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見趙元邑笑得高興,問道:「這迴可如意了?」
趙元邑還有點兒傲嬌:「又不是我讓他們來的。」
「那晚些時候他們再過來,你可要接見?」
趙元邑小小地出了氣,此刻心裏也得意著,聽了這話便大大方方地迴了一句:「見吧。」
第72章 德妃失勢
臨到傍晚, 德妃再次領著人進了未央宮。
不是她想來, 被這麽戲耍一遭德妃寧願這輩子都不踏進未央宮半步,可是她能怎麽辦?娘家人都進宮了,若是今天這事兒不化解、不給聖上看看他們的態度,那可就真的白白被人譏諷一場, 得不償失了。
正因為如此,德妃才咬牙, 愣是再去了未央宮。
皇後跟趙元邑就像是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看到德妃一行人進來,還頗為驚訝,似乎在詫異德妃怎麽一道過來了。
德妃恨的不行。
「母後, 這個弟弟我認得!」趙元邑又作怪地裝上了。
皇後見十七這般活潑,也願意縱著他去, 是以順著他的話問道:「怎麽就認得了?」
「昨天我們出宮,想搶十四哥東西的就是這個弟弟。」
張夫人連忙帶著兒子跪下。
張七郎跪下去的時候還心不甘情不願的,隻是他母親一直摁著他,他不得不跪。
「皇後娘娘贖罪, 家中幼子被嬌寵壞了,不識幾位小殿下,這才犯下了如此大的罪過, 妾身今日是特意帶著幼子前來請罪的。」
皇後笑意不達眼底:「張夫人說笑了,十七也說了,您家幼子搶的是十四的東西,即便是要請罪也該去寧妃那處請去, 來未央宮是個什麽道理?十七自始至終,可沒有說過您家孩子一句不該。」
張夫人心裏發苦。
雖則不是十七皇子說的,可聖上卻實實在在因為十七皇子對他們發難的。
皇後不認這件事兒,可也沒叫他們母子二人起來,直接略過了他們對上了德妃:「論理,這件事與本宮也沒有什麽關係。隻是本宮也是十四嫡母,他小小的一個人在外頭受了委屈,本宮自然也是要代他多問幾句的。你平日裏雖說在後宮,可母家的事兒多少還是得看顧一些。這迴的事情小,也不值得一提,可本宮聽聞,這長寧侯府竟然有人縱馬傷人,告到京兆府去,最後竟然被壓了下來,更有那妻妾不分,子孫眠花宿柳的糊塗,不知德妃可聽說了幾分?」
張夫人身子微顫。
這……這都是個什麽事兒啊?她哪裏想得到,皇後竟會知道的這麽清楚。這些事兒平日裏看著也不覺得有什麽,可如今被皇後提著才覺得不妥。
德妃也是恨上了娘家的不爭氣,想要反駁都找不出什麽話來。最後隻能認栽:「迴皇後娘娘,妾身委實不知道這些。」
「不知道的話,如今本宮告訴你了你便知道。你身為宮妃,長寧侯府也勉強算作是國戚吧,應當給前朝後宮立個表率,如今長寧侯府這做派實在是叫人失望至極。且這些事情本宮都能查得出來,你以為聖上就查不出來了?」
張夫人嚇得連連磕頭:「皇後娘娘贖罪,妾身迴去之後一定好好約束下頭的子弟。」
皇後往椅子上靠了靠,端著笑意覷著德妃:「但願長寧侯府的子弟都是能被約束得住的。約束住了,下迴聖上你用不著為這些小事心煩了,是吧德妃?」
德妃忍著火氣:「妾身自會下去叮囑的,這就不勞皇後娘娘費心了。」
「本宮也不想費心啊,不過是這迴的事情鬧得有些大了,聽說聖上還特意讓人訓斥了德妃?」
茯苓福了福身子:「卻有這樣的事情。」
「何至於此?」皇後搖搖頭,似乎為德妃叫屈:「德妃不管怎麽說也侍奉了聖上這麽多年了,不看功勞也得看苦勞啊。再說,德妃在宮裏頭的地位一向不低,如今猛然被訓斥,叫德妃怎麽禦下呢?」
張夫人有點擔心地看著自家小姑子。來時不是聽娘娘說,皇後不會找他們的茬嗎?
不過張夫人也的確是看明白了。皇後興許壓根也不在意長寧侯府的死活,要不然也不會隻提了這麽兩句,就把他們母子二人撂在了後頭,一個勁兒地挑德妃娘娘的刺兒了。她平日裏頭在宮外總是聽說,皇後娘娘與德妃容妃關係如何融洽,本還以為這是真的呢,可今天卻看到了內情。
隻怕她們這位德妃娘娘,早已得罪了皇後娘娘了。
德妃又不是傻子,張夫人能看明白的事,她又如何看不明白?
德妃沉著氣:「皇後娘娘多慮了,妾身殿中的宮人尚且聽話,還不必妾身費心整治。」
「是嗎?本宮也知道,德妃在調.教宮女一事上十分有一手,手底下的宮女不管能在身邊的或是不在身邊的,都是忠心耿耿。」
德妃心裏一突,旋即想明白了,知道皇後不過這是在試探她。死無對證的東西,德妃是絕對不會認的,德妃笑了故作不懂:「衷心不是好事兒麽?」
「對德妃而言自然是好事了,可對別人就不一定。」
「皇後娘娘您這話確實是越來越叫人聽不懂。」
「懂的人自然懂,倘若故作不知,那本宮也沒辦法。」
張夫人不敢多抬頭,可她心裏確實如一團亂麻,理不清這倆人到底在說什麽?
皇後也不過就是給自家孩子出口氣,反正德妃也不會應,她說多了反而沒意思。語畢,皇後看向張夫人:「茯苓,快扶張夫人起來吧,可憐見的,竟然跪到了現在。」
趙元邑還有點兒傲嬌:「又不是我讓他們來的。」
「那晚些時候他們再過來,你可要接見?」
趙元邑小小地出了氣,此刻心裏也得意著,聽了這話便大大方方地迴了一句:「見吧。」
第72章 德妃失勢
臨到傍晚, 德妃再次領著人進了未央宮。
不是她想來, 被這麽戲耍一遭德妃寧願這輩子都不踏進未央宮半步,可是她能怎麽辦?娘家人都進宮了,若是今天這事兒不化解、不給聖上看看他們的態度,那可就真的白白被人譏諷一場, 得不償失了。
正因為如此,德妃才咬牙, 愣是再去了未央宮。
皇後跟趙元邑就像是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看到德妃一行人進來,還頗為驚訝,似乎在詫異德妃怎麽一道過來了。
德妃恨的不行。
「母後, 這個弟弟我認得!」趙元邑又作怪地裝上了。
皇後見十七這般活潑,也願意縱著他去, 是以順著他的話問道:「怎麽就認得了?」
「昨天我們出宮,想搶十四哥東西的就是這個弟弟。」
張夫人連忙帶著兒子跪下。
張七郎跪下去的時候還心不甘情不願的,隻是他母親一直摁著他,他不得不跪。
「皇後娘娘贖罪, 家中幼子被嬌寵壞了,不識幾位小殿下,這才犯下了如此大的罪過, 妾身今日是特意帶著幼子前來請罪的。」
皇後笑意不達眼底:「張夫人說笑了,十七也說了,您家幼子搶的是十四的東西,即便是要請罪也該去寧妃那處請去, 來未央宮是個什麽道理?十七自始至終,可沒有說過您家孩子一句不該。」
張夫人心裏發苦。
雖則不是十七皇子說的,可聖上卻實實在在因為十七皇子對他們發難的。
皇後不認這件事兒,可也沒叫他們母子二人起來,直接略過了他們對上了德妃:「論理,這件事與本宮也沒有什麽關係。隻是本宮也是十四嫡母,他小小的一個人在外頭受了委屈,本宮自然也是要代他多問幾句的。你平日裏雖說在後宮,可母家的事兒多少還是得看顧一些。這迴的事情小,也不值得一提,可本宮聽聞,這長寧侯府竟然有人縱馬傷人,告到京兆府去,最後竟然被壓了下來,更有那妻妾不分,子孫眠花宿柳的糊塗,不知德妃可聽說了幾分?」
張夫人身子微顫。
這……這都是個什麽事兒啊?她哪裏想得到,皇後竟會知道的這麽清楚。這些事兒平日裏看著也不覺得有什麽,可如今被皇後提著才覺得不妥。
德妃也是恨上了娘家的不爭氣,想要反駁都找不出什麽話來。最後隻能認栽:「迴皇後娘娘,妾身委實不知道這些。」
「不知道的話,如今本宮告訴你了你便知道。你身為宮妃,長寧侯府也勉強算作是國戚吧,應當給前朝後宮立個表率,如今長寧侯府這做派實在是叫人失望至極。且這些事情本宮都能查得出來,你以為聖上就查不出來了?」
張夫人嚇得連連磕頭:「皇後娘娘贖罪,妾身迴去之後一定好好約束下頭的子弟。」
皇後往椅子上靠了靠,端著笑意覷著德妃:「但願長寧侯府的子弟都是能被約束得住的。約束住了,下迴聖上你用不著為這些小事心煩了,是吧德妃?」
德妃忍著火氣:「妾身自會下去叮囑的,這就不勞皇後娘娘費心了。」
「本宮也不想費心啊,不過是這迴的事情鬧得有些大了,聽說聖上還特意讓人訓斥了德妃?」
茯苓福了福身子:「卻有這樣的事情。」
「何至於此?」皇後搖搖頭,似乎為德妃叫屈:「德妃不管怎麽說也侍奉了聖上這麽多年了,不看功勞也得看苦勞啊。再說,德妃在宮裏頭的地位一向不低,如今猛然被訓斥,叫德妃怎麽禦下呢?」
張夫人有點擔心地看著自家小姑子。來時不是聽娘娘說,皇後不會找他們的茬嗎?
不過張夫人也的確是看明白了。皇後興許壓根也不在意長寧侯府的死活,要不然也不會隻提了這麽兩句,就把他們母子二人撂在了後頭,一個勁兒地挑德妃娘娘的刺兒了。她平日裏頭在宮外總是聽說,皇後娘娘與德妃容妃關係如何融洽,本還以為這是真的呢,可今天卻看到了內情。
隻怕她們這位德妃娘娘,早已得罪了皇後娘娘了。
德妃又不是傻子,張夫人能看明白的事,她又如何看不明白?
德妃沉著氣:「皇後娘娘多慮了,妾身殿中的宮人尚且聽話,還不必妾身費心整治。」
「是嗎?本宮也知道,德妃在調.教宮女一事上十分有一手,手底下的宮女不管能在身邊的或是不在身邊的,都是忠心耿耿。」
德妃心裏一突,旋即想明白了,知道皇後不過這是在試探她。死無對證的東西,德妃是絕對不會認的,德妃笑了故作不懂:「衷心不是好事兒麽?」
「對德妃而言自然是好事了,可對別人就不一定。」
「皇後娘娘您這話確實是越來越叫人聽不懂。」
「懂的人自然懂,倘若故作不知,那本宮也沒辦法。」
張夫人不敢多抬頭,可她心裏確實如一團亂麻,理不清這倆人到底在說什麽?
皇後也不過就是給自家孩子出口氣,反正德妃也不會應,她說多了反而沒意思。語畢,皇後看向張夫人:「茯苓,快扶張夫人起來吧,可憐見的,竟然跪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