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夫人一噎。
「既如此,他們倆這樁事便隻當成是姐妹之情吧,我看貴府的四郎確實有些羸弱,也怪不得會鬧出這樣的事還被人打斷了胳膊了。可憐見的,雖說他將我兒從水裏撈了出來,可姐姐救了妹妹,原本就是應該的,難不成還想著妹妹以身相許?沒得叫人笑話。」
「你……你怎麽敢?!」張三夫人氣得身子都晃了兩下。
後頭的丫鬟連忙來扶。
王夫人說得越發痛快了:「你家兒子做得出,我為何說不得?若要真算成救命之恩,那也可以,我讓我家老爺收了您家孩子做義女,正好我兒缺了一個姐姐。」
張三夫人踉蹌了一下,好懸沒有被氣死。
張大夫人亦是氣得火冒三丈,當場就跟王夫人爭了起來。
兩家人不歡而散,甚至結了大仇。
張三夫人從沒有受過如此奇恥大辱,王家人分明就是看不起他們倆四郎。還說什麽姐姐妹妹,這豈不是拿她兒子跟外頭的小倌兒比?
兩家鬧成這般,隻得張家大侯爺出麵與王相交涉。無奈王相也是個執拗的,跟他夫人一樣,瞧不上張四郎就是瞧不上,還揚言寧願讓女兒嫁個商賈也不願意委身長寧侯府。
王家這邊出言不遜,張家也絕對不是好惹的。兩家鬧得兇,從私底下就鬧到了朝堂上,沒多久,皇上也知道了這事。
其實,他知道的比王家還要多一些,畢竟皇上從一開始就派人盯著德妃,如今也總算是被他盯出了點東西了。
第96章 質問德妃
這事兒鬧得有些難看。
兩家都難看, 張家因為張四郎不中用弄出了這樣的醜事,到現在有理都變成沒理了。可是再生氣總要不能把人給打死吧,事情都變成這樣了他們張家更不會放過這個王家這門親了。
王家鐵了心不願意跟張家結親。哪怕鬧到最後自家女兒嫁不出去, 也不願意讓張家人如願以償。
再則, 王相一直不大喜歡三皇子,聖上明擺著屬意十七殿下,王相又素來最懂體察聖意, 怎麽都不願意上張家與三皇子這麽一條船。哪怕是在皇上跟前,當著眾位官僚的麵, 王相都不曾軟和半分:
「他張家四郎確實是將臣女從水裏拉了起來,可是這件事情本來就不清不楚的,臣女更是直言當初是有人把她給推下水了。她本是會水的,某些人卻不等她自己遊上了岸就跳了下去救人, 硬生生把她從水裏給拖了上來。臣還沒怪張家多此一舉呢,張家反而興沖沖地來當我王家的恩人了,哪裏有這樣的說法?」
趙元邑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張家人確實不要臉。
他如今是工部侍郎了, 當然也是要上早朝的。這還是他頭一日來大朝會, 本以為也不過就是走走樣子, 誰知一來就聽到了這麽有意思的事兒。
長寧侯深吸了一口氣:「王相這話是篤定這事是我張家設計的了?可有證據?若無證據, 還望王相不要妄言。」
王相心中鄙夷,可要真是有證據的話他也用不著在這裏跟這張家人掰扯了。如今隻苦於沒有證據。
長寧侯看著王相的態度便知道到他並沒有查出什麽來。他鬆了一口氣,繼續:「看王相這般, 應當是拿不出什麽有用的證據,既然沒有證據,還請王相小心說話。我長寧侯府雖不算是什麽權貴之家,可也容不得旁人汙衊。救人反倒成了害人, 這般倒打一耙,往後京城裏頭人人自危,還有誰敢去救人了?」
趙元邑撇了撇嘴,不以為然。
長寧侯不說本事是怎麽樣的,可是這狡辯的功夫卻是無人能及的。
他這話一出來,旁邊的人便不可避免的偏向了他這邊。概因為張家四郎的確是救了人,這點毋庸置疑。哪怕王相說自家女兒會水,可終究是空口無憑,這張家四郎救了王家女兒卻是有目共睹的事。
長寧侯察覺到周圍同僚的態度,又是一笑,擺出一副很有容人之量的姿態來:「王相,這事情孰是孰非下官也不願意再計較了。下官本是解決此事而來,而不是為著爭口舌長短。」
一直沒有開口的皇上如今終於開口了:「那依長寧侯所見,此事應當如何解決啊?」
長寧侯突然聽到皇上問題了這話,便道:「依臣看,不如結兩家之好,一來可以免去爭端,省去不少口舌之爭。二來,也能解了王家姑娘的困境,免去她再受人非議。」
王相立馬吹鬍子瞪眼睛:「隻要你們長寧侯府消停下來,再不會有人拿這件事非議我王家的女兒,本來也不算什麽大事,是你們長寧侯府一直在追咬不放。」
「王相可不能這樣說,難不成,這肌膚之親到了王相家便成了小事?」
「你也用不著拿著髒水來潑我們家的門楣。若是尋常人那也不算是小事,可是這件事情落到你張家公子的頭上,便算不得是什麽大事了。你張家四郎逛南風館,還為了一個頭牌跟人家大大出手的事情打量別人不知道還是怎麽的?都到了為一個頭牌大打出手的地步了,對上女子隻怕早就已經心如止水了,你們家若不是因為說親不順,隻怕也不會賴上我們家姑娘。」王相尋常也是極為體麵的人,從來不屑與人爭鋒,可這迴涉及到的是他的老來女,王相必不能讓。
皇上攤手:「長寧侯你可聽到了,人家王家無意跟你們張家結親。結親講究的是兩相情願,若是人家不願那豈不是成結仇了?」
「既如此,他們倆這樁事便隻當成是姐妹之情吧,我看貴府的四郎確實有些羸弱,也怪不得會鬧出這樣的事還被人打斷了胳膊了。可憐見的,雖說他將我兒從水裏撈了出來,可姐姐救了妹妹,原本就是應該的,難不成還想著妹妹以身相許?沒得叫人笑話。」
「你……你怎麽敢?!」張三夫人氣得身子都晃了兩下。
後頭的丫鬟連忙來扶。
王夫人說得越發痛快了:「你家兒子做得出,我為何說不得?若要真算成救命之恩,那也可以,我讓我家老爺收了您家孩子做義女,正好我兒缺了一個姐姐。」
張三夫人踉蹌了一下,好懸沒有被氣死。
張大夫人亦是氣得火冒三丈,當場就跟王夫人爭了起來。
兩家人不歡而散,甚至結了大仇。
張三夫人從沒有受過如此奇恥大辱,王家人分明就是看不起他們倆四郎。還說什麽姐姐妹妹,這豈不是拿她兒子跟外頭的小倌兒比?
兩家鬧成這般,隻得張家大侯爺出麵與王相交涉。無奈王相也是個執拗的,跟他夫人一樣,瞧不上張四郎就是瞧不上,還揚言寧願讓女兒嫁個商賈也不願意委身長寧侯府。
王家這邊出言不遜,張家也絕對不是好惹的。兩家鬧得兇,從私底下就鬧到了朝堂上,沒多久,皇上也知道了這事。
其實,他知道的比王家還要多一些,畢竟皇上從一開始就派人盯著德妃,如今也總算是被他盯出了點東西了。
第96章 質問德妃
這事兒鬧得有些難看。
兩家都難看, 張家因為張四郎不中用弄出了這樣的醜事,到現在有理都變成沒理了。可是再生氣總要不能把人給打死吧,事情都變成這樣了他們張家更不會放過這個王家這門親了。
王家鐵了心不願意跟張家結親。哪怕鬧到最後自家女兒嫁不出去, 也不願意讓張家人如願以償。
再則, 王相一直不大喜歡三皇子,聖上明擺著屬意十七殿下,王相又素來最懂體察聖意, 怎麽都不願意上張家與三皇子這麽一條船。哪怕是在皇上跟前,當著眾位官僚的麵, 王相都不曾軟和半分:
「他張家四郎確實是將臣女從水裏拉了起來,可是這件事情本來就不清不楚的,臣女更是直言當初是有人把她給推下水了。她本是會水的,某些人卻不等她自己遊上了岸就跳了下去救人, 硬生生把她從水裏給拖了上來。臣還沒怪張家多此一舉呢,張家反而興沖沖地來當我王家的恩人了,哪裏有這樣的說法?」
趙元邑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張家人確實不要臉。
他如今是工部侍郎了, 當然也是要上早朝的。這還是他頭一日來大朝會, 本以為也不過就是走走樣子, 誰知一來就聽到了這麽有意思的事兒。
長寧侯深吸了一口氣:「王相這話是篤定這事是我張家設計的了?可有證據?若無證據, 還望王相不要妄言。」
王相心中鄙夷,可要真是有證據的話他也用不著在這裏跟這張家人掰扯了。如今隻苦於沒有證據。
長寧侯看著王相的態度便知道到他並沒有查出什麽來。他鬆了一口氣,繼續:「看王相這般, 應當是拿不出什麽有用的證據,既然沒有證據,還請王相小心說話。我長寧侯府雖不算是什麽權貴之家,可也容不得旁人汙衊。救人反倒成了害人, 這般倒打一耙,往後京城裏頭人人自危,還有誰敢去救人了?」
趙元邑撇了撇嘴,不以為然。
長寧侯不說本事是怎麽樣的,可是這狡辯的功夫卻是無人能及的。
他這話一出來,旁邊的人便不可避免的偏向了他這邊。概因為張家四郎的確是救了人,這點毋庸置疑。哪怕王相說自家女兒會水,可終究是空口無憑,這張家四郎救了王家女兒卻是有目共睹的事。
長寧侯察覺到周圍同僚的態度,又是一笑,擺出一副很有容人之量的姿態來:「王相,這事情孰是孰非下官也不願意再計較了。下官本是解決此事而來,而不是為著爭口舌長短。」
一直沒有開口的皇上如今終於開口了:「那依長寧侯所見,此事應當如何解決啊?」
長寧侯突然聽到皇上問題了這話,便道:「依臣看,不如結兩家之好,一來可以免去爭端,省去不少口舌之爭。二來,也能解了王家姑娘的困境,免去她再受人非議。」
王相立馬吹鬍子瞪眼睛:「隻要你們長寧侯府消停下來,再不會有人拿這件事非議我王家的女兒,本來也不算什麽大事,是你們長寧侯府一直在追咬不放。」
「王相可不能這樣說,難不成,這肌膚之親到了王相家便成了小事?」
「你也用不著拿著髒水來潑我們家的門楣。若是尋常人那也不算是小事,可是這件事情落到你張家公子的頭上,便算不得是什麽大事了。你張家四郎逛南風館,還為了一個頭牌跟人家大大出手的事情打量別人不知道還是怎麽的?都到了為一個頭牌大打出手的地步了,對上女子隻怕早就已經心如止水了,你們家若不是因為說親不順,隻怕也不會賴上我們家姑娘。」王相尋常也是極為體麵的人,從來不屑與人爭鋒,可這迴涉及到的是他的老來女,王相必不能讓。
皇上攤手:「長寧侯你可聽到了,人家王家無意跟你們張家結親。結親講究的是兩相情願,若是人家不願那豈不是成結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