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兵臨壽春
三國:開局獲得絕世武力 作者:人生如戲35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心裏雖然暗罵,臉上卻是浮現痛苦之色,眼睛也開始紅了。
張飛最怕大哥哭,立刻就不掙紮了!
心裏心裏暗爽,三弟被自己拿捏得死死的!
他調整了一下表情,眼中情緒開始醞釀,一臉悲苦的對張飛說道:“三弟啊,士兵損失為兄雖然心痛,然而,隻要三弟你沒事,便是不幸中的大幸,若是三弟出了事,為兄才是生不如死啊。”
“大哥…”張飛非常感動,話語中全是深情。
劉備拍了拍張飛的肩膀,說道:“好了,三弟,勝敗乃兵家常事,別鬧脾氣了,隨為兄殺奔宛城,替死去的兄弟報仇去。”
“是,大哥,俺一定要擰下那徐晃的腦袋,祭奠死去的弟兄。”張飛趕緊說道。
於是,劉備大軍繼續出發,一路之上,再也沒有遇到抵抗,直奔宛城而去。
另一邊
周瑜統領江東水軍,開始進攻廣陵郡,徐州都督張合知道周瑜的能耐,不敢大意,率領大軍馳援,與周瑜在廣陵展開對峙。
孫權則統率十五萬大軍,直取九江!
大明的揚州軍團隻有五萬兵馬,壓力非常大!
九江
壽春
張遼的大都督府內,氣氛非常凝重!
“諸位,孫權親率十五萬大軍北征,徐州張合將軍被周瑜牽製,無法來援,豫州等地大軍正在救災,短時間內同樣無法支援,我軍隻有五萬兵馬,如何抵擋?”張遼臉上全是凝重之色。
明軍雖然戰鬥力很強,不過,三倍的兵力差距,依然讓張遼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淩操、文欽等人互相看了看,一時沉默無語!
片刻,淩操才開口道:“都督,敵眾我寡,我軍應以城池為依托,抵擋敵軍,以待援軍。”
文欽等人也都讚同的點點頭!
張遼搖頭道:“孫權攜大軍來攻,士氣正隆,我軍兵力處於絕對劣勢,人心惶惶,若想擋住孫權的大軍,便不能一味防守。”
“大都督的意思是?”淩操抱拳問道。
張遼笑道:“折你盛勢,以安眾心,隻有如此,我軍才有可能守住九江。”
張遼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要打擊東吳的士氣,同時安撫己方的軍心民心。
文欽抱拳道:“大都督所言甚是,隻是,該如何打擊東吳軍的士氣呢?”
張遼微微一笑,對文欽和淩操說道:“文將軍、淩將軍,本將給你們四萬兵馬,鎮守壽春。”
“諾!”雖然不知道張遼的具體打算,文欽和淩操還是趕緊領命。
張遼點點頭,看向陳蘭等將,讓他們分別統率兵馬,鎮守九江其餘城池。
“諸位將軍,待孫權大軍抵達,其餘城池皆可放棄,我軍要做出一副望風而逃的假象,以慢孫權之心,記住,緊守合壽春即可。”張遼這話就是對陳蘭等幾個分別守衛九江小城的將領說的。
“這…大都督,這是為何?”陳蘭非常不解,既然張遼不準備守衛這些城池,又為何分兵去守?
要知道,揚州軍團僅僅五萬兵馬,其中四萬兵馬都在壽春,其餘小城每個地方也就能留下一兩千兵馬罷了,麵對東吳大軍除了望風而逃,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張遼擺擺手,並沒有解釋什麽。
隨後,張遼從軍中挑選了八百精銳士兵,每頓大魚大肉伺候,也不讓他們做任何事情,每天除了吃,就是休息。
雖然不解張遼的行為,不過,對方是揚州軍團大都督,眾將也不敢多說什麽,隻能按照他的吩咐,準備應對孫權的進攻。
另一邊
孫權十五萬大軍在濡須口登錄,鎮守濡須口的乃是袁術降將樂就,整個濡須口隻有兩千守軍,樂就麵對東吳十五萬大軍,沒有任何遲疑,帶著兵馬撒丫子就跑了。
這讓孫權有些懵逼,濡須口可是整個長江下遊,最重要的渡口之一,明軍居然輕易就讓出來了?
“主公,明軍直接棄了濡須口,會不會有詐?”東吳大將陳武抱拳道。
孫權也是麵露疑惑,雖然,他沒有什麽軍事才能,不過,也不是傻子,這麽重要的地方,明軍隨便丟棄,絕對是有問題的。
他點點頭,對陳武道:“子烈,你立刻帶人立下大寨,並派出斥候查探明軍動向,謹防明軍趁我軍立足未穩,前來襲擊。”
“諾!”陳武拱拱手,轉身便去準備了。
隻是,令東吳眾將和孫權不解的是,明軍沒有任何行動,就那麽眼睜睜的看著東吳大軍登錄了。
雖然不解,不過,這對於東吳也是好事,當整個大軍登錄之後,孫權便以陳武為先鋒,自己統率中軍主力,向壽春城而去。
為了防止後路被斷,孫權又留下呂虔統率兩萬兵馬,守衛濡須口,以保證己方後路,並接應東吳方向送來的糧草。
陳武統率三萬先鋒,所過之處,明軍望風而逃,沒有任何做出抵抗。
麵對這樣的情況,陳武有些懵逼,連忙將消息傳給了後方的孫權。
孫權同樣非常疑惑,將東吳眾將聚集起來,商議此事。
“主公,根據探子來報,明軍並沒有援軍,整個九江,也隻有張遼的五萬兵馬,這應該是張遼知道,不是我軍對手,這才不得不收縮兵力,等待援軍。”東吳大醬董襲一聽,便對孫權抱拳道。
“不錯,董將軍言之有理,我軍三倍於張遼,對方不敢抵擋也是理所當然,不過,壽春城牆高大,想要強攻卻是不易。”丁奉笑著點點頭,說道。
孫權一想也是,換位思考一下,自己若是張遼,恐怕也隻能放棄整個九江,將所有兵力收縮在壽春,才有機會擋住自己的大軍吧?
想通之後,孫權笑道:“既然如此,我軍便加快進軍速度,盡快兵臨壽春,不能給張遼太多時間準備。”
“諾!”眾將應了一聲。
第二日,孫權的大軍便開始加快速度,原本五天的路程,隻用了三天便抵達。
壽春城外十裏處,孫權十多萬大軍紮下營寨,他並沒有立刻前去攻城。
壽春乃是淮南堅城,想要攻破,並不容易。
張飛最怕大哥哭,立刻就不掙紮了!
心裏心裏暗爽,三弟被自己拿捏得死死的!
他調整了一下表情,眼中情緒開始醞釀,一臉悲苦的對張飛說道:“三弟啊,士兵損失為兄雖然心痛,然而,隻要三弟你沒事,便是不幸中的大幸,若是三弟出了事,為兄才是生不如死啊。”
“大哥…”張飛非常感動,話語中全是深情。
劉備拍了拍張飛的肩膀,說道:“好了,三弟,勝敗乃兵家常事,別鬧脾氣了,隨為兄殺奔宛城,替死去的兄弟報仇去。”
“是,大哥,俺一定要擰下那徐晃的腦袋,祭奠死去的弟兄。”張飛趕緊說道。
於是,劉備大軍繼續出發,一路之上,再也沒有遇到抵抗,直奔宛城而去。
另一邊
周瑜統領江東水軍,開始進攻廣陵郡,徐州都督張合知道周瑜的能耐,不敢大意,率領大軍馳援,與周瑜在廣陵展開對峙。
孫權則統率十五萬大軍,直取九江!
大明的揚州軍團隻有五萬兵馬,壓力非常大!
九江
壽春
張遼的大都督府內,氣氛非常凝重!
“諸位,孫權親率十五萬大軍北征,徐州張合將軍被周瑜牽製,無法來援,豫州等地大軍正在救災,短時間內同樣無法支援,我軍隻有五萬兵馬,如何抵擋?”張遼臉上全是凝重之色。
明軍雖然戰鬥力很強,不過,三倍的兵力差距,依然讓張遼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淩操、文欽等人互相看了看,一時沉默無語!
片刻,淩操才開口道:“都督,敵眾我寡,我軍應以城池為依托,抵擋敵軍,以待援軍。”
文欽等人也都讚同的點點頭!
張遼搖頭道:“孫權攜大軍來攻,士氣正隆,我軍兵力處於絕對劣勢,人心惶惶,若想擋住孫權的大軍,便不能一味防守。”
“大都督的意思是?”淩操抱拳問道。
張遼笑道:“折你盛勢,以安眾心,隻有如此,我軍才有可能守住九江。”
張遼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要打擊東吳的士氣,同時安撫己方的軍心民心。
文欽抱拳道:“大都督所言甚是,隻是,該如何打擊東吳軍的士氣呢?”
張遼微微一笑,對文欽和淩操說道:“文將軍、淩將軍,本將給你們四萬兵馬,鎮守壽春。”
“諾!”雖然不知道張遼的具體打算,文欽和淩操還是趕緊領命。
張遼點點頭,看向陳蘭等將,讓他們分別統率兵馬,鎮守九江其餘城池。
“諸位將軍,待孫權大軍抵達,其餘城池皆可放棄,我軍要做出一副望風而逃的假象,以慢孫權之心,記住,緊守合壽春即可。”張遼這話就是對陳蘭等幾個分別守衛九江小城的將領說的。
“這…大都督,這是為何?”陳蘭非常不解,既然張遼不準備守衛這些城池,又為何分兵去守?
要知道,揚州軍團僅僅五萬兵馬,其中四萬兵馬都在壽春,其餘小城每個地方也就能留下一兩千兵馬罷了,麵對東吳大軍除了望風而逃,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張遼擺擺手,並沒有解釋什麽。
隨後,張遼從軍中挑選了八百精銳士兵,每頓大魚大肉伺候,也不讓他們做任何事情,每天除了吃,就是休息。
雖然不解張遼的行為,不過,對方是揚州軍團大都督,眾將也不敢多說什麽,隻能按照他的吩咐,準備應對孫權的進攻。
另一邊
孫權十五萬大軍在濡須口登錄,鎮守濡須口的乃是袁術降將樂就,整個濡須口隻有兩千守軍,樂就麵對東吳十五萬大軍,沒有任何遲疑,帶著兵馬撒丫子就跑了。
這讓孫權有些懵逼,濡須口可是整個長江下遊,最重要的渡口之一,明軍居然輕易就讓出來了?
“主公,明軍直接棄了濡須口,會不會有詐?”東吳大將陳武抱拳道。
孫權也是麵露疑惑,雖然,他沒有什麽軍事才能,不過,也不是傻子,這麽重要的地方,明軍隨便丟棄,絕對是有問題的。
他點點頭,對陳武道:“子烈,你立刻帶人立下大寨,並派出斥候查探明軍動向,謹防明軍趁我軍立足未穩,前來襲擊。”
“諾!”陳武拱拱手,轉身便去準備了。
隻是,令東吳眾將和孫權不解的是,明軍沒有任何行動,就那麽眼睜睜的看著東吳大軍登錄了。
雖然不解,不過,這對於東吳也是好事,當整個大軍登錄之後,孫權便以陳武為先鋒,自己統率中軍主力,向壽春城而去。
為了防止後路被斷,孫權又留下呂虔統率兩萬兵馬,守衛濡須口,以保證己方後路,並接應東吳方向送來的糧草。
陳武統率三萬先鋒,所過之處,明軍望風而逃,沒有任何做出抵抗。
麵對這樣的情況,陳武有些懵逼,連忙將消息傳給了後方的孫權。
孫權同樣非常疑惑,將東吳眾將聚集起來,商議此事。
“主公,根據探子來報,明軍並沒有援軍,整個九江,也隻有張遼的五萬兵馬,這應該是張遼知道,不是我軍對手,這才不得不收縮兵力,等待援軍。”東吳大醬董襲一聽,便對孫權抱拳道。
“不錯,董將軍言之有理,我軍三倍於張遼,對方不敢抵擋也是理所當然,不過,壽春城牆高大,想要強攻卻是不易。”丁奉笑著點點頭,說道。
孫權一想也是,換位思考一下,自己若是張遼,恐怕也隻能放棄整個九江,將所有兵力收縮在壽春,才有機會擋住自己的大軍吧?
想通之後,孫權笑道:“既然如此,我軍便加快進軍速度,盡快兵臨壽春,不能給張遼太多時間準備。”
“諾!”眾將應了一聲。
第二日,孫權的大軍便開始加快速度,原本五天的路程,隻用了三天便抵達。
壽春城外十裏處,孫權十多萬大軍紮下營寨,他並沒有立刻前去攻城。
壽春乃是淮南堅城,想要攻破,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