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黃泥到了,皇後初時的確生疏,可是捏著捏著也熟練了起來。竟不比趙元邑捏得差。
這麽著,趙元邑心口的那股氣才終於沒了。
另一頭,德妃殿中可就沒有這種溫馨的氣氛了。
德妃正與底下一個妃嬪在談心,冷不防外頭來了人,還說是勤政殿的。
小妃嬪立馬道:「隻怕是聖上晚上要過來呢。」
德妃自矜地笑了笑,也覺得如此。
可是等那小宮人說明了來意之後,殿裏的人便都笑不下去了,尤其是今兒過來的那個小妃嬪,恨不得直接找條縫鑽進去。
老天爺啊,她竟然看到了德妃娘娘的笑話!
德妃也想不通自己到底做了什麽,才招惹了聖上這麽一頓責罵。這些話可不好聽,而且沒有緣由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
小宮人正是張望全手裏出來的,機靈得很,他揣摩著聖上的意思,知道這迴聖上是故意不給德妃娘娘臉的,所以說得也百無禁忌:
「聖上說了,讓娘娘收些心,別一天到晚的盡管那些有的沒的,多管管自個兒才是正經的,約束好手底下的跟娘家的人,別等到得罪不該得罪的人就遲了!」
第71章 登門道歉
等勤政殿的宮人離開之後, 那小妃嬪也慌不擇時地跑路了。
再不逃, 少不得要被德妃遷怒。
德妃確實發了一個好大的脾氣,隻是她還沒有被氣壞腦子,憤怒之餘,還連忙下令讓人帶話給三皇子。
宮人吩咐了下去之後, 沒多久便有人把這事帶到三皇子跟前了。
趙元曄自然也分外上心。
別說是德妃了,就連趙元曄也能明顯的感覺出來父皇這陣子待他不如從前了, 偶爾若是遇到了什麽事,寧願分給老四也不願意讓他沾手。
趙元曄本來就是個多心之人,仔細一琢磨,便想到了上迴賢妃毒害十七一事。
那件事, 母妃並沒有告訴他到底沾沒沾手,可是以趙元曄對他母妃的了解, 他母妃必然是沾了。好在他母妃做的滴水不漏,並沒有給旁人留下什麽把柄。
若是一般人也不會懷疑到他母妃的頭上。可偏偏他這父皇跟母後不是常人,皇後敏銳,父皇多疑, 從他母妃與他抱怨,說皇後幾次三番找她麻煩的時候,趙元曄便猜到, 皇後必定是察覺到了什麽。後來連父皇也對他有了猜忌。
趙元曄苦笑之餘,也知道這迴的事情隻怕不是那麽容易收場的。最可怕的不是查到了什麽,而是即便沒有查到,卻仍舊在心裏懷疑。他父皇如今對他, 便是這般態度。
隻是父皇雖不滿,卻從來沒有明著對他們母子二人說出來,今兒這一出,著實奇怪。趙元邑聽說了之後,就立馬讓人著手去查了。查來查去,他自己手底下的人並沒有出什麽簍子,有問題的是他舅舅一家。
這本也不是什麽大事,不過就是小孩子鬧了些矛盾罷了,可棘手的是他們碰上的是十七。
如今聖寵最盛的一個小皇子。
趙元曄這段時間瞧著,父皇疼愛十七已經遠超十八,甚至都快要趕得上當年的老二了。雖說趙元曄對十七的出身很是看不上,可無奈人家出身再低微,如今也借著皇後一躍成了嫡子,別說十八了,就連他跟老三也被狠狠壓了一頭。
再說如今這個事,憋屈是憋屈,可他們還不得不認栽,不僅要認栽,還得認給父皇看。
趙元澤當天就派人去了長寧侯府裏頭。
且不說長寧侯府又是怎樣的天翻地覆,第二天一早,張大夫人就帶著自家小兒子進宮了。
張家小公子一路都在置氣,昨天可把他給氣壞了,就連祖父在他罵他,要不是祖母還是一如既往地護著他,張小公子興許都要覺得自己這一家人都被別人給換了。
眼瞧著這就進了宮,要不了多長時間便要丟人了,張小公子還是一肚子不樂意:「不過就是個小丫鬟生的皇子罷了,又不是正經的嫡出,用得著這樣忌諱嗎?」
張夫人立馬拍了一下他的嘴:「慎言!」
張小公子委屈極了。
「我不管你又多委屈,也不管你又多不服,等會兒遇見了皇後,你都得給我老老實實地賠禮道歉!」
張小公子癟嘴。
「今兒可不是你能任性的時候,若是耽誤了事兒,或者得罪了皇後娘娘,迴頭看你爹怎麽揍你。」張夫人平日裏也寵這個小兒子,可問題是現在德妃娘娘跟三殿下都已經發話了,讓他們千萬擺平這事兒。家裏老侯爺也發了大脾氣,就差沒指著七郎鼻子說不肖子孫了。
他們七郎年紀小,在家中從來都是被疼著寵著的,這樣的指責還是頭一遭。
張夫人其實也不覺得自己兒子做錯了什麽,可是形勢如此,連三皇子也不得不朝著十七皇子低頭了,他們長寧侯府還能越過三皇子跟十七皇子別苗頭?想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歉必須道。
張夫人沒有直接去未央宮,畢竟她與皇後娘娘並不很熟悉,今兒遞的帖子也是遞給德妃娘娘的。
德妃雖說平日裏對自己的娘家人甚是親近,可今兒張夫人過來了,她卻不鹹不淡的。
張夫人知道,德妃娘娘這是怨上了她,他們家還得看著德妃跟三皇子呢,她忙認罪:「這迴的事兒,卻是是我們七郎不該,娘娘放心,待會兒去了未央宮,我一定好生賠禮道歉。」
這麽著,趙元邑心口的那股氣才終於沒了。
另一頭,德妃殿中可就沒有這種溫馨的氣氛了。
德妃正與底下一個妃嬪在談心,冷不防外頭來了人,還說是勤政殿的。
小妃嬪立馬道:「隻怕是聖上晚上要過來呢。」
德妃自矜地笑了笑,也覺得如此。
可是等那小宮人說明了來意之後,殿裏的人便都笑不下去了,尤其是今兒過來的那個小妃嬪,恨不得直接找條縫鑽進去。
老天爺啊,她竟然看到了德妃娘娘的笑話!
德妃也想不通自己到底做了什麽,才招惹了聖上這麽一頓責罵。這些話可不好聽,而且沒有緣由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
小宮人正是張望全手裏出來的,機靈得很,他揣摩著聖上的意思,知道這迴聖上是故意不給德妃娘娘臉的,所以說得也百無禁忌:
「聖上說了,讓娘娘收些心,別一天到晚的盡管那些有的沒的,多管管自個兒才是正經的,約束好手底下的跟娘家的人,別等到得罪不該得罪的人就遲了!」
第71章 登門道歉
等勤政殿的宮人離開之後, 那小妃嬪也慌不擇時地跑路了。
再不逃, 少不得要被德妃遷怒。
德妃確實發了一個好大的脾氣,隻是她還沒有被氣壞腦子,憤怒之餘,還連忙下令讓人帶話給三皇子。
宮人吩咐了下去之後, 沒多久便有人把這事帶到三皇子跟前了。
趙元曄自然也分外上心。
別說是德妃了,就連趙元曄也能明顯的感覺出來父皇這陣子待他不如從前了, 偶爾若是遇到了什麽事,寧願分給老四也不願意讓他沾手。
趙元曄本來就是個多心之人,仔細一琢磨,便想到了上迴賢妃毒害十七一事。
那件事, 母妃並沒有告訴他到底沾沒沾手,可是以趙元曄對他母妃的了解, 他母妃必然是沾了。好在他母妃做的滴水不漏,並沒有給旁人留下什麽把柄。
若是一般人也不會懷疑到他母妃的頭上。可偏偏他這父皇跟母後不是常人,皇後敏銳,父皇多疑, 從他母妃與他抱怨,說皇後幾次三番找她麻煩的時候,趙元曄便猜到, 皇後必定是察覺到了什麽。後來連父皇也對他有了猜忌。
趙元曄苦笑之餘,也知道這迴的事情隻怕不是那麽容易收場的。最可怕的不是查到了什麽,而是即便沒有查到,卻仍舊在心裏懷疑。他父皇如今對他, 便是這般態度。
隻是父皇雖不滿,卻從來沒有明著對他們母子二人說出來,今兒這一出,著實奇怪。趙元邑聽說了之後,就立馬讓人著手去查了。查來查去,他自己手底下的人並沒有出什麽簍子,有問題的是他舅舅一家。
這本也不是什麽大事,不過就是小孩子鬧了些矛盾罷了,可棘手的是他們碰上的是十七。
如今聖寵最盛的一個小皇子。
趙元曄這段時間瞧著,父皇疼愛十七已經遠超十八,甚至都快要趕得上當年的老二了。雖說趙元曄對十七的出身很是看不上,可無奈人家出身再低微,如今也借著皇後一躍成了嫡子,別說十八了,就連他跟老三也被狠狠壓了一頭。
再說如今這個事,憋屈是憋屈,可他們還不得不認栽,不僅要認栽,還得認給父皇看。
趙元澤當天就派人去了長寧侯府裏頭。
且不說長寧侯府又是怎樣的天翻地覆,第二天一早,張大夫人就帶著自家小兒子進宮了。
張家小公子一路都在置氣,昨天可把他給氣壞了,就連祖父在他罵他,要不是祖母還是一如既往地護著他,張小公子興許都要覺得自己這一家人都被別人給換了。
眼瞧著這就進了宮,要不了多長時間便要丟人了,張小公子還是一肚子不樂意:「不過就是個小丫鬟生的皇子罷了,又不是正經的嫡出,用得著這樣忌諱嗎?」
張夫人立馬拍了一下他的嘴:「慎言!」
張小公子委屈極了。
「我不管你又多委屈,也不管你又多不服,等會兒遇見了皇後,你都得給我老老實實地賠禮道歉!」
張小公子癟嘴。
「今兒可不是你能任性的時候,若是耽誤了事兒,或者得罪了皇後娘娘,迴頭看你爹怎麽揍你。」張夫人平日裏也寵這個小兒子,可問題是現在德妃娘娘跟三殿下都已經發話了,讓他們千萬擺平這事兒。家裏老侯爺也發了大脾氣,就差沒指著七郎鼻子說不肖子孫了。
他們七郎年紀小,在家中從來都是被疼著寵著的,這樣的指責還是頭一遭。
張夫人其實也不覺得自己兒子做錯了什麽,可是形勢如此,連三皇子也不得不朝著十七皇子低頭了,他們長寧侯府還能越過三皇子跟十七皇子別苗頭?想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歉必須道。
張夫人沒有直接去未央宮,畢竟她與皇後娘娘並不很熟悉,今兒遞的帖子也是遞給德妃娘娘的。
德妃雖說平日裏對自己的娘家人甚是親近,可今兒張夫人過來了,她卻不鹹不淡的。
張夫人知道,德妃娘娘這是怨上了她,他們家還得看著德妃跟三皇子呢,她忙認罪:「這迴的事兒,卻是是我們七郎不該,娘娘放心,待會兒去了未央宮,我一定好生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