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高傑要投誠?
誰規定海盜不能當大明首輔 作者:半包軟玉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第五招募隊進入徐州境內,給徐州老百姓們宣講安南的移民政策。
雖然隻有一府之隔,徐州府的老百姓可比兗州的老百姓困難多了,不僅要朝廷納糧,還要供養士紳,生活過得很困苦。
也就是士紳們嚴防死守,還有興平伯徐州總兵高傑助紂為虐,不然徐州的老百姓早就跑去隔壁兗州了。
發現徐州老百姓的生活困境,第五招募隊的成員立刻興奮起來。
在徐州活不下去,可以去安南嘛!
招募隊的成員熱情地向徐州的百姓介紹安南的種種好處,承諾到了安南會有更好的生活。
一開始,老百姓們興趣高漲,但是一聽說安南遠在千裏之外,老百姓的態度又曖昧起來。
在小老百姓的心中,背井離鄉總是充滿了未知和危險。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故土難離,聽了安南總督府給出的優厚補貼後,一些渴望改變現狀的老百姓還是心動了,尤其是那些生活困苦、看不到希望的百姓。
雖然心動的老百姓隻是一小部分,但是第五招募隊已經超額完成任務。
就在他們準備帶著打算移民安南的老百姓迴京師的時候,高傑的兵馬逮捕了他們,並且把他們押解到徐州府,交給徐州知府處理。
第五招募隊雖然隻是在徐州府的鄉下活動,但是徐州府的士紳們耳聰目明,早就發現了他們。
得知第五招募隊是來挖人走的,士紳們瞬間就不幹了。
士紳們平日裏雖然看不起給他們扛活的泥腿子,但是他們卻知道沒有這些泥腿子為他們負重前行,他們就不可能歲月靜好。
第五招募隊這哪裏是在挖人,分明就是在挖士紳們的牆角。
為了讓自家的地有人耕種,士紳們聯合起來,給興平伯高傑送了五千兩銀子,請他出兵趕走招募隊。
沒錯,是趕走。
招募隊是大明中央政府的人,這點士紳們心知肚明。
大明中央政府現在非常強勢,統一天下隻是遲早的事情,這點士紳們更是清楚。
士紳們心裏跟明鏡似的,知道誰惹得起,誰惹不起。
大明中央政府現在就算沒有能力光複整個大明,但是拿下小小的徐州府還是沒問題,徐州的士紳們可不敢去觸黴頭。
不管怎麽說,徐州士紳的出發點是好的,結果卻事與願違。
主要還是招募隊的成員太囂張,惹惱的帶兵驅趕他們的軍頭,於是幹脆把他們全部抓迴去交差。
得知自己手下的軍頭抓了大明中央政府的人,高傑整個人都麻了,他隻是收了士紳五千兩銀子,並不想給自己收一個大麻煩。
經常混跡在商人圈子的高傑知道很多關於大明中央政府的事情。
他知道,現在的大明中央政府行事非常強勢。
一年前,倭國的德川幕府因為扣留了兩個大明聯合艦隊的水兵,給家族招來了禍端,當初執宰倭國的德川家,現在隻能躲在山裏當山大王。
高傑第一個想法就是把招募隊禮送出境。
可是招募隊讓高傑見識了一下什麽叫請神容易送神難。
招募隊的領隊表示他們可以離開徐州,但是必須帶著招募的百姓一起走,而且因為高傑的無故抓捕,高傑需要賠償他們的誤工費,總計明圓一萬塊,合計白銀五千兩。
還有,因為高傑麾下的軍官沒有禮貌,招募隊的成員收到了驚嚇,高傑還要賠償他們的精神損失費。
林林總總,經過招募隊會計的計算,高傑總共要賠償招募隊三萬兩白銀。
除此之外,負責抓捕招募隊的軍官還要公開給招募隊道歉。
得知招募隊的要求,高傑驚呆了,他一個賊寇出身的總兵,居然也有被人敲詐的一天。
高傑萬萬沒想到,自己就收了五千兩銀子,居然惹出這麽大個麻煩。
一想到大明南府軍的兇悍,高傑也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招募隊要帶一批老百姓走,讓他們帶走就是,幾個泥腿子而已,就當死了。
至於賠錢道歉,高傑也沒有意見。
這事是徐州士紳搞出來的,錢就讓他們出。
至於讓麾下的軍官道歉,高傑也毫無壓力,就算招募隊不提這事,高傑也想把這個不懂事的軍官打死。
讓你去趕人,你把人抓迴來,簡直是不會辦事。
招募隊招募到了足夠的移民,還訛了高傑一筆錢。
高傑把招募隊禮送出境,順便在徐州士紳們的身上撈了點好處。
本來應該是皆大歡喜的事情,結果應天大明朝廷派駐徐州府的知府到任了。
新任的徐州知府叫黃程,他的妹妹是應天大明朝廷兵部尚書阮大鉞府上的姨娘,他算是阮大鉞的小舅子。
在阮大鉞的資助下,黃程好歹混了個舉人功名,在應天大明朝廷當了個芝麻綠豆官。
為了應對越來越強大的大明中央政府,應天大明朝廷的內閣大佬們準備整頓弘光朝的武備。
阮大鉞身為應天大明朝廷的兵部尚書,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自然落到了他的頭上。
曆朝曆代,整頓武備都是一個得罪人的活,阮大鉞雖然在心裏把馬士英、路振飛等人罵了個狗血淋頭,但是事情還得做。
阮大鉞和他的姓一個德行,做什麽事情都有些軟,他不敢惹別人,隻能把目光轉向出身賊寇的高傑。
在應天大明朝廷的軍事力量中,就數高傑的出身差,實力也差。
而且高傑老是找各種理由問朝廷要錢,又包庇走私,獨吞南北貿易的好處,馬士英、路振飛等應天大明朝廷的大佬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為了拿捏高傑,阮大鉞運作一番,讓他的親信小舅子黃程來徐州當知府,搜集高傑的犯罪證據。
也是老天送功勞給黃程,他剛到徐州,還沒有著手調查高傑的不法行為,就聽說了高傑正在和大明中央政府的官員接觸。
聰明的黃程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扳倒高傑的絕佳機會。
不管是什麽原因,隻要高傑和大明中央政府有接觸,就可以坐實他通敵賣國的罪名。
黃程立即向應天大明朝廷報告了這一情況,在他的奏報中,高傑已經在和大明中央政府的官員商量獻城了。
雖然隻有一府之隔,徐州府的老百姓可比兗州的老百姓困難多了,不僅要朝廷納糧,還要供養士紳,生活過得很困苦。
也就是士紳們嚴防死守,還有興平伯徐州總兵高傑助紂為虐,不然徐州的老百姓早就跑去隔壁兗州了。
發現徐州老百姓的生活困境,第五招募隊的成員立刻興奮起來。
在徐州活不下去,可以去安南嘛!
招募隊的成員熱情地向徐州的百姓介紹安南的種種好處,承諾到了安南會有更好的生活。
一開始,老百姓們興趣高漲,但是一聽說安南遠在千裏之外,老百姓的態度又曖昧起來。
在小老百姓的心中,背井離鄉總是充滿了未知和危險。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故土難離,聽了安南總督府給出的優厚補貼後,一些渴望改變現狀的老百姓還是心動了,尤其是那些生活困苦、看不到希望的百姓。
雖然心動的老百姓隻是一小部分,但是第五招募隊已經超額完成任務。
就在他們準備帶著打算移民安南的老百姓迴京師的時候,高傑的兵馬逮捕了他們,並且把他們押解到徐州府,交給徐州知府處理。
第五招募隊雖然隻是在徐州府的鄉下活動,但是徐州府的士紳們耳聰目明,早就發現了他們。
得知第五招募隊是來挖人走的,士紳們瞬間就不幹了。
士紳們平日裏雖然看不起給他們扛活的泥腿子,但是他們卻知道沒有這些泥腿子為他們負重前行,他們就不可能歲月靜好。
第五招募隊這哪裏是在挖人,分明就是在挖士紳們的牆角。
為了讓自家的地有人耕種,士紳們聯合起來,給興平伯高傑送了五千兩銀子,請他出兵趕走招募隊。
沒錯,是趕走。
招募隊是大明中央政府的人,這點士紳們心知肚明。
大明中央政府現在非常強勢,統一天下隻是遲早的事情,這點士紳們更是清楚。
士紳們心裏跟明鏡似的,知道誰惹得起,誰惹不起。
大明中央政府現在就算沒有能力光複整個大明,但是拿下小小的徐州府還是沒問題,徐州的士紳們可不敢去觸黴頭。
不管怎麽說,徐州士紳的出發點是好的,結果卻事與願違。
主要還是招募隊的成員太囂張,惹惱的帶兵驅趕他們的軍頭,於是幹脆把他們全部抓迴去交差。
得知自己手下的軍頭抓了大明中央政府的人,高傑整個人都麻了,他隻是收了士紳五千兩銀子,並不想給自己收一個大麻煩。
經常混跡在商人圈子的高傑知道很多關於大明中央政府的事情。
他知道,現在的大明中央政府行事非常強勢。
一年前,倭國的德川幕府因為扣留了兩個大明聯合艦隊的水兵,給家族招來了禍端,當初執宰倭國的德川家,現在隻能躲在山裏當山大王。
高傑第一個想法就是把招募隊禮送出境。
可是招募隊讓高傑見識了一下什麽叫請神容易送神難。
招募隊的領隊表示他們可以離開徐州,但是必須帶著招募的百姓一起走,而且因為高傑的無故抓捕,高傑需要賠償他們的誤工費,總計明圓一萬塊,合計白銀五千兩。
還有,因為高傑麾下的軍官沒有禮貌,招募隊的成員收到了驚嚇,高傑還要賠償他們的精神損失費。
林林總總,經過招募隊會計的計算,高傑總共要賠償招募隊三萬兩白銀。
除此之外,負責抓捕招募隊的軍官還要公開給招募隊道歉。
得知招募隊的要求,高傑驚呆了,他一個賊寇出身的總兵,居然也有被人敲詐的一天。
高傑萬萬沒想到,自己就收了五千兩銀子,居然惹出這麽大個麻煩。
一想到大明南府軍的兇悍,高傑也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招募隊要帶一批老百姓走,讓他們帶走就是,幾個泥腿子而已,就當死了。
至於賠錢道歉,高傑也沒有意見。
這事是徐州士紳搞出來的,錢就讓他們出。
至於讓麾下的軍官道歉,高傑也毫無壓力,就算招募隊不提這事,高傑也想把這個不懂事的軍官打死。
讓你去趕人,你把人抓迴來,簡直是不會辦事。
招募隊招募到了足夠的移民,還訛了高傑一筆錢。
高傑把招募隊禮送出境,順便在徐州士紳們的身上撈了點好處。
本來應該是皆大歡喜的事情,結果應天大明朝廷派駐徐州府的知府到任了。
新任的徐州知府叫黃程,他的妹妹是應天大明朝廷兵部尚書阮大鉞府上的姨娘,他算是阮大鉞的小舅子。
在阮大鉞的資助下,黃程好歹混了個舉人功名,在應天大明朝廷當了個芝麻綠豆官。
為了應對越來越強大的大明中央政府,應天大明朝廷的內閣大佬們準備整頓弘光朝的武備。
阮大鉞身為應天大明朝廷的兵部尚書,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自然落到了他的頭上。
曆朝曆代,整頓武備都是一個得罪人的活,阮大鉞雖然在心裏把馬士英、路振飛等人罵了個狗血淋頭,但是事情還得做。
阮大鉞和他的姓一個德行,做什麽事情都有些軟,他不敢惹別人,隻能把目光轉向出身賊寇的高傑。
在應天大明朝廷的軍事力量中,就數高傑的出身差,實力也差。
而且高傑老是找各種理由問朝廷要錢,又包庇走私,獨吞南北貿易的好處,馬士英、路振飛等應天大明朝廷的大佬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為了拿捏高傑,阮大鉞運作一番,讓他的親信小舅子黃程來徐州當知府,搜集高傑的犯罪證據。
也是老天送功勞給黃程,他剛到徐州,還沒有著手調查高傑的不法行為,就聽說了高傑正在和大明中央政府的官員接觸。
聰明的黃程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扳倒高傑的絕佳機會。
不管是什麽原因,隻要高傑和大明中央政府有接觸,就可以坐實他通敵賣國的罪名。
黃程立即向應天大明朝廷報告了這一情況,在他的奏報中,高傑已經在和大明中央政府的官員商量獻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