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母卻道:「你在宮裏,上下都是一雙富貴眼,要管住人,少不得用銀子,還是你留著吧。你父親和哥哥存了不少積蓄,才迴來就相看了幾處鋪子,買賣做起來也好了。」
兩人推拒了一番,蘇若華說這是太後的賞賜,不好獨自留下,還是令蘇母收下了。
轉眼就到了時候,蘇母與蘇若雲要起身離宮。
蘇若華縱然不舍,卻也不敢違背宮規,隻得強忍著不舍,送她們出去。
蘇母老淚縱橫,蘇若雲倒是爽快,說道:「既然妹妹當了賢妃,按著規矩,一月總能見上兩次,母親也不必這般傷感。時辰到了,不要叫妹妹為難。」說著,勸住了蘇母。
送走了母親姐姐,蘇若華才鬆散下來,倚靠在炕上,看著底下人收拾各樣物件兒,懶懶問道:「這忙了一日,本宮也沒顧得上問,太後今日遷宮,可還太平?」
春桃指使著小宮女掃地,迴道:「娘娘一日沒出去,是沒瞧見。今兒宮裏可熱鬧了,太後遷宮,鬧得活活兒像宮裏出了頂天的大事一般。所有的王公宗親、權貴大臣都請到了,女眷們也都進了宮。那陣仗,簡直比皇上登基那日還熱鬧!」
正說著,外頭忽然有人喊了起來:「快打,打死它!不要驚了娘娘!」
蘇若華有些奇怪,問道:「這是出了什麽事?」
春桃更不必她問,早忙忙的出去問詢。
過了片刻,春桃迴來,說道:「娘娘,宮裏出了老鼠,太監們正在打。」
蘇若華頗為詫異,說道:「咱們這宮裏素來收拾的幹淨,從未聽聞鬧過老鼠,這是哪兒跑來的?」
春桃嗤了一聲,甩手道:「娘娘不知,今兒不是太後遷宮麽?太後說要普天之下同沐恩德,便吩咐禦膳房煮了許多餃子麵條,餵給宮裏那些牲口。宮裏養的貓狗禽鳥也罷了,連各處的老鼠洞口都放了。這些耗子有了吃的,還不四處亂竄。於是,這會兒有一隻就躥到咱們宮裏來了。」
露珠從旁接口道:「這也未免忒荒唐了,堂堂皇宮大內,居然煮餃子餵老鼠!外頭多少人還吃不上飯呢,朝廷今年才發了水災,好容易熬過來,就這樣糟蹋起糧食來了。」
蘇若華聽著,冷笑了一聲:「你這樣以為,那些進宮來觀禮的宗親大臣心裏又會如何作想?皇上日日說朝廷艱難,國庫空虛,當上下一心共度時艱。可宮裏的皇太後,生活如此奢靡,大夥心中能平麽?」
露珠說道:「娘娘,皇上怎麽也不管管!」
蘇若華笑了一聲,看著她,淡淡說道:「管什麽?為什麽要管?任憑她作不好麽?作到頭,也就離死不遠了。」
這話說的極重,那兩個宮女誰也不敢接話,各自低頭辦差去了。
蘇若華獨自坐著,輕輕撫著肚子,恬靜的臉上掛著一抹極淡的笑意。
陸旻在想什麽,她心知肚明。他提拔她的兄長做護軍統領,為的是什麽,她也明白。
太後小佛堂的秘密,算是落在了她的手中。
大概趙太後連做夢都想不到,內侍省一本日常帳簿,能出賣了她。
蘇若華咬指淺笑,離陸旻設計好的那一日,是越來越近了。
果不其然,趙太後遷宮第二日,她在宮裏的奢華做派,便傳的滿城風雨。一傳十,十傳百,人盡皆知。太後遷宮,規矩比皇帝登基還大,王公宗親們不敢設宴,女眷們不敢串門,街上都是吃不飽飯的流民,皇太後竟然煮餃子餵老鼠!
如此種種,當真令人發指。
京中人雖議論頗多,但畏於趙家的淫威,還無人敢上奏本彈劾。
遷宮事畢,緊接著就是林太後遷墳事宜。
蘇若華心裏記掛著那件事,使人去內侍省特特叮囑了,為林太後重新理衣整容時,務必格外留心,萬般謹慎,不可有半分馬虎不周之處。
內侍省如今的總管太監是皇帝提拔的鍾銅上,本就是陸旻的人,又情知林太後是皇帝的親生母親,不必人說,自也明白輕重。
宮裏連出兩件大事,正忙的人仰馬翻,陸旻趁空過來看過她一麵,說起她獨自在翊坤宮養胎難免寂寞,有意傳召她姐姐蘇若雲入宮陪產。
蘇若華受寵若驚,隻說姐姐一介白身,入宮久住不合規矩。
陸旻卻笑曰:「你忘了,她在蒙古曾資助朝廷兵馬糧草,算是有功於朝廷,朕欲封她為恭惠夫人。如此,她入宮就無甚妨礙了。」
蘇若華雖覺皇帝對蘇家的榮寵太過,卻勸不住陸旻,隻好欣然接受。
遷墳當日,宮裏一片熱亂,闔宮嬪妃女眷都前往慣例,唯有蘇若華因身懷有孕,此事有些忌諱,依舊留在宮中。
她心懸此事,不時派遣宮人前往打探消息。
芳年看她神情焦慮,知曉她心中記掛,勸道:「娘娘還是稍安勿躁,內侍省都交代好了,這事過不去的。」
蘇若華搖了搖頭,說道:「不到塵埃落定,本宮總是心有不寧。」
然而那邊林太後還未起棺,這廂宮裏就出了大事。
恭懿太妃上吊自縊了。
蘇若華收到這訊息時,還怔了片刻,問道:「此事可作準麽?」
來報信的太監小許迴道:「迴娘娘,是太妃身側的宮女玉容,今日進去送飯,卻見太妃娘娘已懸在房樑上了。她嚇得幾乎死了過去,連滾帶爬的出來喊人。壽康宮管事太監帶著幾個小太監,一道把太妃娘娘放了下來。這樣的大事,奴才怎敢說謊。」
兩人推拒了一番,蘇若華說這是太後的賞賜,不好獨自留下,還是令蘇母收下了。
轉眼就到了時候,蘇母與蘇若雲要起身離宮。
蘇若華縱然不舍,卻也不敢違背宮規,隻得強忍著不舍,送她們出去。
蘇母老淚縱橫,蘇若雲倒是爽快,說道:「既然妹妹當了賢妃,按著規矩,一月總能見上兩次,母親也不必這般傷感。時辰到了,不要叫妹妹為難。」說著,勸住了蘇母。
送走了母親姐姐,蘇若華才鬆散下來,倚靠在炕上,看著底下人收拾各樣物件兒,懶懶問道:「這忙了一日,本宮也沒顧得上問,太後今日遷宮,可還太平?」
春桃指使著小宮女掃地,迴道:「娘娘一日沒出去,是沒瞧見。今兒宮裏可熱鬧了,太後遷宮,鬧得活活兒像宮裏出了頂天的大事一般。所有的王公宗親、權貴大臣都請到了,女眷們也都進了宮。那陣仗,簡直比皇上登基那日還熱鬧!」
正說著,外頭忽然有人喊了起來:「快打,打死它!不要驚了娘娘!」
蘇若華有些奇怪,問道:「這是出了什麽事?」
春桃更不必她問,早忙忙的出去問詢。
過了片刻,春桃迴來,說道:「娘娘,宮裏出了老鼠,太監們正在打。」
蘇若華頗為詫異,說道:「咱們這宮裏素來收拾的幹淨,從未聽聞鬧過老鼠,這是哪兒跑來的?」
春桃嗤了一聲,甩手道:「娘娘不知,今兒不是太後遷宮麽?太後說要普天之下同沐恩德,便吩咐禦膳房煮了許多餃子麵條,餵給宮裏那些牲口。宮裏養的貓狗禽鳥也罷了,連各處的老鼠洞口都放了。這些耗子有了吃的,還不四處亂竄。於是,這會兒有一隻就躥到咱們宮裏來了。」
露珠從旁接口道:「這也未免忒荒唐了,堂堂皇宮大內,居然煮餃子餵老鼠!外頭多少人還吃不上飯呢,朝廷今年才發了水災,好容易熬過來,就這樣糟蹋起糧食來了。」
蘇若華聽著,冷笑了一聲:「你這樣以為,那些進宮來觀禮的宗親大臣心裏又會如何作想?皇上日日說朝廷艱難,國庫空虛,當上下一心共度時艱。可宮裏的皇太後,生活如此奢靡,大夥心中能平麽?」
露珠說道:「娘娘,皇上怎麽也不管管!」
蘇若華笑了一聲,看著她,淡淡說道:「管什麽?為什麽要管?任憑她作不好麽?作到頭,也就離死不遠了。」
這話說的極重,那兩個宮女誰也不敢接話,各自低頭辦差去了。
蘇若華獨自坐著,輕輕撫著肚子,恬靜的臉上掛著一抹極淡的笑意。
陸旻在想什麽,她心知肚明。他提拔她的兄長做護軍統領,為的是什麽,她也明白。
太後小佛堂的秘密,算是落在了她的手中。
大概趙太後連做夢都想不到,內侍省一本日常帳簿,能出賣了她。
蘇若華咬指淺笑,離陸旻設計好的那一日,是越來越近了。
果不其然,趙太後遷宮第二日,她在宮裏的奢華做派,便傳的滿城風雨。一傳十,十傳百,人盡皆知。太後遷宮,規矩比皇帝登基還大,王公宗親們不敢設宴,女眷們不敢串門,街上都是吃不飽飯的流民,皇太後竟然煮餃子餵老鼠!
如此種種,當真令人發指。
京中人雖議論頗多,但畏於趙家的淫威,還無人敢上奏本彈劾。
遷宮事畢,緊接著就是林太後遷墳事宜。
蘇若華心裏記掛著那件事,使人去內侍省特特叮囑了,為林太後重新理衣整容時,務必格外留心,萬般謹慎,不可有半分馬虎不周之處。
內侍省如今的總管太監是皇帝提拔的鍾銅上,本就是陸旻的人,又情知林太後是皇帝的親生母親,不必人說,自也明白輕重。
宮裏連出兩件大事,正忙的人仰馬翻,陸旻趁空過來看過她一麵,說起她獨自在翊坤宮養胎難免寂寞,有意傳召她姐姐蘇若雲入宮陪產。
蘇若華受寵若驚,隻說姐姐一介白身,入宮久住不合規矩。
陸旻卻笑曰:「你忘了,她在蒙古曾資助朝廷兵馬糧草,算是有功於朝廷,朕欲封她為恭惠夫人。如此,她入宮就無甚妨礙了。」
蘇若華雖覺皇帝對蘇家的榮寵太過,卻勸不住陸旻,隻好欣然接受。
遷墳當日,宮裏一片熱亂,闔宮嬪妃女眷都前往慣例,唯有蘇若華因身懷有孕,此事有些忌諱,依舊留在宮中。
她心懸此事,不時派遣宮人前往打探消息。
芳年看她神情焦慮,知曉她心中記掛,勸道:「娘娘還是稍安勿躁,內侍省都交代好了,這事過不去的。」
蘇若華搖了搖頭,說道:「不到塵埃落定,本宮總是心有不寧。」
然而那邊林太後還未起棺,這廂宮裏就出了大事。
恭懿太妃上吊自縊了。
蘇若華收到這訊息時,還怔了片刻,問道:「此事可作準麽?」
來報信的太監小許迴道:「迴娘娘,是太妃身側的宮女玉容,今日進去送飯,卻見太妃娘娘已懸在房樑上了。她嚇得幾乎死了過去,連滾帶爬的出來喊人。壽康宮管事太監帶著幾個小太監,一道把太妃娘娘放了下來。這樣的大事,奴才怎敢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