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城要是投降了,周圍的小堡就更是無法堅持,於是牽城很快就被秦軍收複。
就在沈兵重新配置兵力時,就見一名信使上前報導:
「校尉,大將軍請你到邯鄲一趟。」
「並命你帶上十艘車輪戰船!」
沈兵應了聲,隨手就點上了十艘車輪戰船。
沈兵知道王翦這是為什麽。
這一仗黑甲軍已打出名聲,他們當然要觀摩下黑甲軍的戰術以及車輪戰船。
沈兵想的沒錯,當沈兵趕到邯鄲時第一件事就是指揮著車輪戰船來一波演習。
甚至他們就連靶船都準備好了。
沈兵也不客氣,令車輪戰船開了上去用拍竿一陣猛拍,沒幾下就把靶船打得稀爛翻沉到河裏……
這自是引來岸上陣陣喝彩。
其實不隻是喝彩,王翦和一眾將領看著這一幕心下不知是什麽滋味。
這拍竿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塊巨石綁在原木立在船上。
但為什麽就隻有沈兵才想到而他們卻想不到呢?
初時沈兵還道隻有王翦及其部下,上岸才發現原來馬商也在。
馬商笑嗬嗬的上前迎接沈兵,拱手道:
「校尉有禮。」
「幾日不見,不想校尉又為我大秦立上一功。」
「此戰殲滅楚軍四千餘又收複牽城,實乃居功至偉啊!」
沈兵趕忙迴禮:
「小事一樁不足掛齒。」
「沈兵不過是僥幸獲勝而已。」
馬商哈哈大笑:
「校尉過謙了!」
之後迎上來的才是王翦,他與沈兵客氣了一番,然後就向沈兵介紹旁邊一位文官模樣的人:
「這位便是丞相李斯。」
沈兵被嚇了一跳……麵前這居然是李斯?一代名相李斯?
心裏想著動作上卻不敢稍有遲疑,趕忙上前施禮道:
「黑甲軍校尉沈兵,拜見丞相。」
李斯很客氣的扶起沈兵,道:
「校尉無需多禮。」
「這車輪戰船讓人嘆為觀止,也難怪校尉能大敗楚軍,本相佩服。」
沈兵趕忙客氣幾句。
黃河河岸距離邯鄲還有段距離,王翦已備下馬車載眾人迴營。
馬車是可以兩人同乘的,李斯與王翦同車,王翦原本給沈兵安排了一輛馬車單乘,不想馬商卻偏要與沈兵同乘。
沈兵當然也不會拒絕,暗道這吃貨隻怕是又想問些什麽吃法了吧。
一上車馬商就問道:
「校尉,據聞你是南鄭人?」
沈兵迴答:
「正是!」
馬商又問:
「月前我到南鄭去了一趟,他們並沒有火鑊的吃法。」
「另外還有蔥油餅、水餃之類,也無人聽說。」
「可校尉說過這是你家鄉的吃法……」
沈兵「哦」了一聲,之前吃火鑊時說漏了嘴,沒想到這馬商卻記在心裏了,不僅記在心裏還去查探了一番。
這下好了,漏了馬腳。
想了想,沈兵就迴答道:
「簪裊有所不知,此家鄉非彼家鄉。」
「沈兵也不知道如何說。」
「就是……有高人教會沈兵做這些,簪裊可明白?」
沈兵還道這馬商肯定不明白還會繼續問到底,正在想著接著怎麽圓,沒想到馬商卻連連點著頭,迴答:
「明白,明白。」
沈兵有些不解:
「當真明白?」
馬商很肯定的迴答:
「當真明白。」
既然他明白沈兵也就懶得再解釋了,反正也就一馬商,就算懷疑、就算不明白又能怎麽滴?!
沈兵又哪裏會想到麵前這個傢夥要是懷疑、不明白的話還真能怎麽滴,甚至還很難怎麽滴!
不過嬴政還真是明白了。
隻不過嬴政所謂的「明白」跟沈兵的「明白」完全不是一迴事。
嬴政的「明白」,是以為沈兵這番話說的是「天機不可泄漏」。
然而說是不能說,卻可意會:
既然沈兵是仙人派來的,那沈兵話中的「另一個家鄉」必是仙境。
而那教會沈兵的高人就一定是「神仙」。
再加上沈兵還能發明如此多奇奇怪怪的物事……那還有想嗎?
神仙的話又豈是凡人能隨意討論的?
再想想,那沈兵所做的菜豈不是神仙的製法?
想到這裏,嬴政又問了聲:
「校尉,據聞你上迴還製得一尾紅燒魚?」
沈兵「咦」了一聲疑惑的望向馬商,做紅燒魚時馬商可不在身邊。
嬴政「哦」了一聲解釋道:
「我賣馬自是要多方打探消息。」
「日前我去大梁時正好聽聞你製了紅燒魚一事……」
沈兵一想覺得也對。
當時那紅燒魚可是在軍營裏鬧得沸沸揚揚的,他們頭一迴知道還可以這樣燒菜,燒出的菜還酸甜可口,那還不馬上就傳遍整個大梁?
其實不說大梁,據說邯鄲也開始了這種做法。
嬴政又接著說道:
「我按他們說的方法燒了幾迴,雖然可口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麽。」
「不知校尉……」
沈兵當場就應了下來:
「改天讓我再做一尾與簪裊一同品嚐!」
嬴政大喜:
「如此便一言為定,校尉莫要藉故推託。」
沈兵心下有點沾沾自喜,沒想到還有人會仰慕他的手藝。
然而他又哪裏會想到,嬴政其實是奔著他這神仙之手來的……
不到一柱香時間,眾人就在王翦帥帳前停下。
王翦上座,其餘人分兩側坐好,自有下人端上酒水。
眾人互相敬了幾杯酒慶賀一番,王翦就對沈兵說道:
「其實此次喚校尉前來,除了一觀車輪戰船之外,還有一事想聽聽校尉的意見。」
沈兵趕忙迴答:
「大將軍請說。」
王翦瞄了馬商一眼,然後接著說道:
「數年來,我大秦雄師連下韓、趙、燕、魏四國,俘獲三王。」
「雖然燕王喜尚存,殘趙餘部另立代國,然其苟延殘喘之勢已不堪一擊。」
「故此,目下之要,在於全力應對最後兩個大國:齊國和楚國。」
「然而,日前我軍探子探得齊國暗中運糧、運兵器給楚國……」
聽到這沈兵有些意外,齊國居然會暗中幫助楚國?
難道齊王建這是開竅了?
然而王翦下一句話就解釋了原因。
「據聞,這是齊國為報楚國助其複國之恩。」
「不過雖是如此,齊國此舉也是與我大秦為敵了。」
沈兵聽到這才明白。
當年齊國的田單之所以能守得住即墨數年之久最後還能打敗燕國,其實不隻是田單善戰,還有楚國暗中相助。
那麽現在楚國有難,齊國出於義氣也同樣運糧、運兵器暗中相助。
這一來秦國就要做出一個選擇:
是要先打齊國斷楚國一臂呢?
還是先攻楚國。
就在沈兵重新配置兵力時,就見一名信使上前報導:
「校尉,大將軍請你到邯鄲一趟。」
「並命你帶上十艘車輪戰船!」
沈兵應了聲,隨手就點上了十艘車輪戰船。
沈兵知道王翦這是為什麽。
這一仗黑甲軍已打出名聲,他們當然要觀摩下黑甲軍的戰術以及車輪戰船。
沈兵想的沒錯,當沈兵趕到邯鄲時第一件事就是指揮著車輪戰船來一波演習。
甚至他們就連靶船都準備好了。
沈兵也不客氣,令車輪戰船開了上去用拍竿一陣猛拍,沒幾下就把靶船打得稀爛翻沉到河裏……
這自是引來岸上陣陣喝彩。
其實不隻是喝彩,王翦和一眾將領看著這一幕心下不知是什麽滋味。
這拍竿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塊巨石綁在原木立在船上。
但為什麽就隻有沈兵才想到而他們卻想不到呢?
初時沈兵還道隻有王翦及其部下,上岸才發現原來馬商也在。
馬商笑嗬嗬的上前迎接沈兵,拱手道:
「校尉有禮。」
「幾日不見,不想校尉又為我大秦立上一功。」
「此戰殲滅楚軍四千餘又收複牽城,實乃居功至偉啊!」
沈兵趕忙迴禮:
「小事一樁不足掛齒。」
「沈兵不過是僥幸獲勝而已。」
馬商哈哈大笑:
「校尉過謙了!」
之後迎上來的才是王翦,他與沈兵客氣了一番,然後就向沈兵介紹旁邊一位文官模樣的人:
「這位便是丞相李斯。」
沈兵被嚇了一跳……麵前這居然是李斯?一代名相李斯?
心裏想著動作上卻不敢稍有遲疑,趕忙上前施禮道:
「黑甲軍校尉沈兵,拜見丞相。」
李斯很客氣的扶起沈兵,道:
「校尉無需多禮。」
「這車輪戰船讓人嘆為觀止,也難怪校尉能大敗楚軍,本相佩服。」
沈兵趕忙客氣幾句。
黃河河岸距離邯鄲還有段距離,王翦已備下馬車載眾人迴營。
馬車是可以兩人同乘的,李斯與王翦同車,王翦原本給沈兵安排了一輛馬車單乘,不想馬商卻偏要與沈兵同乘。
沈兵當然也不會拒絕,暗道這吃貨隻怕是又想問些什麽吃法了吧。
一上車馬商就問道:
「校尉,據聞你是南鄭人?」
沈兵迴答:
「正是!」
馬商又問:
「月前我到南鄭去了一趟,他們並沒有火鑊的吃法。」
「另外還有蔥油餅、水餃之類,也無人聽說。」
「可校尉說過這是你家鄉的吃法……」
沈兵「哦」了一聲,之前吃火鑊時說漏了嘴,沒想到這馬商卻記在心裏了,不僅記在心裏還去查探了一番。
這下好了,漏了馬腳。
想了想,沈兵就迴答道:
「簪裊有所不知,此家鄉非彼家鄉。」
「沈兵也不知道如何說。」
「就是……有高人教會沈兵做這些,簪裊可明白?」
沈兵還道這馬商肯定不明白還會繼續問到底,正在想著接著怎麽圓,沒想到馬商卻連連點著頭,迴答:
「明白,明白。」
沈兵有些不解:
「當真明白?」
馬商很肯定的迴答:
「當真明白。」
既然他明白沈兵也就懶得再解釋了,反正也就一馬商,就算懷疑、就算不明白又能怎麽滴?!
沈兵又哪裏會想到麵前這個傢夥要是懷疑、不明白的話還真能怎麽滴,甚至還很難怎麽滴!
不過嬴政還真是明白了。
隻不過嬴政所謂的「明白」跟沈兵的「明白」完全不是一迴事。
嬴政的「明白」,是以為沈兵這番話說的是「天機不可泄漏」。
然而說是不能說,卻可意會:
既然沈兵是仙人派來的,那沈兵話中的「另一個家鄉」必是仙境。
而那教會沈兵的高人就一定是「神仙」。
再加上沈兵還能發明如此多奇奇怪怪的物事……那還有想嗎?
神仙的話又豈是凡人能隨意討論的?
再想想,那沈兵所做的菜豈不是神仙的製法?
想到這裏,嬴政又問了聲:
「校尉,據聞你上迴還製得一尾紅燒魚?」
沈兵「咦」了一聲疑惑的望向馬商,做紅燒魚時馬商可不在身邊。
嬴政「哦」了一聲解釋道:
「我賣馬自是要多方打探消息。」
「日前我去大梁時正好聽聞你製了紅燒魚一事……」
沈兵一想覺得也對。
當時那紅燒魚可是在軍營裏鬧得沸沸揚揚的,他們頭一迴知道還可以這樣燒菜,燒出的菜還酸甜可口,那還不馬上就傳遍整個大梁?
其實不說大梁,據說邯鄲也開始了這種做法。
嬴政又接著說道:
「我按他們說的方法燒了幾迴,雖然可口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麽。」
「不知校尉……」
沈兵當場就應了下來:
「改天讓我再做一尾與簪裊一同品嚐!」
嬴政大喜:
「如此便一言為定,校尉莫要藉故推託。」
沈兵心下有點沾沾自喜,沒想到還有人會仰慕他的手藝。
然而他又哪裏會想到,嬴政其實是奔著他這神仙之手來的……
不到一柱香時間,眾人就在王翦帥帳前停下。
王翦上座,其餘人分兩側坐好,自有下人端上酒水。
眾人互相敬了幾杯酒慶賀一番,王翦就對沈兵說道:
「其實此次喚校尉前來,除了一觀車輪戰船之外,還有一事想聽聽校尉的意見。」
沈兵趕忙迴答:
「大將軍請說。」
王翦瞄了馬商一眼,然後接著說道:
「數年來,我大秦雄師連下韓、趙、燕、魏四國,俘獲三王。」
「雖然燕王喜尚存,殘趙餘部另立代國,然其苟延殘喘之勢已不堪一擊。」
「故此,目下之要,在於全力應對最後兩個大國:齊國和楚國。」
「然而,日前我軍探子探得齊國暗中運糧、運兵器給楚國……」
聽到這沈兵有些意外,齊國居然會暗中幫助楚國?
難道齊王建這是開竅了?
然而王翦下一句話就解釋了原因。
「據聞,這是齊國為報楚國助其複國之恩。」
「不過雖是如此,齊國此舉也是與我大秦為敵了。」
沈兵聽到這才明白。
當年齊國的田單之所以能守得住即墨數年之久最後還能打敗燕國,其實不隻是田單善戰,還有楚國暗中相助。
那麽現在楚國有難,齊國出於義氣也同樣運糧、運兵器暗中相助。
這一來秦國就要做出一個選擇:
是要先打齊國斷楚國一臂呢?
還是先攻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