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幸不辱命。」馮子良對著趙元邑再拜了拜。
馮子良並不像韓五郎他們,他才是真正的寒門出身,能有幸到勤政殿當值,還是因為在武舉裏頭展露了頭角,被聖上看重了。他出海之前已經知道太子殿下對這件事情的重視,所以出海後,哪怕路上再艱難他也讓船隊繼續走下去了,好在結果還是好的,不少人仍平安歸來了。
趙元邑滿是讚許:「幸苦子良了,這一路下來怕是吃了不少苦頭吧?」
馮子良苦笑一聲:「苦頭但也沒有什麽苦頭,就是遇上了一場風浪,幾艘海船直接葬身海上,連打撈都不知道該從何打撈。」
「天災人禍,不必自責。」皇上說完皺著眉頭,心裏卻更加堅定起來,往後絕對不能夠讓太子出海。
不管人帶的人再多,也不管船上有多少的火炮利器,要是遇上大風大浪照樣還是會葬身魚腹,隻有留在京城裏頭好好的待著才是最安全的。
眼下並不適合繼續說這些話,趙元邑心中已經做好了決定,等待會兒下去便去補償那些人家。事關人命,務必要好生善後,不能寒了百姓的心。這都是後話了,當下,趙元邑又問起了他們此行都到了哪些地方。
馮子良剛想迴話,皇上卻打斷道:「你急什麽?還是先讓他們都把東西卸下來搬進宮吧,這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等迴了宮,還怕沒有時間給你問清楚?」
趙元邑隻能聽他父皇的。
周邊圍觀的百姓們,早就在等著這一刻了。當他們看到一個個侍衛上了船,將船上的東西搬下來之後,都踮起腳尖往前看。
說的路邊的士兵他們貿然沖了過去,拿著刀架在眾人前麵:「都往後退!」
要是平常看到士兵拿刀,估計這些人早就嚇破膽子了,可現在不一樣,哪怕前頭有刀,他們也愣是不往後退。
聖上在這兒呢,官兵不會傷人的。
不多時,那一箱箱的東西就已經搬得差不多了。
箱子蓋上的那些,百姓們便是想看也看不出來,可是那蓋上的東西並不多,大多數東西都是敞著放的。眾人還看到,裏頭好像還有不少他們不認得樹種花草,看著奇奇怪怪的,也不知到底是個什麽玩意兒。關鍵是這樣的東西還有不少,放眼望去,幾乎占了大一半兒。
趙元邑在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眼睛就亮了。
他猜測得果然沒錯,等他們迴宮之後,馮子良就帶著人同天家父子二人解釋了一番這些東西的來曆。
「微臣領著人一路往東行,那東邊是一片寬闊的海域,比我們之前見過的任何一片海都要大。我們在海上漂了幾個月,期間一直往東,行了半年有餘,走了不少彎路,這才找到了一處地方。那地方在此之前還從未有外麵的人造訪過呢。我們在那片地方逗留了幾個月,將船上的東西賣的差不多了,又用賣迴來的錢買了這大批的種子。」
係統站在後麵,聽著這些話對這些人佩服不已。
這可是第一批抵達美洲的人,真的不容易。因為怕人懷疑,趙元邑隻給了他們一個大致的地圖,說這是他從在花剌子模的一本古書上看到的地圖,那地圖也不過隻有一個大概的模樣,難為他們了,竟然真能找得到。
馮子良又讓人拆開了幾個袋子。
係統跳過去一看,立馬興奮起來:「是土豆跟紅薯呢!還有玉米!」
這兩個東西趙元邑都聽係統提到過,知道是個寶貝。
皇上卻差異地看了這肥貓一眼,問趙元邑:「它怎麽突然就叫喚了?」
趙元邑輕輕提了一下係統:「大概又抽風了吧。」
係統哼了一聲,壓根不願意再搭理他。
不過東西是好東西,不僅係統知道,馮子良他們亦知道:「這三樣在當地都是糧食,而且產量極高。」
皇上立馬追問:「有多高?」
「這……」馮子良猶豫了一下,「微臣並沒有具體的稱過,隻是看到當地人收這些東西,小小的一片地,就能種出許多的東西來,當地人也都是靠著這些東西果腹的。」
戶部的程尚書走了出來,帶著幾個人對這些東西考量了一番,又問他道:「你們可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怎麽種的?」
「知道。」
那就好……皇上跟程尚書同時鬆了一口氣。
就怕這些東西拿迴來了,都不知道怎麽著,那豈不是白跑了一趟?
除了這些種子,馮子良他們還帶了另外許多種子迴來,不過帶的不多,不像這三樣東西,各自就裝了一船艙。
另有一物,馮子良需要同聖上還有太子稟報:「屬下等幾個迴城的時候,途經一片炎熱的地方,那地方中年濕熱,裏麵許多樹都是咱們這邊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所以這樹種便帶了不少迴來,隻是那些東西隻怕不能適應京城這邊的氣候,屬下迴大魏之後,丟了一大部分在兩廣南部,讓當地的官府幫忙照看,隻剩下了兩三株帶迴了京城來。」
說著,馮子良打開另外幾個袋子。
趙元邑立馬上前查看。
馮子良其實也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有用沒用,隻是看著覺得有點奇怪所以帶迴來:「這樹必須得常在濕熱的地方,刀割開之後會流出黏糊糊的東西,當地人把這東西叫做眼淚樹,用土法處理之後,能弄出極有彈性的容器。」
馮子良並不像韓五郎他們,他才是真正的寒門出身,能有幸到勤政殿當值,還是因為在武舉裏頭展露了頭角,被聖上看重了。他出海之前已經知道太子殿下對這件事情的重視,所以出海後,哪怕路上再艱難他也讓船隊繼續走下去了,好在結果還是好的,不少人仍平安歸來了。
趙元邑滿是讚許:「幸苦子良了,這一路下來怕是吃了不少苦頭吧?」
馮子良苦笑一聲:「苦頭但也沒有什麽苦頭,就是遇上了一場風浪,幾艘海船直接葬身海上,連打撈都不知道該從何打撈。」
「天災人禍,不必自責。」皇上說完皺著眉頭,心裏卻更加堅定起來,往後絕對不能夠讓太子出海。
不管人帶的人再多,也不管船上有多少的火炮利器,要是遇上大風大浪照樣還是會葬身魚腹,隻有留在京城裏頭好好的待著才是最安全的。
眼下並不適合繼續說這些話,趙元邑心中已經做好了決定,等待會兒下去便去補償那些人家。事關人命,務必要好生善後,不能寒了百姓的心。這都是後話了,當下,趙元邑又問起了他們此行都到了哪些地方。
馮子良剛想迴話,皇上卻打斷道:「你急什麽?還是先讓他們都把東西卸下來搬進宮吧,這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等迴了宮,還怕沒有時間給你問清楚?」
趙元邑隻能聽他父皇的。
周邊圍觀的百姓們,早就在等著這一刻了。當他們看到一個個侍衛上了船,將船上的東西搬下來之後,都踮起腳尖往前看。
說的路邊的士兵他們貿然沖了過去,拿著刀架在眾人前麵:「都往後退!」
要是平常看到士兵拿刀,估計這些人早就嚇破膽子了,可現在不一樣,哪怕前頭有刀,他們也愣是不往後退。
聖上在這兒呢,官兵不會傷人的。
不多時,那一箱箱的東西就已經搬得差不多了。
箱子蓋上的那些,百姓們便是想看也看不出來,可是那蓋上的東西並不多,大多數東西都是敞著放的。眾人還看到,裏頭好像還有不少他們不認得樹種花草,看著奇奇怪怪的,也不知到底是個什麽玩意兒。關鍵是這樣的東西還有不少,放眼望去,幾乎占了大一半兒。
趙元邑在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眼睛就亮了。
他猜測得果然沒錯,等他們迴宮之後,馮子良就帶著人同天家父子二人解釋了一番這些東西的來曆。
「微臣領著人一路往東行,那東邊是一片寬闊的海域,比我們之前見過的任何一片海都要大。我們在海上漂了幾個月,期間一直往東,行了半年有餘,走了不少彎路,這才找到了一處地方。那地方在此之前還從未有外麵的人造訪過呢。我們在那片地方逗留了幾個月,將船上的東西賣的差不多了,又用賣迴來的錢買了這大批的種子。」
係統站在後麵,聽著這些話對這些人佩服不已。
這可是第一批抵達美洲的人,真的不容易。因為怕人懷疑,趙元邑隻給了他們一個大致的地圖,說這是他從在花剌子模的一本古書上看到的地圖,那地圖也不過隻有一個大概的模樣,難為他們了,竟然真能找得到。
馮子良又讓人拆開了幾個袋子。
係統跳過去一看,立馬興奮起來:「是土豆跟紅薯呢!還有玉米!」
這兩個東西趙元邑都聽係統提到過,知道是個寶貝。
皇上卻差異地看了這肥貓一眼,問趙元邑:「它怎麽突然就叫喚了?」
趙元邑輕輕提了一下係統:「大概又抽風了吧。」
係統哼了一聲,壓根不願意再搭理他。
不過東西是好東西,不僅係統知道,馮子良他們亦知道:「這三樣在當地都是糧食,而且產量極高。」
皇上立馬追問:「有多高?」
「這……」馮子良猶豫了一下,「微臣並沒有具體的稱過,隻是看到當地人收這些東西,小小的一片地,就能種出許多的東西來,當地人也都是靠著這些東西果腹的。」
戶部的程尚書走了出來,帶著幾個人對這些東西考量了一番,又問他道:「你們可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怎麽種的?」
「知道。」
那就好……皇上跟程尚書同時鬆了一口氣。
就怕這些東西拿迴來了,都不知道怎麽著,那豈不是白跑了一趟?
除了這些種子,馮子良他們還帶了另外許多種子迴來,不過帶的不多,不像這三樣東西,各自就裝了一船艙。
另有一物,馮子良需要同聖上還有太子稟報:「屬下等幾個迴城的時候,途經一片炎熱的地方,那地方中年濕熱,裏麵許多樹都是咱們這邊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所以這樹種便帶了不少迴來,隻是那些東西隻怕不能適應京城這邊的氣候,屬下迴大魏之後,丟了一大部分在兩廣南部,讓當地的官府幫忙照看,隻剩下了兩三株帶迴了京城來。」
說著,馮子良打開另外幾個袋子。
趙元邑立馬上前查看。
馮子良其實也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有用沒用,隻是看著覺得有點奇怪所以帶迴來:「這樹必須得常在濕熱的地方,刀割開之後會流出黏糊糊的東西,當地人把這東西叫做眼淚樹,用土法處理之後,能弄出極有彈性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