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不想來,你逼著他又有什麽意思呢?」
茯苓遲疑了,殿下不想來嗎?不會吧……
另一頭,皇上也知道他兒子今兒迴宮。本來他也想去未央宮接一接的,隻是跟前的政事實在是堆得太多了,抽不得空,所以不曾過去。
如今見著十七,皇上心裏也仿佛有了些失而複得的喜悅:「過來給朕瞧瞧,身子可好全了?」
「一早便好了。」
皇上上下摸了摸兒子的小身子,見他當真好了,也沒有什麽地方有病痛,方才歡喜:「看來院正幾個還是有些用處的,沒叫朕失望。」
趙元邑故作感激:「幾位太醫都照顧得很精心。」
「再精心也沒有你母後精心。你是不知道,當時案子審完了之後你母妃那臉色有多難看,在場宮妃瞧見了她的反應,大氣兒都不敢喘一下。如此態度,也就隻有方麵二皇子——」
這話戛然而止,皇上不願意在趙元邑跟前多提這等傷心事:「罷了罷了,都是前程往事了,說起來也沒有什麽意思。不過,你這迴可是把你母後給嚇到了。」
趙元邑低起頭:「兒臣迴頭一定好好補償母後。」
「補償?」皇上都給聽樂了,「你能怎麽補償?做個陀螺給你母後玩?」
「兒臣又不是隻會做陀螺,我會的東西多著呢。」
皇上包容得笑了笑,顯然沒有將趙元邑的話當成是一迴事。
他前些日子因為圍獵誤了許多事,如今案上堆著一堆的奏書,都等著他來批。皇上也不能一直跟趙元邑說閑話,索性將人抱到了椅子上,跟他做一塊兒,一邊批閱奏書,一邊跟兒子說話。
一心二用,竟然也沒出什麽錯來。
趙元邑有些受寵若驚,他還沒有跟自己父皇這麽親密過。
皇上蘸著墨,道:「這迴賢妃害你一事,想必你也是一早就聽說了吧?」
他沒瞞著,竟就這樣光明正大地說了出來。皇上是不會有那麽多的顧忌的,也不會因為自己之前寵愛多年的寵妃犯了大錯便遮遮掩掩,諱莫如深。
趙元邑也坦然道:「聽母後說了。」
「朕也沒有想到,賢妃竟然會變成這樣,當初她再怎麽糊塗,也不過就鞭笞一下宮人,如今竟然會費盡心思去算計人命了。」皇上搖了搖頭,繼續,「不過她如今已經去了冷宮,你放心好了,這輩子她是不會出來的。」
這也算是皇上給趙元邑的承諾了。
他雖然寵賢妃,可是也不會失了理智。賢妃犯了這樣大的錯,若是她還能出來,那這宮裏豈不是人人都能害人了?這個先例不可開,誰過來求情都沒用。
趙元邑垂下了腦袋:「……我也沒想到,賢妃娘娘竟然會這般恨我,至今仍想不通。」
這可就為難皇上了:「大抵是太蠢了吧。」
其實皇上也想不通,賢妃怎麽就揪著十七不放呢,這分明還是個孩子。不過他想了一會兒又道:「又興許,賢妃與你母妃有些過節吧。」
「可我母妃待人很好的,她在冷宮裏的時候,周圍那些人與她相處都挺不錯的。」
「是嗎?」皇上有點好奇了,陳美人還有這樣的好人緣。
「當時當然了。母妃溫柔體貼,最懂照顧人了。」
兩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也足夠皇上把陳美人忘得差不多了,隻依稀記的那位是個佳人子,至於性格如何,品行如何,都模糊了。如今趙元邑這麽一提醒,終於讓皇上勾起了往日的那些迴憶。
似乎陳美人也不錯。
當初的確是陳美人陷害德妃,證據確鑿,皇上就沒有多想,他對於犯了錯的後妃一向沒有什麽耐性,可是如今賢妃的事兒,讓皇上對德妃也有了些懷疑。雖然他沒有證據,可就那麽一點猜忌,就足夠讓皇上顛覆以往對德妃的印象了。
他打定主意,今兒下去讓人查一查當年的事。
從勤政殿裏出來之後,趙元邑便直接奔向長樂宮了。
太後也早就在等著他,雖然都說十七已經好了,可是沒有看到人心裏總還是擔心的。眼下看到人能跑能跳的站到他眼前了,太後內心的愧疚終於少了些,不過還是吩咐半夏從庫房裏頭拿了不少東西出來,打算補償趙元邑。
十七的確沒事兒,可賢妃終究還是做了錯事,她們鄭家欠了小十七一條人命。
趙元邑也看出了太後這兩日精神不濟,收了東西之後,便提出要給太後按按。
半夏姑姑真是求之不得,連忙將趙元邑抱到了凳子上:「殿下不知道,咱們娘娘已經好幾日沒有睡個好覺了。」
太後躺在長椅上,聽到這話不悅地道:「就你話多。」
半夏姑姑隻得閉嘴。
趙元邑將手搭在太後額角,輕輕開始按了起來。
太後疼了這麽多日的腦袋,總算是得到了安寧。
太後睡熟之後,趙元邑四下裏看了一圈也沒有看到趙元祚的身影。平常太後若是無事,便會讓趙元祚陪在身邊,這迴卻沒有。
趙元邑心裏一琢磨,覺得趙元祚多半是失寵了。
也難怪,生母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太後又怎麽可能會做到毫不介意呢。不過這對趙元邑來說,卻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兒。
在外頭轉了一圈之後,趙元邑終於還是迴了未央宮。
他在自己屋子裏踟躕了半天,最後抱著他準備好的東西,去了主殿。
茯苓遲疑了,殿下不想來嗎?不會吧……
另一頭,皇上也知道他兒子今兒迴宮。本來他也想去未央宮接一接的,隻是跟前的政事實在是堆得太多了,抽不得空,所以不曾過去。
如今見著十七,皇上心裏也仿佛有了些失而複得的喜悅:「過來給朕瞧瞧,身子可好全了?」
「一早便好了。」
皇上上下摸了摸兒子的小身子,見他當真好了,也沒有什麽地方有病痛,方才歡喜:「看來院正幾個還是有些用處的,沒叫朕失望。」
趙元邑故作感激:「幾位太醫都照顧得很精心。」
「再精心也沒有你母後精心。你是不知道,當時案子審完了之後你母妃那臉色有多難看,在場宮妃瞧見了她的反應,大氣兒都不敢喘一下。如此態度,也就隻有方麵二皇子——」
這話戛然而止,皇上不願意在趙元邑跟前多提這等傷心事:「罷了罷了,都是前程往事了,說起來也沒有什麽意思。不過,你這迴可是把你母後給嚇到了。」
趙元邑低起頭:「兒臣迴頭一定好好補償母後。」
「補償?」皇上都給聽樂了,「你能怎麽補償?做個陀螺給你母後玩?」
「兒臣又不是隻會做陀螺,我會的東西多著呢。」
皇上包容得笑了笑,顯然沒有將趙元邑的話當成是一迴事。
他前些日子因為圍獵誤了許多事,如今案上堆著一堆的奏書,都等著他來批。皇上也不能一直跟趙元邑說閑話,索性將人抱到了椅子上,跟他做一塊兒,一邊批閱奏書,一邊跟兒子說話。
一心二用,竟然也沒出什麽錯來。
趙元邑有些受寵若驚,他還沒有跟自己父皇這麽親密過。
皇上蘸著墨,道:「這迴賢妃害你一事,想必你也是一早就聽說了吧?」
他沒瞞著,竟就這樣光明正大地說了出來。皇上是不會有那麽多的顧忌的,也不會因為自己之前寵愛多年的寵妃犯了大錯便遮遮掩掩,諱莫如深。
趙元邑也坦然道:「聽母後說了。」
「朕也沒有想到,賢妃竟然會變成這樣,當初她再怎麽糊塗,也不過就鞭笞一下宮人,如今竟然會費盡心思去算計人命了。」皇上搖了搖頭,繼續,「不過她如今已經去了冷宮,你放心好了,這輩子她是不會出來的。」
這也算是皇上給趙元邑的承諾了。
他雖然寵賢妃,可是也不會失了理智。賢妃犯了這樣大的錯,若是她還能出來,那這宮裏豈不是人人都能害人了?這個先例不可開,誰過來求情都沒用。
趙元邑垂下了腦袋:「……我也沒想到,賢妃娘娘竟然會這般恨我,至今仍想不通。」
這可就為難皇上了:「大抵是太蠢了吧。」
其實皇上也想不通,賢妃怎麽就揪著十七不放呢,這分明還是個孩子。不過他想了一會兒又道:「又興許,賢妃與你母妃有些過節吧。」
「可我母妃待人很好的,她在冷宮裏的時候,周圍那些人與她相處都挺不錯的。」
「是嗎?」皇上有點好奇了,陳美人還有這樣的好人緣。
「當時當然了。母妃溫柔體貼,最懂照顧人了。」
兩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也足夠皇上把陳美人忘得差不多了,隻依稀記的那位是個佳人子,至於性格如何,品行如何,都模糊了。如今趙元邑這麽一提醒,終於讓皇上勾起了往日的那些迴憶。
似乎陳美人也不錯。
當初的確是陳美人陷害德妃,證據確鑿,皇上就沒有多想,他對於犯了錯的後妃一向沒有什麽耐性,可是如今賢妃的事兒,讓皇上對德妃也有了些懷疑。雖然他沒有證據,可就那麽一點猜忌,就足夠讓皇上顛覆以往對德妃的印象了。
他打定主意,今兒下去讓人查一查當年的事。
從勤政殿裏出來之後,趙元邑便直接奔向長樂宮了。
太後也早就在等著他,雖然都說十七已經好了,可是沒有看到人心裏總還是擔心的。眼下看到人能跑能跳的站到他眼前了,太後內心的愧疚終於少了些,不過還是吩咐半夏從庫房裏頭拿了不少東西出來,打算補償趙元邑。
十七的確沒事兒,可賢妃終究還是做了錯事,她們鄭家欠了小十七一條人命。
趙元邑也看出了太後這兩日精神不濟,收了東西之後,便提出要給太後按按。
半夏姑姑真是求之不得,連忙將趙元邑抱到了凳子上:「殿下不知道,咱們娘娘已經好幾日沒有睡個好覺了。」
太後躺在長椅上,聽到這話不悅地道:「就你話多。」
半夏姑姑隻得閉嘴。
趙元邑將手搭在太後額角,輕輕開始按了起來。
太後疼了這麽多日的腦袋,總算是得到了安寧。
太後睡熟之後,趙元邑四下裏看了一圈也沒有看到趙元祚的身影。平常太後若是無事,便會讓趙元祚陪在身邊,這迴卻沒有。
趙元邑心裏一琢磨,覺得趙元祚多半是失寵了。
也難怪,生母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太後又怎麽可能會做到毫不介意呢。不過這對趙元邑來說,卻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兒。
在外頭轉了一圈之後,趙元邑終於還是迴了未央宮。
他在自己屋子裏踟躕了半天,最後抱著他準備好的東西,去了主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