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崇禎皇帝大仇得報
誰規定海盜不能當大明首輔 作者:半包軟玉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打發走難纏的債主,周奎立刻召集府中的管家和賬房先生,開始商討對策。
麵對如今的情況,嘉定侯府的賬房先生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議:“侯爺,侯府的田莊地產是侯府的根本,不能有失。”
“若是我們現在想湊現銀,怕是隻要出售手中的商鋪。”
在大明人固有的思維中,隻有田莊地產才是硬通貨,至於商鋪之類的東西,最多算錦上添花的東西,沒了就沒了。
周奎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行吧!找個靠譜的牙行,先把我們手中一些不怎麽賺錢的商鋪兌出去,先把這幾個月的利息湊齊。”
“至於其他的貸款,等西進集團一事塵埃落定後再說吧!”
今天被債主找上門的人,不止周奎一個。
幾乎所有參與西進集團的大明權貴,他們的債務都暴雷了,催債的人既有呂宋中央銀行的催收專員,還有他們的親戚朋友。
因為權貴們債務逾期的時間不長,呂宋中央銀行的催收專員倒是沒有使用非常規手段催收,而是很客氣地通知欠債人。
你們再不還錢,你們家的產業可不保咯!
可是借錢給他們的親戚朋友就沒有呂宋中央銀行催收專員那麽有禮貌,一哭二鬧三上吊 ,非得逼著他們年前還錢。
權貴們的親戚朋友都是消息靈通的主,知道權貴們破產近在眼前,現在能要迴多少,算多少吧!
被催收專員的私人債主這麽一催,沒有辦法的權貴們隻能把主意打到自家產業上麵。
這兩天,大明京師的牙行生意火爆,門檻都差點被權貴們踩斷。
大明京師至少有一半的商鋪在牙行掛牌銷售。
賣的人一多,商鋪也就不值錢了,原本炙手可熱的京師商鋪,價格一降再降,直到無人問津。
畢竟是京師的商鋪,買得起的人都在破產邊緣遊走,買不起的人仍然買不起。
一水的賣方市場,京師的商鋪不降價才怪。
周奎知道不少內幕消息,嘉定侯府搶占了先機,倒是在商鋪價格尚可的時候兌出去幾個商鋪。
可是嘉定侯府大管家周順去順天府國土廳辦理過戶手續的時候,卻出了問題。
同時周順還得到一個天塌了的消息,為了防止欠款人藏匿財產,凡是在呂宋中央銀行貸過款,並且債務違約的人,都不能過戶名下的產業。
因為在權貴們債務違約的第一時間,呂宋中央銀行就向慎刑院提交了訴訟申請,要求慎刑院對權貴們名下的產業做出監管,防止權貴們轉移財產。
對於呂宋中央銀行這種合理的要求,慎刑院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慎刑院的公文一出,權貴們名下的產業全都不能交易。
周奎聽到這個消息,頓時感到一陣天旋地轉。
他原本指望通過出售商鋪來緩解燃眉之急,沒想到呂宋中央銀行預判了他的預判,直接把路都給堵了。
“這可如何是好?”
周奎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債務問題,不僅自己的家產不保,連帶整個家族的未來都將毀於一旦。
周順見侯爺如此焦慮,便小心翼翼地提議:“侯爺,或許我們可以嚐試與呂宋中央銀行協商,看是否能以其他方式解決債務問題。”
周奎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他立刻吩咐周順:“你立刻去安排,我要親自去見呂宋中央銀行的負責人。”
周順領命而去,約見呂宋中央銀行的負責人,周奎則又去了一趟皇宮,向女兒周皇後哭訴自己的境遇。
聽著父親的哭訴,周皇後都有些麻木了。
這些天,進宮來找周皇後哭訴的命婦可不在少數。
周皇後就想不明白,當初你們上趕著投資西進集團、炒賣鬱金香的時候,也沒見你們來找我商量啊!
怎麽現在出了事,全都跑到我這裏來哭訴?
我一個居住在深宮的婦道人家,能有什麽辦法?
看著哭得稀裏嘩啦的老父親,周皇後又於心不忍,她深知父親的困境,可是她空有一個大明國母的名號,其實沒錢沒權,實在幫不上什麽忙。
她的女婿倒是一個有錢人,可是聽說宋王府也在西進集團一事上栽了大跟頭,現在宋王府也在節衣縮食,減少開支呢!
這讓周皇後怎麽向女婿開口?
沒有辦法的周皇後隻能對老父親好言相勸,讓他迴去等待消息。
至於麵對老父親明裏暗裏伸手要錢,周皇後也隻能假裝看不見,她倒是想幫扶娘家,可是她現在是真沒有了。
送走老父親,周皇後決定去找崇禎皇帝,希望崇禎皇帝能出手幫幫周奎,就算不出錢,說一句話也是好的啊!
皇帝的話,呂宋中央銀行應該還是能聽得進去吧!
周皇後帶著沉重的心情來到崇禎皇帝的禦書房,她將周奎現在困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皇帝。
最後,周皇後跪伏在地,對崇禎皇帝行了一個大禮,哀求道:“陛下,還望您看在臣妾的份上,幫臣妾的父親說句話吧!”
西進集團事件的來龍去脈,崇禎皇帝是知道的,他還從中撈了不少好處。
可是這事他萬萬不能告訴周皇後。
說實話,聽到自家老丈人的慘狀,崇禎皇帝有一種大仇得報的快感,心中說不出來的快意。
這個老登,當真是活該。
當初大明國事艱難,崇禎皇帝想讓老丈人周奎帶頭給朝廷捐資助餉,幫助大明度過難關,結果周奎哭窮的聲音差點傳遍整個紫禁城。
結果西進集團募股的時候,口口聲聲說自己很窮的周奎,前前後後竟然投進去一千萬塊明圓,折合白銀五百萬兩。
幫助國家就很窮,給自己謀利就有錢,周奎的嘴臉,讓崇禎皇帝感到惡心。
若不是看在周皇後的麵子上,崇禎皇帝早就把周奎罷官奪爵了。
周奎的過分不止於此,為幫助丈夫,周皇後私自給了周奎五千兩銀子,讓他帶頭捐資,為皇帝分憂,為大明解難。
可是周奎這個見錢眼開的家夥,不僅自己不掏一分錢,還把周皇後給的五千兩銀子吞了三千兩,隻交了兩千兩銀子給朝廷。
想起周奎以前種種作為,崇禎皇帝巴不得這老登趕緊破產。
麵對如今的情況,嘉定侯府的賬房先生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議:“侯爺,侯府的田莊地產是侯府的根本,不能有失。”
“若是我們現在想湊現銀,怕是隻要出售手中的商鋪。”
在大明人固有的思維中,隻有田莊地產才是硬通貨,至於商鋪之類的東西,最多算錦上添花的東西,沒了就沒了。
周奎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行吧!找個靠譜的牙行,先把我們手中一些不怎麽賺錢的商鋪兌出去,先把這幾個月的利息湊齊。”
“至於其他的貸款,等西進集團一事塵埃落定後再說吧!”
今天被債主找上門的人,不止周奎一個。
幾乎所有參與西進集團的大明權貴,他們的債務都暴雷了,催債的人既有呂宋中央銀行的催收專員,還有他們的親戚朋友。
因為權貴們債務逾期的時間不長,呂宋中央銀行的催收專員倒是沒有使用非常規手段催收,而是很客氣地通知欠債人。
你們再不還錢,你們家的產業可不保咯!
可是借錢給他們的親戚朋友就沒有呂宋中央銀行催收專員那麽有禮貌,一哭二鬧三上吊 ,非得逼著他們年前還錢。
權貴們的親戚朋友都是消息靈通的主,知道權貴們破產近在眼前,現在能要迴多少,算多少吧!
被催收專員的私人債主這麽一催,沒有辦法的權貴們隻能把主意打到自家產業上麵。
這兩天,大明京師的牙行生意火爆,門檻都差點被權貴們踩斷。
大明京師至少有一半的商鋪在牙行掛牌銷售。
賣的人一多,商鋪也就不值錢了,原本炙手可熱的京師商鋪,價格一降再降,直到無人問津。
畢竟是京師的商鋪,買得起的人都在破產邊緣遊走,買不起的人仍然買不起。
一水的賣方市場,京師的商鋪不降價才怪。
周奎知道不少內幕消息,嘉定侯府搶占了先機,倒是在商鋪價格尚可的時候兌出去幾個商鋪。
可是嘉定侯府大管家周順去順天府國土廳辦理過戶手續的時候,卻出了問題。
同時周順還得到一個天塌了的消息,為了防止欠款人藏匿財產,凡是在呂宋中央銀行貸過款,並且債務違約的人,都不能過戶名下的產業。
因為在權貴們債務違約的第一時間,呂宋中央銀行就向慎刑院提交了訴訟申請,要求慎刑院對權貴們名下的產業做出監管,防止權貴們轉移財產。
對於呂宋中央銀行這種合理的要求,慎刑院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慎刑院的公文一出,權貴們名下的產業全都不能交易。
周奎聽到這個消息,頓時感到一陣天旋地轉。
他原本指望通過出售商鋪來緩解燃眉之急,沒想到呂宋中央銀行預判了他的預判,直接把路都給堵了。
“這可如何是好?”
周奎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債務問題,不僅自己的家產不保,連帶整個家族的未來都將毀於一旦。
周順見侯爺如此焦慮,便小心翼翼地提議:“侯爺,或許我們可以嚐試與呂宋中央銀行協商,看是否能以其他方式解決債務問題。”
周奎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他立刻吩咐周順:“你立刻去安排,我要親自去見呂宋中央銀行的負責人。”
周順領命而去,約見呂宋中央銀行的負責人,周奎則又去了一趟皇宮,向女兒周皇後哭訴自己的境遇。
聽著父親的哭訴,周皇後都有些麻木了。
這些天,進宮來找周皇後哭訴的命婦可不在少數。
周皇後就想不明白,當初你們上趕著投資西進集團、炒賣鬱金香的時候,也沒見你們來找我商量啊!
怎麽現在出了事,全都跑到我這裏來哭訴?
我一個居住在深宮的婦道人家,能有什麽辦法?
看著哭得稀裏嘩啦的老父親,周皇後又於心不忍,她深知父親的困境,可是她空有一個大明國母的名號,其實沒錢沒權,實在幫不上什麽忙。
她的女婿倒是一個有錢人,可是聽說宋王府也在西進集團一事上栽了大跟頭,現在宋王府也在節衣縮食,減少開支呢!
這讓周皇後怎麽向女婿開口?
沒有辦法的周皇後隻能對老父親好言相勸,讓他迴去等待消息。
至於麵對老父親明裏暗裏伸手要錢,周皇後也隻能假裝看不見,她倒是想幫扶娘家,可是她現在是真沒有了。
送走老父親,周皇後決定去找崇禎皇帝,希望崇禎皇帝能出手幫幫周奎,就算不出錢,說一句話也是好的啊!
皇帝的話,呂宋中央銀行應該還是能聽得進去吧!
周皇後帶著沉重的心情來到崇禎皇帝的禦書房,她將周奎現在困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皇帝。
最後,周皇後跪伏在地,對崇禎皇帝行了一個大禮,哀求道:“陛下,還望您看在臣妾的份上,幫臣妾的父親說句話吧!”
西進集團事件的來龍去脈,崇禎皇帝是知道的,他還從中撈了不少好處。
可是這事他萬萬不能告訴周皇後。
說實話,聽到自家老丈人的慘狀,崇禎皇帝有一種大仇得報的快感,心中說不出來的快意。
這個老登,當真是活該。
當初大明國事艱難,崇禎皇帝想讓老丈人周奎帶頭給朝廷捐資助餉,幫助大明度過難關,結果周奎哭窮的聲音差點傳遍整個紫禁城。
結果西進集團募股的時候,口口聲聲說自己很窮的周奎,前前後後竟然投進去一千萬塊明圓,折合白銀五百萬兩。
幫助國家就很窮,給自己謀利就有錢,周奎的嘴臉,讓崇禎皇帝感到惡心。
若不是看在周皇後的麵子上,崇禎皇帝早就把周奎罷官奪爵了。
周奎的過分不止於此,為幫助丈夫,周皇後私自給了周奎五千兩銀子,讓他帶頭捐資,為皇帝分憂,為大明解難。
可是周奎這個見錢眼開的家夥,不僅自己不掏一分錢,還把周皇後給的五千兩銀子吞了三千兩,隻交了兩千兩銀子給朝廷。
想起周奎以前種種作為,崇禎皇帝巴不得這老登趕緊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