於越的心。
扶蘇知道這個,淳於越也知道這個。
最終還是淳於越識趣,他一抹老淚,拱手對扶蘇說道:
「臣明白公子心意。」
「如此,請公子一路保重。」
扶蘇跪地,朝淳於越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然後才揮淚離去。
沈兵這邊倒是無所謂。
因為他原本就沒想過嬴政會把扶蘇送來……
更更重要的還是,沈兵還知道這扶蘇並不是什麽香餑餑。
史上的他可是被趙高和李斯逼死的。
教他的蒙恬不信那勞什子謊言,但最終也被逼著服毒自盡。
如今扶蘇不是由蒙恬而是由他沈兵來教了,那是不是說……
真讓人頭疼!
把胡亥送來不就成了嗎?
沈兵不就可以坐等榮華富貴了嗎?
不過話說迴來了,要是與趙高、李斯及胡亥等人一丘之貉,那是不是說秦朝還是要短短十幾年就滅亡?
所以沒辦法!
得盡力保住扶蘇小命扶他上位才是正道。
這是扶蘇的性格使然,從小受到「仁義道德」教育使扶蘇不忍淳於越遭受打擊……
要知道淳於越在扶蘇六歲時就開始教導扶蘇,到現在已整整八年。
且儒家最講「尊師重道」,他扶蘇又怎麽能違背師意?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趙高的影響……趙高那番看似無心的言語一度讓扶蘇以為嬴政有意讓他跟隨淳於越。
但扶蘇卻又著著實實的不願再像往常一般跟著淳於越遊學,於是心下忐忑萬分不知如何是好。
於是對淳於越這邊的問話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迴應著。
直到淳於越說:
「公子去準備些行禮吧,數日後鹹陽有場講學,我等這便趕往鹹陽。」
扶蘇這才恍然迴過神來:
「趕往鹹陽?」
「可是太傅,扶蘇還有王命在身在壽春任監軍……」
不想淳於越打斷扶蘇的話道:
「臣已問過大王。」
「任監軍不過是權宜之計,公子可自行選擇去留。」
「大王的意思是,公子隻需迴複大王一聲便可。」
扶蘇一時無語。
這話若是放在一月之前,他隻怕會歡唿雀躍,此時卻隻覺得這消息來的不是時候。
淳於越見扶蘇神色有異不由奇道:
「大王未曾與你說過嗎?」
扶蘇迴答:
「未曾說過。」
淳於越說:
「怕是大王忙於政事一時忘了。」
「公子自應迴複大王,否則便是有違王令。」
扶蘇朝淳於越施了一禮,又與趙高一同趕往王宮。
一路上趙高自然又是添柴加火:
「壽春兵兇戰危,公子乃千金之身自是不宜久留。」
「大王又怎會忍心讓公子長留壽春任監軍?」
「太傅所言極是,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
這話說的是隻有道德高尚的仁人身居高位才合適,否則就是將惡行傳播於天下。
這其中的「道德高尚的仁人」指的是誰就不用說了,淳於越。
而「不仁者」當然就是沈兵,或是那些動不動就刀兵相向的將軍們。
如果這些話是出自別人之口,扶蘇可以當作耳邊風,但它卻是出自趙高之口……
那扶蘇就不得不仔細思量一番了。
所以才說像趙高這樣的人雖沒有實權但卻極為重要。
大秦上下幾乎所有人都在揣測嬴政的想法,包括扶蘇也是。
而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語境由趙高表達出來……那就是兩種意思。
比如嬴政此次試探扶蘇的用心十分明顯,就連扶蘇都有感覺。
但被趙高這麽一說就倒向了另一邊,以為嬴政是希望他跟著淳於越。
等到扶蘇再次站在嬴政麵前時,嬴政就問了聲:
「公子已見過太傅了?」
扶蘇迴答:
「迴父王,兒臣已見過太傅。」
嬴政故作輕鬆的問道:
「如此,公子是何選擇?」
扶蘇遲疑了下,話已到嘴邊卻硬生生的又吞了迴去。
見扶蘇猶豫不決,嬴政心下又有些不快了,眉頭一皺便問道:
「鹹陽亦或壽春,如此小事竟能讓公子為難?」
扶蘇咬了咬牙,跪地道:
「父王恕罪。」
「兒臣心知父王有意讓兒臣繼續追隨太傅遊學。」
「然兒臣心意已決,願前往壽春繼續任監軍!」
「望父王成全!」
嬴政心下暗喜,表麵卻波瀾不驚,甚至佯裝氣憤道:
「哦,公子可是覺得已學有所成,足以上陣領兵了?」
扶蘇迴答:
「兒臣並無此意。」
「然隨太傅遊學雖有所得,卻與飄渺無依。」
「兒臣在壽春所學卻是實實在在,如今更是一手促成秦楚止戈。」
「遊學又如何能立下如此功勞?」
「是以兒臣想……」
嬴政點了點頭,說道:
「去吧!」
扶蘇大喜,跪地用力拜了拜:
「謝父王成全!」
嬴政看著扶蘇離去的背影,欣慰的對趙高說道:
「寡人今趟算是找對人了。」
「那淳於越八年之功,卻不及沈兵一月之煉。」
「沈兵真乃神人也!」
趙高心下雖是一陣不喜,但嘴上卻說:
「恭喜大王,此乃大秦之幸!我大秦後繼有人矣!」
於是扶蘇又迴到了壽春。
在此之前扶蘇還是去淳於越那交待了一番……雖然扶蘇可以就這麽離去,淳於越也無法拿他怎樣,畢竟扶蘇是太子。
但畢竟淳於越教了扶蘇八年,扶蘇以為無論如何也要說一聲。
然而,雖然扶蘇跟隨淳於越已練得一副好口才,但這時依舊不知該怎麽說。
最後望著滿麵疑惑的淳於越,扶蘇隻說了聲:
「太傅,大王同意扶蘇之請,派扶蘇前往壽春繼續任監軍。」
淳於越其實早就感覺到了,隻是他有些不敢相信。
「為何會如此?」淳於越不解的問:「公子可是對臣……」
扶蘇打斷了淳於越的話:
「非是扶蘇對太傅有何不滿。」
「太傅任勞任怨教導有方,扶蘇銘記於心且感激不盡。」
「然而……」
扶蘇不知道該怎麽說。
說是因為長大了?
還是因為想換一個環境?
或是想要領兵征戰?
不管說什麽都是藉口,都避免不了傷淳於越的心。
扶蘇知道這個,淳於越也知道這個。
最終還是淳於越識趣,他一抹老淚,拱手對扶蘇說道:
「臣明白公子心意。」
「如此,請公子一路保重。」
扶蘇跪地,朝淳於越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然後才揮淚離去。
沈兵這邊倒是無所謂。
因為他原本就沒想過嬴政會把扶蘇送來……
更更重要的還是,沈兵還知道這扶蘇並不是什麽香餑餑。
史上的他可是被趙高和李斯逼死的。
教他的蒙恬不信那勞什子謊言,但最終也被逼著服毒自盡。
如今扶蘇不是由蒙恬而是由他沈兵來教了,那是不是說……
真讓人頭疼!
把胡亥送來不就成了嗎?
沈兵不就可以坐等榮華富貴了嗎?
不過話說迴來了,要是與趙高、李斯及胡亥等人一丘之貉,那是不是說秦朝還是要短短十幾年就滅亡?
所以沒辦法!
得盡力保住扶蘇小命扶他上位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