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這邊一直等到麻袋到齊了再動手。
雖然此時軍營中已經有麻袋,但那些麻袋都還裝著糧食……總不能為了築堤就先把軍糧都騰出來吧。
如果說有空麻袋,那就是兵士吃了軍糧空出來的,可那遠遠不夠築堤。
為此楊端和是操碎了心。
時間緊迫啊,總共才隻有十餘天,若是到了寒期河水一小……
好在邯鄲距大梁隻有五百餘裏。
先是八百裏加急向王翦匯報情況,消息不到一天就王翦手裏。
然後王翦馬上組織運輸隊並集中所有麻袋先往大梁運上一批。
王翦甚至還搜颳了整個邯鄲城的米店……民間通常隻有米店有麻袋,百姓很少使用。
如果說有需要的話,就是新娘未進門前要在路上鋪著麻袋,規矩是新娘朝前新郎朝後踩著麻袋進門,寓意:一袋(代)傳一袋代。
這時百姓都需要去米店借,否則麻袋都不夠用。
湊了一定數目就馬上加急運送。
所謂的加急運送,指的是戰情緊急時的快速運輸。
這通常是前線急需軍糧、弓箭時使用的運輸方式。
這時就會為運輸隊多備上一些馬用於替換另外還會減輕馬車載重以保證運輸速度。
然而既便是這樣,第一批麻袋也用了三天才運到。
加上之前送信的一天,麻袋到大梁時已經是第四天了。
這四天沈兵等人也沒閑著。
首先是鄭國已經測量好了堤壩線。
這還真要鄭國這樣的人才做得了,鄭國的腦海裏似乎已經有了畫麵:將來打開河堤時水會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到多高的水位等等。
於是就知道哪裏哪裏需要用堤壩阻水,而哪些較高的位置卻不需要。
接著,沈兵就和一眾工匠在兵士的掩護下沿著這堤壩線打木樁、拉麻繩。
通常都是在夜裏行動。
原因是堤壩線距離大梁城六十步左右,若是白天行動依舊十分危險。
晚上就方便多了,至少有夜色保護。
在此之前沈兵還去防師那打了個招唿……
防師工師是個叫櫛的老者。
這一點都不奇怪,就像循也是五十多一樣,在工兵中能幹到工師的大多都有些歲數。
因為他們通常是從普通工匠一步步走上來的。
當然,蒼這個砲師工師例外。
沈兵其實不太願意由蒼來任砲師工師,如果可以的話沈兵更希望由澮這個左嗇夫兼任。
但一方麵蒼的爵位高,另一方麵這也不是沈兵能決定的……秦軍升遷更多的是看爵位而不是個人好惡。
而且這升遷通常還要將調到其它部隊。
這是這時代的一個特色,主要是為了防止「結黨營私」。
太多熟悉的人,太多熟悉的兵,萬一這些兵在戰鬥中有了感情有了某種同盟怎麽辦?
這些兵是不是會結成一個小團體,然後這小團體又變成大團體?
有一天這大團體就大到不聽話不受控製了?
所以旦凡升遷幾乎都要調出原部隊。
蒼之所以沒有調出,是因為工程兵就五隊,調來調去依舊在沈兵置下。
另一方麵……上級也不太關心工程兵會作反,都是工匠哪有本事作反?
沈兵找到櫛的時候,他正指揮置下工匠製作拒馬槍。
沈兵上前對櫛說道:
「工師可否製作一些盾車?」
櫛奇道:
「何謂盾車?」
沈兵迴答:
「便是……在馬車上立起一麵木製大防盾,用來擋弓弩!」
櫛依舊不解:
「可是嗇夫,馬車為何還要防盾?」
「難道我軍還會駕著馬車上陣不成?」
結果還真是,沈兵就駕著馬車上陣。
確切的說是推著馬車上陣……防盾立在馬車上,馬車裏裝著木樁,幾個人乘著夜色推近城牆,然後將木樁一根根砸進堤壩線。
魏兵聽到聲響,射出幾枚火箭下來發現是秦軍,接著便射來大批箭矢,全都射在馬車的防盾上發出一陣十分悅耳的奪奪之聲。
幾夜的操作堤壩線就差不多用木樁釘好並用麻繩結成網狀相連。
等麻袋來了便又是如法泡製。
隻不過馬車運的就不是木樁而是沙袋。
布設沙袋卻更為快速,隻需將其從馬車上搬下然後往木樁前一疊就可以了。
這活甚至可以在白天操作,因為堆完就走魏軍還為不及射上幾箭。
如果說有什麽損失的話就是魏軍打來的石彈……不過魏軍用的怕是舊式投石機,即沒準頭射程又近,所以威脅也不大。
直到這時魏王假那邊才發覺不對勁。
魏王假初時看到汴河枯水還暗自高興:
「秦軍截流便是要攻城了。」
「我等隻需等他們上來便可,我倒想看看秦軍有何本事攻我大梁!」
「傳令下去,整軍備戰!」
眾人轟然應聲。
但是左等右等卻始終沒見秦軍攻城,反而是城外多了一根根木樁然後又堆疊起一堆堆的土壘。
魏王假有些看不懂了,問:
「秦軍這又是做何打算?」
魏呴看了看四周,心下一驚,說道:
「大王,大事不好。」
「秦軍這是要用水攻了!」
魏王假不解的問:
「水攻?如何水攻法?」
魏呴迴答:
「大王請看,那土壘在城外圍著大梁擺上一圈。」
「汴河下遊也築上了堤壩。」
「若是秦軍擺好後將河水一放……」
「那河水便蓄在大梁附近無處可出啊!」
魏王假聽到這立時就慌了。
這時代的城牆大多是土木結構,也就是隔板再加上夯土舂實。
雖然這也可以防水但如此龐大的城牆且建成已有上百年難免會有疏漏。
這要是水漫城牆泡個幾天……
想到這魏王假忙問:
「這該如何是好?」
尋常人在這時候或許會懟上幾句:
「早告訴你不要將部隊全部收入城內了不是,就是不聽。」
「現在可好,知道錯了吧?」
然而魏呴卻沒有半句牢騷。
他拱手朝魏王假說道:
「大王,為今之計便隻有出城作戰!」
「臣請帶十萬精兵殺出城外……」
不想還沒說完就被魏王假打斷了:
「十萬?不準!」
「隻準三萬!」
魏呴聽著那是一愣一愣的,還有這般討價還價的?
那城外秦兵有十萬哩,隻帶三萬出城怎麽打?
雖然此時軍營中已經有麻袋,但那些麻袋都還裝著糧食……總不能為了築堤就先把軍糧都騰出來吧。
如果說有空麻袋,那就是兵士吃了軍糧空出來的,可那遠遠不夠築堤。
為此楊端和是操碎了心。
時間緊迫啊,總共才隻有十餘天,若是到了寒期河水一小……
好在邯鄲距大梁隻有五百餘裏。
先是八百裏加急向王翦匯報情況,消息不到一天就王翦手裏。
然後王翦馬上組織運輸隊並集中所有麻袋先往大梁運上一批。
王翦甚至還搜颳了整個邯鄲城的米店……民間通常隻有米店有麻袋,百姓很少使用。
如果說有需要的話,就是新娘未進門前要在路上鋪著麻袋,規矩是新娘朝前新郎朝後踩著麻袋進門,寓意:一袋(代)傳一袋代。
這時百姓都需要去米店借,否則麻袋都不夠用。
湊了一定數目就馬上加急運送。
所謂的加急運送,指的是戰情緊急時的快速運輸。
這通常是前線急需軍糧、弓箭時使用的運輸方式。
這時就會為運輸隊多備上一些馬用於替換另外還會減輕馬車載重以保證運輸速度。
然而既便是這樣,第一批麻袋也用了三天才運到。
加上之前送信的一天,麻袋到大梁時已經是第四天了。
這四天沈兵等人也沒閑著。
首先是鄭國已經測量好了堤壩線。
這還真要鄭國這樣的人才做得了,鄭國的腦海裏似乎已經有了畫麵:將來打開河堤時水會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到多高的水位等等。
於是就知道哪裏哪裏需要用堤壩阻水,而哪些較高的位置卻不需要。
接著,沈兵就和一眾工匠在兵士的掩護下沿著這堤壩線打木樁、拉麻繩。
通常都是在夜裏行動。
原因是堤壩線距離大梁城六十步左右,若是白天行動依舊十分危險。
晚上就方便多了,至少有夜色保護。
在此之前沈兵還去防師那打了個招唿……
防師工師是個叫櫛的老者。
這一點都不奇怪,就像循也是五十多一樣,在工兵中能幹到工師的大多都有些歲數。
因為他們通常是從普通工匠一步步走上來的。
當然,蒼這個砲師工師例外。
沈兵其實不太願意由蒼來任砲師工師,如果可以的話沈兵更希望由澮這個左嗇夫兼任。
但一方麵蒼的爵位高,另一方麵這也不是沈兵能決定的……秦軍升遷更多的是看爵位而不是個人好惡。
而且這升遷通常還要將調到其它部隊。
這是這時代的一個特色,主要是為了防止「結黨營私」。
太多熟悉的人,太多熟悉的兵,萬一這些兵在戰鬥中有了感情有了某種同盟怎麽辦?
這些兵是不是會結成一個小團體,然後這小團體又變成大團體?
有一天這大團體就大到不聽話不受控製了?
所以旦凡升遷幾乎都要調出原部隊。
蒼之所以沒有調出,是因為工程兵就五隊,調來調去依舊在沈兵置下。
另一方麵……上級也不太關心工程兵會作反,都是工匠哪有本事作反?
沈兵找到櫛的時候,他正指揮置下工匠製作拒馬槍。
沈兵上前對櫛說道:
「工師可否製作一些盾車?」
櫛奇道:
「何謂盾車?」
沈兵迴答:
「便是……在馬車上立起一麵木製大防盾,用來擋弓弩!」
櫛依舊不解:
「可是嗇夫,馬車為何還要防盾?」
「難道我軍還會駕著馬車上陣不成?」
結果還真是,沈兵就駕著馬車上陣。
確切的說是推著馬車上陣……防盾立在馬車上,馬車裏裝著木樁,幾個人乘著夜色推近城牆,然後將木樁一根根砸進堤壩線。
魏兵聽到聲響,射出幾枚火箭下來發現是秦軍,接著便射來大批箭矢,全都射在馬車的防盾上發出一陣十分悅耳的奪奪之聲。
幾夜的操作堤壩線就差不多用木樁釘好並用麻繩結成網狀相連。
等麻袋來了便又是如法泡製。
隻不過馬車運的就不是木樁而是沙袋。
布設沙袋卻更為快速,隻需將其從馬車上搬下然後往木樁前一疊就可以了。
這活甚至可以在白天操作,因為堆完就走魏軍還為不及射上幾箭。
如果說有什麽損失的話就是魏軍打來的石彈……不過魏軍用的怕是舊式投石機,即沒準頭射程又近,所以威脅也不大。
直到這時魏王假那邊才發覺不對勁。
魏王假初時看到汴河枯水還暗自高興:
「秦軍截流便是要攻城了。」
「我等隻需等他們上來便可,我倒想看看秦軍有何本事攻我大梁!」
「傳令下去,整軍備戰!」
眾人轟然應聲。
但是左等右等卻始終沒見秦軍攻城,反而是城外多了一根根木樁然後又堆疊起一堆堆的土壘。
魏王假有些看不懂了,問:
「秦軍這又是做何打算?」
魏呴看了看四周,心下一驚,說道:
「大王,大事不好。」
「秦軍這是要用水攻了!」
魏王假不解的問:
「水攻?如何水攻法?」
魏呴迴答:
「大王請看,那土壘在城外圍著大梁擺上一圈。」
「汴河下遊也築上了堤壩。」
「若是秦軍擺好後將河水一放……」
「那河水便蓄在大梁附近無處可出啊!」
魏王假聽到這立時就慌了。
這時代的城牆大多是土木結構,也就是隔板再加上夯土舂實。
雖然這也可以防水但如此龐大的城牆且建成已有上百年難免會有疏漏。
這要是水漫城牆泡個幾天……
想到這魏王假忙問:
「這該如何是好?」
尋常人在這時候或許會懟上幾句:
「早告訴你不要將部隊全部收入城內了不是,就是不聽。」
「現在可好,知道錯了吧?」
然而魏呴卻沒有半句牢騷。
他拱手朝魏王假說道:
「大王,為今之計便隻有出城作戰!」
「臣請帶十萬精兵殺出城外……」
不想還沒說完就被魏王假打斷了:
「十萬?不準!」
「隻準三萬!」
魏呴聽著那是一愣一愣的,還有這般討價還價的?
那城外秦兵有十萬哩,隻帶三萬出城怎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