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華喝道:「本宮現下就能殺了你!你若依照本宮吩咐行事,本宮便算你將功折罪,到時候自會想法子保下你的命。若不然,即刻就讓慎刑司將你拉去打死!」
她深知容桂的脾性,外強中幹,既無謀算又無膽魄,實則是個貪生怕死的小人。對付這樣的人,不用什麽心機手段,隻需恫嚇便可。
果不其然,容桂臉色煞白,微一猶豫,便迴道:「奴才、奴才但聽娘娘的差遣,隻求娘娘說話算話,到時候饒了奴才的性命。」
蘇若華冷哼了一聲,說道:「卻還輪不著你來指摘本宮行事!」言罷,便吩咐人將容桂拉了下去。
料理完這些事,她微覺乏倦,便靠著軟墊歇息,正想端起茶碗,腹中忽然一陣疼痛,令她忍不住彎下腰去,哎呦了一聲。
慌得一旁伺候的春桃忙上前問道:「娘娘可是哪裏不舒服?要傳太醫麽?」
蘇若華抬首勉強微笑:「不必了,是肚裏這個小傢夥又在踢了。」
春桃便噘嘴道:「這小皇子也當真是鬧騰,白日踢騰,夜裏也不老實,竟能折騰的娘娘連夜的睡不好,真真是個調皮的小傢夥呢。」
蘇若華輕輕揉著肚子,微笑道:「同皇上一個性子呢。」
笑了一陣,春桃便說道:「這件事可算了結了,皇上處決了錢氏,也算震懾了六宮,往後斷然不會有人再有膽量來謀害娘娘了。」
蘇若華嘴角輕輕一勾:「話是如此,接下去怕還有一場亂子呢。這一遭,本宮算是幫了太後一把。」
第一百零六章
錢氏身死之後, 她意圖謀害有孕嬪妃之事,便在宮中不脛而走,不出兩日功夫, 便在京城之中傳的沸沸揚揚。
誰都知道, 當今皇帝登基三載,至今膝下無子。大周儲君之位空懸, 於江山基業穩固不利。故而, 賢妃有孕的消息傳來,朝中上下都鬆了口氣。不論之前對蘇若華評價如何,都期待著她這一胎平安降世。
而在於平民百姓的口中,賢妃娘娘腹中的孩子, 簡直就是觀音大士座前的善財童子,被上天送下來,保佑大周的。
他還沒出世, 上蒼便普降甘霖,解了河南的旱情,朝廷也在蒙古打了勝仗。
待他將來誕生, 承繼皇位, 定位會大周帶來昌盛福運。
朝野上下,都在企盼這個孩子的降世。
後宮居然有人膽敢謀害這個孩子,竟還是個冷宮庶人,雖毒計並未得逞,到底也令人捏了一把冷汗。
這消息一經傳出,便令眾人驚怒不已。
即便皇帝已下旨賜死了錢氏, 一眾朝臣依舊不依不饒,上了奏本彈劾錢家教女無方,家風不正,不配再為禦史台。民間更有百姓選了人出來,向朝廷遞交了萬言書,請求皇上嚴懲此事。
錢書同得聞消息,也不在床上繼續躺著了,一骨碌爬起來,當日就進了皇宮向皇帝當麵陳情,痛訴己過,又言說錢氏宗族已將此女驅逐出族譜,她已不算錢氏族人,所作所為該由其自己一人承擔。
此事未了,趙太尉那久治不愈的頑疾,一瞬間也好了。他倒沒有進宮,反而是糾集了一夥趙氏在朝中為官的子弟,並其黨羽,一起上書力求皇帝清算錢氏多年來的罪愆。
便在這個時候,西平郡王陸斐查察江浙鹽稅案也有了分曉。
其實此事不過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人人皆知是錢氏所為。這兩地鹽行經營,皆他們一族手上,那麽當地鹽商大肆偷逃朝廷稅負,自然也是他們指使的了。
陸斐不過是將錢氏的罪證一一查了出來,人證物證,一起遞交了朝廷。
此案,轟動一時。
陸旻當即將錢書同革職,交由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司會審。
西平郡王已將證據一一找到,其實也沒什麽可審的,如今不過是替錢家例數罪狀罷了。
三司官員揣摩皇帝心意,索性以查案為由,將錢府查抄,並捉拿其所有黨羽,一起審問。
不出半月的功夫,錢氏的罪狀書便新鮮出爐了。
三司替錢書同定了二十條大罪,僅僅不敬主上、大逆不道便占了五條。
趙太尉更趁此時機,暗中指使黨羽在其罪狀添了一條——阻擾太後遷居慈寧宮,忤逆犯上。與此同時,朝中一群趙家的人一起上書,再請太後遷宮。更甚而,有人叫囂著,太後乃皇帝之母,先帝正宮,不居慈寧宮,名不正言不順,有違綱常!
這般,便有了幾分趁火打劫的意味。
陸旻收得奏本時,正在養心殿禦書房內批閱奏章,趙貴妃在旁服侍。
說是服侍,趙軟兒是從來不慣伺候人的,她指使小太監在旁研墨,自己倒坐在一旁的太師椅上喝茶吃點心,不時與皇帝閑話。
陸旻看過奏本,抬眸看了趙貴妃一眼,卻見她懶洋洋的倚著靠背,拈著盤中的鮑魚酥一塊一塊送入口中。
他莞爾一笑:「貴妃,這錢氏的罪狀之中,有一條是不敬太後,你以為如何?」
趙貴妃聽了這話,也不過腦子,張口就道:「這錢書同不識好歹,竟然阻攔姑母遷居慈寧宮,還說什麽奢靡浪費,虛耗國庫,真是該殺!」
這話,便與那奏本上的言辭如出一轍。
陸旻不動聲色,微笑道:「你是個女子,張口便言生死?」
趙貴妃不以為然道:「皇上,這錢書同心懷鬼胎,對姑母不敬,還將臣妾的父親氣的病倒,當真是大逆不道。若不殺了他,這天下還不知道是姓陸還是姓錢呢!」
她深知容桂的脾性,外強中幹,既無謀算又無膽魄,實則是個貪生怕死的小人。對付這樣的人,不用什麽心機手段,隻需恫嚇便可。
果不其然,容桂臉色煞白,微一猶豫,便迴道:「奴才、奴才但聽娘娘的差遣,隻求娘娘說話算話,到時候饒了奴才的性命。」
蘇若華冷哼了一聲,說道:「卻還輪不著你來指摘本宮行事!」言罷,便吩咐人將容桂拉了下去。
料理完這些事,她微覺乏倦,便靠著軟墊歇息,正想端起茶碗,腹中忽然一陣疼痛,令她忍不住彎下腰去,哎呦了一聲。
慌得一旁伺候的春桃忙上前問道:「娘娘可是哪裏不舒服?要傳太醫麽?」
蘇若華抬首勉強微笑:「不必了,是肚裏這個小傢夥又在踢了。」
春桃便噘嘴道:「這小皇子也當真是鬧騰,白日踢騰,夜裏也不老實,竟能折騰的娘娘連夜的睡不好,真真是個調皮的小傢夥呢。」
蘇若華輕輕揉著肚子,微笑道:「同皇上一個性子呢。」
笑了一陣,春桃便說道:「這件事可算了結了,皇上處決了錢氏,也算震懾了六宮,往後斷然不會有人再有膽量來謀害娘娘了。」
蘇若華嘴角輕輕一勾:「話是如此,接下去怕還有一場亂子呢。這一遭,本宮算是幫了太後一把。」
第一百零六章
錢氏身死之後, 她意圖謀害有孕嬪妃之事,便在宮中不脛而走,不出兩日功夫, 便在京城之中傳的沸沸揚揚。
誰都知道, 當今皇帝登基三載,至今膝下無子。大周儲君之位空懸, 於江山基業穩固不利。故而, 賢妃有孕的消息傳來,朝中上下都鬆了口氣。不論之前對蘇若華評價如何,都期待著她這一胎平安降世。
而在於平民百姓的口中,賢妃娘娘腹中的孩子, 簡直就是觀音大士座前的善財童子,被上天送下來,保佑大周的。
他還沒出世, 上蒼便普降甘霖,解了河南的旱情,朝廷也在蒙古打了勝仗。
待他將來誕生, 承繼皇位, 定位會大周帶來昌盛福運。
朝野上下,都在企盼這個孩子的降世。
後宮居然有人膽敢謀害這個孩子,竟還是個冷宮庶人,雖毒計並未得逞,到底也令人捏了一把冷汗。
這消息一經傳出,便令眾人驚怒不已。
即便皇帝已下旨賜死了錢氏, 一眾朝臣依舊不依不饒,上了奏本彈劾錢家教女無方,家風不正,不配再為禦史台。民間更有百姓選了人出來,向朝廷遞交了萬言書,請求皇上嚴懲此事。
錢書同得聞消息,也不在床上繼續躺著了,一骨碌爬起來,當日就進了皇宮向皇帝當麵陳情,痛訴己過,又言說錢氏宗族已將此女驅逐出族譜,她已不算錢氏族人,所作所為該由其自己一人承擔。
此事未了,趙太尉那久治不愈的頑疾,一瞬間也好了。他倒沒有進宮,反而是糾集了一夥趙氏在朝中為官的子弟,並其黨羽,一起上書力求皇帝清算錢氏多年來的罪愆。
便在這個時候,西平郡王陸斐查察江浙鹽稅案也有了分曉。
其實此事不過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人人皆知是錢氏所為。這兩地鹽行經營,皆他們一族手上,那麽當地鹽商大肆偷逃朝廷稅負,自然也是他們指使的了。
陸斐不過是將錢氏的罪證一一查了出來,人證物證,一起遞交了朝廷。
此案,轟動一時。
陸旻當即將錢書同革職,交由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司會審。
西平郡王已將證據一一找到,其實也沒什麽可審的,如今不過是替錢家例數罪狀罷了。
三司官員揣摩皇帝心意,索性以查案為由,將錢府查抄,並捉拿其所有黨羽,一起審問。
不出半月的功夫,錢氏的罪狀書便新鮮出爐了。
三司替錢書同定了二十條大罪,僅僅不敬主上、大逆不道便占了五條。
趙太尉更趁此時機,暗中指使黨羽在其罪狀添了一條——阻擾太後遷居慈寧宮,忤逆犯上。與此同時,朝中一群趙家的人一起上書,再請太後遷宮。更甚而,有人叫囂著,太後乃皇帝之母,先帝正宮,不居慈寧宮,名不正言不順,有違綱常!
這般,便有了幾分趁火打劫的意味。
陸旻收得奏本時,正在養心殿禦書房內批閱奏章,趙貴妃在旁服侍。
說是服侍,趙軟兒是從來不慣伺候人的,她指使小太監在旁研墨,自己倒坐在一旁的太師椅上喝茶吃點心,不時與皇帝閑話。
陸旻看過奏本,抬眸看了趙貴妃一眼,卻見她懶洋洋的倚著靠背,拈著盤中的鮑魚酥一塊一塊送入口中。
他莞爾一笑:「貴妃,這錢氏的罪狀之中,有一條是不敬太後,你以為如何?」
趙貴妃聽了這話,也不過腦子,張口就道:「這錢書同不識好歹,竟然阻攔姑母遷居慈寧宮,還說什麽奢靡浪費,虛耗國庫,真是該殺!」
這話,便與那奏本上的言辭如出一轍。
陸旻不動聲色,微笑道:「你是個女子,張口便言生死?」
趙貴妃不以為然道:「皇上,這錢書同心懷鬼胎,對姑母不敬,還將臣妾的父親氣的病倒,當真是大逆不道。若不殺了他,這天下還不知道是姓陸還是姓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