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慫一慫就好


    劉備第一眼看見從漢中那邊發來的《漢中王勸進表》,整個人有些愣。


    這豎子,沒事就給他整個大活。


    劉備想不想當漢中王呢,那肯定是想的。


    可問題是,現實不是他想不想這麽簡單的,還要考慮到方方麵麵。


    其中最關鍵的是,孫劉聯盟。


    他稱王之後,孫權那邊會怎麽想,曹操那邊又會如何反應,這些都是需要仔細拿捏的。


    於是,劉備很合理的拒絕了。


    不過,勸進這種事情,一旦開始,就不可能停下。


    畢竟,哪個下屬也不想讓自己的領導覺得自己思想有問題,尤其是在這種事情上。


    第一份《漢中王勸進表》都是荊州、涼州一帶的將領官員聯名,也就是如今的蜀中一係官員眼中的“太子黨”!


    不過,在第一份勸進表上呈之後,這些蜀中本土的將領和東州派的將領非但沒有阻止,反而紛紛加入了聯名,進行勸進。


    劉備又拒絕了一次。


    直到第三次。


    劉備沒有辦法再拒絕,但是他心中依舊猶豫。


    於是,劉備找到了諸葛亮,這位他最信任的臣子,將心中擔憂說了出來。


    那就是他一旦稱王,曹操必定會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他這,而孫權那邊也說不定會生出風波。


    諸葛亮一身大氅,手握白羽扇,氣度不凡。


    聽了劉備的話,諸葛亮隻是淡淡一笑。


    “主公不必憂慮,就是主公不稱王,曹操今後依舊會視主公為大敵。”


    劉備一向將諸葛亮當蕭何使,讓他管理後勤。


    戰亂時代,這才是真正重要的職位,甚至掌握著一軍生死,非心腹不能托付。


    諸葛亮幾句話,就將如今天下的形勢講明白了。


    劉備此刻已經掌握荊、益、涼三州,交州那邊也成了附屬勢力,他想要向以前那樣再把孫權頂在前麵,自己在後發展,也不行了。


    曹操並不是傻子,一旦結束了東麵的戰爭,一定會將精力放在關中。


    未來,關中將會是雙方爭鬥的主戰場。


    所以,誰最早開始為這場戰爭做準備,誰的勝機就會越大。


    “主公,萬不可猶豫。”


    諸葛亮的話劉備聽進去了,可他心中還是有些顧慮。


    “若孫權那生變,該當如何?”


    “孫權不可不防。臣觀文聘此人,乃少主所降,一身才幹,足當大任,又有馬良在旁輔佐,可保萬一。當下,當暗增江夏兵馬,以防不測。”


    劉備聽完之後,再也不猶豫。


    在經曆了長時間的準備後,劉備於建安十八年冬,進位漢中王。


    同時,封關羽為荊州牧,馬超為涼州牧,


    又封劉禪為太子,令龐統為太子洗馬,黃忠、魏延為太子左右衛率,蔣琬為太子府詹事,孟達為太子舍人,


    鎮守漢中,總督雍涼。


    -----------------


    壽春。


    自從曹操於建安十七年下令征討孫權開始,雙方在江淮一帶你來我往,互有損失。


    不過,雙方始終在淮南一帶爭鬥,戰線並沒有推進。


    這也讓曹操意識到,周瑜死後,江東並非無人。


    孫權的確是一個能夠固守基業之人。


    到如今,東麵沒有什麽進展,西麵卻是變化太快了。


    從當初劉璋和劉備翻臉,到現在,短短時間內,劉備已經拿下了巴蜀、漢中。


    最關鍵的是,他稱王了。


    劉備這輩子一直在曹操身後,盯著他的腳後跟。


    沒有想到老了老了,卻忽然領先了他一個身位。曹操對此,心中憤憤不平。


    曹操午夜夢迴,想到了這件事情,一口氣順不過來,總是要罵幾句大耳賊才行。


    於是,曹操也決定稱王。


    不過,曹操稱王這事要比劉備稱王難度要高。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畢竟是借著漢室的名義。


    他是漢臣,必須遵守漢臣的鐵律。


    漢高祖白馬盟誓,非劉姓不能稱王。


    雖說曹操如今實力最強,可內部阻力也強,後方也有著許多忠於漢室之人。


    他還沒有稱魏公時,朝中以荀彧為首的反對派便一一跳了出來。


    如今荀彧死了,可反對派依舊在。


    如果再稱王,內部的阻力會變得更大。


    曹操知道急不得,所以一麵加快調整朝廷各個關鍵位置的人選,換上自己人,一麵加強了魏國的建設。


    內部的建設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外部。


    曹操必須取得一次亮眼的軍事勝利,才能為後續稱王做準備,取得理論依據。


    放眼四周的諸侯,遼東的公孫康不夠格,西麵的劉備倒是資格夠了,可卻是塊硬骨頭。


    蜀道艱險,隴山難行,最好打的是荊州方向。


    可關羽在那呢!


    樂進敗退了,曹操又派了曹仁前去,可也沒有用,依然在關羽手下討不了好。


    荊州那邊的地形,實在太適合水陸兩棲作戰了。


    關羽的三萬大軍在那,無往不利。


    如果從荊州方向開打,劉備的大軍能從成都順著長江一路到達江陵。


    曹操估摸著就算自己親自去,也不一定占得了便宜。


    剩下的就隻有東吳的孫權了!


    東吳水軍厲害,可曹操這裏也占著地利優勢。


    中原各地的糧草能夠順著水路直達合肥,後勤壓力比打荊州那塊要低多了。


    綜合各方麵因素,曹操還是決定西穩東攻。


    東麵進攻孫權,西麵穩住襄陽、長安戰線。


    -----------------


    建業。


    孫權看了前線的戰報,整個人都不淡定了。


    劉備都稱漢中王了,曹操還是不管不顧的,擱著勁的在這邊耗自己。


    “曹賊前些時日戰敗,損了數十艘戰船,如今不退,又往合肥增兵了,他究竟想要做什麽?”


    東吳群臣不開口的不開口,開口的又說不到點子上。


    孫權有些煩躁,揮了揮手,獨留魯肅一人留下。


    “子敬,曹操想要做什麽?”


    魯肅低著頭,有些猶豫。


    “曹操非不想退,隻是缺少一個借口。”


    孫權冷下了臉,他已經意識到了魯肅的話中深意。


    “劉備稱王了,曹操豈甘落於人後。可曹操要稱王,需要一個合理的借口。這個借口,隻有主公能給。”


    “子敬,切莫再說,休壞你我君臣之誼!”


    孫權已經怒了。他很清楚魯肅口中這個借口是什麽,就是讓他和曹操認慫唄!


    魯肅見孫權這副樣子,拱手一拜,還是說了。


    “主公,我們和曹操耗下去,最終得利的是劉備。為虛名而損實利,請主公三思。”


    孫權望著魯肅的背影,陷入了糾結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季漢武運昌隆,但向來以德服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星肥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星肥熊並收藏我季漢武運昌隆,但向來以德服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