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昌平君當天晚上就帶上親衛到各族封地遊走勸說。


    昌平君這說的是好聽,明麵上是「勸說各族出兵」。


    實際上昌平君早就對楚國的狀況一清二楚,更知道在這情況下各貴族不可能願意出兵作戰。


    或許說表麵上先應著,但是等秦軍將壽春一圍……


    楚王負芻的命令在哪呢?


    項燕你身為敗軍之將何德何能指揮其它人?


    尤其昭、屈、景身居高位的比比皆是,什麽時候才輪到項燕說話?


    所以昌平君此行去勸說各族並非為了讓他們出兵。


    事實上,各族真願意出兵昌平君還不樂意了。


    昌平君這麽做一方麵是在項燕麵前做足了樣子,擺出一副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樣子。


    另一方麵則是在各貴族麵前展現一下才華或者也可以說混個臉熟留個交情,到時他當上楚王時就好說話。


    但無論昌平君做什麽,他心裏總會有兩股力量在較著勁:降秦還是反秦?


    如果在此之前昌平君還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但是現在,隨著形勢對昌平君越來越有利,如何選擇就再次成為焦點。


    昌平君在四下無人時就會暗嘆:


    「這沈兵真乃絕世奇才。」


    「其不僅在用兵上不拘一格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其遠見更是讓人嘆服,居然能一早便算準自己作反迴到楚國後便有望成為楚王。」


    「這可是連他這個楚國公子都沒想過的,沈兵卻能想到!」


    「隻是,就算成為楚王又能如何?」


    「能擋得住秦軍的猛攻嗎?」


    一次又一次,昌平君試圖說服自己,在他的號召下楚國軍民會團結一致擋住秦軍守住楚國。


    但這美夢卻一次又一次被現實擊得粉碎。


    這是昌平君在各貴族間遊走勸說得出的結論。


    從某方麵說,昌平君還希望自己能說動這些貴族。


    因為此時能說動就代表往後也能說動,就代表楚國還有救。


    然而……


    想著,昌平君隻能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


    「有沈兵在秦國的一天,便沒有成功之可能。」


    沈兵這邊已經在汝陰休息三天了。


    這三天是昏昏沉沉的三天,醒了吃點東西接著又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第三天夜裏才算是徹底清醒,起床時依舊是全身酸痛,左肩和右臂上還包紮著療傷帶……一摸就知道是由發灰製作更細膩的那種。


    見沈兵醒來,仞趕忙喚人端來了食物,卻是一碗香噴噴的麵條。


    沈兵「稀裏嘩啦」的將它倒下肚,頓時覺得有了些力氣。


    抹了抹嘴,沈兵這才看了下周圍,問:


    「我等還在汝陰?」


    仞迴答:


    「正是汝陰。」


    接著仞就迫不及待的告訴沈兵一連串的好消息:


    「副將,大王為黑甲軍全軍晉升三級,且賜名『神武軍』,另賞金百兩。」


    沈兵「哦」了一聲。


    這麽說自己就是……沈兵不由汗顏,來這時空這麽久,他還是沒記住秦時的二十爵位,所以晉升了三級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麽爵位。


    還是仞提醒了聲:


    「副將已是五大夫了,為大夫之尊。」


    從五級爵大夫起,之後什麽官大夫、公大夫到五大夫為止都是大夫。


    而五大夫就是大夫之尊,再往後就是庶長。


    那蒙武打了那麽多年的仗都這把年紀了也隻是左庶長而已,也就是比沈兵高一級……也就是說沈兵現在已妥妥的高爵者籍甚至在高爵者籍裏爵位都算是高的。


    接著仞就送上一個托盤,說道:


    「這是副將的五大夫驗,監禦史親自送來的。」


    沈兵又嗯了聲,揉了揉酸痛的箭傷,問:


    「戰況如何?」


    仞迴答:


    「我軍已南下攻占了南照,又東進攻往壽春,距壽春不過五十裏之遙。」


    沈兵隨手翻開地圖看了看,就暗自點頭。


    楊端和不愧是跟隨王翦多年的老將,知道要攻壽春首先要占領淮河上遊城邑。


    這南照就位於淮河上遊,到時要水淹壽春或是截流攻城,南照都可以做為一個據點。


    沈兵想了想,又問:


    「這楚王……還在壽春麽?」


    仞拱手迴道:


    「屬下不知。」


    「不過傳聞昌平君正在各處奔走遊說。」


    秦軍已在楚國各處布下眼線,昌平君這個叛徒到處走當然逃不出這些眼線的監視。


    仞這麽一說沈兵就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昌平君在外遊說,其意定是希望楚國各族團結抗秦。


    這麽一來就說明楚王負芻沒有離開壽春,否則昌平君就不需遊說。


    沈兵暗想:楚王負芻就這麽完了。


    果然,兩天後楊端和就帶著十萬大軍順利的包圍了壽春。


    楊端和甚至都不需要截流也不需要水淹。


    在所有人都以為楊端和會一路東進趕往壽春時,楊端和卻突然一夜疾行趕到淮河並乘著夜色渡過淮河。


    楊端和渡過的位置應是景氏的封地,原本應有楚軍防禦。


    但楚國各族人人自危收兵不戰,以至楊端和渡過淮河竟然未損一兵一卒,據說隻有兩匹馬掉入河內被水沖走。


    這也不知道是楚軍沒發現還是有意讓秦軍過河。


    沈兵認為是發現之後卻不阻止。


    此時正是戰局緊張的時候,景氏當然會派探子沿河觀察。


    但即便是發現了秦軍要渡河,景氏也知道秦軍是為攻壽春。


    若這時出兵阻止……豈不是要用上景氏所有兵力與秦軍決一死戰?


    景氏又怎會做這種傻事?


    於是發現了也權當不知,任由楊端和一行渡過淮河。


    秦軍一旦渡過淮河,那包圍壽春便簡單了。


    壽春與汝陰類似,也是建在河道彎曲處,這樣就三麵由淮河包圍隻有一麵朝連著大陸……楚國水係發達很喜歡這樣建城。


    這樣建城好處很多,比如利於航運也利於防守,同時還不會成為像陳城一樣的「死城」。


    然而,一旦敵人從別處過了河其優勢就蕩然無存。


    此時的楊端和就是這麽做,在上遊過河然後帶兵突然出現在陸地一側將其封鎖,壽春立時就退無可退有如甕中之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工程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徵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徵士兵並收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