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聽著,這方除了心中疑問。
芳年出了寢殿,便往膳房去。
這膳房就在幹元殿的後麵,單單預備皇帝日常的膳食。蘇若華蒙受皇帝寵愛,與皇帝同吃同住,一應飲食自然也照樣辦理。他們倒也時常巴結蘇若華並她身邊的宮女,三五不時的做些點心小食送去。
芳年進了膳房,那些廚子一見便忙忙丟下手中的傢夥事迎上來,滿麵堆歡道:「喲,姑娘怎麽親自過來了?這廚房地下髒,仔細泥了姑娘的鞋。姑娘有什麽吩咐,打發個小太監來說一聲就是,何必親自過來?」賠了幾個笑臉,方才繞到正題上去:「可是若華姑娘有什麽想吃的?甭管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裏遊的,隻要姑娘想吃,咱們都能做!」
芳年笑了一聲:「老秦,你也別太興頭了。拿著公家的錢物獻殷勤,鬧大了,誰也兜不住你。姑娘沒什麽要吃的,隻是打發我來說一聲,她近來胃口不大好,吃不下那些葷腥油膩,讓你把三餐飯菜做清淡些。多做些涼拌的素菜,少使香油,就這點子事。」
那老秦連連點頭如啄米:「這天氣一日熱過一日了,幹一會兒活,身上都是一層的汗,難怪姑娘胃口不佳。也都賴我,豬油蒙心了,沒察覺這些事。放心,我保準兒讓姑娘開胃吃得下飯!」
芳年知曉這些人是慣會奉承的,隻是想起之前皇帝冷落幹元殿時,這班子人陰陽怪氣、變臉如翻書的樣子,多少心裏還是有些氣的。然而,連蘇若華都懶怠與他們計較,隻說是一幫隻配被人差遣、幹下等差事的小人,不必與他們一般見識。那她又何必生氣?
隻是,心裏多少還是有些為姑娘不平罷了。
當下,她嗤笑了兩聲,便轉身出了膳房。
才踏出膳房大門,迎頭卻見玖兒抱了一束柴火進來,她麵色蠟黃,頭上甚而還沾了一根稻草,大不似往日那靜心妝扮的樣子了。
芳年正眼也不看她的,仰頭擦肩而過。
她知道,雖則蘇若華並未去為難這玖兒,但卻將她攆出了正殿,更將她調撥至膳房幫廚燒火。
這宮裏的人大多見風使舵,見如此情形,哪裏還有不明白的?以往,看著她是太後娘娘送來的人,又是朱蕊的侄女,對她都高看一眼,日常相處也禮讓三分。然而過了這段日子,皇帝從不曾正眼瞧過她,眼下連若華姑娘也厭惡了她,而太後也好、朱蕊也罷,不曾來照拂她半分,便都把髒活累活發配給她。玖兒在廚下累死累活,天天弄得蓬頭垢麵,好容易一日熬下來,迴到宿處卻又是冷飯冷湯,甚而有時連殘羹剩飯也吃不飽。她這輩子,都還沒有吃過這樣的苦!
同她一道共事的翠兒,卻是高升了,被蘇若華提拔到了內殿去做針線差事。那是誰揭條了她,自是不必說了。然而就算心裏清楚,那又怎樣?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她是深切明白這個滋味兒了。
玖兒進了膳房,將柴火放在灶下,踟躕了一會兒走到老秦身邊,福了福身子,低聲問道:「秦師傅,這芳年姐姐適才過來,說些什麽事?」
老秦睨了她一眼,沒好氣道:「你問怎的?橫豎不與你相幹。那幹元殿裏的事,也是你這丫頭能過問的?!」
玖兒用力咬了一下唇,臉上一熱,仿佛挨了一記耳光一般。若在以前,老秦這種人,她是連話都不屑與他說的,更遑論向他行禮了。然而眼下已是今非昔比,她忍恥陪笑道:「好師傅,就是我不知道,所以才想請您指點。您在宮裏時日久了,什麽事兒不知道呢?您告訴我了,也好叫我日後少惹禍不是。」
老秦被她一捧,便有幾分飄飄然了,鼻子裏哼了一聲,說道:「算你這丫頭識相,你若早有今日這樣的眼力見兒,又何必吃這番苦頭!」言罷,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她,又道:「近來天氣悶熱,人難免心浮氣躁,你可別不長眼睛的再去招惹了頂上的人。你作死不打緊,可別帶累了我們!」
玖兒聽著一呆,點了點頭:「多謝秦師傅告訴。」便又出去了。
出了膳房,想想自己往日在太後身邊時,也受人這般奉承,膳房的人有時也送些點心吃食來討好她,她還要挑肥揀瘦,甜了鹹了還要給人臉色瞧。如今,卻要來看這般夥夫的臉色,聽他們的差遣。
那個蘇若華,陪著皇帝同吃同住也還罷了,甚而胃口好壞,還能打發人到膳房更改夥食。自己原想同她一爭高下,可還未能爭衡,就已是雲泥之別。
是了,皇帝的心思從來就不在她身上,如此專注的偏寵一人,哪有旁人力爭的餘地呢?
玖兒越想越覺得鼻酸,走到無人地兒,捂著嘴狠狠的痛哭了一場,又恐被人看見生禍,擦幹了淚痕,往住處走去。
她如今已不在廡房住了,因被調撥到膳房幫廚,如今住在膳房後麵的一間堆放雜物的小房裏。冬冷夏熱,採光不足,這會兒屋中尤其陰暗悶熱。
玖兒才迴了屋中,喝了一口水,就聽外頭一人喊道:「玖兒姐姐!」
她聽見,便走了出來,卻見是她那個幹妹妹慧兒。
慧兒左顧右盼,不見有人,方才低聲道:「姐姐原來住在這兒了,倒叫我好找!」說著,又問道:「幹娘打發我來問,近來那蘇若華深居簡出的,可有什麽動靜麽?」
玖兒原本見了她,倒如見了故人一般,很想倒倒苦水,然而聽她一張口,所問又是那些事,對於自己的遭遇處境,竟不知問候一聲,不由冷了臉,說道:「你瞧我如今的狼狽樣,她們頂上的事情,我又上哪裏打探呢?」
芳年出了寢殿,便往膳房去。
這膳房就在幹元殿的後麵,單單預備皇帝日常的膳食。蘇若華蒙受皇帝寵愛,與皇帝同吃同住,一應飲食自然也照樣辦理。他們倒也時常巴結蘇若華並她身邊的宮女,三五不時的做些點心小食送去。
芳年進了膳房,那些廚子一見便忙忙丟下手中的傢夥事迎上來,滿麵堆歡道:「喲,姑娘怎麽親自過來了?這廚房地下髒,仔細泥了姑娘的鞋。姑娘有什麽吩咐,打發個小太監來說一聲就是,何必親自過來?」賠了幾個笑臉,方才繞到正題上去:「可是若華姑娘有什麽想吃的?甭管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裏遊的,隻要姑娘想吃,咱們都能做!」
芳年笑了一聲:「老秦,你也別太興頭了。拿著公家的錢物獻殷勤,鬧大了,誰也兜不住你。姑娘沒什麽要吃的,隻是打發我來說一聲,她近來胃口不大好,吃不下那些葷腥油膩,讓你把三餐飯菜做清淡些。多做些涼拌的素菜,少使香油,就這點子事。」
那老秦連連點頭如啄米:「這天氣一日熱過一日了,幹一會兒活,身上都是一層的汗,難怪姑娘胃口不佳。也都賴我,豬油蒙心了,沒察覺這些事。放心,我保準兒讓姑娘開胃吃得下飯!」
芳年知曉這些人是慣會奉承的,隻是想起之前皇帝冷落幹元殿時,這班子人陰陽怪氣、變臉如翻書的樣子,多少心裏還是有些氣的。然而,連蘇若華都懶怠與他們計較,隻說是一幫隻配被人差遣、幹下等差事的小人,不必與他們一般見識。那她又何必生氣?
隻是,心裏多少還是有些為姑娘不平罷了。
當下,她嗤笑了兩聲,便轉身出了膳房。
才踏出膳房大門,迎頭卻見玖兒抱了一束柴火進來,她麵色蠟黃,頭上甚而還沾了一根稻草,大不似往日那靜心妝扮的樣子了。
芳年正眼也不看她的,仰頭擦肩而過。
她知道,雖則蘇若華並未去為難這玖兒,但卻將她攆出了正殿,更將她調撥至膳房幫廚燒火。
這宮裏的人大多見風使舵,見如此情形,哪裏還有不明白的?以往,看著她是太後娘娘送來的人,又是朱蕊的侄女,對她都高看一眼,日常相處也禮讓三分。然而過了這段日子,皇帝從不曾正眼瞧過她,眼下連若華姑娘也厭惡了她,而太後也好、朱蕊也罷,不曾來照拂她半分,便都把髒活累活發配給她。玖兒在廚下累死累活,天天弄得蓬頭垢麵,好容易一日熬下來,迴到宿處卻又是冷飯冷湯,甚而有時連殘羹剩飯也吃不飽。她這輩子,都還沒有吃過這樣的苦!
同她一道共事的翠兒,卻是高升了,被蘇若華提拔到了內殿去做針線差事。那是誰揭條了她,自是不必說了。然而就算心裏清楚,那又怎樣?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她是深切明白這個滋味兒了。
玖兒進了膳房,將柴火放在灶下,踟躕了一會兒走到老秦身邊,福了福身子,低聲問道:「秦師傅,這芳年姐姐適才過來,說些什麽事?」
老秦睨了她一眼,沒好氣道:「你問怎的?橫豎不與你相幹。那幹元殿裏的事,也是你這丫頭能過問的?!」
玖兒用力咬了一下唇,臉上一熱,仿佛挨了一記耳光一般。若在以前,老秦這種人,她是連話都不屑與他說的,更遑論向他行禮了。然而眼下已是今非昔比,她忍恥陪笑道:「好師傅,就是我不知道,所以才想請您指點。您在宮裏時日久了,什麽事兒不知道呢?您告訴我了,也好叫我日後少惹禍不是。」
老秦被她一捧,便有幾分飄飄然了,鼻子裏哼了一聲,說道:「算你這丫頭識相,你若早有今日這樣的眼力見兒,又何必吃這番苦頭!」言罷,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她,又道:「近來天氣悶熱,人難免心浮氣躁,你可別不長眼睛的再去招惹了頂上的人。你作死不打緊,可別帶累了我們!」
玖兒聽著一呆,點了點頭:「多謝秦師傅告訴。」便又出去了。
出了膳房,想想自己往日在太後身邊時,也受人這般奉承,膳房的人有時也送些點心吃食來討好她,她還要挑肥揀瘦,甜了鹹了還要給人臉色瞧。如今,卻要來看這般夥夫的臉色,聽他們的差遣。
那個蘇若華,陪著皇帝同吃同住也還罷了,甚而胃口好壞,還能打發人到膳房更改夥食。自己原想同她一爭高下,可還未能爭衡,就已是雲泥之別。
是了,皇帝的心思從來就不在她身上,如此專注的偏寵一人,哪有旁人力爭的餘地呢?
玖兒越想越覺得鼻酸,走到無人地兒,捂著嘴狠狠的痛哭了一場,又恐被人看見生禍,擦幹了淚痕,往住處走去。
她如今已不在廡房住了,因被調撥到膳房幫廚,如今住在膳房後麵的一間堆放雜物的小房裏。冬冷夏熱,採光不足,這會兒屋中尤其陰暗悶熱。
玖兒才迴了屋中,喝了一口水,就聽外頭一人喊道:「玖兒姐姐!」
她聽見,便走了出來,卻見是她那個幹妹妹慧兒。
慧兒左顧右盼,不見有人,方才低聲道:「姐姐原來住在這兒了,倒叫我好找!」說著,又問道:「幹娘打發我來問,近來那蘇若華深居簡出的,可有什麽動靜麽?」
玖兒原本見了她,倒如見了故人一般,很想倒倒苦水,然而聽她一張口,所問又是那些事,對於自己的遭遇處境,竟不知問候一聲,不由冷了臉,說道:「你瞧我如今的狼狽樣,她們頂上的事情,我又上哪裏打探呢?」