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頁
被親爹託付給少年仙君後 作者:之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這分界線不僅隔開了清氣與魔氣,也隔開了他和蘇苒之。
但與此同時,這道線又保護著他們,讓他們不能相融。因為那樣會融為混沌,到時,清氣世界中的所有生命、意識都不複存在。
秦無從沒有一刻像當時那樣厭棄自己的出身。
他不止一次的想,如果自己誕生在苒苒的世界裏,哪怕僅僅隻是一棵樹,他都能在苒苒身邊慢慢生長,長久的陪伴著她。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這道蜿蜒瑰麗的流光分隔開。
天各一方,恐怕說得就是現在這種情況。
出於喜歡,秦無想要常伴苒苒,但這一切都得屈服於天生既定的對立麵命運,他們一清一魔,終究不可能修成正果。
秦無唇角漸漸勾勒出一個苦澀的笑。
往前走一步是混沌,是他和苒苒的徹底消亡,往後退卻又再也不能陪伴在苒苒身邊——秦無覺得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
但很快,秦無沒時間思考這些,因為堆積在壁障附近的魔氣越來越多,異動越來越強烈。
秦無即便對魔氣很排斥,依然得踏足魔氣區域,壓製這些躁動的,想要衝破邊界的魔氣。
蘇苒之則在秦無控製了魔氣波動後,懸空於壁障之上,俯瞰這蜿蜒的分割線,以及那分割線附近堆積如山的魔氣暗潮。
——身為清氣化身,蘇苒之已經預料到之後魔氣會大肆湧入,影響天下蒼生的日子。
這道壁障擋不了多久。
秦無也壓製不了多久。
分分合合,乃是曆史必然,時代必然。
蘇苒之往深了想,魔氣衝破壁障,在清氣世界裏肆虐,造成三界崩塌,生靈塗炭,這其實還不算太嚴重——隻要世間不重歸於混沌,生命都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
她知道,魔氣偶爾躁動就跟黃河水患一樣,不能攔截、隻能疏通,而且隔幾年就要犯一次。
不同的是魔氣躁動大概是隔幾萬年犯一次。
可最近的一次即將來臨了。
她必須得想解決辦法。
蘇苒之站在原地凝神九九八十一天,突然伸出手,在虛空一點,說:「隻有在魔氣中形成一個清氣漩渦,控製魔氣流動,並不斷調整魔氣的濃鬱程度;同時也得在清氣中亦形成一個魔氣漩渦,才能兩相平衡,長久穩定。」
蘇苒之這話的意思就是從源頭上就開始疏導魔氣和清氣,讓其處於動態之中,這樣才能維繫世間穩定。
不然……
不然世界遲早會重歸混沌。
到時不止世間萬物蕩然無存,就連蘇苒之和秦無也不複存在,灰飛煙滅。
可話又說迴來,蘇苒之這個『長治久安』的設想壓根沒法實現。
清氣進入龐大的魔氣區域倒還算簡單,畢竟清氣代表著『生』,代表著萬物複甦,魔氣世界沒道理攔截。但魔氣進入清氣世界……
那可是直接將毀滅引入清氣世界啊!
蘇苒之嚐試著在清氣世界引入過絲絲縷縷的魔氣——那魔氣一進入就開始毀滅此地生靈,壓根不會乖順的運轉。在蘇苒之的清氣威壓下,魔氣依然不怕消亡的肆意妄為。
這就跟『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樣,反正魔氣全都是『敢死隊』,拉一個墊背的完全不虧。
蘇苒之想,要是再多引一點魔氣進來,很可能會殘害更多生靈。
完全沒有在清氣世界形成魔氣漩渦的可能。
同時,魔氣進入清氣世界後不斷摧毀殘害生靈是秦無無法控製的,就算他是魔氣化身也不行。魔氣本身特質便是如此。
包括秦無本人,都得時常淋雨才能控製魔氣不再外泄。
蘇苒之在凝神思考的時候,秦無為了不讓魔氣打擾她,幾乎用了全身的勁兒來壓製魔氣躁動,終於讓其安靜下來。
蘇苒之的那句感悟既是說給自己聽,也是講給秦無聽。
畢竟如果魔氣真的跟清氣徹底融合,他們倆都得灰飛煙滅。
秦無見蘇苒之頓悟醒來,也不再費勁兒壓製魔氣。
壓得越狠,以後反彈就越厲害,遲早有他壓製不住的一天。
這玩意兒真的跟黃河水患一樣,疏通才是正道理。
秦無站在蘇苒之的角度俯瞰這黑白分明的世間。
即便他明白苒苒所說的『將魔氣引入清氣世界』的設想是異想天開的,但本著對苒苒萬分的信任,他開始在腦海中勾勒、還原她話語所描繪的情況——
首先,秦無在自己腦海中勾勒一個巨大的圓,黑白各占一半,界限分明。
但分割圓中黑白的不是直線,而是類似於圓弧的曲線,曲線與圓周一起,勾勒出黑白兩魚。黑與白中各自存在異色小漩渦……
秦無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在他腦海中,漩渦開始原地自轉,帶動著那個虛構的黑白兩魚開始同時運轉。
隨著黑白兩『魚』中的異色漩渦不斷轉動,秦無赫然感覺自己腦海中這張圖好像活了起來,靈動無比。
而且不論黑白兩魚如何轉動,順、逆、打著彎兒等,都不會再給邊界造成強大壓力,更不會有暴動衝破壁障的情況出現!
——黑與白界限分明,卻又相互交織。
如此矛盾的情況居然做到了平衡!
當時秦無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苒苒的構想異常玄妙,如果真的將清、魔二氣融合成這張黑白雙魚圖的樣子,讓清氣與魔氣在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步的同時,還能涇渭分明,不發生融合,那麽不僅不用擔心魔氣會侵略清氣世界,而且還不會擔心世界重歸於混沌。
但與此同時,這道線又保護著他們,讓他們不能相融。因為那樣會融為混沌,到時,清氣世界中的所有生命、意識都不複存在。
秦無從沒有一刻像當時那樣厭棄自己的出身。
他不止一次的想,如果自己誕生在苒苒的世界裏,哪怕僅僅隻是一棵樹,他都能在苒苒身邊慢慢生長,長久的陪伴著她。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這道蜿蜒瑰麗的流光分隔開。
天各一方,恐怕說得就是現在這種情況。
出於喜歡,秦無想要常伴苒苒,但這一切都得屈服於天生既定的對立麵命運,他們一清一魔,終究不可能修成正果。
秦無唇角漸漸勾勒出一個苦澀的笑。
往前走一步是混沌,是他和苒苒的徹底消亡,往後退卻又再也不能陪伴在苒苒身邊——秦無覺得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
但很快,秦無沒時間思考這些,因為堆積在壁障附近的魔氣越來越多,異動越來越強烈。
秦無即便對魔氣很排斥,依然得踏足魔氣區域,壓製這些躁動的,想要衝破邊界的魔氣。
蘇苒之則在秦無控製了魔氣波動後,懸空於壁障之上,俯瞰這蜿蜒的分割線,以及那分割線附近堆積如山的魔氣暗潮。
——身為清氣化身,蘇苒之已經預料到之後魔氣會大肆湧入,影響天下蒼生的日子。
這道壁障擋不了多久。
秦無也壓製不了多久。
分分合合,乃是曆史必然,時代必然。
蘇苒之往深了想,魔氣衝破壁障,在清氣世界裏肆虐,造成三界崩塌,生靈塗炭,這其實還不算太嚴重——隻要世間不重歸於混沌,生命都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
她知道,魔氣偶爾躁動就跟黃河水患一樣,不能攔截、隻能疏通,而且隔幾年就要犯一次。
不同的是魔氣躁動大概是隔幾萬年犯一次。
可最近的一次即將來臨了。
她必須得想解決辦法。
蘇苒之站在原地凝神九九八十一天,突然伸出手,在虛空一點,說:「隻有在魔氣中形成一個清氣漩渦,控製魔氣流動,並不斷調整魔氣的濃鬱程度;同時也得在清氣中亦形成一個魔氣漩渦,才能兩相平衡,長久穩定。」
蘇苒之這話的意思就是從源頭上就開始疏導魔氣和清氣,讓其處於動態之中,這樣才能維繫世間穩定。
不然……
不然世界遲早會重歸混沌。
到時不止世間萬物蕩然無存,就連蘇苒之和秦無也不複存在,灰飛煙滅。
可話又說迴來,蘇苒之這個『長治久安』的設想壓根沒法實現。
清氣進入龐大的魔氣區域倒還算簡單,畢竟清氣代表著『生』,代表著萬物複甦,魔氣世界沒道理攔截。但魔氣進入清氣世界……
那可是直接將毀滅引入清氣世界啊!
蘇苒之嚐試著在清氣世界引入過絲絲縷縷的魔氣——那魔氣一進入就開始毀滅此地生靈,壓根不會乖順的運轉。在蘇苒之的清氣威壓下,魔氣依然不怕消亡的肆意妄為。
這就跟『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樣,反正魔氣全都是『敢死隊』,拉一個墊背的完全不虧。
蘇苒之想,要是再多引一點魔氣進來,很可能會殘害更多生靈。
完全沒有在清氣世界形成魔氣漩渦的可能。
同時,魔氣進入清氣世界後不斷摧毀殘害生靈是秦無無法控製的,就算他是魔氣化身也不行。魔氣本身特質便是如此。
包括秦無本人,都得時常淋雨才能控製魔氣不再外泄。
蘇苒之在凝神思考的時候,秦無為了不讓魔氣打擾她,幾乎用了全身的勁兒來壓製魔氣躁動,終於讓其安靜下來。
蘇苒之的那句感悟既是說給自己聽,也是講給秦無聽。
畢竟如果魔氣真的跟清氣徹底融合,他們倆都得灰飛煙滅。
秦無見蘇苒之頓悟醒來,也不再費勁兒壓製魔氣。
壓得越狠,以後反彈就越厲害,遲早有他壓製不住的一天。
這玩意兒真的跟黃河水患一樣,疏通才是正道理。
秦無站在蘇苒之的角度俯瞰這黑白分明的世間。
即便他明白苒苒所說的『將魔氣引入清氣世界』的設想是異想天開的,但本著對苒苒萬分的信任,他開始在腦海中勾勒、還原她話語所描繪的情況——
首先,秦無在自己腦海中勾勒一個巨大的圓,黑白各占一半,界限分明。
但分割圓中黑白的不是直線,而是類似於圓弧的曲線,曲線與圓周一起,勾勒出黑白兩魚。黑與白中各自存在異色小漩渦……
秦無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在他腦海中,漩渦開始原地自轉,帶動著那個虛構的黑白兩魚開始同時運轉。
隨著黑白兩『魚』中的異色漩渦不斷轉動,秦無赫然感覺自己腦海中這張圖好像活了起來,靈動無比。
而且不論黑白兩魚如何轉動,順、逆、打著彎兒等,都不會再給邊界造成強大壓力,更不會有暴動衝破壁障的情況出現!
——黑與白界限分明,卻又相互交織。
如此矛盾的情況居然做到了平衡!
當時秦無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苒苒的構想異常玄妙,如果真的將清、魔二氣融合成這張黑白雙魚圖的樣子,讓清氣與魔氣在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步的同時,還能涇渭分明,不發生融合,那麽不僅不用擔心魔氣會侵略清氣世界,而且還不會擔心世界重歸於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